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33900000002

第2章 世外桃源(1)

人与人之间的相识必须通过适当的引荐--长久以来,这就是被受教育之人视为世俗规范而谨守(当必要时)的礼仪。为了弥补我在上一章未能遵守这项礼仪的过错,在此章我将马上作出补充,何况下面叙述的事情已是两年后发生的了。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保罗·拜克里--前不久刚毕业的医学博士,这一天正穿着整洁的长礼服,戴着高帽子,小心翼翼地穿行在装满煤炭的布袋与高高堆着马铃薯大托盘间的窄道上。

这是我在百花巷的一家商店时的情形。我之所以会在那里,是为了打听一位出诊病人的地址。这位病人是我这天早上最后要出诊的对象,住在奈维尔巷49号--老天才知道这地方究竟在哪儿,所以我打算向煤炭店老板娘问问路。

“请问--奈维尔巷怎么走?”

这位贾柏雷太太知道路,而且十分热情地为我指引。她死死地抓着我的手臂--此后的几周,我衣袖上的褶子一直都没有消失--用颤抖的食指指向前方的一条小巷。

“就是那条小巷子。”贾柏雷太太微笑着说,“穿过一道拱门就是了。从菲特巷往右转,再往前就是布尔姆住宅区。”

我向这位好心的太太道了谢,庆幸这天的出诊任务终于要结束了,可以早点儿回去美美地泡个热水澡。

实际上这天我是替别人出诊的--可怜的迪克·巴纳老医师,他是圣玛格莉特医院里出了名的老顽童,前一天刚搭上一艘红醋栗货船到地中海旅行去了。虽然已不是第一次在早晨出诊,但我仍觉得这好似一次地理探险。

我穿过菲特巷,很快就看到刻有“奈维尔巷”字样的一道狭长的拱门,随后,就像许多在伦敦小巷中穿梭的游客那样,我也同样经历了一连串惊奇的事情。原本以为这只是伦敦常见的那种阴暗的小巷,可等我穿过那道拱门后,一排整洁热闹、色彩明快的小店铺顿时映入了我的眼帘--暖色调的旧式屋顶和墙面,它们在鲜绿嫩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市中心,偶然看到一棵绿树便会令人窃喜万分,而这里不仅绿树成荫,还有成片的灌木丛,甚至还有花丛。巷道的两边分布着花圃、老旧的木篱笆与修剪一新的矮树丛,为这块小地方平添了几分雅致。随后我与一群女工“狭路相逢”了,她们穿着颜色鲜艳的工作服,微卷的发丝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犹如一簇摇曳在树篱间的野花,为这宁静的角落增添了几分活力。

一个花圃的甬道上铺着环状的砖块,我仔细一瞧,原来那是由很多造型古朴的石头墨水瓶底儿朝天埋在地里铺成的。当我瞥见大门上刻着的门牌号正是我苦苦找寻的,不禁想到这位病人也许是个文人,或是律师、作家,甚至是个诗人,要不怎么会有如此雅兴装饰宅院呢?因为没见有门铃和门环,所以我直接拉开了门闩,推开门径直走了进去。

如若说巷子里的景象带给人惊喜的话,那么眼前的一切可以算是真正的奇观了,犹如梦境一般,这里距离喧嚣的舰队街仅几步之遥。我置身于一座高墙内的旧式花园中,一关上庭院的大门,一切属于城市的声光瞬时被挡在了外面。我被四周的景象怔住了:绿树镶着金边,花圃里百花绽放,羽扇豆、金鱼草、金莲花与塔尖状的毛地黄和茂密的蜀葵构成了前景;飞舞在花丛中的一对黄绿色的蝴蝶,随着花下一只毛色光洁、体态丰满的白猫追逐嬉戏,一起一伏。白猫忽地跃起,雪白的爪子在半空中一阵捞捕;后方的景致也同样赏心悦目:一幢老旧的古宅,浑厚的屋檐,颇具沧桑感。或许在那些纨绔子弟乘着马车驶过小巷去风流快活的时候,温雅的艾萨克·沃尔顿悄悄地离开了他位于舰队街的铺子,穿过菲特巷到神殿园去享受垂钓时光的时候,这栋宅子就已经存于这世上了吧!

