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清零,都是一次新生。
不得不承认,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流光溢彩、物质丰富的世界,因此很容易被越来越多的物质所诱惑。为此,我们常常会留恋很多他人正在享受而自己却不曾拥有的东西。于是,我们的精力分散了,信念动摇了,心中的欲望也就越发强烈了。名利、金钱、豪车、洋房……我们被这些东西所迷惑,心中只想得到,只想将其统统归于己有,而不想舍弃,更舍不得放下。
可是,我们或许不知道,许多的成败与得失,并不是我们都能预料到的,很多的事情也并不是我们都能够承担得起的,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后的自然,就能得到一份坦然的快乐。况且很多时候,失去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损失,它也有可能是另外一种获得,关键在于你怎么看。
伟大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寻找适合做灯丝的材料,进行了一千多次实验,当有人嘲笑他的失败时,他却自豪地说:“我已发现了一千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气度,这样的智慧,真让人拍案叫绝。而这一切,不正是源于爱迪生与众不同的思考角度吗?
我们都知道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此不妨再重温一下:古代,两国边境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老翁,一天他一不小心丢了一匹马。邻居们都为他叹息,觉得他遭遇了一件很不幸的事。可老翁却不以为然,他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件好事呢?”人们听他这么一说,都觉得老翁肯定是急疯了。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几天过后,那匹丢失的马自己又回来了,而且还领回来一群马。
这下可把邻居们给羡慕坏了,纷纷前来向老翁道喜,还怂恿老翁大摆宴席,庆祝一下这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这次又出乎大家的预料,老翁不但不高兴,反而板着脸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件坏事呢?”老翁的话让大家感到很扫兴,人们都觉得没准这老头子乐疯了。
没多久,老翁的儿子觉得新马好玩,于是上马去骑,一不小心摔断了一条腿。众人都劝老翁不要太难过,老翁却笑着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件好事呢?”邻居们都糊涂了,不知老翁是什么意思。
日子一天天地过着,不久之后,由于两国发生战事,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被征去服了兵役,到战场上打仗去了。而老翁的儿子由于是个跛子才得以留下来,他和自己的父母在家乡大后方平静地生活着。
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正体现了老子的《道德经》所宣扬的一种辩证思想。塞翁并不像他的邻居们那样,因暂时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他从事情可能引发的结果来看待问题,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难道不是换个角度会更美的表现吗?
1980年,有一个叫希尔的年轻人去采访了美国最富有的人——钢铁大王卡内基。
卡内基在与希尔交谈后,很是欣赏希尔的才华,于是他就对希尔说:“我要向你挑战,在此后20年里,你要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研究美国人的成功哲学上,然后得出一个答案。但条件是:除了写介绍信和为你引荐这些人外,我不会为你提供任何的经济支持,你肯接受吗?”虽然没有任何的酬劳,但是,希尔相信自己的直觉,于是他爽快地接受了挑战。答应不要一丁点的报酬,为这位富翁工作20年。在一般人看来,希尔吃了大亏,因为这20年对于希尔来说无比的珍贵,正是他年富力强、最能创造财富的时期。
最终的结果是,希尔获得了远比他应该得到的报酬还要多得多的回报。在接受挑战后的20年里,希尔在卡内基的引荐下访遍了全美国最富有的500名成功人士,写出了震惊世界的《成功定律》一书,并成为了罗斯福总统的顾问。
希尔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在于他不看重眼前的得失,这也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秘密所在。后来,希尔在回忆这件事情时说:“全国最富有的人要我为他工作20年而不给我一丁点报酬。一般人在面对这样一个荒谬的建议时,肯定会觉得太吃亏而推辞的,可我没这么干,我认为我要能吃得这个亏,才有不可限量的前途。”
由此可见,真正的智者正是这些敢于舍而后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