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90900000009

第9章 缺位篇,孩子,你怎么了(8)

余秀华在《成人病向孩子进攻》一文中列出的十种“最爱找孩子麻烦”的病,其中就有抑郁症。我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发生于幼儿时期的抑郁症,多发于留守幼儿或亲人突然亡故的人群中。临床表现为焦虑不安、抑郁、恐惧、不爱活动等,伴有自闭、攻击性强、胆小、表达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异常行为。其实心理疾病的形成往往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找出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就不会发展到需要依赖药物治疗的严重程度。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代理行使监护权的人或能力有限(如老人),或不够尽责,于是留守儿童就成了抑郁症的多发群体。

悲剧还不仅如此。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相信所有的父母外出打工,最基本的一个出发点,都是想为孩子挣一个好的未来。然而事实往往与意愿背道而驰。一边是父母为了儿女心甘情愿在外面吃苦受累,而另一边是留守孩子在冷清的家里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委屈与痛苦。有的孩子在长年望不到父母关爱的情况下,感觉自己“被遗弃了”,对父母常年在外表示“恨他们”,有的孩子甚至选择自杀,来逃避命运、报复父母。

在一个山区采访时,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2003年4月,一初二男生母亲早丧,在父亲外出打工后,寄居在奶奶家。因两次向奶奶讨要交给学校的生活费无果,几次打电话给父亲又都无人接听,男孩便来到母亲坟前痛哭。最后回到自己破败的家,用砖块把门锁砸开,喝农药而亡。事发三天后,已多日不见孙儿的奶奶才想起去寻找。第四天,奶奶推开她已一年没开过的儿媳的门,才在孙儿原先睡过的床下找到孙儿的尸体。当时尸体横卧在一床破棉絮上,面部表情狰狞,双目圆睁,整个头脸、手、脚正被无数苍蝇叮咬,其景惨不忍睹。远在他乡的孩子父亲接到噩耗,当场昏死过去……

2005年11月,在另一个山村,也发生了一件与此类似的事情。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孩,于母亲再次离家外出打工的次日早晨,喝农药自杀。孩子的死令当地舆论一片哗然:一个众人眼里懂事的乖乖女,为什么会走上自杀的道路?通过走访周边邻居,人们了解到,女孩母亲外出打工,家里就父亲一个人种着十亩薄田。家里没有主妇照料,父亲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与沉重的精神压力的双重压迫下,脾气变得格外暴躁。尽管懂事的女儿每天要做很多的家务活,学习成绩也非常好,但稍有不顺,父亲还是要打她骂她。母亲出门的当晚,女孩因一点小事,又被父亲骂了一顿。看到别人家女孩十几岁还是母亲怀里的娇娇女,自己小小年纪既要失去母爱,又要像个苦力一样从事繁重劳动,还要遭受父亲的责骂,女孩伤心欲绝,整整一个晚上未眠,天快亮时,一气喝下了放在家里的半瓶农药……

2007年6月,《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两初中女生小华和小慧,因被指与人同居,手拉手投水自杀的悲惨事件。报道称,被打捞出水的时候,小华的左手和小慧的右手被自己用挂绳牢牢地绑在一起,打的是农民绑牛用的那种死结。当地农民说,这种结越挣扎就会捆得越紧。可见当时孩子死意已决,不是一时冲动。

“活着太累了,还不如死了算了。”这是两个女孩死前对好朋友说的话。

在网上输入“留守孩子自杀”字样,呈现出的惨境触目惊心。--13岁的男孩涛涛,在生日那天以上吊的方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找不到直接的诱因。涛涛家境不错,生活上没有压力,家人都外出打工了,与他人也没有什么矛盾。去学校了解,孩子在学校也一切正常,没有被老师责备过,和同学相处也融洽。有村民推测,一个13岁的小男孩,每天晚上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小楼里,就是成人也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何况是一个孩子。

--家居鄂北大山深处的小强,在学校成绩非常优秀,却在去年春天投河自杀。半月后,才在河边找到他的尸体。小强在万言遗书中写道,他只有3岁时,父母就抛下他,一直在外地打工,而把自己留给了爷爷和奶奶。有一次帮爷爷奶奶从树上摘柿子,不慎从柿树上跌下摔伤,从此就留下了头痛的后遗症……

