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缺少温暖,心都是凉凉的,所以大多数人一开口就是冷冰冰的话语,如见到路边的乞丐向你乞讨,可能会冷叱一声“滚开!”见到别人投资失败了,有人可能会幸灾乐祸地说:“自讨的。”见到同事业绩大增,有人会愤愤不平道:“这没什么了不起。”
然而,我们若将身份换过来,我们成了那个意外的失败者、伤心者,或是成功者,我们内心深处也会期待着身边的人能说上几句温暖的话、阳光的话、正面的话、鼓励的话,而不是冷冰冰的话。
人都是有弱点的人,谁都希望从他人口中得到欣赏和鼓励,谁都想从他人那里得到尊严和面子,谁都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温暖与关爱。
不要看阳光如此灿烂,其实绝大多数人心中都缺少阳光的温暖,人们都在孤独的赶路,谁都很少听到同路人的温暖语句,哪怕是一句也行,也能伴随着他们渡过心中的冬天,也能不断地温热他们的心田。
因此,每当我们要开始讲冷冰冰的话时,我们说应该用心升一下温后再讲出来。冬天谁都不愿意吃没加热的冷面包,谁都愿意吃微波炉中加热了的面包,因为这种面包闻起来香喷喷的,吃起来很柔软,很容易消化,拿在手中也能暧到心里。
假如人人都能将冷话加热后说出来,假如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有点人情味,不然,就是人间地狱,冷风嗖嗖。
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里,人人都被各种事务摆弄得麻木不仁,几乎都成了“机器人”,心中的爱早已被风吹得烟消云散了,就算是夫妻,也是很难听到彼此之间讲几句好听的话。
结婚后,随着日常琐事的增多,夫妻感情难免较之热恋时期越来越淡,彼此单独相处时间越来越少,关心程度似乎也随之降低,进入到一个感情危机的“隐伏期”。此时若能经常说上几句温暖如春的话,为双方感情升升温,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都知道,爱情需要双方的激情,但更需要双方细心维护。婚后,要想家庭幸福和睦,夫妻也需要共同努力营造幸福的婚姻。
夫妻关系和谐是家庭幸福的基本要素,也是子女教育的良好基础。换句话说,婚姻美满是家庭幸福的核心,也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关键。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安全感的最主要来源,是知道父母相爱”。
家庭中充满愉快的气氛,则每个家庭成员都会感到轻松幸福、心情舒畅。在教育子女时也容易采取同样的态度和一致的步调,对子女的成长与发展有莫大的帮助。
反之,父母失和,恶语交加,家庭得不到安宁,使每个人都感到不安,特别是子女更觉紧张,他们不一定了解父母失和的原因,也无法改善父母的关系,更无法预料结果,从而无所适从,引发出许多问题。
因此,对子女的养育来说,营造幸福的婚姻,是父母的首要责任。那么此时,适时为感情升温成了男女双方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保持婚后夫妻生活的和谐、浪漫和幸福呢?
别忘了说声“我爱你!”有人认为婚后夫妻不需要说“我爱你”“你真漂亮”等动情的语言,其实不然,学会用动情的语言,能增加夫妻生活情趣,是恩爱夫妻的感情纽带之一。中国人夫妻间的感情不像西方人那样外露,而注重含蓄。但含蓄决不等于关闭感情的窗口。每个人不进食都会产生饥饿感,但许多人不知道缺乏感情交流也会产生“感情饥饿”。拥抱接吻使人得到感情满足,动情恩爱的言语同样使人得到感情满足。医学心理研究证明:一个人长期得不到感情满足不仅会心情沮丧,而且有可能导致一系列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夫妻间善用“动情语言”是至关重要的。
当一方烧好了饭菜,另一方衷心地说一句:“你辛苦了,你烧的菜真好吃,谢谢!”一方穿上新衣,另一方马上赞扬说:“你今天真漂亮。”出差在外,不妨写几封信,表达平时不易启齿的爱慕之情。一句动情的话语,不仅使人感到舒畅、清爽、甜蜜、兴奋,而且容易激起感情的浪花,避免夫妻间不必要的矛盾发生。因此,无论是少夫少妻,还是老夫老妻,当你的爱人心情不佳时,千万别忘了说一声“我爱你!”
