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当然自在,可是下台呢?难免神伤,这是人之常情,可是我认为还是要“上台下台都自在”。所谓“自在”指的是心情,能放宽心最好,不能放宽心也不能把这种心情流露出来,免得让人以为你承受不住打击。你应“平心静气”,做你该做的事,并且想办法练精你的“演技”,随时准备再度上台——不管是原来的舞台或别的舞台——只要不放弃,终会有机会。
另外还有一种情形也很令人难堪,就是由主角变成配角。如果你看看电影、电视的男女主角受到欢迎、崇拜的情况,你就可以了解由主角变成配角的那种难过心情。
由主角变成配角也有好几种情形,第一种是去当别的主角的配角,第二种情形是与配角对调。这两种情形以第二种最令人难以释怀。
真正演戏的人可以拒绝当配角,甚至可以从此退出那个圈子,可是在人生的舞台上,要退出并不容易,因为你需要生活。
所以,由主角变成配角的时候不必悲叹时运不济,也不必怀疑有人暗中搞鬼,你要做的就是“平心静气”,好好扮演你“配角”的角色,向别人证明你主角配角都能演。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你连配角都演不好,那怎么能让人相信你还能演主角呢?如果自暴自弃,到最后就算不下台,也必将沦落到跑龙套的角色,人到如此就很悲哀了。如果能把配角扮演好,一样会获得掌声,如果你仍然有演主角的能力,自然会有再度独挑大梁的一天。人生的际遇是变化多端、难以预测的,起伏难免,有时是逃不过去的,碰到这种时候,就应有“上台下台都自在,主角配角都能演”的心情,这种心情不只会为你的人生找到安顿,也会为你寻找到再放光芒的机会。同时,你的这种弹性也必将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因为没有人会欣赏一个自怨自艾又自暴自弃的人。
成大事的男人无论在什么屈辱之环境下,都能上能下,能屈能伸。昔日越王勾践的“尝粪之耻”,韩信的“胯下之辱”,都是能屈能伸的极典。
“文革”期间,面对狂风暴雨和造反派的淫威,现代文学大师、服饰研究专家沈从文先生表现得十分从容和洒脱。当军管会的一位军代表要把他放在工作室的图书资料准备烧掉,问他有什么不服时,沈先生的回答是:“没有什么不服,要烧就烧。”就这样,那些珍贵的资料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而沈先生十分镇定和漠然,他不想抗争,不想申辩,不想愤懑,因为在那个非常年代,一切都是无济于事,与其徒劳,不如顺其自然。
由于历史的误解,解放后,沈先生被分配到历史博物馆工作,从此告别了文坛。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从一名享誉文坛的文学家成为一位驰名中外的文物专家。淡泊和随遇而安是这个男人的性格特点。在博物馆,他被分配的工作是给文物分类写标签,这种极度机械性的劳作,沈先生却能自得其乐。他把这当作一项崭新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忘我地工作。在那个非凡岁月,毗邻博物馆的天安门广场,经常有数万、数十万的群众集会,人潮汹涌不息,口号响彻云霄,沈先生却是十分平静,默默地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正是有这种顺其自然的性格,沈先生对拔草、打扫厕所、陪斗、审查等都能自如应付。
有研究沈从文先生的专家认为,沈先生的个性决定了他从事任何一种工作都会有成就。不难看出,顺其自然是一种成功的性格模式,在无法改变客观条件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自己的主观状态来求得人生的发展。
着名艺术家韩美林曾经谈起他的炼狱之苦,因为难以忍受饥饿,为了生存,韩美林在众目睽睽之下吃掉了别人扔掉的、爬满苍蝇的5个包子皮。今天的人也许根本无法想象:在那个年月,韩美林一听到碗响或“米”字就会本能地流口水,浑身发颤。
经过如此多的炼狱,韩美林挺过来了。他写道:“20多年后的今天,这5个包子皮在我身上产生了多大能量?它成就了我多少事业?壮了我多少胆?它让我成了一条顶天立地的好汉,它练就了我一身铮铮铁骨,它让我悟出了人生最最深邃的活着的真理。我虽然沉入了这无边的人生苦海,我却摸到了做人的真谛。”
韩美林曾对学生讲:“你们可知道什么是一条汉子吗?一个多么高多么大的男子汉,就要有多么高多么大的支撑架。但这个支撑架全部都是由苦难、辛酸、羞辱、失落、空虚和孤独组合起来的……你得踢着石头打着狗,你得忍无可忍地一忍再忍,难舍难分地一舍再舍……”
12.男人别气盛,时机不到别硬来
能忍辱负重的男人,方可受天之大任,成天之大业。忍耐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智慧的源头,也是男人的福祉。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刘备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这是刘备善识时务而最后成就大业的突出例证。
当时刘备被吕布击败,不得已投奔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朝廷的生杀大权,汉献帝实际上是傀儡。于是,刘备常在自己住处的后园中种菜,以示“胸无大志”,甚至将他的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都瞒住了,关、张二人曾说:“大哥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做这些琐事,为什么?”
