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电影昙花一现的“黄金六年”(1932年~1937年)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带来了国内社会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很快便延伸到电影领域;觉醒的观众开始厌倦了电影公司制造的鬼怪游侠、蝴蝶鸳鸯等一批脱离现实的影视作品,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和国家兴亡。
1932年,明星影视公司开始引进夏衍、郑伯奇等人,和郑正秋、洪堔一起组成了编剧委员会,由此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左翼电影运动”。
193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成立,由夏衍任组长,成员有钱杏邨、司徒慧敏、王尘无和石凌鹤;同年,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电影《姐妹花》和《渔光曲》诞生,轰动一时,广为传颂。
随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将中国人民的爱国运动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上海电影界为适应新的形势,建立起电影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呼声日益高涨;进步电影工作者在白色恐怖的威逼利诱下,完成了《神女》、《十字街头》、《春蚕》、《上海24小时》、《桃李劫》等优秀影片的创作,迎来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个硕果之年。
1935年的华北事变爆发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有力地推动了左翼电影运动的高涨;1936年2月,“国防电影”作为电影创作口号被提出。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概述: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黄金岁月和产业蓬勃时期在抗战炮火声中戛然而止。
三、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1937年~1949年)
1937年7月全面爆发的抗日战争引起了国内局势的动荡不安,电影业蒸蒸日上的繁荣局面被战火硝烟所淹没。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部分电影工作者由东部沿海阵地后撤到大后方的武汉和重庆,留守在上海的电影工作者退居在租界内,凭借列强的租界优势,继续从事电影创作。
1938年诞生的电影《保卫我们的土地》是第一部正面描写战争的宣传故事片。
1938年,延安解放区成立了第一个电影制片组织“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并拍摄了人民电影事业的第一部影片《延安与八路军》。
40年代的民营电影公司中,“昆仑”和“文华”是最有实力的两家,创作的优秀影片包括《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乌鸦和麻雀》、《小城之春》等。
1946年10月,解放区第一个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成立,开始了人民电影事业漫长的艺术探索历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国内政治局势由此开始趋于稳定,电影业开始迎来一个新纪元。
概述:1937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的12年间,涌现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迎来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四、蓬勃发展的“十七年”(1949年~1966年)
1949年4月,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同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在京成立。
1949年11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至此,东影、北影、上影三足鼎立局面基本成形。
1951年3月8日,“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在全国26个大城市同时举行,展映了《白毛女》、《辽远的乡村》、《人民战士》等优秀影片,标志着建国初期电影创作的第一次大发展。
1952年,电影《南征北战》摄制完成,好评如潮,备受观众瞩目。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电影工作者努力下,也顺利完成摄制工作。
1953年,郭维独立执导的影片《智取华山》荣获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斗争奖”。
1954年,《鸡毛信》、《渡江侦察记》等优秀影片摄制完成,好评如潮。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创作方针,影响深远。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在电影人的不断努力下,完成摄制工作。
1958年,大跃进运动风靡全国,全国各地兴办起了电影制片厂。(西藏除外)
为迎接和庆祝建国十周年,1959年诞生的优秀影片有《林则徐》、《林家铺子》、《风暴》、《青春之歌》、《五朵金花》、《聂耳》、《战火中的青春》、《回民支队》、《绿洲凯歌》、《水上春秋》、《金玉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
1961年,党中央召开八届九中全会,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62年创作的优秀影片有《甲午风云》、《李双双》、《燎原》、《红楼梦》等。
1963年创作的优秀影片有《小兵张嘎》、《农奴》、《冰山上的来客》、《野火春风斗古城》、《怒潮》、《北国江南》等。
1964年创作的优秀影片有《独立大队》、《白求恩大夫》、《霓虹灯下的哨兵》、《英雄儿女》、《阿诗玛》、《小铃铛》等。
1965年创作的优秀影片有《舞台姐妹》、《烈火中永生》、《浪涛滚滚》等。
概述:这十七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影的发展虽大起大落,但创作题材丰富,艺术创新,手法新颖,风格多样,为电影后人的再创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基础。
五、黑暗的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
1966年,江青、林彪等反革命分子提出“文艺黑线专攻”论,国内电影产业开始遭受政治力量的全面封杀。
文革期间,在“三突出”创作方针的错误指引下,观众看到的电影只有《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三部戏;此外,八个样板戏有《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经过电影人的不断努力和奋斗,特别是1974年以后,国内开始出现了几部优秀影片,如《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难忘的战斗》等,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概述:在当时“左倾”错误方针和政策的领导下,文革期间中国的电影事业的发展几乎陷入了瘫痪的状态,百花凋谢,百废待兴。
六、改革开放后和新时期(1976年~1988年)
