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尼翁岛的其他守卫者当然也不能幸免,他们都被折磨致死。就在瓦尔加斯被打死的第二天,海盗们又把被俘的成百上千的天主教徒驱赶去修筑岛上的大堤,终于把岛和大陆连接起来,从此,佩尼翁成了一个半岛。
从这时起,海盗们顺利地进占了阿尔及尔,这个港成了海盗舰队的主要停靠地。
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世界格局。
当时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可谓如日中天,苏里曼一世(1520—1566年)在位时期,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张达到极点。
1521年,他派兵攻占当时属于匈牙利的贝尔格莱德。1522年,苏里曼调10万大军渡海出征罗德岛,经九个月围攻终于从骑士团手中拿下该岛,保证了伊斯坦布尔同埃及的海上联系。1526年,他终于在摩哈赤战役中击溃了匈牙利国王的军队,攻陷布达佩斯。以后数次进攻奥地利,甚至打到了维也纳。
正是由于巴巴罗萨二世占领了佩尼翁岛,命令岛上的俘虏修筑了大堤,不仅使该岛和大陆连接起来成了一个半岛,也成了海盗们的重要基地。奥斯曼帝国苏里曼一世对此十分欣赏,并要给他重奖。由此,巴巴罗萨二世终于当上了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阿尔及尔总督。1533年,苏里曼一世任命巴巴罗萨二世为奥斯曼帝国海军大将,准备进攻雷焦港和突尼斯。
1534年,被任命为总督的海盗巴巴罗萨二世率领着庞大的奥斯曼舰队,终于攻占了突尼斯。
1538年,奥斯曼舰队同由教皇组织的西班牙、威尼斯、葡萄牙联合舰队在普雷佛扎附近海面发生海上决战,奥斯曼舰队(150艘)战胜了两倍于己的联合舰队,威尼斯被迫割地,并赔款30万金币。这次海战大大巩固了奥斯曼在东地中海的地位。
经过多次战争,奥斯曼帝国的舰队控制了巴士拉、巴格达等印度至地中海的第二条商道。
1551年,奥斯曼舰队围攻马耳他岛,夺取的黎波里,并多次袭扰意大利、西班牙沿岸地区和西班牙控制的北非奥兰地区。
白驹过隙,自从巴巴罗萨二世夺得阿尔及尔政权之后,转眼间15年了。
海盗也有爱情:巴巴罗萨二世冲冠一怒只为红颜
海盗毕竟是海盗。巴巴罗萨二世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进行烧杀抢掠。此时的巴巴罗萨二世财富有了,名望有了。不知哪跟筋牵动了他,年事已高的他突然想到了享受爱情和女人。
一次,他率60艘战船出现在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半岛最南端的雷焦港,紧接着袭击了桑塔一鲁西亚城。袭击桑塔一鲁西亚城并不是他真正的目的,他想攻占丰迪城。因为他听说在城里住着一位全意大利最美丽的女人。人们对于这位贵妇的夸张的描述打动了他的心。为了见到这位夫人,巴巴罗萨要拿下丰迪城。
这位贵妇叫朱莉亚,是一位公爵的寡妇。她丝毫都没想到会大难临头。为了不让这位贵妇人跑掉,巴巴罗萨二世命令舰队在午夜时分对丰迪城发起攻击。城里的人们听到风声后向城外逃散,朱莉亚也在人群中趁着混乱逃走了。她策马加鞭不停地跑,气急败坏的巴巴罗萨二世没有找到朱莉亚,便把仇恨发泄到城里的居民身上,海盗们大开杀戒,房屋被烧毁,整个城市被洗劫一空,剩下的人则被驱赶到船上带走。等到朱莉亚回到了丰迪城时,城里浓烟滚滚,一片狼藉。而巴巴罗萨二世也因没抓到这位贵妇人而郁闷了好多天。
1534年,被苏里曼一世任命为奥斯曼帝国海军大将的巴巴罗萨二世占领了北非的突尼斯港口。这等于北非地中海沿岸的两个最重要的港口——阿尔及尔和突尼斯,都落入海盗手中,土耳其舰队也就直接威胁到神圣罗马帝国在地中海诸岛及北非沿岸的一些领地。查理五世对此深感忧虑,从而为双方之间的一系列战争埋下了伏笔。
