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靠近灵魂的阅读:评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
读完这本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文学讲稿》,浮上心灵的一句话就是:这是优秀读者与优秀作家的相遇,是一流的心灵之间的交流。他们穿越时空的对话将注定碰撞出绚丽的彩虹,映照在文学的天空。他找回了作家写作的感觉和记忆,也帮助读者找回了对文学的感觉和记忆。
他的这部《文学讲稿》依次品评了简·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狄更斯的《荒凉山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普鲁斯特的《斯旺宅边小径》,卡夫卡的《变形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七位优秀作家的作品。
是一部原生态味道十分浓郁的讲稿,即作者用以课堂授课的笔记,或者说教案。编者保留了它的讲述风格,阅读此书常感觉自己像在场的听众一样参与了这场精彩的讨论。
一、大作家是伟大的魔术师
纳博科夫有很多深刻的偏见:“风格和结构是一部书的精华,伟大的思想不过是空洞的废话。”他认为伟大的作家集三者于一身: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他强调的是后者,认为大作家最要紧的是大魔术师。他并不看好现实主义,认为这是一个伪名词。他崇拜纯艺术,称文学作品为神话故事,强调作品的虚构性。
他说:“文学是创造,小说是虚构。说某一篇小说是真人真事,这简直是辱没了艺术,也辱没了真实。”他认为“狼来了”的故事就是绝妙的文学,因为在丛生野草中的狼和夸张故事中的狼之间有一个五光十色的过滤片,一幅棱镜,从而形成一种艺术所需要的迷幻效果。
他反复重申,“任何一部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是幻想,因为它反映的是一个独特个体眼中的独特世界。”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同于他人的世界。因为大多数客观词汇各自都有完全不同的主观含义。事实上,人们的这种主观生活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它能使所谓的客观存在成为一个空洞的、破碎的外壳。
他的作品同样体现了他的艺术观。在这部讲稿里,这位富有朗诵天赋的教师飞光溢彩的语言,才气横溢的讲授,情趣昂然的机智,他身上的艺术气质和科学的精确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他成为了一个奇妙的魔术师。他为他的学生,为我们这些今天的读者,铺展开了一个多么美妙奇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胜景处处,芳草萋萋,落英缤纷,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
二、拥抱细节吧
他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因为这样第一步就走错了,而且会越走越偏。而是要“把它当作一件同我们了解的世界没有任何明显联系的崭新的东西来对待”,研究得越周密越好。
所以,首先请做一个优秀的读者。花繁叶茂的解读是从饱满的阅读根系中孕育出来的,一个优秀的读者就是一个成熟的读者,一个思路活泼、追求新意的读者。而这样的读者只能是反复的读者,在反复阅读中寻觅作者情感的蛛丝马迹,寻找细节。
他认为阅读不是从书中寻找一个情感的寄托,或是旧日风景的回味,或者把自己当作书中的一个人物,也不是学会如何生存,也不是学术的目的,他认为这些都是等而下之的阅读。一个优秀的读者应该去感受艺术满足的颤栗,去分享作者的情感,(而不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那种创造的喜悦与艰难。不是围绕书来谈论书事,而是直接走入一部名著的中心,走到作品活生生的心脏中去。
他提倡用脊椎骨阅读,认为它的“微微震颤是人类发展纯艺术,纯科学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情感宣泄形式。”
他不光自己在讲授中紧紧抓住作品的细节,还一再对学生说:“拥抱细节吧,那些不平凡的细节。”如同纳博科夫品评他最心爱的狄更斯一样,我们由衷地承认,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用纯真、易感受美的目光第一次注意到了这些细节”,并讲述出来,让我们也学会了探幽寻奇的阅读方式。我似乎可以看到纳博科夫在课堂上的表情、语气和他击节叹赏的热情。他是真正钻进了书里,钻进了作者的脑子,同时又站在作品旁边,对其进行细致剖析。他对作者的解读,我们不难推断出,他对这些作品读了很多遍,读得非常细。连他出给学生的试题都是这样的:赖昂对爱玛的第一眼印象是怎样的?/爱玛读过什么书?最少举出四部作品及其作者。/描述爱玛的眼睛、双手、阳伞、发型、衣着以及鞋。/诸如此类的问题,读过《包法利夫人》的你会做吗?
