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在这份电报中,还向毛泽东建议,乘国民党尚未集结完中派出部队深入敌后,开辟第二战场,切断敌人的运输补给线毛泽东同怠了林彪的建议,并指示南满部队迅速北上配合作战程世才率南满3纵的两个旅连夜乘火4’到达四平右侧的哈福第359旅也从北海南下,到达哈福以北的赫尔苏自本溪失守后‘东北战场形势对民主联军也越来越不利新6军正在向叶赫推进迂回四平右侧;陈明仁的71荦向八面城挺进,包抄四平左侧,新2军为中路,此时也从英国返回指挥部队为防止国民党军辽冋包抄,民主联军只好将防御正面再怍延伸,整个防线长达50公里有限的几支1力部队绝大部分用在第一线阵地上而不断消耗。为弥补一线主力不足,林彪将二线部队都用上了。但仍感兵力不足,无法进行强有力的反突击,加上部队缺乏正规防御战经验以及武器装备落后,主动权难以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四平战场形势对民主联军十分不利。
此时,黄克诚的3师负责四平左翼防御。在对峙中,他认为这样死守不是办法,于是给林彪发了几次电报,建议不要与敌硬拼,打敌一下子,挫其锐气是完全必要的。但如今敌倾巢而动了,想与我决战,我们应当把四平及其他部分大城市让出来,我们则到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建立根据地,积蓄力量。等到敌背上的包袱沉重得走不动了的时候,我们再回过头去逐个消灭它,那个时候就主动多了。
对于黄克诚电报,林彪并不作答。黄克诚不了解中共中央以打促和的决心,情急之中于5月12日越级给中共中央去了电报,就四平保卫战谈了自己的看法。电报说:由关内进入东北之部队,经几次大战斗,战斗部队人员消耗已达一半,连、排、班干部消耗则达一半以上,目前虽尚能补充一部分新兵,但战斗力已减弱。顽93军到达,如搬上大量炮兵及部分坦克用上来,四平坚持有极大困难。四平不守,长春亦难确保。如停战短期可以实现,则消耗主力保持四平、长春亦绝对必要。如长期打下去,则四平、长春因会丧失,主力亦将消耗到精疲力竭,不能继续战斗。故如停战不能在现状下取得,让出长春可以达到停战时,我意即让出长齐,以求争取时间,休整主力,肃清土匪,巩固北满根据地,来应付将来决战。
对于黄克诚这一电报,中共中央还是不作答复。因为共产党此时正在同国民党进行激烈的和谈斗争,马歇尔作为美国特使和调解人,在偏袒蒋介石的前提下,也主张给中共部分利益,谈判的焦点在于东北地区如何分配?为此,5月13日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在东北问题上,马歇尔与蒋介石双方意见已相去不远,在关内问题上美国与我党日趋对立。形势真正的好转绝无可能,全面破裂蒋尚有顾虑,但危险已经增长,半打半和也许可能性较大,最后要看力量的变化和对比来决定,必须动员群众,以待决战。
毛泽东对周恩来的分析是赞同的,他提出两条谈判条件:一是停战一周;二是长春国共双方不驻兵。
5月15日,毛泽东向各中央局发出电示:我方权利所在,必须力争,彼方无理要求,必须拒绝,但总的精神是求得在不吃亏的基础上解决纠纷,而不是使纠纷扩大。东北方面是一方面坚决作战,四平街保卫战支持的时间愈长愈有利,另一方面是我对外谈判人员应强调停战与争取停战。
毛泽东这一指示,清晰地表达了此时他及中共中央的主张,四平决不可轻易放弃,因为这是共产党与蒋介石和谈的重要筹码。如谈判成功,中共必将取得在东北地区的部分利益,亦能多保持一部分人民和共产党的利益,为今后发展再创条件。既然中共中央、毛泽东都坚持死守四平,林彪就必须坚决执行中共中央的以上意图。
5月上旬,国民党军集中主力以夺取四平。将其第71军第88师、新6军第14师、新22师由辽阳、本溪、大安平一带调出北上,同时,继续增兵东北。至5月初,其第60军已全部由越南海运抵达东北,第93军亦在5月内陆续运抵辽西、热河一带。
北进增援之国民党军前进甚速。至5月12日,新6军已进至铁岭以北,第71军第88师进至开原一带。至5月中旬,四平地区的国民党军已达10个整师并配有飞机、坦克和重炮。
5月12日,毛泽东电示林彪:望将最主要力量放在开原、昌图地区,切断四平敌之后路,歼灭由沈阳北进之敌。还要求南满部队积极行动,牵制本溪地区国民党军,使其不能调动或不能做大的调动。此时,东北民主联军除第3纵队在昌图以东活动外,仅有在公主内岭的第359旅及于四平以西休整的第3师第10旅可作机动。
5月14日,中共中央又致电林彪,要求作战方面务望全力击溃新6军并坚守四平。
按中共中央指示,5月15日,林彪令南满部队乘新6军北上之际,攻占守兵少的城市,
以牵制北进之国民党军。他令程世才率南满3纵从昌图开原一带拦截新6军;彭明治的7旅和杨国夫的7师增加四平正面防御;黄克诚3师和梁兴初1师在四平以西八面城拦敌;万毅7纵增援塔子山防御。当新6军主力北进到达威远堡、莲花街时,林彪又令第3纵队和第359旅节节抗击。