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决心要彻底肃清这伙海盗,端掉他们的活动基地。他委派西班牙著名的海军将领安德里亚·多利亚率领一支强大舰队去征讨海盗。身经百战的安德里亚·多利亚虽然以老谋深算出名,但和巴巴罗萨二世的几次交手,竟没有占到便宜,始终未能将这些海盗一网打尽。1535年,胜利女神终于倒向西班牙人一边,这年的7月16日,安德里亚·多利亚终于夺回了突尼斯,使其重新成为西班牙的藩属。被赶出来的巴巴罗萨二世把气发泄到了米诺卡城,他命令海盗大肆蹂躏这座城池,抓走了6000名俘虏,以此作为对西班牙人的报复。后来他把这些俘虏都献给了土耳其苏丹苏里曼一世。苏里曼为了褒奖他,除了授予他海军大将的头衔,还任命他为非洲大诸侯。
巴巴罗萨二世的权势可谓达到了顶峰。
在当时的欧洲,奥斯曼帝国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一直不和,摩擦不断。为了孤立奥地利,奥斯曼帝国寻求与法国的联合。而法国看上了奥地利管辖下的意大利,因此法王弗兰西斯一世(1515—1547年)正式与土耳其苏丹苏莱曼达成协议共同对付奥地利。
海尔·丁的舰队奉命驶往法国,但是在行经奥地利控制下的墨西拿海峡的雷焦港时,遭到了海岸炮兵的袭击。海尔·丁对这次毫无预兆的袭击非常愤怒,下令船上的大炮进行回击,炮轰城市。
谁也没想到,这次对雷焦港的袭击竟意外地成了他一生中的转折点。年过五旬的他,在雷焦港抓获的俘虏当中,发现当地长官的一名18岁的女儿长得美若天仙,巴巴罗萨二世一下子就被迷住了。说来也怪,在四海为家的海盗生涯中,他虽然占有和强暴过许多女人,但却从未体验过真正的爱情。这个女孩的美丽和温顺却让这个强盗头子燃起了炽热的感情。
海尔·丁命人将姑娘送到船上他自己的舱房里。时任海军大将的他极其富有,其舱房被装饰得富丽堂皇,各式各样的武器收藏品被优雅地镶嵌在船壁上。他打开抽屉和箱子,向这位姑娘展示他的黄金珠宝等各种名贵物品。但是这位姑娘并不为这些黄金珠宝所动,看都不看一眼,而是哭了起来。
海尔·丁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对这位姑娘说:“如果你能成为我的妻子,我将释放你的父母,你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你还怕什么?除了伟大的苏莱曼陛下,我就是最强大的人了。我要成为你的仆人和奴隶。”
姑娘最后还是屈服了。没有想到,年过五旬、在海上呼风唤雨的海盗居然还有这般柔情。海尔·丁的一生也不知遇到了多少女人,但是在这个年纪居然拜倒在一个18岁的姑娘脚下。这只能说明他的内心是何其的孤独。
激动的海尔·丁对自己美丽的新娘说:“我们现在驶往马赛,到时你会看到,法国人是怎样迎接我的,你一定会为自己的丈夫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海尔·丁没有说错,一向讲究礼仪的法国人以最为隆重的方式欢迎这位出身于穷人的儿子,面对着欢迎的人群,他感到极大的满足和荣耀。法国人给了这位海盗隆重的欢迎仪式。巴巴罗萨二世得意洋洋,而在法国的历史上,这样的迎接却成了一段不太光荣的历史。 难道不是吗?法国人把不久前还是自己对头的海盗头子作为民族英雄来迎接,法国舰只桅杆上的法国海军旗被换上了令人憎恨和望而生畏的海盗旗,时间长达半个月之久。
马赛对海尔·丁的礼遇换来了海尔·丁对尼斯城的强攻。但是尼斯城的顽固防守让海盗们并没有得逞。尼斯城人数不多的守备部队顽强地顶住了海盗们一次次的进攻,最后他们不得不放弃进攻,灰溜溜地撤退,和先前来时的风光大相径庭。
