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14100000051

第51章 五、《永嘉证道歌》浅解(1)

五、《永嘉证道歌》浅解

大师是圆觉证悟的人,已经打破无始无明,见得娘生前本来面目,即见性成佛;这是大师将是悟后境界借助于文字发显出来,即解悟,主要解说用功的方法,以接引后学,名《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宣化上人云“夫禅宗妙旨,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故达摩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岂有歌乎?又岂有歌中之解乎?然乃玄觉禅师静极思动,于无开口处而开口,离言说相而言说,老婆心切作不平之鸣,以游戏三昧演成《证道歌》诀,无非欲接引众生同登圣域。”

唐朝慧海禅师云:“众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众生,那么过去有无量诸佛如恒河沙,一尊佛度一位众生早就应该度尽,为何如今尚未度尽?要明白!众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

佛遗教经云:“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之佛,汝等是未成之佛。”

君不见

“君不见”三字,为反诘句式,往往用于句首,强化语气,以警醒人们,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丘锦清和丘福生合作的《君不见》歌词有:“君不见,落花无数,又焉知情为何物?忘不了烟花舞,谁也留不住。君不见,覆水难收?浪淘尽爱更汹涌,最难走红尘路,明日又如何?”

永嘉大师在此以“君不见”为《证道歌》起首,大意就是说,你难道没有见到吗?以此为话头,开启全篇。“君”,此处也是尊称,因为一切众生皆当成佛,学人得以由此亲见祖师本来面目。开篇起首就宣告大众皆有佛性,皆具足佛性宝藏,而迷不自见。

公案:一切具足

大珠慧海禅师曾向马祖道一禅师求法,马祖道一禅师以一直心相告,说:“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马祖的意思是,你大珠慧海禅师的自性里万法具足,无有欠缺,而且妙用无穷,您为什么在这里还心外求法,抛却自家宝藏,散走他乡?这里指出了任何人的内心,都具足开悟、成佛的各种因缘,不要向心外求法攀援,求取佛法。

就禅修者个人而言,开悟靠的是自己,他人道行再高也无法替代。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个人又该如何起修、下手?修行的方法是师父根据弟子的基本情况给予方便指导,而要真正开悟乃至于明心见性则需要行者自己用功参悟,从来就不存在现成的“门”,让你跨进去就可以成办生死大事。自己反观内省,用功参悟就是门,精进修持就是门。如何精进用功办道?放下万缘,通身靠倒,就是说要放下对自我的执着求取心、自私自利心、烦恼忧愁心、厌恶欢喜心,乃至于清净解脱心。简而言之,放下万缘是师父当机要求的;见自佛性或心光发显却不是任何高人能给予你的,连佛也无从给你。那是任何人本来就有的自家宝藏,与生俱来。就因为业力凡夫难以识得而已。

1957年11月,毛主席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对中国留学生演讲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一代伟人离开我们越来越远,但伟人的心声铿锵有力,至今耳畔犹存。

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犹如尚待雕琢的玉石;其中的任何一块玉石,不是靠人为的力量像变魔术一样,就可以任意变化出来,这是因为玉石本身就珍藏着玉的成份。一般人也许认为只有绝少数的人天赋出类拔萃,才可能会是玉,而绝大多数的人,包括地球上小小的我,如无名草般,大概不可能会是块宝玉。但是就佛教来说,如是看法显然是错误的,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就是说每一个人皆当成佛作主,就是如小猫小狗等飞禽走兽,乃至于飞蛾蚂蚁等,佛也肯定它们都当成佛。

由于业力使然,人先天秉性以及今生福报固然不一,有智愚、美丑等等的差别也无可否认,但佛对众生一视同仁,平等看待,其至真唯美的本质与佛性同在,是有待施以善巧方便之法挖掘、打磨和发显的。先天弱智的小孩,若从小就重视教育,加以引导,长大后也许会自食其力。先天残疾的小孩从小生活也许难以自理,家人和社会若绝不轻易放弃对其帮助和关怀,也有可能会一展所长,自立自强。

人生一晃几十年,只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之水滴。身处社会一角,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已经为生活的衣食住行操心难奈,即使这一生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已无望成为王侯将相,或者也不会有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和傲气,没关系。只要自己不再失去信心和慈悲,给弱者和残疾人以关怀帮助,给他人和自己以不懈努力,永不失去信心,绝不言退,纵遇绝境,也会柳暗花明,则进步一定属于悲智双运的智者。

