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许多人只相信自己的规则,按照自己的规则行事。
还是别人,与这个规则违背的就视之为错误,不是引起自己的愤怒就是加以斥责。他们把对自身的要求,普遍地延伸到他人身上。他们手里握着一些认为是绝对正确的伦理观,用这个检查一切认识的人,其结果常常令自己失望。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尽相同,哪里能全部符合他们的标准呢?
这样的人应提醒自己:社会是大家的,不是某个人的。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也不同。你认为正确的规则,别人不一定认为正确。
那么在不违背社会公德的前提下,学会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人,以及做一些别人期望或合适的事,也是有必要的。
我们不要过于苛求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工作、学习、生活习惯,既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人们总要同人打交道,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事业的成功,我们就应该善于同各种各样的人,特别是能力、天赋等各方面不及自己,或脾气秉性与自己不同的人友好相处,协调共事。即使对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毛病的人,我们也应注意发现其所长,尊重其所长。
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不要以自己的傲慢去压低别人。以一方受委屈来达到平衡,并非真平等。
有的人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爱发脾气。对人发脾气,如果对方没有涵养,会记在心里,这就变成了仇恨。他现在没有能力反抗你,到他有能力的时候,他就来报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给彼此都带来痛苦。佛菩萨教我们,在这个世间,不要跟人结冤仇。
可是一般人不懂这个道理,有意无意地得罪人,跟人结冤仇。冤家债主太多了,就没有人肯帮助你,只有人来障碍你。
佛教的戒律,分为“止持”与“作持”两类。“止持戒”的目的,就是不做违法乱纪、侵害别人的事,也就是佛教一贯提倡的“诸恶莫做”。“作持戒”,亦即佛教一贯提倡的“众善奉行”。“止持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别人,尊重别人。现代民主社会强调尊重别人,这与佛教戒律提倡的不侵犯别人和尊重别人颇为契合。
我们都知道美国总统林肯,他以擅长调剂各派关系而闻名,南北战争期间,他以宽荣豁达的胸怀统帅着一群桀骜不驯的将军,打败了南方贵族统治者。但他在年轻时却是个刻薄的人,容不得别人有半点瑕疵。
林肯在伊州春田镇执行律师业务的时候,甚至投书给报社,公开攻击他的对手。1842年秋天,林肯在《春田时报》刊登出了一封未署名的信,取笑了一位自负好斗名叫詹姆斯·史尔兹的爱尔兰人,令镇上的人捧腹大笑。史尔兹是个敏感而骄傲的人,怒火中烧。他查出写那封信的人是林肯,就跳上马,去找林肯,提出跟他决斗。林肯不想跟他决斗,但是为了颜面又不得不决斗。对方给他选择武器的自由。因为他的双臂很长,他就选择骑兵的长剑,并跟一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学习舞剑。决斗那天,他和史尔兹在密西西比河的沙滩碰头。但是,在最后的一分钟,他们的助手阻止了这场决斗。
这是林肯一生中最危险的私人事件。在做人的艺术方面,他学到了无价的一课。他从此再没有写过侮辱人的信件,不再取笑任何人。试想,如果林肯在决斗中丧命,他的国家乃至世界该有多么大的损失啊!
在现代礼仪中,平等原则是基础,是最重要的。所谓平等就是指以礼待人,礼尚往来,既不盛气凌人,也不卑躬屈膝。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重的心理要求,都渴望平等,成为家庭和社会中真正的一员。任何抬高和贬低自己的语言和行为,都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