婚前恋爱时,男女情侣有说不尽的甜言蜜语,有时即使无话也要找话说。婚后,特别是男方,低温的话就多了起来。
美国一位心理学博士指出:“在婚后第一年中,夫妻间的情话与讨好行动都会比恋爱时下降30%,这一‘冰河期’的到来,女方受的打击较男方还要重些。”如果女方不能正确认识丈夫的变化,那么就常会以“找话茬儿”来打破沉默,这时,丈夫如不能正确理解,便可能回击对方,于是争吵即刻发生。
这时,艺术处理的方法之一是:丈夫或妻子应该静下心来倾听对方的意见,帮助其宣泄和疏导,并不时用温暖如春的话来打破生活的尴尬。因此,平时我们就要学会把话说得亲切点儿。
与朋友交流,说话不能太冷酷,要让人感觉有亲切感,那么别人才会愿意与你交流,愿意与你增进感情。否则只会拉开彼此间的距离。如:“嗨!穿得这么漂亮干什么?要迷死人啊!”这句恭维话就比“哼!不必穿得古里古怪招眼。”要亲切得多。
总之,我们平时最好用点语言加温术。
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一个小村庄里,住着许多传教士。因为种种原因,小村庄里的村民们并不喜欢他们,其中一个叫米勒的青年还粗鲁地嘲弄他们,然而,有个叫西蒙的传教士并不在意村民们的看法,始终对人彬彬有礼。每天清晨,他在村口遇见米勒时,总会热情地说:“早安,米勒先生。”一开始,米勒并不理睬他。但日复一日,米勒终于被西蒙的热情和笑容感染了,也举了举帽子,笑着回答:“早安,西蒙先生。”
后来,米勒被纳粹征去当兵了。几年后,法西斯的铁蹄踏上了这个小村庄,所有的传教士被驱赶到村前的广场上,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发落。指挥官手中的棍子指向左边,这个人必死无疑,而指挥官手中的棍子指向右边,则这个人还有生还的可能。轮到西蒙了,他颤抖着走上前去。但当他看到指挥官时,下意识地说了一句:“早安!”可令西蒙吃惊的是,那个指挥官居然就是米勒。听到这句问候,米勒冷酷无情的眼睛突然闪动了一下。随后,米勒便平静地回答道:“早安,西蒙先生。”接着,他举起了指挥棒对西蒙说了一个生死攸关的字:“右边!”
一句温暖的问候语,唤醒了米勒的灵魂;一句朴实的礼貌话,挽救了传教士的性命。
今天,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与脏话、粗话说“再见”,用文明和尊重给语言加温,让温暖的语言围绕在我们身边。到那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你送给别人的或许仅仅是几个“您好!”“谢谢!”“对不起!”,但别人还给你的却是一脸的笑意,满身的温暖。尊重他人,文明用语,给语言加温,你就会发现你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充满了文明。
给语言加点温,让生活更惬意些;给自己一些温暖的语言,让生活更纯净些;给别人一些温暖的语言,让生活更和谐些!
4.顾及别人的自尊
有一位知名的作家,在上小学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写作业,特别是数学,那些加、减、乘、除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障碍。这就难免会出问题,有一次数学测验他得了49分——全班就他一个人挂“红”。数学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怒气冲冲地当着办公室许多老师的面就把他狠批一顿:“你数学到底怎么学的?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及格,你还有指望吗?……”他那时还小,对老师说的许多词语并不十分明白,但他那小小的自尊心是明显地受到伤害了,而且印象很深,直到成年后他还能回想起那个令人伤痛的场景——当着许多老师的面,被无情地数落。
后来他就真的“没有了指望”,数学课经常无故缺课,他对那门课产生了厌倦,对教课的老师产生了反感,他讨厌她。幸亏父母发现及时,给他补了许多课,才使他期末考试“幸免于难”。一年后,换了个数学老师,老师尽管在上课时极其严肃,对作业要求也很严格,但他从来不发脾气。知道这个孩子基础差,老师总是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捕捉住这个孩子每一点小小的进步并给予鼓励,这使孩子的信心大增,对数学逐渐产生兴趣,成绩也逐渐提了上来。直到现在,他—直对那位有着一颗仁慈之心的老师心怀感激。
这说明了一个简单但又常常为人所忽视的道理:没有人愿意被别人伤及自尊,人们总是希望得到肯定和赞美。许多人看着不顺眼就想指责别人,别人一有失误就抓住“把柄”加以发挥,似乎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情舒畅,但谁又能去考虑那些自尊心被深深伤害了的人的感受呢?