--湖北浠水县一个13岁留守女孩自杀前,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我好想妈妈,妈妈从我读小学一年级就在外面打工,只有过年那短短的一段时间才能与妈妈在一起。每当有别的孩子的妈妈给自己的孩子送菜的时候,我总是想:要是我家不穷该有多好,如果家里不穷,妈妈就可以在家里,不必常年在外打工。妈妈,今晚,你是否听到我的哭声,是否感到我在想你。”从日记里,我们不难看到一颗脆弱、孤独、寒冷的心在哭泣。

花一样的生命就这样瞬息消亡。留守儿童在重压之下采取的过激行为,给父母、给家庭、给社会留下言之不尽的疼痛。

留守孩子缺少父母的温情,大多比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容易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悲伤感,好强的孩子往往还会有意掩饰内心的孤独,时间长了就形成习惯性自闭,不善于也不喜欢向人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诸多在学校和代管父母面前表现良好,甚至特别乐观的留守孩子,其实他们都有着双重性格。在这些个案中,如果父母平时与孩子沟通多一些,如果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健全一些……

天使美丽不再

我一直认为,未成年人犯罪与其早期的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治疗有关。

超超,初一学生。在我向学校提出要几个表现不太好的孩子进行座谈时,学校把他给了我。

据班主任老师介绍,超超是那种很有攻击性的孩子,打架有瘾,一打就非得把人打伤不可。凭第一眼的印象,即可判断超超与杰杰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类型。果然,他说话大大咧咧,粗声大嗓,问一答十,竹筒倒豆子,整个人像极了一把浸满了汽油的柴火,似乎丁点儿火星靠近,就可噼噼啪啪地着起来。

“为什么要和同学打架?”

“他们看不起我,他们总是笑我、骂我。”

“骂什么?”

“野家伙!”

“像这次,你把别人的眼睛打伤了怎么办?”

“打伤了别人,妈妈就会回来!”没想到他的回答让人心惊肉跳。

“你怎么晓得他们会回来?”

“不出事妈妈不会回来,出了事,就会回来!”

“以前出过什么事?”

“我的腿摔断了,妈妈就回来了。”

“怎么摔断的?”

“一天下大雨,同学都有人送伞,我没人送,我一个人就在雨里跑,碰到了一摩托车,撞断了右腿。”

“妈妈回来陪了你多久?”

“没到两个月,腿好了,妈妈就走了。”

“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愿我的腿没有好。”

“……”

“如果腿没有好,妈妈就不会走……”

说完这句,刚才还呛着一股火药味儿的声音像陡然浸满了潮气一下子低了好几度,最后他竟当着我的面饮泣起来……

徐洁,初三学生,我在一所学校组织孩子们座谈时,他偷偷把一封信塞在了我的口袋里。找老师了解情况时,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说,这也是一个在学校里上课只打瞌睡不听讲、带头逃课闹事、影响很坏的“老大难”孩子。可拆开孩子的信,我们不难窥见到孩子其实极其矛盾的内心世界:

我爸爸妈妈外出做生意快七年了。爸妈出门的时候,我想和他们一起走,但他们不同意。那个时候,我很想他们,每天都想。

我本来是很坚强很快乐的一个孩子。但自从爸妈出门后,我到了舅舅家,我就不了。进入舅舅家后的我,很调皮,很坏,不是个好学生,不是个好孩子。当然,这都是他们说的。我只感觉到,舅妈的脸色,使我不想回那个“家”。有时候,我真想跑掉算了,就算跑到外面流浪也行。我甚至想到父母反正已经不管我了,我干脆死了算了。

去年舅舅实在受不住我的调皮,在暑假时跟我说,要把我送到爸爸妈妈那里去。

那一次,想到马上可以见到爸妈了,心里好高兴啊!在我的想象中,爸妈到了城市,一定更年轻了,更精神了,也像城市人一样,变漂亮了!我想象着爸妈的样子,做着留在城市里像城里孩子那样好好读书、天天跟上班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的好梦。可是到了广州才知道,他们租住的竟是一个与厕所差不多大的小屋,爸爸每天上班要到凌晨两点多,妈妈摆的小摊生意也不好。那里的情形根本不可能留我在城里读书,我只得回老家。

“莫等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那次回到舅舅家后,想起爸爸妈妈在外面很辛苦的样子,我总是把这些古人的话一遍遍写在本子上,来管束自己。可是,“家”还是那个样子,我没有勇气待;在外面玩野了,上课的时候,我也集中不了精力听老师讲课;当别的同学又想欺负我的时候,我控制不住,想打架、想跑。我开始逃课,和人打架。打不赢的时候,我就叫上几个在外面玩熟的朋友一起打……