我被这超然的景致所震惊,以至于手一直拉着门铃的拉绳都未能察觉。直到理智很不合时宜地苏醒,提醒我来访的目的时,我才注意到门铃下有一块刻着“奥蔓小姐”字样的铜牌。猛然间门被打开了,一位中年妇女射过两道锐利的目光,从头到脚打量着我。

“难道我拉错门铃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真够蠢的。

“我怎么知道?”她反问一句,“或许是吧,男人常做这种傻事,然后道歉个没完。”

“我不是那种过分的人,”我辩解道,“不过现在看来,我的目的似乎达到了--你已经开始关注我了。”

“你找谁?”她问。

“伯林汉先生。”

“你是医生?”

“是的。”

“快随我上楼去,”奥蔓小姐提醒道,“当心别踩着油漆。”

在这位女向导的引领下,我穿过宽敞的大厅,登上雅致的橡木楼梯,谨慎地踏在阶梯中央铺的一张长条垫子上。到了二楼阶梯的平台,奥蔓小姐打开一扇门,指了指里间的屋子:“在那儿等着吧,我去告诉伯林汉小姐你来了。”

“我说的是伯林汉先生--”我的话还没说完,门就在我面前“砰”的一声关上了,只听到门外奥蔓小姐迅速下楼的脚步声。

我很快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尴尬的境地。我所在的房间跟另外一间是相通的,尽管中间的门关着,可我还是能隐隐听到隔壁房间的谈话声。一开始很模糊,时断时续,但随后突然爆发出一阵异常愤怒的喊声:

“是的!我是说过!而且我还要再说一遍:贿赂!狼狈为奸!你想收买我,不可能!”

“冷静点,葛德菲尔,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另一个声音低沉地说道。我故意咳嗽了几声,还移动了椅子,隔壁的争吵声立即降了下去。

为了使自己不再去注意隔壁的动静,我好奇地打量着我所在的房间,依据房内的摆设猜测着主人的癖好。这个房间十分特别,既带着可叹的旧时尊荣与个性,又充满着错综的矛盾。就房间整体的基调而言它略显清贫,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即使有,也是最便宜的那种:一张小型餐桌与三把温莎摇椅,其中一个没有扶手;地板上铺的条纹毯子,已经洗得发白了;桌上铺着廉价的棉织桌布,此外再加上一组书柜--如果码起来的杂货箱也算是书柜的话--这些就是房内的所有家具。虽然略显贫寒,却充满一种居家的闲适感;虽然近乎清教徒式的简约风格,却不失其品位。黄褐色的桌布配上淡绿色的旧地毯,毫无俗气之感;温莎摇椅同餐桌漆成了低调的褐色,看得出桌腿都经过精细的打磨;摆在桌子中央的深褐色花瓶里,插满了新剪的花枝,这为素朴的房间增添了一抹鲜亮的色彩。

但最令我感到困惑的还是刚才所提到的矛盾性。比如那个书柜,几乎是自家手工制作、上漆的产物,而上面却摆满了古代艺术品与稀有的考古精品,甚至连壁炉架也被利用上了,上面放着一块十分精美的青铜--绝不是塑胶的--希腊睡神头像的复制品,还有一对埃及陪葬俑乌沙伯替的塑像。除了墙上挂着的一些饰品外,还有几幅铜版画。这几幅珍贵的画作都有署名凭证,全都是东方的真迹,另外还有一张十分精致的埃及草纸画的高级仿真品。简陋普通的家具与昂贵稀少的精品、寒酸相与极致品位的结合所产生的矛盾,实在让人费解。我不禁想象:即将面对的会是一位怎样的病人呢?是隐居在秘密巷子里的守财奴?还是孤芳自赏、自命清高的学者、哲人?抑或者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怪人?

就在我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时,隔壁再一次传来了愤怒的争吵声:

“你这是在诽谤我!你的意思分明就是在说是我把他弄走的!”