纳博科夫说,讲这些课是想本着一种爱慕的心情,细细把玩,反复品味。因为这位把玩者有着一颗晶莹剔透的心,对文学有着一双敏感“毒辣”的眼睛,因而别有了一种精彩。
三、精妙的点评:在这部书的扉页上印有纳博科夫的一句话:“我的课程是对神秘的文学结构的一种侦察。”他正是从作品的结构与风格出发来破解这些优秀作品的秘密的。
他说:“一个读者若能了解一本书的设计构造,若能把它拆开,他能更深地体悟到该书的美。”“我这课堂特别像侦探活动,要查出文字构造的奥秘。但是请记住,我在这儿所讨论的远非问题的全部。有许多事情——各个主题和主题的各个侧面。——是需要你们自己去发掘的。一本书就像一口结结实实塞满东西的大箱子。海关官员不过是插进一只手去,例行公事般地掏一下,而觅宝的人则不会放过每一根线头。”于是在他的课堂里,无数个线头被他牵扯出来,扯出作者的思想和他对这些作品的看法。多次阅读和丰富细腻的心灵是产生这些文字的先决条件,花繁叶茂的解读是从饱满的阅读根系中孕育出来的。
他的条分缕析是建立在细读深思的基础之上的,无论解读还是剖析,都以热血燃烧的情感为前提。真正进入文本,而不是用各种理论来肢解、注释作品。——我们很多理论家就是这样做的,满篇论文里看不到作者作品的思想。只有写作者的自以为是,只有理论名词的桀曲聱牙。——不进入作品就不能了解作品,不细读作品没有资格解读作品。在这篇讲稿里,闪烁着作者的真知灼见,跳跃着他的性情和好恶,我们甚至可以夸张地说通过讲稿,我们触摸到了他的心跳。他是真正读懂了这些作家的优秀读者。
看看纳博科夫对这些一流作家风格的评价吧:他说简·奥斯丁有着“特殊的笑靥”,指她的叙述中总有那么一点点微妙含蓄的讽刺,但是非常温和,是带着笑容的戏谑。熟悉奥斯丁作品的读者看看这个概括是否会会心一笑呢?
他对狄更斯简直爱到了骨髓,他并不掩饰自己的热爱,他说:“如若办得到,我真想把每堂课的五十分钟都用来默默地思考、潜心地研究狄更斯,赞叹狄更斯。然而,我的工作是对那些冥想和赞美加以引导,给予理性的说明。”他对狄更斯在语言和修辞的精妙把握,在比喻、重复、音韵等运用方面击节叹赏,认为他的语言能用强烈诉诸官能的修辞唤起逼真的感觉。称赞他塑造了群星攒聚的人物和主题,就连一个向空中抛两便士又接住的过场人物都写得过目难忘。
他用“多声部配合法”来概括福楼拜作品里高度精巧的艺术结构,认为他的小说将讽刺与悲悯相当精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他称赞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具有一种令人愉快的葡萄酒的味道。”
在讲授普鲁斯特的时候,他说,这部作品是由感觉、知觉向情感方向的衍变,那如潮水般在心中涌来退去的往事,由渴望、嫉妒和富有诗意的嫉妒之情等构筑成的绵延起伏的情感波澜,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构成了这部宏伟而又极其空灵的并透视出深邃意蕴的作品。他以一个例子说明普鲁斯特的语言风格:“这层薄雾宛如静谧中的沉睡。”指出这个句子里比喻套着比喻,是对常识的打击,从而显示出极其丰富的内容。
他同时给予了卡夫卡极高的评价:“他(卡夫卡)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德语作家。与他相比,像里尔克一类的诗人,或者说像托马斯·曼一类的小说家,不过是侏儒或者泥菩萨。”大胆的蔑视和热烈的敬仰在此汇作一处。他把斯蒂文森与卡夫卡作比较的时候,指出前者是二维性质,而果戈理-卡夫卡的小说则有五维六维。
在“跋”中,纳博科夫承认,这种对名著结构与风格的研习,没有实用价值,不能教给人去处理生活中问题的方法,只是“纯粹的奢侈品”,但是它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充满灵感的精致的艺术品所提供的纯粹的满足感,“那么,尽管你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跌跌撞撞和愚笨可笑的错误,生活内在的本质也同样是灵感与精致。”
我们读到这些准确解读的文字,如相认般怦然心动了。一个评论者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读者,应该让自己用全身心的热情去拥抱作品,去体察、关怀、追问作者的心灵,他是怎样在写作,而不是一味去问他为什么这样写。后一个问题我们问得太多太滥太粗糙了。长久以来我们过多地流连于中心思想、主题的揭示,而忽视了对艺术和美的探索。
每年诞生的论文或书评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但是很多评论似乎偏离了本真的文学,热衷于崭新的理论名词,在概念与概念之间挣扎。手术刀般的剖解之后,作品不见了,作品的美不见了,只剩下了支离破碎。
而即使是在讲稿之中,纳博科夫语言天才的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能够就像读一本趣味横生的小说一样来读它。读其语言,仿佛面对其人,听其抑扬顿挫或低徊婉转的发言,全都充满激情,表情历历,其品质、脾气、好恶、知识、见解、性情……都如同耳闻目睹,给人熏陶、涵咏。他的幽默机智的语言俯拾皆是,那略带揶揄的口吻,深藏若虚的暗示,清晰简洁的评价,变化多端的技巧,都令人读后大为受益。
二、“红”的迷幻之美:评《我的名字叫红》
如果要问2006年最红的作家是谁?毫无疑问,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
