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杏花雨》
第090章
作者:张汉九
大海走出医院,并没有即刻去玄艺社区,而是打的回了住处。
这是一条颓废的老街,穿过凹凸不平的条石通道,便是一个丁字形深巷,巷子深处便是大海入住的庭院。院内的房子建造得比较马虎,低矮低矮的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原先入住的来城务工的几个农民工,因为小有积蓄,现在已经搬走了,唯有一个捡破烂的老人安之若素,以大海为邻。
陈秋艳来过几次,每次都建议大海搬出去,说这地方与他的身份不相称,说这地方肮脏得让人看了恶心,说这地方距离学校太远上学不方便,说这地方不利于她前来拜会。然而,大海不想搬,不再是因为钱的问题,他担心自己搬走以后老人会孤单。
庭院的秩序还算不错。一辆破旧的板车孤守墙角一隅,墙根下依次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杂物,虽然不太雅观,但不失起码的整洁。这是大海与老人的共同创造。
老人正蹲在地上整理捡回来的杂物,以便大海闲余时间帮他堆积起来。
大海走进庭院,很暖和地和老人打个招呼,然后一头扎进自己房间里。
老人弓着腰来到大海门口询问了好几遍,才放心地走回去,重新坐下忙自己的活计。
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膝下三个儿子,自然会有三房儿媳,三个孙子孙女。按理说,儿孙满堂的黄昏生活,应该是在家尽享天伦,然而老人的三房儿媳,却是一个德行,一副嘴脸,那就是容不下老人。老人没有办法,只身跑到城里来。大海觉得老人遭受这种待遇不公平,老人却不以为然。老人说儿子是自己领大的,但是儿媳妇不是,她们不孝敬他很正常,这种现象目前在农村很普遍,所以他能够接受。大海却想不通,也理解不了,儿媳妇不是老人领大的不错,但是她们毕竟和老人的儿子生活在一起,当然具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不是老人亲生的,就可以不孝敬老人了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哪里去了?想到老人辛勤工作的样子,大海心里就不是滋味。他觉得老人儿媳的做事逻辑与思雨的为爱而离开,一样晦涩难解。
为爱而离开!因为相爱,所以要离开!
大海觉得自己对此已经有了不太成熟的认识,离开就是为了避免伤害,因为害怕有所伤害,所以必须离开。难道不在一起就构不成伤害了吗?大海有点儿想不通。既然思雨决计离开,自己不放手就没有意义了。如果继续坚持下去,不仅会伤害自己,还会伤害到思雨,何必呢?就像人们无法选择天气的阴晴和气候的冷暖那样,就像人们无法选择自己出身的贵贱与容貌的美丑那样,就像人们无法选择去留转瞬即逝的时光那样,这是无法选择的选择,不去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也会有所伤害。罢了!罢了!
大海在这一刻似乎要把自己变成思想家。
思雨的感情世界有点儿深奥,大海揣摩不透。
大海想,虽然选择移情别恋不是大丈夫所为,但是这样做起码可以淡化过去的情感,减少某种伤害。世间事本来就是由简单构成的复合体。自己简单了,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简单;自己复杂了,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对与错有时候真的很难判断。既然接受了陈秋艳,就得真心真意的对待她,就得善待她的家人。
大海想起了陆阿姨撕心裂肺的痛楚,想起了陈叔叔痛不欲生的心酸,想起了重病监护室中奄奄一息的陈秋艳和小思芸,想起了危难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思雨……,这些镜头就像一根根锋利无比的钢针,根根刺进他的心脏,而且正中要穴,酸中带麻,冷痛冷痛的感觉。他觉得自己的心口已经冷得紧缩在一起,痛得绞成一团乱麻,升腾到嘴里的时候,却变成一股股干燥难咽的苦涩。
大海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却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这件事让他非常为难,随了恶魔王略,虽然能够解救思芸和陈秋艳,但是逆向遗传计划怎么办?不去找恶魔王略,思芸和陈秋艳是不是能够活过来,他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他不敢多想,但是又不能不想;他不能去请教别人,自己却又没有好主意。
就在这时候,大海忽然想到兰亭精灵。他想,兰姐毕竟是千年修道成仙的人,经历多见识广,或许她知道如何对付恶魔王略。想到兰亭精灵,大海忽然精神倍增。他一跃而起,跳下床,扯出神鞭,摇出几道红光,封闭了自己的居室。至于能不能封闭住,管不管用,大海没有试过,所以他不知道。没有办法,只能如此了。大海坐在桌子旁,苦思冥想了好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去找兰亭精灵。
时间正好是黄昏,阴冷的西北风从敞开的窗子中吹进来。大海不禁打一个冷颤,陆阿姨跪地相求的一幕又展现在他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