“难道不是这样吗?”另一个人反问道。

“我只是认为由你去查出他的下落更合理,因为这是你的责任。”

“什么?我的责任?”第一个声音惊讶地说,“那你呢?你的责任又是什么呢?如果真的追究起来,我想你的嫌疑最大!”

“不要乱说!”另一个人大声地吼着,“难道你在暗示约翰是被我亲手杀死的吗?”

在这场精彩、激烈的谈话过程中,我只能悄悄地站在那儿,吃惊地听着。后来,我好像突然清醒过来似的,找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双手捂着耳朵,静静地待了一分钟,接着我的背后传来了很大的关门声。

我顿时跳起身来,难为情地转身--我知道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可笑。我发现门口站着一个身材修长、十分迷人的女孩。她的手正放在门钮上。见到我则向我恭谨地鞠了一躬。我虽然只是稍稍地一瞥,但却发现她和周遭的环境非常契合。她穿着一件黑色的长袍,头发乌黑,象牙白的脸上嵌着两颗灰黑色的眼珠。她站在那儿,就像特波赫--十七世纪荷兰巴洛克时期的一位画家--所描绘的人物画中的形象,整体的色调是那么低沉,只有黑、白两种颜色。虽然她穿着朴拙的旧衣服,但是仍然不乏为一个淑女,而且眉宇间透出一股在逆境中越挫越勇的气势。

“很抱歉,让你等了这么久。”她不好意思地说。在她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她严肃的嘴角变得柔和了起来,不禁使我想到自己刚刚被她撞见时的窘态。

“迟到一会儿没有关系的。”我喃喃地说,事实上我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喘口气;可就在我言不达意时,隔壁房间的争吵又开始了。

“我不是已经说过了,根本就没有这回事!该死,你为什么要这样说,你这是指控我跟人串通!”

伯林汉小姐--我猜想她就是--急匆匆地穿过房间,涨红着脸。其实也难为她了,就在她快走到房门口时,门突然被撞开了,一个矮胖的中年男子冲了出来。

“露丝,快跑,你父亲疯了!”这位男子大叫着,“他真的是彻头彻尾地疯了!我拒绝和他进行任何沟通。”

“可是,这次会面并不是他主动提出来的啊!”伯林汉小姐冷冷地说。

同类推荐
  • 吞食者

    吞食者

    著名科幻小说家,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老师的短篇科幻作品。
  • 哈克历险记(英文版)

    哈克历险记(英文版)

    《哈克历险记》是由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所写的小说,初在英国发表于1884年,1885年在美国出版。该小说普遍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美国小说”中的一部,并且一直处于“美国文学”中的佼佼者的位置。该小说主要描写了美国密西西比河两岸的情形,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书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方式,尤其对美国黑人的语言描写入木三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也就是说,只有看英语原版小说,才能领略得到作者描绘出的情景。本版本是美国诸多学生教材里使用的版本。
  • 今霄酒醒何处

    今霄酒醒何处

    余一鸣,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中、短篇小说选共四本,在《人民文学》《收获》等发表小说50多个,小说十多次入选选刊和年度选本,并多次进入小说排行榜。曾获2012年人民文学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中篇小说选刊》双年奖、2011《小说选刊》年度奖、《人民文学》2011年度小说奖等奖项。
  • 纳米情缘

    纳米情缘

    爱情,不在乎长短,只在乎真假。故事,不在乎真假,只在乎情真。108个真真假假的小故事,蕴藏着俗世男女的真情,也许有你的影子……爱情,为将两者合二为一,故埋头写爱情小说。虽然知道现实悲凉、但依然迷信完美爱情,所以笔下故事从来有喜无悲。轻轻松松开开心心爱情小品,搏君一笑,於愿足矣!
  • 父与子

    父与子

    《父与子》中的事件发生在1859年,这是俄国农民起义和暴动频发的一年,自由主义者和革命民主主义者在解决农民问题上展开了论争,两种社会力量也因其分歧而决裂。书中的巴扎罗夫是出身于平民家庭的知识分子,代表的是革命民主主义者。而与巴扎罗夫相对的就是帕维尔·基尔萨诺夫来自贵族阶层,代表了进步的贵族阶层自由主义者。两人初见时便互相看不惯,他们行为有差、思想不同,经常发生争辩。而帕维尔在与巴扎罗夫的决斗中落败后寂灭,而巴扎罗夫因为爱上奥金左娃,使得他处在了浪漫主义的状态,与他信奉的虚无主义相悖,破坏了自己的理论,在矛盾中死亡。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结构复杂的句式,采用简洁、精确的词汇进行表达,它并不晦涩难懂,进而培养读者阅读习惯,获得启发。
热门推荐
  • 问心者

