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高兴得咧开大嘴巴笑,快活地说:你说话,我信;他们的,不全信。
他们,指的是中方的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唯恐他们弄虚作假。现在他终于明白,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擅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的心弦深沉地歌唱起来,一股感动的潮水,一直流淌到内心深处谁说我们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具有高学历、高知识储备的,享有城市文明生活的来者,就比那些住在大山里、吊脚楼里,穿粗布衣服、吃粗粮,从未坐过飞机、火车、汽车的布依族、水族、苗族、瑶族等老乡们萵尚呢?面对他们朴素、节俭、克制的生活方式,我们有什么权利嫌他们贫穷、落后、不卫生、不谙世事呢?缺乏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也许正是不愿坐地铁和公交车、整日享受着空调的我们呀!
我们的采访艰苦而紧张。当我门气喘吁吁地爬上茂兰自然保护区的山冈,坦我们深入到各族村寨,当我们接过老人、妇女和孩子们递过来的米酒、腊肉、彩蛋和粽子时,眼泪情不自禁一次又一次在眼眶里打转。
这天又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在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的路上,曾经洒下烈士的鲜血。那是2004年8月4日,中国申遗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地质所最著名的生物学家宋林华先生,听说茂兰保护区里发现了一块高山湿地,兴奋得一定要亲往考察,因为在世界范围内,也从未听说过喀斯特高山上出现湿地!科学家的严谨作风,使他邀请贵州省生物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杨明德同去,一大早,俩人满怀喜悦上路了。没想到途中发生了车祸,两位杰出的科学家双双牺牲……
类似这样的模范人物还有,已经有动议要给他们塑像,永远摆放在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青山绿水中,让爷孙后代都记住他们。
是呀,人是一切价值的底线。高尚的人,是青山绿水的保护神;高尚的心灵,是人与自然相谐相生的精神向导。无可回避,申遗也是一场异常艰难的心灵博弈,利益的争夺,金钱的较量,官位与名誉的诱惑,无不时刻威逼着良心,毕竟,与相比,与一心巴望着个人发财、升官的狹隘内心相比,环保是分量最轻的一个砝码了,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又是分量最重的一场生命质量的搏斗!
也许是因为娃娃脸,再不就是冉局长的称谓,反正,当冉景丞刚来接待我们时,没有引起大家的特别注意。不过拐进野兰谷不多时,他就像那棵单性木兰一样,开始在我们心中扎根了。那棵单性木兰是在半山腰一个林深路溢的岔口,有水桶粗,两层楼高。独木分成V形的两杈,满树绿油油的叶子茂茂盛盛的,时而婀娜摇曳上一阵,给人年轻女孩子的感觉。不平凡的是,在这位年轻女孩的身旁,立着一块半人高的石碑,上面刻着这样的文字:
单性木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928年植物学家泰仁昌在广西罗城首先发现并采到标本,后消失。1933年国际植物学界正式宣布此物种已经灭绝。1983年它又在茂兰被重新发现,但种群数量极少,唯此仅存,被称为失而复得的植物界大熊猫。
冉景丞的官职是茂兰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但他递过来的名片上写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他的绝活是认识大山上的每一棵树、每一枚草、每一只昆虫,常常走着走着,他就会轻轻拨开一簇草丛,指着一枚在我们看来极其普通的青草,加重语气介绍说:
这是小叶兜兰,极其珍贵的物种,市场上能卖到几十万元一株,可不能被人发现哟。
这是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以前我们都不知道它是最好的抗癌植物,现在用它制成的药,一针就要1万块钱。
这是板蓝根,对,就是我们吃的那种中药。它虽然普通,在我们这里也不准随便采,要限时限量,采的时候不许拔根,只准刀割。
这是古梅,有百年以上的生命了,以前都说它们已经绝迹了,可是在我们保护区,一下子就发现了几十株,还能结出满树果实。
这是XX苔藓,只在我们保护区有。前年有XX国的3个生物学家来偷,把它藏在鞋帮内沿上,走到山口时被我们发现了。
他微笑着一株一株介绍着,就像老师点评自己班上的每位学生,我们则像听评书似的被勾了魂去,一路紧紧跟随,简直就像追随着传说中的青帝。当然,他对动物也同样如数家珍,什么昆虫属于什么种什么属什么科,什么蝴蝶叫什么名字,就像是他自己亲生的孩子,那马鹿就是他告诉我的。
我们就问他是不是这里人?是不是在保护区待很多年丫?怎么会对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这么熟悉呢?他毫不掩饰自豪,微笑着说:
这里的每座山我都爬上去过。
冉景丞并不是本乡本土人,老家是离荔波几西公里外的思南县。东北林业大学八九届本科生,1993年毕业分到这里,就一直待下来了。刚来时就住在寨子里,过着没水没电的日子。妻子生孩子那年,他每天早上跑步赶叨里山路到监测点值守,天黑再跑步回家,还要做饭、洗尿布、带孩子。这几百座上千座山峰,基本都是喀斯特峰丛,根本没有路,他几度出生入死。有一次,和一条大蟒蛇迎面撞上,那是一条两米多长的眼镜王蛇,发现时已来不及躲避,被它喷出的毒液灼伤7眼睛,右眼视物从此变得模糊不清……
不过,这些都还不适最难的最难的是人,是他们要管理的人。早些年间的困难是老乡,那时管理局和老乡的关系就是警察与小偷。当时人们还没有环保意识,袓袓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按照他们千百年的生活习惯,砍树、打猎、烧荒。你禁止他们干,他们就偷着干,于是你就抓人、拘留、罚款,于是他们就仇恨你,逮机会报复你,一天到晚麻烦不断,真可谓10个手指按11个跳蚤。冉景丞当局长后,改变了管理方式,像大禹治水似的从堵到疏,帮助群众进行生产建设,教老乡们种粮、种菜、种梅、饲养家禽,解决生计问题;教他们养猪、建沼气池,解决燃料问题;还组织妇女织布、绣花、做民族小饰品,教她们去卖,既改善了她们的生活,也使她们的地位得到提高……如此一来,对手渐渐成了朋友,又逐渐成了帮手,各族群众从作案者变成管理局的耳目,只要他们发现有毁林、偷猎的,或者发现有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进了山,情报很快就能传递到管理局,这就厉害了,全民防御,天罗地网,坏人谁还能逃遁?