其实刘备是很识时务的,所以制造假相来提防曹操看破而加以谋害。在曹操面前,刘备竭力装出无所事事的样子,每天在菜园中浇水种菜,锄地松土。因为刘备知道曹操是一世奸雄,不能容忍能与他竞争的英雄存在,只有表现出胸无大志的样子,才会不引起曹操的注意,这样才有机会积蓄力量,成就大业。
曹操何等精明?他想刘备这样志向远大的英雄突然种起菜来了,一定有什么原因,于是派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将刘备请至丞相府,“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演出了一段脍炙人口的历史戏剧。
当时,曹操明知故问,要刘备承认自己本怀英雄之志。刘备则故意拉扯旁人,先抬出最让人看不起的袁术,曹操斥之为冢中枯骨,刘备又举出袁绍、刘表、孙策、刘璋等人,唯独不提参加了董承为首的讨曹联盟的马腾和他自己。
曹操自然不满意,干脆直言相告:“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所担心的是讨曹联盟之事暴露,听到曹操称自己为“英雄”,以为事情已经暴露,手中匙勺也掉在地上。为避免曹操进一步怀疑自己,他只好推说是害怕雷声所致。
果然不出所料,曹操想,这样一个连雷声都害怕的人,也许根本就不是什么“英雄”,反而将戒备的疑心放下。为后来刘备借讨伐袁术为名领兵出发,“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奠定了成大事的基础。
能成大事的男人往往懂得见时机而行事,在自己力量尚无法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时,为防止别人干扰、阻挠、破坏自己的行动计划,故意制造假象,虽然在表面上有许多退却忍让,却更显示男人的韧性与忍辱负重的内在力量。由于极大的隐蔽性而具有极强的实效性,它往往攻其不备而出奇制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男人,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适应外界的变化,灵活地掩藏自己,观察时机,关键时刻再出手以赢得胜利。有时的退是为了进,有时的守是为了攻,有时的抱头藏尾,是为了适时勃发。人生处世,就要通权达变,因时进退,而不能固执迂腐,盲目进取。静水深流,藏锋剑锷,含而不露乃是全身避祸之妙诀。
成大事的男人都善于将自己的行动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客观条件基础上,当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就耐心等待机运的到来。忍耐既是男人的一种本领,也是男人的一种修炼。古今中外,大凡成大事的男人,都善于忍耐,在忍耐中生长壮大,在忍耐中寻求机会。
没有积聚足够强大的势力,就不要贸然行事,要知道水不够深大船就不能行。男人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这种隐忍处世的意志力。为了获得健美的体格,男人要不停地进行体能训练;同样,为了获得并拥有更加成功的人生,男人必须做到坚韧。
时机不成熟,不可强出头。“强”在这里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勉强”,自己的能力还不够就勉强去做某些事。固然勉强去做也有可能获得意外的成功,但这种可能性不高,通常的结果是:做失败了,折损了自己的壮志,也惹来一些嘲笑。男人的失败是“能力不足”、“自不量力”。第二个意思是“强力”,自己虽然有足够的能力,可是客观环境却还未成熟时去做事也不好。大环境的条件如果不合,以本身的能力强力而行,会多花很多力气;周围人对你支持的程度不够,想强力做事,必会遭到别人的打压排挤,也会伤害到别人,种下仇恨的种子,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所以,当客观环境对你不利,当你处于弱势时,就很难有施展自己的空间,仿佛困兽一般。在这种情形下你必须忍耐。有些男人碰到这种情形,常常任凭自己的性情,顺着自己的情绪行事,如被人羞辱了,干脆就和他们干一架;被老板骂了,干脆就拍他桌子,丢他东西,然后自动走人!不敢说这么做就会毁了男人的一生,因为人生的事很难说,有时甚至会“因祸得福”、“弄巧成拙”!但没有忍性,绝对会给男人的事业造成负面的影响。
事实上不能忍的男人“因祸得福”者并不多,大部分男人都不甚如意,总是到了中年才会感叹地说:“那时真是年轻气盛啊!”这里倒不是说不能忍的男人命运不好,而是说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忍的男人走到哪里都不能忍,不能忍气、忍苦、忍怨、忍骂,而总是要发作、要逃避、要抗拒,可人性丛林中哪儿都有欺人之兽呀!所以形势还没好转,这样的男人常常就先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