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一天进入林无极体内的金色影子正是“布袋和尚”。
说起这布袋和尚大家也是很熟悉,但这布袋和尚又怎么跑到了靠山屯呢?
且听大叔慢慢道来。
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时明州奉化僧人,号长汀子,是五代时后梁高僧。
所以这位在和林无极交流时一直自称“长汀子”。
这位高僧在世时的形象是身宽体胖,面容含笑,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形如疯瘸。他常以竹杖背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无论给他什么,即装入他的大布袋,话说这位的大布袋却永远也装不满;有时在人群聚集之处,他还会将袋中之物倾倒于地,叫道:“开!看、看、看。”随即哈哈一笑,收回袋内。
一天,他坐在他家乡所在的江南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说了四句偈:
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说完这四句偈之后这位高僧就圆寂了,由于他的偈中称自己为弥勒化身,所以人们便恍然大悟,以为此即弥勒佛显化,因而从北宋开始,就画或塑了他的形象,供奉于天王殿中,称为大肚弥勒佛,有的还让他带着那个“布袋”,这样我国佛寺中笑口常开、袒腹露胸的弥勒佛像就此诞生了。
后人以布袋和尚的形象替代了印度弥勒佛。佛教寺院天王殿面朝进门香客、外向而坐的笑口常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就是这位布袋和尚。
而后人关于他的传说更是数之不尽,就连我们熟悉的济公活佛的传说也是来源于这布袋和尚的事迹。
话说布袋和尚圆寂后却是开始不断地转世,而他最后一次转世却是在清朝嘉庆年间。
这一次转世的布袋和尚依然出生在奉化,俗家名字是“陈昌”。而已失去前世所有记忆的布袋和尚却依然选择了出家。
他这次出家的地方正是家乡奉化的“雪窦寺”,而他这一世的法号是“圆灵”。
这雪窦寺却是布袋和尚前世讲道最多的寺庙,所以人们便以此寺作为弥勒佛的道场。
作为自小在这个寺庙里长大的圆灵肯定是弥勒佛的忠诚信徒。而佛家弟子一旦确定自己的信仰和宗派便会不遗余力地深研这一派先师大德的经典著作以及相关的佛经。
而这圆灵也是天资卓越,对佛法的研究更是天生就有过人之处,这位本身就是布袋和尚转世重生的,那对佛法的领悟肯定是超过常人的。
在研究佛经的过程中,圆灵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佛学经典浩如烟海,即使自己不眠不休,没个几百年那是无法完全研究通透的。
圆灵对这种现象是这样认为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阶段性的,比如这一朝代推崇佛教,那么就会有人寻找能找到的所有佛学经典,甚至直接请来印度的僧人来讲座,于是就形成一个学派。而下一朝代可能是抵制佛教的,上一个朝代的学派就会式微,有的甚至断了传承。而再到一个新的朝代,或一个喜欢佛教的皇帝当政,佛教就会再次被推崇,就会有人再次寻找新的佛学经典,也有新的印度高僧过来讲法,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
更有些高僧,学习了前人佛学体会后,而重新创立新的学说、新的宗派。如此反反复复,最终就形成了足足十三个宗派之多,而把所有宗派的前前后后的经典加在一起,那就是好几十亿的字,按长大后的林无极说法,这要是在创世中文网发表,仅仅稿费就是个天文数字了。
而这些不同的派别都会找个印度的高僧(菩萨)作为创始人,那也是为了有根有据,但这些佛学理论有些又是互相抵触的,让人更是无法分辨孰轻孰重。
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禅宗的祖师达摩就是一个印度人,在南北朝时期来到中国,因为是印度高僧,所以被人们推举为禅宗的创始人。实际上真正把禅宗发扬光大的却是禅宗六祖慧能,也就是说禅宗也是后来出现的一个宗派。
如此纷繁复杂的佛学理论,终要有个最合理的最令人信服的。
最终有一位唐代的高僧,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到了印度这个佛教的发源地去寻根问祖。这就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原型“玄奘法师”。
其实那时的佛教在中国已是如日中天,而佛学研究也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层次,但在印度这个发源地却已走下坡路了。而玄奘法师那也是佛学奇才呀,所以玄奘法师到印度后,反倒成了印度佛教徒的老师了。这就是学不分先后、达者为师的道理。
但玄奘法师没有因此而对佛祖及佛祖家乡的人们不敬,而是非常虔诚地寻找到了印度原版的佛经多卷,并且带回祖国,最终全部翻译成汉语。
而玄奘法师在博览群经之后,最终创立了法相唯识宗。
“啥意思?”不仅仅是小小的林无极,很多对佛学不熟的人都会问这个问题。
长汀子自然会解释了。
学佛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当然是成佛了,所谓成佛翻译成汉语就是成为“觉悟者”,那么怎么成佛。这得有途径,而法相唯识宗说白了就是众多成佛途径中的一条捷径。
法相唯识宗认为,我们每一个人体内都有个成佛的种子,这个种子会发出各种“境像”和“心识”。就是我们在现实世界的所有感受都是这个种子发出来的,而这些感受在我们感受后会重新回到种子里,以此来引起种子的变化。而种子会因为我们感受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果:强弱,消长。
这个可以引起种子变化的“我们在现实世界的所有感受”,就是“识”。
所以法相唯识宗的观点就是只能通过锻炼这个“识”才能成就法相,也就是成佛。
在佛教中的成佛,并不是肉体成佛,而是精神成佛,这个精神状态的佛就是所谓的法相。
所以法相唯识论就是说:要成就法相只能靠锻炼我们的识。通俗点说就是,要成佛得锻炼我们的感受!
而在原始佛教中“识”分为六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而法相唯识宗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两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啥意思?”其实好多学问就是因为创造了新的名词才让我们糊涂的,前六种我们都很好理解,这后两种那真是高深莫测啊。
圆灵先解释了“阿赖耶识”,这个识又称为“本识”。而我们能够成佛的种子就在这阿赖耶识里。也可以说阿赖耶识产生了种子,所以佛学界称之为“阿赖耶缘起”。由此引申为宇宙万有的来源、特性与变化规则都是“阿赖耶识”产生的。所以这个识便是一切的开始,又是一切的结束。
“末那识”就是“思量”之识,而又完全不同于第六识“意识”。这个“识”可以直接引起的后果就是烦恼。也就是说“末那识”的执着会引起烦恼。有人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就是“末那识”的化身。
总之,这八个识也就是八种感受就是法相唯识宗要锻炼的八个地方,而最终目的就是“转识成智”,把这“八识”转成“四智”也就成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