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我难忘的是简易楼房二楼的会议室。会议室中间摆着一张乒乓球桌。午休时或者下班后,我们可以在这里挥拍打上几个回合。但更多的时候,这里是思想和智慧相碰撞的地方。每个星期总有几天,全编辑部的人就会来到这里,将折叠椅打开,围着乒乓球桌坐下,有时是讨论选题,有时是评刊会,有时是听某个部门的编辑们主讲当前文艺创作的新动向,有时则是围绕某个文艺话题或文艺作品开展讨论。总是有那么多的话题,总是有那么多争论不休的意见。每一次都充满着活跃的气氛,充满着自由和坦诚的交流。我们几位调入编辑部的年轻人第一次坐在这个会议室里,就被这种百家争鸣般的气氛所震惊。更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好几位年长的编辑提议说,应该让新来的年轻人发言,他们会带来新的观念。我们忐忑不安地、甚至有些结结巴巴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马上得到了大家的鼓励。从此我们就像初生的牛犊一样在每一次的会上无所顾忌地发表一些不同的意见。有时我们的意见得不到采纳,心中有些愤愤然的。老陈、老刘、老吴、老李,还有晓蓉、老何、老孙,他们看出了我们的情绪,却理解地笑了笑,说你们也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冯牧、唐因,老主编们在会议上也说,《文艺报》的编辑应该多写文章。这似乎是《文艺报》编辑部的一个传统:多写文章就能多想问题,多想问题就能把编辑工作做得更好。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纵容和鼓励下,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
搬离简易楼房后,尽管新办公大楼宽敞明亮,但我一有机会就到这座简易楼房前伫立片刻,迷蒙中,仿佛看到墙上还挂着那块“《文艺报》编辑部”的红字木牌。如今我却离开了编辑岗位,多少觉得有悖于《文艺报》的初衷。如果我再一次伫立在简易楼房前,也许心里会有很多不安。所幸,简易楼房已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下拆卸掉了。走进沙滩北街2号大院,不要说难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踪迹,就是曾在简易楼房里亲历的充实日子,也恍若梦中情景。
一直眷念简易楼房的会议室也许还有一点个人的缘由,我的婚礼也是在这里举行的。乒乓球桌子铺上一块塑料布,摆上糖果香烟,人们送上美好的祝愿,洪波兄还朗诵了一首为我的新婚写的诗歌。一切是那么温馨。最后,几位年轻人簇拥着我和妻子,坐上文艺报惟一的一辆吉普车,穿过北京城里静谧的夜色,回到我在前门集体宿舍里临时装饰起来的“新房”。如今我和妻子携手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真想在金婚的那一天,还能在这座简易楼房的会议室里与文艺报的兄长朋友们聚会……
原载2009年9月26日
我们的《文艺报》
--献给新中国60周年暨《文艺报》创刊60周年
杜家福
在这收获的季节里,
全国人民迎来了共和国六十华诞。
六十年前,新中国成立,
六十年前,《文艺报》创刊。
从此,文学艺术界有了一份自己的报纸,
从此,《文艺报》人有了耕种的家园。
遥想六十年前的七月,
风和日丽,百花齐放,
人心振奋,笑脸飞扬,
在新东方已经冉冉升起的朝阳里,
在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的门槛上,
走来了领袖毛主席,
走来了敬爱的周总理,
走来了年轻的执政党。
在她身后紧跟着,
是全国文学艺术界的栋梁!
七百位代表,意气风发,
七百位代表,斗志昂扬。
他们来自:延安的窑洞,上海的弄堂,
重庆的曾家岩,西柏坡的泥草房,
从海外归来,从香港北上--
轻掸去衣襟的尘土,
刚放下远征的行囊,
八方精英聚北京,
文化大事共协商。
啊,新中国第一届文代会,
就这样胜利召开;
文代会会刊《文艺报》--
也就这样应运而生,历史登场!
