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生活并不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了的河道内。”的确,现实中不顺利的、痛苦的事件总会有的,很难万事如意,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中总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失望,比如考试落榜、失业、失恋等等。一时的伤心失落在所难免,但是如果一味沉浸在痛苦和失望的情绪中,从此一蹶不振,那就成了彻底的失败。
我们总希望自己付出的所有努力都能够得到回报,然而,生活并不总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一帆风顺。那么当自己努力被现实击得粉碎,失望究竟怎样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弗罗姆对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们的失望感做了这样的描述:“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生活再也没有诱惑力,没有希望了。生活一旦失去了人所追求、人所渴望的那种希望,那么促使人去奋斗,去起早贪黑地干,以及为希望而活下去的动力就要全部告吹。对某种伟大的、美的和重要的东西憧憬一旦告吹,人就会像扎了一个窟窿的气球,再也打不起精神继续活下去。”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有的人由于极度失望而陷于深深的痛苦之中,以致采取了“人没有希望,也没有痛苦”的消极态度,让生活沿着“无希望——无失望——无痛苦”的路线滑下去。这种人生态度是不可取的,要知道失望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
经历了一次挫折,你会认为上帝关闭了你的希望之门,你为此而感到了失望,但是如果你重新鼓起勇气,你也许会发现上帝为你打开了另外一扇门。
1943年罗伯特·梅里尔来到纽约夜总会的一个俱乐部,也就是位于一个小街、名叫马丁尼克的俱乐部试唱。薪水一个星期150元,对于初涉社会的罗伯特来说,这可真是个大数目。那是罗伯特第一次试唱,他求职若渴。老板很喜欢罗伯特的声音,想立刻雇佣他,但节目导演另有内定人选了。他说:“你的声音很好听,不过我们已经决定用其他人了。”吃了这个闭门羹,罗伯特感到很难堪,他沮丧极了。然而,第二年他来到大都会歌剧院试唱,翌年他开始唱《茶花女》?作曲家威尔第的着名歌剧?。有趣的是:如果罗伯特·梅里尔得到马丁尼克的工作,大都会歌剧院的大门也许永远都不会向他敞开。如果他当时自暴自弃,一味的沉浸在失望的情绪中,不再去争取其他的机会,那么他肯定还是会不名一文。
有人能很快地从失望情绪中解脱出来,有人却长期为失望情绪所困扰。那么要怎样才能克服失望情绪呢?
首先,要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爱迪生曾经说过:“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失败是一种“强刺激”,对强者来说,它能激发斗志。失败并不总是坏事,也没有什么可怕的。面对失败,不能失望,关键是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为下一次的成功奠定基础。
其次,要脚踏实地的奋斗。如果我们对计算机一窍不通,却期望很快当上程序设计师,岂不自寻失望。期望越高,失望越是沉重,所以,我们应该追求同自己的能力相当的目标,有时候,目标虽然同自己的能力大小相符合,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也会招致失望情绪,这时更应注意调整期待值,减少失望情绪。
再次,期望应该具有灵活性,不要把期望固定。生活中,期望不只是一个点,而应该是一条线、一个面。这样的好处是:一旦遇到难遂人愿的情况,我们能退而求其次。当然,这不等于“见异思迁”。比如你去剧场听音乐会,你原先以为自己喜爱的歌唱家会参加演出,不料他因故不能演出,你当时会感到失望。如果你这时将期望的目光投向其他歌唱家时,你就会抛弃失望情绪,逐渐沉浸在艺术美的境地中,内心充满着欢悦。
最后期望应该具有连续性。有些人的失望,是由于把期望割裂了,以致“毕其功于一役”。当这“一役”难以如愿时,就深感失望。世界上固然有一帆风顺的“幸运儿”,而更多的却是历经磨难的奋斗者,爱迪生发明灯泡先后试制了一万多次,倘若爱迪生不把自己发明灯泡这个期望,看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要说一万次失败,就是一百次失败也足以使他知难而退了。要提高克服失望情绪的能力,就要增强自己承受挫折的耐力。
世上没有一件大事能轻而易举的完成,如果你想成功,就先要学会承受挫折,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及时的从失望情绪中解脱出来。否则一两次小挫折就将你打垮了,还谈什么成就大事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