一个人的时候,我还是很后悔,有时候我也流着泪发誓:我是男子汉,我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坚强起来!可是,每次都做不到,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做得到……

这两个个案所反映的情况,在留守儿童中非常普遍。他们衣食无忧,但自小渴盼亲情呵护,而他们,恰恰是这个最根本的愿望却得不到满足。面对孤寂的生活,如超超,甚至不惜以伤害他人、伤害自己为代价换得母亲的归来。徐洁的情况在生活中更具典型性。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乏良好的倾诉对象,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期得不到父母正确的引导,在情感上也得不到足够的关心,便很容易走上偏路。

2009年9月的一天,我去拜访一位家教指导专家。他说,要了解留守儿童,就得到他们的聚集点去看看。

那是一家歌舞厅,刚刚走到门口,三五个脸上涂着脂粉、填着蓝色眼影、染着艳色口红、穿着超短裙的“姑娘”就围了过来。俗艳的装扮、轻佻的眼神,与那尚未完全成熟的年龄极不相称。其中一人显然与专家挺熟悉,张口就找他讨烟抽。专家说,这都是些十三四岁的女孩子,父母不在家,便逃学逃课,小小年纪便跑出来闯“世界”。

家庭教育的缺位,使学校教育的功效也大打折扣。小一点的孩子,学校可能还管得了,读五六年级,学校往往就管不了了。而留守儿童一旦脱离学校管束,流入社会,游弋于家庭、社会、学校“三不管”地带,“三室两厅”(电子游戏机室、台球室、录像室、歌舞厅、卡拉OK厅)就成了他们的栖身之所,许多学生周末不回家,在“三室两厅”把钱花光了就去偷。

据我们对78所学校、7个看守所3000多名留守孩子的相关调查统计,在老师或同学眼里,行为习惯综合评定较差的多达1300多人,占39%。这些坏的行为习惯包括:花钱大手大脚,好吃懒做、小偷小摸;时常不回家,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抽烟喝酒,甚至染上毒品;与涉黑团伙有瓜葛,成为危害社会、称霸一方的黑恶势力帮凶。

当然,也不是只有留守儿童家庭容易滋生犯罪少年,在我们所调查的2418名少年犯中,被捕前有52.3%(1264人)的人长期与亲生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24.4%(591人)的人与亲生父母均不生活在一起;23.3%(563人)的人与亲生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生活在一起。只是在少年犯与普通初中生的比较中我们发现,前者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远远高于后者。

在家庭与学校获得表扬少、批评多、体罚多、歧视多,是他们心里最深的隐痛。有33.4%的孩子很少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而14.6%的孩子从来没有受过父母和老师的表扬,两者占了少年犯总数的一半。处于14岁到18岁之间的孩子,大部分都对自己没有清楚的认识,很多孩子都有自卑感,加上有的父母与老师习惯于体罚孩子,批评打骂孩子,这样迫使他们远离原先的群体,走向陌生的社会。

涉毒女孩“四进宫”

在被管教干部叫进来与我说话前,芳芳正在冬阳下为同监的女犯剪发。阳光照射下,看着她专注的眼神和麻利的双手,我不敢相信,就是这个外表柔弱的姑娘,从11岁开始就出门“闯世界”偷盗、抢劫、吸毒、卖淫、贩毒、协助强奸,可谓无恶不作。两个多小时的谈话,芳芳向我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一步步走向犯罪的心路历程。

小时候的芳芳,是一个既聪明、又好强的女孩,读小学一二年级时,成绩每次都排在班上的前三名。芳芳九岁那年,母亲抛下她和弟弟离家出走,父亲则把姐弟俩带在身边,在小镇上开了一家小饭馆。父亲忙于招揽生意,对姐弟俩的生活难免有所忽略。看到同学的妈妈雨天送伞、冬天送衣,芳芳常常感到孤单,与同学相处也变得自卑、敏感起来。

读到四年级时,看生意清淡,父亲关了饭馆也出了门,留下芳芳姐弟在奶奶家寄养。一次,芳芳偶然听到了两个同学议论,说芳芳母亲在外找了人,跟一个走南闯北做生意的男人跑掉了。母亲联系不上,芳芳打电话找父亲求证,从来只知道宠自己的父亲这次却给了她一顿狠狠的骂。文化成绩已远远退步、经常受到同学们讥笑的芳芳一气之下,遂离家出走。