马祖言“一切具足”,执着如此信念,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包括自己,都不要失望,绝不言弃。则你和我,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问心无愧、心手相连的社会中坚力量,勇为中流砥柱。善心和愿力可以改变一切,好人一生平安。

绝学无为闲道人

绝学,就是已经融通世间之学,了知其皆为有为、生灭和轮回之本,并非出离之道。所以,对于世间之法生起绝世弃学之心。而认为出世间的无为的佛法才是根本的绝世之学。

无为,拣去有为的分别,无所不为而又无所为。小乘以修身自利为宗旨,称有为。大乘行者以救世利他为宗旨,于一切法无所住,为而无为,安于道中,称无为。永嘉大师曰:“以有所得,并是有为,全不相应。”

闲道人,即清闲无欲安住道中之人,与道相应,不为尘劳所拘。沩山上堂曰:“尽十方世界,是个沙门全身,万象森罗,是个金刚正体,无坏无杂,无欠无余,故名闲道人。”

因为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迷真逐妄,背觉合尘,于诸尘境,贪恋不舍,无法出离。学道之人心能转境,而不随境转。正所谓“苟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所以,千差万别等闲一境,见月色以逍遥,闻泉声而念息。

禅家有偈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公案:空中一片云

一次,唐肃宗和慧忠国师同行,在山野观光。肃宗突然发问:“国师,您得到了什么佛法?”国师随即右手指天,反问道:“陛下,您见到空中一片云吗?”肃宗抬头一瞥,应声答道:“见到了。”国师自言自语,说:“钉钉着,悬挂着。”

肃宗的发问是:“国师,您得到了什么佛法?”首先,在肃宗的心头,还有人我是非的分别,有“国师”“我”以及“佛法”三者;还有“得到”,就有得失二者之间的分别心;肃宗对这个发问的当下,就是对佛法的执着和迷惑。

慧忠国师用“空中一片云”来表述当下的心境,回答肃宗的发问。显然,慧忠国师的心境是自由自在,如片云飞过,不留痕迹的。但是,慧忠国师以“空中一片云”为境界和当下的体验表述本身也是一种对外相的执着和挂碍,因为佛法的究竟之处是不可思虑和离于言议的不可思议境界,只不过是为回答肃宗发问的方便之法。而唐肃宗之所以有如此发问,更是源于其对佛法疑问的执着和罣碍。所以慧忠国师会认为,陛下已经在心中把那片云用分别心“钉”在空中,用疑心悬“挂”起来了,而不了解佛法的本质是心无挂碍,片云不留,一丝不挂,清净透脱。说明肃宗尚未悟得,也未见性,更加无法会得佛法一切现成,离言绝相的胜妙境界和殊胜功德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当职者会讲:“我对这个职位无所谓啦!”其实,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言者自己已经相当在意本身这个职位,不过他能事先有这份思想准备很好,免得被摘掉乌纱帽,到时候毫无心理准备,情感失落,难以适应这个变数,心转不过这个境界,难免会发生意外。所以,事先就有了这个心理准备,认为“在职也好,离职也行”,所以才这么说。经商的人面对经济环境不好,商海风云多变,难测,也提心吊胆地认为:“赚钱多少我不是很在乎”,毕竟打心底里,他还是希望能多赚点钱,但是千万不要亏本。能有如此想法的人已经不是痴者,难能如此,但是还不能算是一个大智者。

大智若愚的智者,其心亮如明镜,面对空中片云,惊涛骇浪,都视若身外;如镜中影像,去留无意,看它云卷云舒。于己无关紧要。在职去职,处众靠众,不生执着。许多在职者会上会说:“我是为人民服务,为子孙谋幸福。”

其实,在职者难免心中会有如此想法:“在职时,对自己还是比较有利,得人得势,为官生财有道,出入风光,处处好行方便。”虽然不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私心人皆有之,先有我之心,考虑一己之利,把自己首当其中,这也是人之常情,本也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在职时是否得意忘形?赚钱时是否心中有数?退职失势时,又是否失落无依,身心崩溃?”如在职时居高和众谦卑,得利均衡无欺,心中有数而不觉得意;退职后,交接顺当,无官一身轻,面容和蔼,而不觉失意,这才算是大丈夫“能屈能伸”。能上能下,能屈能伸,处变不惊,问心无愧,而如意自在,这才可称之为大智大勇者。