应当说,林彪的这一措施是高明的。但是由于民主联军装备太差,此项战术难以有很大的收效。
3.四平撤退
5月15日,四平决战进入第三阶段,也是最后阶段和最为惨烈的阶段。在杜聿明指挥下,国民党军各部分成3个兵团同时开始向四平发起疯狂攻击。
左兵团为第71军第87、第91师,向四平以西八面城、四平以北梨树进犯;中兵团为新1军3个师,仍向四平近郊进攻;右兵团为新6军第14师、第22师及第71军第88师,沿开原至西丰及开原至叶赫两条公路前进;第195师为预备队。
在进攻中,廖耀湘的新6军等部进攻最为得力。当新6军经莲花街北进时,遭到民主联军第3纵队有力杀伤。但新6军充分发挥机械化优势,只以小部队与第3纵队在阵地上厮杀胶着,大部队则依靠600辆汽车北进。由此冲破第3纵队防线,进入四平东侧,相继占领西丰、平岗、哈福车站,尔后直扑四平外围防御要地塔子山和三道林子。
中兵团分为两翼攻击。其右翼50师,15日以10倍于民主联军守军的兵力占领了四平以东的258高地。16日再度强攻万毅纵队扼守的315高地,冲锋7次均被击退,伤亡600余人,守军亦伤亡200余人。17日,第50师增调坦克,从正面再攻315高地,并以1个团侧翼迂回,终于占领该高地,从而威胁了四平守军外围制高点塔子山。
中兵团左翼新38师,在连续两天炮击三道林子、北山阵地后,又于17日上午,在7架飞机、20门大炮掩护下,以1个营的兵力向该阵地猛攻。高不及20米,宽不及100米的小山岗上,承受着平均每分钟落炮弹100发的轰炸。民主联军守城部队冒着强大炮火,待敌逼近阵地,即与之展开白刃格斗,国民党军在阵地前遗尸360余具,进攻受挫。
进攻四平的左兵团第71军于5月15日以两个团轮番向四平西北罐子洞、海清窝棚的民主联军第2师阵地进攻,发射炮弹3000余发,冲锋10余次,均被第2师以少数兵力击退,毙、伤其300余人,击伤第91师师长赵琳。至此,塔子山阵地遭到国民党军西、南、东三面包围。
塔子山位于四平东南10公里处,居东部群山之首,为守城防线的最东端,可俯瞰四平守军东北方向全部阵地。塔子山的得失,关系到四平全局的安危,是四平外围最重要的制高点。为增强东线防守力量,林彪将第3师第10旅东调增援。
5月18日,新6军首先以极为猛烈的炮火向塔子山轰击,继以飞机反复扫射,然后以两个营在坦克配合下由东面发动进攻。守备塔子山阵地的第3师第7旅第19团沉着应战,打退其第一次冲锋。新6军继以更猛烈的炮火,从前沿阵地至山顶给以逐次炮击。方圆不过七八十米的山头,不到5分钟即落炮弹数百余发,阵地被炸平。第19团即以大石头为掩体,继续坚守,并打退对方第二次冲锋。上午,新6军集中全力对塔子山进行更大规模的攻击,守军奋勇拼杀,终因新6军兵力火力强大,东调增援部队一时赶不到,塔子山阵地失守。
塔子山的失守,不能怨部队打得不好,也不能怨林彪指挥的不妥。应当说,部队打得相当英勇,牺牲了许多老八路、新四军骨干,甚至还有老红军骨干,指战员们尽了力了。但终究因为实力不及国民党军而失利了。林彪明白,此时四平已不能再守了,应该考虑撤退了。还在17日他就预料到这一结果,于是把总部的陈正人和陈沂两位部门领导人找来,指示他们起草撤退的电报。林彪说:估计敌人明天就可占领塔子山,廖耀湘必定要以全力攻塔子山。塔子山如果失守,敌人就可以从我侧后迂回,封闭四平守城我军的退路,那时我们就完全处于被动,而且有被歼之危险。我们已经大量消耗了敌人,并赢得了时间。我们的保卫战是胜利的,特别是我们每一支部队,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锻炼。可惜我们后面没有好好珍惜和利用这个时间。和平空气,在我们今天的东北是最害人的。我们对全部美械装备的敌人还是估计不足,3纵的防线被新6军迅速突破,影响保卫战的全局,这是最大的教训。
林彪17日的预料是正确的。果然,18日一大早塔子山便呈危急之势。林彪向毛泽东发出了告急电,告之中共中央情况危急。然而中共中央未及时回电。急切中的林彪,于18日下午6时,不等中共中央回电即果断决定:7师于三道林子北山,7旅于四平东南高地掩护全线撤退。
随着林彪撤退令的下达,四平地区民主联军立即行动。21时,市区部队开始后退,由于退得隐蔽,国民党军竟毫无察觉,仍在一股劲地往撤空的阵地打炮。林彪即致电毛泽东报告情况,电文说,中央、东北局:敌本日以飞机大炮坦克掩护步兵猛攻,城东北主要阵地失守,无法挽回,守城部队处于被敌切断的威胁下,现正进行退出战斗。
24时前,城区及外围部队全部撤完。至天明,部队已撤离四平20余公里,国民党军仍不断向市区射击。5月19日13时,被民主联军打怕了的国民党军才忐忑不安地进入市区。
中外瞩目的四平保卫战历时31天,以东北民主联军主动撤离宣告结束。国民党军被毙伤1万人以上。东北民主联军也付出了沉重代价,牺牲了8,000名壮士,而且他们多为参加过抗日战争的骨干;营团干部中,有相当部分人员是红军战士,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