漂泊在外的芳芳,既没有钱,也没有经验。困了,就睡在车站候车室;饿了,就乘人不备到小摊小店“拿”。不过三天,芳芳就被当地收容所的人发现并遣送回乡。

父亲得到消息,第二天便辞工返乡,准备为了儿女留守家中,靠两亩薄田谋生。然而令芳芳意想不到的是,父亲已不是原来的父亲了。母亲事情的打击,使父亲温和的个性逐渐变得暴躁起来。一点不顺心,便对芳芳姐弟非打即骂。在父亲的拳头下,对家已经深深绝望的芳芳再次出走。

这次出走,芳芳跑到了省城,并结识了一个叫红哥的女孩。红哥父母也在外打工,说起家事,两人同病相怜,遂结成姐妹。起初,她们在城市靠半捡半偷单位家属房里的零碎物品当破烂卖为生。没有钱只能睡街角,有钱就可以住旅店。她们开始入室盗窃,只要见到门没有关的就进去偷。为此,芳芳曾先后两次被送进未成年犯管教所。

接下来的岁月,用芳芳的话说,“被抓住还强些,有人管吃管住。在外面,真的很惨,自己无法把握自己,只能跟着社会上一些人顺水流舟,生活也变得乱七八糟。”芳芳开始交男朋友,但男友没让她的生活状态得到改善,反而使她进一步滑落到罪恶的深渊。1996年她因涉嫌协助强奸,被第三次抓进未成年犯管教所,原因是与她有同居关系的男友强奸了她上门来找工作的表妹。在看守所里,她对我说她真的冤枉,案发时,她并不知情。在得知真相后,她痛打了一顿男友,还拿出所有的积蓄用于补偿表妹,跪下来跟姑母说情,希求平息这件事,结果还是被姑母告了。在亲人唾向她的口水面前,她明白自己已是十恶不赦的坏女孩,没有人再会相信她的无辜,包括她的所有亲人。

第四次来到未成年犯管教所,是因为芳芳沾上了可怕的毒品。“1998年,我交了一个正式男朋友,有一次他带我到他们家,拿出一包粉末(毒品)吹,并告诉我该怎么吹,跟吸烟一样--我12岁就吸烟。成瘾后,一旦瘾发,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一身散架,骨头里面怪疼,像有千百只蚂蚁在咬。强制戒毒也搞过两次,但出来又复吸了。”

同类推荐
  • 父母教给孩子的人生第一堂课:女孩篇

    父母教给孩子的人生第一堂课:女孩篇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现实生活中,每对父母的生活环境可能会各有不同,相同的是对孩子的爱,有了这种爱,父母就有了做最好老师的必要条件。然而,父母们应该知道,光有爱还不够,同样是父母之爱,有些爱把孩子培养成了德才兼备的人才,有些爱却把孩子带入自我毁灭的深渊。《父母教给孩子的人生第一堂课(女孩篇)》从习惯、学习、情商、交际、健康、财商、美德、气质八个方面来帮父母把教育女孩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击破,让父母成为女孩人生路上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
  • 培养完美女孩全书

    培养完美女孩全书

    本书围绕女孩的生理、心理个性特征以及科学的教育方式展开,分别从心理、气质、美德、学习、性格、习惯、交际、能力等方面为父母献上一套立体式的教育方案,全面揭示了女孩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众多问题,为家长们提供了许多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经验。
  • 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本书从儿童教育的现实情况出发,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结论,剖析了儿童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孩子性格发展影响较大的问题,探讨了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过程中应具备的教育理念,旨在如何形成家长适当的教育观念,如何为儿童创设的家庭环境,如何培养儿童所需的性格,帮助家长朋友们培养出平和而又理性、聪明而又智慧、善良而又独立、坚韧而又灵活、自信而又合群、明辨是非而又富有创造力的孩子。
  • 1分钟父母教子细节枕边书

    1分钟父母教子细节枕边书

    本书分别从生活、学习、沟通、心理、品质五个方面列举孩子成长过程中的56个大问题,并且提供了详尽实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 孩子不听话父母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父母怎么办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了一些容易令父母动气发火的片断,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刻地分析了孩子不听话的种种原因,指出了教育孩子的科学理念,从而为父母们开辟了一条能够轻松正确地应对孩子不听话行为的捷径。
热门推荐
  • 这个刘邦都点狠