此时的巴巴罗萨根本就不理这些事。他怀抱自己年轻的妻子,在法国享受着生活。法国人此时才发现,请来了这帮海盗是一大祸患。海尔·丁的手下在法国的村庄烧杀抢掠,海尔·丁不予理睬。最终法国人找巴巴罗萨谈判,让他们立即离开。巴巴罗萨可不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人。最使法国人不能容忍的是,巴巴罗萨二世拒绝释放被海盗抓获的法国居民。更让法国人觉得难堪的是,从巴巴罗萨二世登上法国国土的第一天起,他就毫不客气地让法国国王承担自己舰队的全部费用。
最先,讲究礼仪的法国人企图用外交政策提醒这位海盗头子:
“要知道,你们骚扰的可是法国的臣民啊!而我们的国王是苏丹的盟友。”
对这种含蓄的外交辞令,巴巴罗萨二世毫不理会。法王法兰西斯一世派代表与巴巴罗萨谈判。
巴巴罗萨二世霸道地说:“在我回伊斯坦布尔之前,我们还需要调整预算,你们得给我一个大数目。”
“这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我们支付给你们的已经比你们要求的多了一倍。”
“我要的还仅仅是我们来法国的费用,你么还必须支付给我们返程的费用。”
“我们不允许你们滥用我们的慷慨,国王所支付的已经大大超过你们所需的款项。”
“我要维护我们苏丹的利益,如果你们不补偿我的所有损失,那么这些损失我们可以在回博斯普鲁斯的沿路去拿来补偿,我自己则一直待在离这里,直到我拿到了你们应该给我的钱。我还想补充一句,我还会依据我的水手带给你们港口麻烦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进一步的行动,我会以真诚的遗憾来行动。”
最终法国人没有办法,只有签协议让巴巴罗萨走人。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海盗们还是袭击了法国沿岸大量的岛屿。
然而,巴巴罗萨二世并没停止对法国沿海岸城镇的抢劫,厄尔巴岛、伊斯基岛、普罗契塔、利帕里群岛还是遭遇上了海盗的“光顾”。海盗船队到达目的地时,除了把船上装满掠夺来的东西,还捎带走7000名奴隶。不难想象,巴巴罗萨二世的“援”法之行,实在是劫财之行。
与此同时,巴巴罗萨二世也不忘打击和削弱其老对手——神圣罗马帝国的力量,他攻占了北非突尼斯的比塞大,并不时地洗劫威尼斯统治下的爱奥尼亚海上的诸多岛屿。
冤家路窄,1537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手下著名的海军将领安德里亚·多利亚和巴巴罗萨二世这两个不共戴天的敌人又在墨西拿海峡附近相遇了。前者成功地堵截了海盗的大桡战船,被打败的海盗舰队则以抢劫作为报复,他们洗劫了意大利南部的阿奴利亚地区,然后又袭击了今天希腊的科孚岛——当时属威尼斯管辖。
一年后,巴巴罗萨二世了解到,安德里亚·多利亚在法国的利翁海峡集结了强大的舰队,等待着战机,打算给海盗以致命的打击。这次巴巴罗萨二世面临的可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欧洲天主教国家的联军。当时联军共有200艘舰船,其中威尼斯80艘、教皇36艘、西班牙30艘,大炮2500门,总兵力6万人。
但是海盗的力量早已今非昔比,他们早已不是原来的乌合之众,而是整个土耳其舰队!他们的实力比联军还要大一倍。巴巴罗萨二世将自己的基地搬到了他们极为熟悉的爱奥尼亚海地区。
1538年9月25日,这两支大舰队对峙在今希腊的普雷维扎海湾。第二天,风向有利于土耳其舰队,他们主动发起攻击,战斗打响了,战局的结果是以联军的完全失败而告终。
普雷维扎海战过去了整整两年,欧洲各个天主教国家才从这次惨重的失败中恢复过来,他们始终在秣马厉兵,寻找着复仇的机会。
