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起源
在较高等的脊椎动物中,鸟类是被研究得最为充分的。它们最容易被观察到,因此很早就走进了人类的研究视野。鸟类有8600种,几乎遍布全球。除鱼类以外,其数目远远超过所有其他脊椎动物。无论是森林、沙漠、山区、大草原还是海洋上,我们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甚至在北极和南极,都有鸟的存在。
鸟类一个特有的特征将其区分于所有其他动物,即有羽毛。若一个动物有羽毛,它就是鸟;若无羽毛,就不是鸟。
大约在1.5亿年前,一只飞行的动物被淹没并沉入巴威的一个热带淡水湖底。它很快被细淤泥盖住,最后变成化石。直到1816年,一个工人在一个石灰石石山打石板时才发现。这化石与乌鸦差不多大,除了尖喙那样的颚齿槽长着像爬行类颚一样的骨齿外,它的头骨像现代鸟。它的骨骼无疑是爬行类的,因为它有一个长长的尾骨、趾具爪和腹肋骨。它似乎可以被归类于爬行类,但化石上却又有清楚明白的羽毛痕迹——这说明它既是爬行动物,也是鸟。这发现让人们极为兴奋,因为它确凿无疑地证明了鸟类是从爬行类进化来的。
化石上的鸟被命名为始祖鸟,也就是“古翼”的意思。鸟的化石很少,因为鸟的骨重量很轻,常常很快就被分解掉,故只能在最适合的条件下才能变成化石。不过在某些地方鸟的化石还是比较丰富的。其中的一个是洛杉矶著名的沥青坑,只在一个坑里就找到3万个化石鸟,分别属于81种。
到1952年,人们发现了780种化石鸟。其中有两个著名的化石鸟特别值得注意。一个是鱼鸟,是一种海鸥形的小海鸟,大约生活在1亿年前;另一种是黄昏鸟,是一种不会飞的潜水鸟。这两种鸟在各方面几乎都像现代鸟。目前,人们已确定鸟类是从爬行类祖先进化来的,但不应无知地猜想鸟是从具膜翼的飞龙(翼手龙)直接进化来的。鸟是从一小群槽齿爬行类(拟鳄类)演变而来的。化石没有给我们关于鸟类起源的足够证据。我们只能推理爬行类的原鸟经过一连串快跑、飞跳、攀树、降滑等原始的飞翔练习,最后鸟的翅膀就变强壮了,足够支持它们在空中飞翔。
大约白垩纪结束时,现代鸟的特征已被完全确定了。在随后的6000万年里,成千上万种鸟出现了,今天,飞翔在地球上空的鸟就是它们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