    问心者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如何保持本心不变?何为对?何为错?,我只问心。家族?没有,背景?也没有,一个普通的孤儿如何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决心一步步成长为一代强者的血海之路?
  • 理念决定成败

    理念决定成败

    本书包括42条管理法则,有目标合适法则、信息法则、非结构性工作问题法则、可接受性优先法则、冲突法则、猴子大象法则、沃尔森法则、生态位法则、松下水坝经营法则、杰亨利法则等。
  •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在我动笔写作本书时,对开头部分要写哪些内容,已经心中有数了,而先前的几本书却不是这样。矗立在大地之上的电视塔,其象征意义显而易见:以经济和技术力量征服现实,展现城市风对乡村宁静平和生活的影响,以及里普利笔下那奇异的图景。在一次为期两周的旅行中,一个周末我因故来到北达科他州,博比·肯尼迪(Bobby Kennedy)的葬礼正好在那个周末举行。在若干个农业州,一些当地电视台在转播葬礼车队漫长的行进过程中,正在插播当地商业广告。
  • 鲸鱼被墨淹了

    鲸鱼被墨淹了

    墨落落,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为了冲刺重点高中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以高出分数线三分的分数被录取了重点高中,本以为她将是垫底差生,结果听说班级里有一个学渣,这他可高兴了,学渣学习肯定比她还不好,可是谁知道,这个学渣可是披着学渣皮的学霸啊
  • 再梦一回我的王妃

    再梦一回我的王妃

    (烂尾黑历史,请勿入坑)她本是七城之中人人闻风丧胆的妖女敬萱,一次战役,被敌国王爷孟祁一剑刺死,坠入传说中无人敢进的魂归洋。他是七城之中人人称颂的温润王爷孟祁,殊不知,面具之后的他,阴沉腹黑,隐忍多年,只为报仇。一朝重生,她只想重活一世,杀尽前世利用她之人。奈何世事难料,她又被迫卷入一场阴谋,意外失忆,与他相知。一开始救下她,他便知道她的阴谋,可是,他还是救了……莺时:“浮世万千,我不知道哪一个才是面具之下的你。”孟祁:“一切皆在本王的算计之中,唯有你,是本王心软的例外。”多重的身份,复杂的阴谋。面具之下,唯有对你最真。
  • 认定的此生不换

    认定的此生不换

    一个平凡的女孩经历了很多让她心痛的事。如果换成别人可能抑郁,可她却依然选择面对。因为她知道命运都在自己手中。可是她也改变不了,她也是个普通的女孩啊。为什么她就受了那么多的心酸。她用自己的泪水换回了别人无数的开心,可她却不曾知道也有人为她默默流泪。
  • 你才神经

    你才神经

    这是一本颠覆你世界观的非常态人群心灵访谈书。书中收集了国内最离奇的非常态人群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22个经典案例。包括透视眼、多重人格犯罪、不眠人、潜意识训练、楔齿蜥眼、世界末日论、自我变性人、灵魂存在、智商转移、心脏移植与记忆跟随、阅读强迫症、四维空间的蚂蚁、人卵说、梦境控制、预测学等许多目前科学无法解答的行为和现象。
  • 腹黑三人组

    腹黑三人组

    腹黑三人陷入错综复杂的事件,总有最虐血腹黑的一对,绝非主角光环。
  • 阿泽与阳光

    阿泽与阳光

    青春期的悸动,只是比较在意你,不知道算不算喜欢呢?
  • 位面故事

    位面故事

    从《生化危机》到《火影忍者》再到《狐妖》再到……又到……这是一个叫顾明的少年在各个位面世界经历的故事。 粉丝扣群:598399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