联合舰队的最高指挥权仍然交给西班牙海军将领安德里亚·多利亚。联合舰队总共有500多艘战船,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亲自出征,在旗舰上还有厄尔巴公爵指挥的成千上万个步兵。联军于1541年10月19日占领了海盗的老巢——杰尔巴岛,封锁了阿尔及尔港口,但战斗的结果还是海盗取得了胜利,庞大的联军舰队再次被海盗打得四处逃散。
这次战争过后,欧洲各天主教国家在近半个世纪中再也不能集结起有效的力量了。
海盗们很快收复了杰尔巴岛,为了显示他们的胜利,他们用被打死的天主教徒的尸骨堆起了一座巨大的骨塔,取名为“颅骨之塔”,这座塔存在了300年之久,直到1846年根据法国殖民当局的命令,才把塔拆了。
1543年8月22日,法国军队利用迟伯路斯二世统率下的土耳其舰队的支援,占领了突尼斯。作为回报,法国土伦港允许巴巴罗萨二世使用。当时土耳其苏丹苏里曼正在波斯扩大地盘,无力西顾,遂于1547年6月19日同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签订了为期五年的休战和约,此后地中海地区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时期。
此时的巴巴罗萨二世,可谓如日中天,荣誉、地位、财富,让他子孙后代享之不尽。他决定不再冒险了,他要好好地安享晚年。但是他也明白,阿尔及尔和杰尔巴岛并不是他颐养天年的好地方,因此他选择了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在伊斯坦布尔,他仍然领有阿尔及尔统治者的头衔,并一直是苏里曼的宠臣。1546年7月4日,这位名扬一时的海盗之王在自己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附近的官邸里去世。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他生前已享尽荣华富贵,但这个海盗头子并不满足他生前的荣誉,他还处心积虑地要让后人记住他,为此,他在生前就为自己修建了一座辉煌的清真寺和陵墓,根据他本人最后的遗愿,被安葬在那里。
在他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一艘驶出博斯普鲁斯海峡金角湾的土耳其船只,都要在行经他的陵墓时敬礼致意,全体船员为这位土耳其的大航海家、地中海大海盗巴巴罗萨二世默默祈祷。他的“业绩”也为苏里曼之后的各苏丹所颂扬。
海盗王朝的继承者:哈桑、德拉古特与乌里吉·阿里
巴巴罗萨兄弟的直接继承人最初产生于他们的亲属。再往后,则是从其最有才干的战友之中选出。但不管他们之中谁执掌海盗王权,所有的人都力图保住这个海盗国家在地中海的地位。但一个无情的事实是,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在能力和政治手段上能同这个海盗之国的两位奠基者巴巴罗萨兄弟相比。
巴巴罗萨二世死后,北非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了土耳其的一个行省。
1544年6月20日,巴巴罗萨二世的儿子哈桑来到了阿尔及尔,1546年其父死后,他被任命为非洲行省的省长。就像他的父亲当初讨厌法国人一样,哈桑也认为法国是他的头号敌人。他不断派遣海盗船只劫掠法国商船,甚至骚扰打劫法国南部沿海地区。然而,哈桑的这种对法国的极端做法,完全不符合土耳其的意图。土耳其当时仍然坚持亲法、联法,共同对付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的策略。于是,仅仅过了三个月,1551年9月22日,在法国驻伊斯坦布尔使节的坚持下,土耳其苏丹就免去了哈桑的省长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