冉景丞冉局长还是冉老师,尽管一张娃娃脸显得年轻,但他也是老专家了,加上他还有别人都无法比拟的深厚的实践资源。贵州大学想调他去做学术带头人,年薪5万,而在茂兰保护区只有2万,他没走;他的许多同学都是大款了,骂他傻,叫他跟他们做大生意去,他也没去。他就像原始森林里的树抱石,把根子深深扎进石缝中了,一边管理还一边搞科研,现在同时进行着3个课题研究,一石斛种植技术,二古梅研究,三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树种选择。他还带着7个研究生,还办农技学习班,让学农业经济管理的妻子给农民们上课……
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你为什么肯陛持下来?你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吗?
娃娃脸的冉景丞把我们采访团集体感动了一现在真的还有这种人吗?在这喧嚣的爆炸式发展的经济大潮中,在瞬息闪闪烁烁的社会剧变中,拋弃了一次次成功的机遇,坚持扎在大山里,默默做着别人并不知晓的工作,没名、没利、没休息、没娛乐、没享受,有时甚至还要忍辱负重!虽然我们都是见多识广的资深记者了,但我们的舆子一阵阵发酸,想表达点什么又不好意思表露出来,于是就争先恐后地提问,想帮他撑起一片两片蓝天。
他的困难让我们谁都没想到,竟然是就怕特殊入物来保护区,其伤害的每片叶子、每只昆虫都让他心头滴血;而最困难的是就怕有的领导认识不到保护区的重要性,为了GDP而下蛮干令。冉景丞就像最要财不要命的守财奴似的,忧心忡忡地说: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越来越快,自然的破坏也越来越快。荔波这片山山水水保存到今天不容易,坚决不在我们这一代手里!
不过,冉景丞也很乐观地告诉我们:这种人还有,不算少,他管理局的队伍里就有很多这样的好同志,不用领导监督,晚上经常自动加班,每天办公室的灯光都亮到很晚,很晚……
信然!冉景丞说得不错,这种人表面上看似乎是越来越少了,可是在茂兰保护区,在荔波,在贵州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中,我们却一再听到、见到一位位这种人他们坚守在基层,不慕虚荣、不事声张,本本分分做着有益于民族、国家、人类文明的工作!
在荔波水书展馆,我们见到姚炳烈,他是水书专家,已经为抢救水书奋斗了很多年。水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有四十万人口,其中99分布在黔南自治州。与许多少数民族不同的是,水族有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字,属于汉字系文字,造字方法主要也有象形、会意、假借等,被称为水书。水书中记载着水族几千年的文明和智想,涵盖哲学、天文、历法、地理、历史、民族、宗教、伦理、美学、法学、人类学等等学科,主要靠手抄、口传在水族民间秘传。水族传说自己是商纣王的后代,当年纣王兵败后,遗存的部落族人开始了避难大迁徙,从中原而两湖而入,最后躲避到贵州的偏山僻坳里。为了纪念那些死去的将士,水族世世代代只穿黑色的服装。2003年,以姚炳烈为首的水书专家在请教了不同寨子的多位水书师傅之后,成功破译了河南候师二里头遗址夏朝陶器碎片上的24个神秘符号,其中有20个与水书完全相同,使这一凄美的传说更增加了几分可信度。
姚炳烈非常自豪地说,中外专家学者高度赞誉水书,称它为水族的《易经》,是独特、古老的人类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古文明的活化石。早在2002年,水书作为历史文献精品,被纳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自此后,荔波就将其作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拨专款开展了抢救水书的活动。一座外表不算堂皇但却是倾全力建造的中国荔波水书展馆开馆了,一进门的墙报上,贴着各地区抢救和研究水书的进展情况……
在荔波,我们还见到许多不知名的奉献者的杰作。在拉雅瀑布风景区,我见到一个极其漂亮的垃圾箱,虽然质地仅是普通的小木条,但却钉成一座迷你型的瑶族小门楼,那浓郁的民族风情扑而而来,简直就是精美的工艺品。我的相机还留下其他5种垃圾箱的风姿,比如森林里的树根型,竹林里的竹篓型,因环境而异,显得既文明又有素质。最感动我的是挂在龟背山人口处的一块木牌,上面用中英文双双写着请勿带走花草树木,充分表达出荔波各族群众对大自然一切生命的珍爱之情!
荔波县委书记王振金同志代表县委四大班子表广态:申遗是国家行为,荔波人民就是做出再大的牺牲也要全力以赴做好;万一申遗不成功,也给我们留下了怎样保护生态资源的财富令后荔波只做保护性开发。看护好这盆天河之水,就是守住了子子孙孙的聚宝盆。
离开蒜波前,我们采访团一行人,不约而同!进了水春河,沿着长长的、汹涌咆哮的68级跌级瀑布,一直漂流到雪崩一样倾泻下来的拉雅瀑布再最后亲近一下金子和银子的荔波水,把布依、水、苗、瑶等族群众的恩情永远己在心、上。
为你加油,荔波!祝你成功,中国南方喀斯特!
2006.7.31于北京光明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