能上能下,能屈能伸,已经不容易;世间大丈夫本不多。但为人在世,总希望少一些烦恼困扰,多几分随心自在,那就要学一学禅者的智慧,过最简单的生活,一个人独处,把自己的身心当明镜,面对,思考,解读。当身心豁然脱落,天地与我同在,片云在胸宇不着边痕;也可浮身出界,回首天地又与我何干?天地本存,于我来之前,去之后;或者当下见之而有。天地既然可得也可失,那还有什么提不起,放不下的?天地间暂有一个小小我。

即使不能完全领悟,读一下这些文字,跟着文字想象一下,打破常规的固有思维,洗洗脑,也算是换了一种活法,体验另外一种幸福。毕竟,年轻人,不可能风光无限、永远得势、永远顺心。要能处变不惊,随顺因缘。这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做得很圆满的,这是来自于平时对自己的了解、发现,不是每个人都是天生全能的,人只能有一技之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才能是来自于日积月累和百折不挠的精进不懈。相信自己,挖掘潜力,开发智慧,当永不言败。

若已经到“夕阳无限好,已是近黄昏”之时,相信我们会及时调整心态,展现“为霞尚满天”的绚烂多彩,赢得身后一片喝彩!如空中片云不留痕,云在空中观自在。

想起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诗云:“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一年四季,春花绚烂,夏木荫凉,秋果丰硕,冬雪净心。我们若能彻底消除一己之私心,不生分别心想,则无论是春花秋月,还是炎夏寒冬,都会呈现平等无二的美的本质,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和美感,便不仅仅日日是好日了。

不除妄想不求真

妄想,就是依真如佛性上生起的一念无明之心,真妄都是佛性的一体两面。既然已经是闲道人,就再也没有真妄的分别之心了。所以,再也无妄想可除,也无真如可求了。无需头上安头,法外求法了。

真心,如空中朗月,光明皎洁。妄心,如蔽日的乌云。圣人之心常静如止水,澄清如镜;凡夫之心对境易起妄念,如海中惊涛骇浪。真心与妄心就恰如水与波浪的关系。我们凡夫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要静心寡欲;多些禅净,少些妄执。这样更加利于我们自我反观,护持真性。正所谓“静中观心,真妄毕见”。

志公《十四科颂》云:“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虚寻讨。”《圆觉经》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

公案:礼佛无所求

黄檗希运禅师在大殿上一心拜佛,当时的唐宣宗在这座寺院里出家,为沙弥。见此情景,就在一旁发楞,情不自禁地向黄檗禅师发问:“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长老您如此礼拜,为何所求?”黄檗禅师一字一句认真地答道:“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常礼如是事。”沙弥还是不得其解,继续发问,说:“用礼何为?”黄檗抬起右手就是一掌,照着沙弥左半个脸打将过去。沙弥面对突如其来的一个耳光,觉得十分委屈,抗议道:“您竟然如此粗鲁!”黄檗双目圆睁,指着沙弥责问道:“你知道这是何处,岂能容你在此说粗说细!”一边又抬起左掌,照着沙弥右半个脸打将过去。沙弥敢怒不敢言,只好怯生生地走开。

唐宣宗当时在黄檗禅师身边出家为沙弥,看过《维摩诘经》中有“夫为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知道菩提达摩的《二入四行》名之为无所求。

这个典故如此精彩,身为皇上的唐宣宗在大殿向黄檗禅师问法,被连打两个耳光。其实黄檗禅师是想帮他开悟。

大殿是供养佛陀的殿堂,是正法之所在,更是僧众证得法身慧命的庄严宝所。要了生脱死,并非世智辨聪的有为法可以证得。只能一心归命顶礼,依教奉行。所以,黄檗希运禅师在大殿上一心拜佛。沙弥见此情景,就在一旁发楞,情不自禁地向黄檗禅师发问:“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长老您如此礼拜,又是为何所求?”黄檗禅师也一字一句认真地答道:“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常礼如是事。”

因为了生脱死的大事是“无所求”的,不是世智辨聪所能分别的,是无为法,只能一心归命、依教奉行,所以黄檗以“常礼如是事”来回答沙弥的第一次发问“为何所求”。沙弥还是不得其解,继续发问,说:“用礼何为?”沙弥非得要在无所求之中发问“用礼何为?”不可,黄檗的第一巴掌是叫沙弥止语,依其身教一心拜佛,“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常礼如是事。”

