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让我们来看看第二则故事。
明朝的叶向高为人光明磊落,德才兼备,乐于扶植贤人,从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起入阁为大学士,后来又升任首辅之职,历事万历、泰昌、天启三朝。
万历年间,由于明神宗只知吃喝玩乐,怠于政事,把国家大小事务一概交与朝廷中的宦官负责办理。因此,导致宦官专权,祸害不浅。见此情景,叶向高多次向皇帝进谏,建议明神宗加强管理,重整国政。然而,叶的建议却没有被神宗所采纳,无奈,他便屡屡上书,要求辞去官职,回归乡里,过一段儿悠雅清净的日子,免得呆在朝中引火烧身。但是,叶向高的几次辞职申请均被皇帝拒绝。为了保全个人,他便对万事采取了和稀泥的办法,以期求得明哲保身,不得罪任何权贵人物。在明熹宗年代,他使用这种办法,也曾经保护和营救过一些触怒权宦魏忠贤而遭迫害的忠直之臣,如章允儒、帅众、陈良训等。不过,从总体上而言,对于魏忠贤利用捏造罪名、歪曲事实的手法构陷忠良的行径,叶向高始终是步步退让,不敢进行尖锐斗争。
天启四年(1624年)六月,杨涟对于魏忠贤等人的霸道行径实在看不下去了,便上书弹劾魏忠贤诬害忠良的逆行。其他忠臣良将也纷纷效法,控告魏忠贤的罪行达数十条之多。正在这时,叶向高也出面了。他认为,魏忠贤有皇帝乳母客氏的鼎力支持,即使是群臣上奏弹劾,也不一定能够扳倒魏,弄不好还会闯下大祸,使自己的身家性命受到威胁。因此,叶向高采取了一种调和的态度,出面充当和事佬,甚至不顾客观事实,上奏皇帝说:“忠贤勤劳,朝廷宠厚,盛满难居。”只是建议明熹宗解除魏忠贤的职权,使其赋闲在家了事。他私下认为,自己的这种做法既不会得罪明熹宗和魏忠贤,又符合诸位反魏忠良的意愿,两全其美。
可是,叶向高的想法与做法却大错特错了。这件事情后,魏忠贤倒是韬晦了一段日子,待到其养好“伤口”,羽翼再度丰满,重掌大权后,便借故兴起大狱,把当年公然弹劾自己的杨涟等忠直之士一一编织了个罪名,全部屠戮杀害,把朝廷中的其他异己也贬削净尽。就连当年还上奏皇帝,替魏忠贤说好话、打圆场的叶向高也没有摆脱受迫害的噩运,被迫辞去官职,逐出京城。
在这则故事中,叶向高对待谗佞不是穷追猛打,采取除恶务尽、斩草除根的态度,而是试图调和折衷,到头来既误国误民,又害人害己,这个教训是何等的惨重啊!
善良的人们,赶快清醒吧!
九、缄默不语,不受小报告迷惑,
使其自行消失俗话说:“沉默是金。”的确,闭口不语有时比口若悬河更能发挥效用。它有助于避开问题的焦点,使别人逐渐转移视线,并且从自己的行动中,看到其宽阔坦荡的君子胸怀。在防范和反击“小报告”时,缄默不语同样能发挥巨大的功效。一方面,它使那些编造“小报告”,背后说人坏话的人心虚胆颤,不知道自己所讲所说的话触怒了听谗者的哪根神经,使其对自己的言语置之不理,从而也就不敢再继续随意讲别人的坏话,或是在背后挑剔他人的毛病;另一方面,它也使得众位明眼人从听谗者的行动中,看到其能够让人、容人的博大胸怀,进而钦佩之。当然,那些“小报告”和背后的闲言碎语自然也就发挥不了挑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而灰飞烟灭了。
1.聪明人巧用缄默不语
下面所讲的小故事,就是聪明人运用缄默不语的方法抵御流言蜚语的一个小例子。它讲的是我们平时常常遇到的一些普普通通的事情,因而,我们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或是遇到问题进行处理的时候,也可以选用这种方法加以应付。它既可以保障我们防止偏听偏信,沉稳地处理好棘手的问题,又可以减少彼此间各方面的摩擦,加强人们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这是一个发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中的寻常小事:
从前,在一个牛姓家庭中,有兄弟二人,哥哥牛弘和弟弟牛弼。哥哥牛弘为人性情宽厚仁义,心胸豁达开朗;弟弟牛弼则鲁莽强悍,力大无穷,但却嗜酒如命。牛弘的妻子对小叔子时常喝酒撒疯滋事很是不满,她多次劝说牛弘让业已成人的牛弼单独生活,免得给哥嫂增添麻烦,但均遭到了牛弘的拒绝。
一次,牛弼在外边遇到几位同样年龄的小青年,几个年轻人凑在一起,就又酗起酒来,一个个都喝得酩酊大醉。牛弼喝酒明明醉了,可是还不服气,他硬说自己一点没醉,依然能持箭射中任何目标。说着,牛弼就真的拿起弓箭乱射起来。恰好,牛弘的一驾牛车就在附近,醉眼朦胧的牛弼就以牛为活靶,“嗖,嗖”,只消几箭,就把一头健壮的大牛给射死了。这一下子,牛弼的酒也醒了,他发现自己又喝酒闯下大祸,心中非常悔恨,其他几位一同酗酒的年轻人见状,也纷纷四散逃窜。
牛弘从外边回到家中以后,他的妻子连忙迎上前去忙不迭地向他告起小叔子的状来。她说:“孩子他叔叔总爱滋事生非,我劝你让他搬走,可是,你就是不听我的。这不,今天下午他又撒酒疯惹出祸端来了。他同几个小伙子酗酒,喝醉了就胡乱耍起酒疯来,竟然接连几箭把你最心爱的咱们的那头大牛给射死了。”
牛弘听了,心里非常难受,这头大犍牛可是他们家的全部财产所在啊,犁田耕地、拉车驾辕,哪一件事也离不开它。可是,如今让弟弟给射死了,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他听完妻子的诉说,什么也没有问,只是劝妻子把死牛取肉做成牛脯算了。他的妻子依照丈夫的吩咐干完以后,又喋喋不休地诉说起牛弼耍酒疯杀牛的事来。可是,牛弘却如同什么都没听见,只是淡淡地对妻子说:
“把剩下的肉和骨头熬成牛肉汤吧!”
又过了一会儿,他的妻子又口罗口罗嗦嗦地对牛弘唠叨起牛弼杀牛的伤心事,说到痛心处,还流下了眼泪。这时,牛弘才说:“我已经知道了,你不要再提此事了。”他的脸色和态度依然十分平和,看不出有一点儿因生气而愤怒的样子,只管埋头看自己的书。
牛弘的妻子看到丈夫如此宽宏大量,深深感到自己竟然为了一头牛的小事就与小叔子斤斤计较,心中非常惭愧。她心想,牛弼虽然平时爱喝个酒,可是他干起活来也如同牛一般力大无穷,他对这个家庭的发展建设也还是做出了颇多贡献的。从此,她再也不提牛弼耍酒疯杀牛的事了。而牛弼也汲取了教训,戒掉了遇酒就狂饮烂喝的坏毛病。
自此以后,牛家上下一派和气。
在这则故事中,牛弘面对一起复杂的家庭纠纷,采取缄默不语的方法化险为夷,避免了家庭内部的不团结。因为,当妻子向他告弟弟的状时,他厉声咆哮,暴跳如雷,喝斥弟弟并赶走他,这样做不利于家庭团结,不利于兄弟和睦相处;但是他反过来喝斥妻子的唠叨口罗嗦也不好,毕竟夫妻一场,况且她反映的情况有许多也是事实。鉴于此,牛弘缄默不语,使得各方都消声静气后,再着手处理问题,从而使双方皆大欢喜。
2.让流言蜚语,自生自灭
下面一则故事,则反映的是被“暗箭”伤害的人面对漫天遍野的关于自己的流言蜚语,置之不理,从而使其自生自灭。
故事发生在西汉汉文帝时期。南阳出身的直不疑被朝廷选拔任命为侍郎。司马迁在《史记》中写过这个直不疑,称赞他为人处事非常大度、宽容。
有一次,与直不疑同一房间的一位同事请假回老家去,临走时,错把另一位同事的金袋给拿走了。金袋的主人回房后,发现自己的金子不见了,心中非常恼火,他怀疑是直不疑趁房中无人而窃取了,就当众谩骂、羞辱直不疑,向他索要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