伴随新中国诞生,
伴随新中国成长,
《文艺报》与新中国--
风雨同舟,休戚与共,
共同铸造着骄傲与辉煌。
共和国文艺的繁荣昌盛,
跳跃在《文艺报》的眉梢眼角;
共和国文艺的冷雨冰霜,
也凝结在《文艺报》的脸庞。
《文艺报》小,
小到只是一本杂志、几页报纸,
可它就像风向标、像晴雨表,
翻开《文艺报》,
你便会看到新中国文艺的荜路蓝缕,
你还会思考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种种文化思潮。
说六十年,其实不到。
当“样板戏”唱响全国的时候,
《文艺报》黯然停刊。
我们的报人,一步三回头,
三步一长叹,
离别了他们的家园。
从此,在干校的月光下,
在牛棚的灯光前,
《文艺报》变成--
一种回忆,一个寄托,
一袭担忧,一缕遥远的思念……
霹雳震天响,
粉碎四人帮,
举国上下皆振奋,
《文艺报》人喜若狂。
拨乱反正,思想解放,
百废待兴,复刊在望。
像三十年前一样,
来不及掸去衣襟上的尘土,
急匆匆卸下干校的行囊--
他们,又回到了分手的地方!
《文艺报》啊,又回到了起点,
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上!
转眼之间,又是三十年的时光。
仿佛还来不及梳理,
我们就和共和国一起
投入了风风火火的新战场。
急匆中来不及调整,
我们就和全国文艺界一道,
共同谱写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文学繁荣,艺术发展,
经济腾飞,国富民强,
《文艺报》与时代同步,
记录着新时期的辉煌。
啊,六十年,
历届《文艺报》人,
都痴心不改地恋着这个地方。
因为在这里,
我们感受的是大时代的脉动,
分享的是共和国的荣光。
六十年了,
我们这一代《文艺报》人,
该有怎样的抱负与梦想?
党的文艺思想,
作协的殷切期望,
怎样通过我们,
做成精彩华章?
优秀人才,优秀作品,
怎样通过我们,
影响四面八方?
肩上的担子重啊,
容不得丝毫的轻狂。
看哪,历任主编--
茅盾、丁玲、冯雪峰、张光年、冯牧
正关切地注视着我们;
历史深处--正投来他们殷殷的目光。
这些响当当的名字,
给了我们光荣,
也交给我们责任与分量!
任重而道远啊,
来日方长。
请共和国放心--
《文艺报》的光荣传统,
我们一定会继承,
一定要发扬!
原载2009年9月26日
“新中国文艺评论60年座谈会”
在京举行
本报讯(记者胡军武翩翩)金秋九月,新中国六十华诞将至,《文艺报》也迎来她六十岁的生日。六十年来,《文艺报》见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道路,蕴积了一批批作家、艺术家和文艺评论家的才华和智慧,承载着一代代读者的心声。9月16日,由文艺报社主办的“新中国文艺评论60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近百位文学艺术界、评论界人士聚集一堂,共同追忆《文艺报》六十年的峥嵘岁月,总结六十年来我国文艺评论的成就和经验,为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发展献计献策。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高洪波,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杨志今,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杨新贵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廖奔出席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文艺评论家有张炯、李准、仲呈祥、郑伯农、谢冕、阎纲、雷达、陆贵山、叶廷芳、黄会林、邵大箴、包明德、何西来、何镇邦、樊发稼、曾庆瑞、王仲、范咏戈、李树声、潘凯雄、胡平、孙郁、梁鸿鹰、赵海虹、许柏林、王必胜、彭程、吴秉杰、白烨、孟繁华、贺绍俊、陈履生、饶曙光、马也、张德祥、尚辉、张志忠、张颐武、李建军、陶东风、刘祯、张先、刘平、吴义勤、施战军、陈福民、张柠、赵勇、何向阳、胡殷红、王干、张清华、解玺璋、许金龙、王炎、宋宝珍、王安葵、程光炜、张陵、吕先富、杜家福等。座谈会由《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