    这个刘邦都点狠

    从懦弱到强大到“无情”,要品尝多少酸甜苦辣,要吞噬多少人道沧桑,要豪饮多少壮士鲜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拯救洪荒从地球开始

    拯救洪荒从地球开始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宅男,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重生到了六岁那年生重病的一个月后,醒来后世界大变,灵气复苏,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他需要解开这一切的谜底。
  • 从功夫开始强化万界

    从功夫开始强化万界

    (新书:从西游开始练习反套路。)郝仁穿越了,这是一个融合无数港片和影视的世界。在激活了“至尊直男系统”后,郝仁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问道长生,却是一个不小心强化了地球,导致灵气复苏。在整个世界都进化的同时,郝仁又因为强化地球的亿万万功德气运加身,成了名副其实的欧皇。【功夫】剧情里坑火云邪神。【尸家重地】剧情里消灭无敌秦尸。【猛鬼学堂】剧情里培养警员硬核捉僵尸。【铁甲无敌玛利亚】里轻松团灭英雄党,抢走身高五十米的机器人,机甲才是男人的浪漫。【木乃伊3】里成功帮助龙帝复活,去外为华夏开疆扩土。【摩登如来神掌】剧情里学习排云掌与风神腿。【古惑仔】剧情里教山鸡扶老奶奶过马路。【燕双鹰】剧情里帮助燕双鹰暴打印度阿sir。后来郝仁发现了,在灵气复苏后,居然还开启了变种人与漫威剧情…再后来郝仁发现,世界那么大,修炼体系如此之多,却是没有人能抗过自己一指头戳!(爽文、无敌、轻松、搞笑、逗比、忽悠、套路、系统、灵气复苏…)(书友群:343990864,已有《从大话西游开始打穿西游》百万字完本,可放心入坑。)
  • 青尘烟雨阁

    青尘烟雨阁

    谁都能住,可是东阁没有令牌之人如若擅闯,休想踏出我烟雨阁半步!
  •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法律伴你行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法律伴你行

    青少年从小就应该学法、懂法,树立法制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美德,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本书就详细介绍了和青少年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让青少年更直观更明确地了解和学习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 真正的陪伴

    真正的陪伴

    孩子的童年注定不会停留,何妨从此刻开始,放慢脚步,用心灵和智慧陪伴孩子,做孩子童年的守护者。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作者为孩子的成长总结出了9个关键词:阅读、运动、陪伴、榜样、游戏、情商、学习、大自然、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而言,这9个关键词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特、完整、有机的儿童教育的观念体系,其中有些关键词,比如运动、陪伴、大自然等,显然也是今天的童年生活和成长中越来越缺乏的教育元素和资源。在这9个关键词中,包含着深刻的现代教育精神和智慧,也包含着对于当前一些儿童教育问题的关切和反思。
  • 与吸血鬼同行

    与吸血鬼同行

    我叫丹,14岁,家住伦敦闹市。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不得不说,这让我的生活变得有些不尽人意---我要因此变得更加坚强,以应对我那疯狂蛮横的姐姐珍妮和缠人的妹妹米娜。爸爸妈妈从来不过问我们的私生活,我们有绝对的独立自主权,特别是对我。他们总是认为,男孩子更野一些才好。可是,每当我们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比如,我打碎了学校教室的玻璃,珍妮因为乱交男友而夜不归宿,米娜捉弄了邻居家怀孕的猫…他们总是严厉对待。如此种种,我们只好相互隐瞒,尽管我和珍妮不怎么和睦,可我们保证,谁也不会把对方的罪行告诉爸爸妈妈。生活在这个家庭,应该说是我的荣幸。我渴望将来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因此,我也在不断地努力学习。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的零用钱总是和我的考试成绩挂勾。而我,从没有因为缺钱花而烦恼。事情就是从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始的。它的到来,改变了我的一生,打破了我对未来的一切幻想,同时,也把我带到一个未知的全新世界。
  • 海贼王之女版索隆

    海贼王之女版索隆

    一个喜欢看海贼王的男生因为同学的一个恶作剧,悲剧的穿越到海贼王世界当中,成为草帽海贼团上的剑士“罗罗诺亚·索隆”,但是,这个索隆是个女的……(诈尸了,恢复更新!!!)变身同人,不喜误入。
  • 寰天传

    寰天传

    远古之时,神仙魔道相争。尘世少年,因缘巧合,卷入爱恨情仇之中,从此开启一段神奇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