奥尔罕·帕慕克(orhanpamuk)出生于1952年,20岁以前学习绘画,之后学习建筑,但是爱好文学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写作。他创作的《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我的名字叫红》《白色城堡》等作品,先后获得欧洲发现奖、美国独立小说奖、法国文艺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多种荣耀。文学评论家把他和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波赫士、安伯托艾柯等大师相提并论。
他带着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荣光迅速走进中国爱书人的视野。《我的名字叫红》是他的代表作,先后获得法国文学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和都柏林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我的名字叫红》在土耳其国内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和争论,甚至有宗教极端分子宣称要杀了他。但是这并不是一本政治小说,而是一部哲理小说。
小说用诗一样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6世纪末的伊斯坦布尔的悬疑故事。漂泊十二年的黑在姨父的召唤下回到故乡,却被卷入到一桩扑朔迷离的谋杀案之中,无论是为了自证清白还是为了梦想中的爱情,他都必须在三天内查明真相,找出凶手。故事从此处开始,谋杀和三角恋爱呈双线并进的态势,将读者拖入一个悬念迭起、紧张刺激的游戏之中,一直到小说结束,一切才会真相大白。这使《我的名字叫红》具备好看小说的一切特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诗意优美的文字,充满隐喻的历史故事,浓烈宗教色彩的哲理思考,共同构成了一座玄机重重的哲学和艺术的迷宫,焕发出令人沉醉的迷幻之美。
谁在言说?
喃喃自语是很多作品的写作方式,它们以“我”的方式切入回忆或心灵深处,让思想的隐秘泉源流淌出来,带给读者知己般的亲切贴近,也使作品达到相当的深度。比如纳博科夫在他的《洛丽塔》里让亨伯特喃喃讲述他与洛丽塔的爱情经历,倾诉他的忏悔;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将各种细微回忆轻轻道出等。
帕慕克也采用了这种喃喃自语的叙述方式,不过,不是一个人的独白,而是众多讲述人轮番登场,共同组成了一出热闹非凡的话剧。在小说59个章节中大胆使用了18个讲述人,他们或者贯穿小说始终,或者一闪即逝,但都在情节的延展和主题的深化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正如作者在答读者问中说:“他们能用自己独特的幽默表达自己。”这是帕慕克用文字编织的密密匝匝的网,每个网结就是这个发言者,他们都站在“我”的位置发声:漂泊十二年后回归故乡的黑;美艳绝伦的谢库瑞;醉心于法兰克画法的姨父;痴迷于赫拉特画法的奥斯曼大师;杀人真凶;一个死去的亡灵;一枚金币;狗,一棵画中的树……他们轮番登场,或喁喁私语,或激情演说,或咬牙控诉,都是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稍一疏忽,你就可能被喧嚣的讲述所淹没。作为一种叙述方式,第一人称的言说更利于深入人物心灵和他私密的生活空间。在每个喃喃自语中,他的心灵是敞开的,展示着向内纵深的可能限度。在众声喧哗中,他看万物皆有灵性,皆有思想,皆能发言。读者似乎置身于一个嘈杂的剧场,剧中所有人物都在自顾自地说话,而读者只有屏住呼吸,静静听完每一个人的言说,再来仔细甄别真伪,寻找蛛丝马迹。这使得故事的进展更加玄妙,读者疑窦丛生,不得不贪婪地阅读下去。寻找真凶的过程十分困难,情节扣人心弦,而第一人称的近乎心灵剖析的叙述方式拓展了故事的深度。它使得小说不局限于一个平庸的侦探故事,而是饱含哲理思考的人性探索小说。
但是,很显然,帕慕克的野心不仅在于此,他要用不同人物的言说,不同的视角给读者展示一幅全面细致的16世纪伊斯兰世界的生活图景和心灵图景。这是一部开阔大气的小说,故事的背景从富丽堂皇的苏丹画坊到拥挤狭窄的平民居住区,从温馨浪漫的爱情纠葛到血腥残暴的谋杀,从精巧的历史故事到不厌其烦对细密画的介绍,人物复杂的心理穿梭在跌宕起伏的情节里。一本画册让一个优秀的画家变成了杀人凶手,信仰的不同则使一群人对另一群人举起了屠刀。这每一个独特的自己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故事一波三折,人物性格也在风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家藏身书页之后,几乎让人忘了他的存在,但他又无处不在。他既在书中每一个滔滔不绝的讲述中,又仿佛一个无所不知的上帝俯瞰着芸芸众生,看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挣扎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