每个人都拥有人生幸福的梦想,每个人也都在寻找着。既然这样,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顾及别人的自尊心就会为自己找到幸福减少许多阻力。
自尊心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无论他是高高在上的一国领袖,还是沿街乞讨的流浪者。然而,在待人处事方面,我们往往是过分地强调了自己的自尊心,而把别人的自尊心踩在了脚底下。
人们总是喜欢玫瑰的花而不喜欢玫瑰的刺。批评像根刺,稍不小心就会把别人的自尊心刺伤。批评也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引发对方的不满情绪和反抗心理。试着体会别人的心情,采用和气开导的方式,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林肯在这方面有过深刻的教训。
林肯住在印第安纳州鸽湾谷的时候,年青气盛,喜欢评论是非,还常常写信、写诗讽刺别人。他常把写好的信扔在乡间路上,使被讽刺的对象能拾到。
林肯在伊利诺斯州春田镇当见习律师时,仍没改这一毛病。
1842年秋,他又在《春田日报》上写了一封匿名信讽刺当时的一位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士·席尔斯,被全镇引为笑料。席尔斯愤怒不已,终于查出写信者是林肯,他即刻骑马找到林肯,下战书要求决斗。林肯并不喜欢决斗,但迫于情势,只好接受挑战。他选择骑兵的腰刀作为武器,并向一位西点军校毕业生学习剑术,准备到决斗那天决一死战,幸亏在最后一分钟被人阻止了,否则很难想象最后的局面会是什么样。毕竟“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这是林肯人生中最深刻的一个教训,从此他学会了与人相处的艺术。他再也不写信骂人、任意嘲弄人或为某事指责人了。因为他深刻地明白了一个自尊心受到伤害的人会有怎样可怕的举动。
南北战争的时候,林肯新任命的将军在战斗中一次又一次地惨败,使林肯很失望。全国有半数以上的人都在责骂那些无用的将军们,但林肯却没吭一声。他喜欢引用一句话:“不要评议别人,别人才不会评议你。”结果,胜利最终站在了林肯一边。
当林肯的太太和其他人对南方人士有所非议的时候,林肯总是回答说:“不要批评他们,如果我处在同样情况下,也会跟他们一样的。”也许,任何时候都要顾及别人的自尊心,这就是林肯善于与人相处的秘诀,也是他的成功之道。
理发师在刮脸前,总是先在客人脸上涂上肥皂沫。麦金尼在1896年竞选美国总统时,就曾采用了这种方法。当时,共和党一位重要人士写了一篇竞选演说,以为写得比任何人都高明。于是,这位仁兄把他那篇不朽演说大声念给麦金尼听。那篇演说有一些很不错的观点,但很可能会惹起一阵批评狂潮。麦金尼不愿使这人伤心,他不想抹杀这人的无比热诚,然而他却又必须说“不”。请注意,他把这件事处理得多巧妙:“我的朋友,这是一篇很精彩而有力的演说,”麦金尼说,“没有人能写得比你更好。在许多场合中,这些话说得完全正确,但在目前这个特殊场合中,是否相当合适呢?从你的观点来看,这篇演说十分有力而切题,但我必须从党的观点来考虑它所带来的影响。现在你回家去,根据我的指示写一篇演说稿,并且送我一份副本。”
他真的照办了。麦金尼替他改稿,并帮他重写了第二篇演说稿。他后来终于成为竞选活动中最有力的一名演说者。
我们不妨假想,如果麦金尼没有顾及这个人的自尊心而直接指责其过失,那又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那肯定不会有这样一个圆满的结局。
5.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河人胡常和汝南人翟方进曾经常在一起读经书。胡常先做了官,但名誉不如翟方进好,心里总是嫉妒翟方进的才能,和别人议论时,总是不说翟方进的好话。翟方进听说了这事,就想出了一个应对的办法。
胡常经常召集门生,讲解经书。一到这个时候,翟方进就派自己的门生到他那里去请教疑难问题,并一心一意、认认真真地做笔记。一来二去,时间长了,胡常明白了这是翟方进在有意地推崇自己,为此,他心中十分惭愧,从此他在同僚间再也不去贬低翟方进了,而改为赞扬。
翟方进终于以自己的柔和之术改变了朋友的态度。但是,如果没有信息的沟通是不行的。大家对你好坏的评价,如果你一无所知,那么你也就不知道自己在朋友心目中的地位,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是交口称赞,还是不得人心。
有时候,你不要忽视朋友的几句牢骚和气话,如果能马上捕捉住,这往往是一些你最需要、最真实的情况,能帮助你发现被一些表面现象所掩盖的不足,从而使你能够迅速给以矫正。如果你一听牢骚话就反弹回去,甚至大打出手,那就很不得体了。
但是,也会有一些多嘴多舌的人,会经常跑到你的面前来,故作神秘地给你透露一些小道消息。你且不要信以为真,因为你不知道这消息里究竟掺了多少水分,更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目的来告诉你这些小道消息的。
你不能总是以命令的方式,将几位朋友叫到你的跟前来,以生硬的语气,让他们给你提出意见,提出看法。这往往会形成场面的紧张化,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制造一种宽松的气氛,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以眼神、表情来传达你对大家的信任,相信大家是会畅所欲言的。
即便是你遇到了什么突如其来的难题,也不要风风火火地把朋友找来,神色急切地向他们寻找对策。因为你慌张到这种地步,朋友哪里还敢提出什么对策呢?就算是有万全之策,你这副样子,也容易把朋友已有的对策压在肚里,不敢道出。因为万一事情有什么闪失,他们怕担不起责任,反而会受到你的怪罪。
你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至走进了泥潭却还未发觉,只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了。你要能够广泛地接触朋友,了解情况,洞察端倪,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在不利的事物出现之前就先期加以预防,将损失减少到最小。朋友如果出现了不满情绪,你也可以早早地做说服工作,以免出现不良势态。
我行我素,独断专行,只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朋友如果发觉你是一位霸道的人,听不得意见和建议,抵触情绪就会滋生发展。
人情世态,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对待有违自己的人不可过于追究。为人留一分余地,该放一马时必须要放。
过分计较,不留半点人情,也就堵住了自己日后的退路。俗语说:“山不转水转”“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不这样,他日见面,又是怎样一种场面呢?
宋代大儒邵尧夫说:“从前所说的我,如今都变成了他;还不知道今天的我,到头来变成什么人呢!”所以无论好坏都要认真地听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