1976年,四人帮集团被彻底粉碎,各种冤假错案得到平反,国内政治局势趋于稳定。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顺应时代潮流被提出和顺利通过。
1979年是电影的丰收之年,创作的优秀影片有《从奴隶到将军》、《吉鸿昌》、《曙光》、《归心似箭》、《小花》等。
1980年创作的优秀影片有《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今夜星光灿烂》、《庐山恋》、《法庭内外》、《苗苗》、《第十个弹孔》等。
1981年创作的优秀影片有《沙鸥》、《邻居》、《西安事变》、《南昌起义》等。
1982年创作的优秀影片有《城南旧事》、《人到中年》、《骆驼祥子》、《都市里的村庄》等。
1983年创作的优秀影片有《乡音》等。
1984年创作的优秀影片有《红衣少女》等;同年,中国影坛再添新秀,第五代导演崛起,开始了独立的艺术创作生涯,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张军钊、何平、吴子牛、夏钢、孙周、刘苗苗、李少红、黄建新等。
1985年创作的优秀影片有《青春祭》、《绝响》、《张家少奶奶》、《小巷名流》等。
1986年创作的优秀影片有《孙中山》、《血战台儿庄》、《成吉思汗》、《非常大总统》等。
1987年,我国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电影展,创作的优秀影片有《老井》、《红高粱》、《人鬼情》、《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鸳鸯楼》、《死神与少女》、《男儿要远行》、《贞女》等。
1988年创作的优秀影片有《共和国不会忘记》、《巍巍昆仑》、《村路带我回家》、《荒雪》、《多梦时节》等。
概述:在新时期的影坛中,人才辈出,电影工作者们不断开拓新的题材和体裁,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借鉴外国影片的经验,创作出了既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又有国际水平的影片,使得国产电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节 中国电影史之最
1896年,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为国内最早放映的电影。
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在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标志着中国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的成立。
1913年,电影《庄子试妻》中,饰演女侠的严姗姗为中国第一位走上电影荧幕的女演员。
1922年,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出版,作者为顾肯夫、陆洁。
1922年,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由张石川、郑正秋等人创办,郑正秋担任校长,专门培养电影人才。
1922年,陆洁在《影戏杂志》发表的文章中首先将指挥拍摄影片者称为“导演”,自此,影剧界有了“导演”这一专用名词。
1924年,中国第一部电影理论专著《影戏学》出版,由徐卓呆译著。
1924年,洪堔创作的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申屠氏》发表在《东方杂志》上。
1925年,自导自演影片《孤雏悲声》的谢采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电影导演。
1926年,上海《新世界》杂志社举办“电影皇后”选举,张织云独占鳌头,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影后。
1930年,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以蜡盘的形式在电影《野草鲜花》上配制成功。
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配音方式为蜡盘配音,中国顺利完成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1934年,中国第一位影帝是“金焰”。
1935年,电影《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荣誉奖”,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获奖。
1941年,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电影《铁扇公主》创作完成,好评如潮。
1948年,由梅兰芳主演的京剧片《生死恨》摄制完成,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彩色电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桥》完成创作,中国工人阶级崇高形象第一次在荧幕上得到塑造。
1949年,由东北电影制片厂译制的苏联影片《普通一族》为中国第一部译制影片。
1956年,木偶片《神笔》获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
1962年,新中国第一位影后“祝希娟”由《大众电影》创办,以“百花奖”命名最佳女演员。(注:同届的最佳男演员为崔嵬)
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魔术师的奇遇》,为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电影。
1988年,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电影《红高粱》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金熊奖,为大陆首个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荣誉奖项的导演。
1992年,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凭借《秋菊打官司》赢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为大陆导演首次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的得主。
1992年,巩俐在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女演员奖,这是大陆女演员首次荣获国际大奖。
1993年,陈凯歌执导的电影《霸王别姬》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为大陆首个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荣誉奖项的导演。
1994年,电影《活着》获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葛优因此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在国际电影节获大奖的男演员。
199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电影管理条例》为第一部全面规范电影的行政法规。
2001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师、最佳音乐、最佳美术指导4项大奖,为第一部在奥斯卡获奖的华语电影。
201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昆汀·塔伦蒂诺和中国导演徐克共同将“终身成就金狮奖”颁给吴宇森。(吴宇森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