而其并没有了解黄檗的真实用意,反怪其“粗鲁”,黄檗认为大殿是庄严的正法之所在,容不得一己偏见、杂念,只能依教奉行,所以责怪沙弥“岂能容你在此说粗说细”。所以难怪其连吃两个耳光。

当时身为沙弥的唐宣宗,自然无法了解开悟后黄檗禅师的悟境和善巧,挨了两巴掌,也还未明白被打的原因。身为佛子,就当依教奉行,谨遵为师身教言教,而其杂念习气太多,哪来这么多妄想、真伪、疑惑?喋喋不休,难怪讨打,被一打再打。

无明实性即佛性

无明,是最初的真心一念妄动所生,如风起水生波,本无一个固定的实体。水还是水,波只是因风一时生起的外相而已,并没有离开水而存在。众生无明实性中,即具足佛性,如波依水起,其水性不变。以般若智照,当体即是不生不灭的真如佛性。《大般涅槃经》亦云“明与无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即是佛性。”大珠慧海禅师云:“作佛用是佛性,作贼用是贼性;作众生用是众生性,性无形相,随用立名。”六祖云:“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公案:无下手处

石巩慧藏禅师为马祖道一禅师的法嗣,在俗时,本以射猎为生,并不喜欢见到出家人。

有一天,石巩急着追赶着一只身已中箭的鹿从马祖的庵前经过。马祖看到石巩气喘吁吁的样子,就迎上前去,于是石巩就问马祖道一禅师:“是否见到过一只受伤的鹿从门前逃过?”

马祖反问石巩:“你是何人?”

石巩答道:“打猎的。”

马祖问:“你懂得射箭吗?”

石巩答道:“懂得。”

马祖问:“你一箭射几个?”

石巩答道:“一箭射一个。”

马祖道:“你不懂得射箭。”

石巩问:“和尚,你懂得射箭吗?”

马祖道:“懂得,我一箭射一群。”

石巩道:“人和动物,彼此都是生命,为什么你一箭要射杀他一群呢??”

马祖道:“你既然知道鹿和人彼此都好生恶死,为什么不张弓搭箭自射,而要射杀鹿呢?”

石巩道:“若要自射,我无下手处。”

马祖道:“这汉血性汉子旷劫无明烦恼,今日顿息。”

石巩于马祖言下有省,于是扔掉手中的弓箭,以刀截发,投马祖出家。

这正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一个例子。

石巩当时只知道打猎的箭一次只能射一只鹿。一箭射中两只鹿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何况一箭射一群鹿?尤其是一箭飞过,一群活生生的鹿应声倒下,实在是太残忍了。

马祖看出石巩虽以打猎为生,但是个血性汉子,有慈悲心,所以再来激发他的灵性,以自射让其觉知无我,则旷劫以来的无明烦恼无根自除。石巩一听,当场开悟了。

“无下手处”,会得无我的本真,于是去除了一己之私,舍小我,得大我。如此,便能深切体验到心佛众生是同体共生,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是断除贪嗔痴三毒无明心根的良药,发显慈悲喜舍佛性的利剑。如此观想,则能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评判,消除一己的偏见,也能减少许多的争执和麻烦。否则,一己小我之心的执着会把许多人事和环境对立起来,于是处处成为闹哄哄的蜂窝,可以处处下手和和置喙,就可能烦恼丛生,矛盾不断了。

幻化空身即法身

幻化空身,即今四大本空、假和之色身。既然了知了无明实性即是佛性,全妄即真,当知此幻化之身就是法身。古人云:“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华严经》云:“法身充满于世界,普现一切众生前。”

故事:色如幻化

《论语·季氏》有云:“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大意是,年少之时,血气未定,身体尚未发育成人,在****方面要严加戒忌,即戒淫。清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里有一则“色如幻化”故事。

宁波有一位吴姓的读书人,他偏好于花街柳巷嫖妓,寻欢作乐。后来他爱上一位狐女,时常在风高月明之夜与狐女幽会。但他禁不住,仍然不断出入于青楼间。

有一天,狐女对他劝解说:“我有幻化的神通,能变幻出各种美女的身姿面容。凡是您所眷恋的女人,我只要一见到她,就能变得和她一模一样的容貌和身姿,惟妙惟肖。您心里只要有想谁的一个念头,我就会按照你的所想,立刻变成现实中你理想的美人。这岂不比你花金钱买笑美妙得多么?”吴生就请狐女一试。那狐女果然在顷刻之间就化身成他所眷恋的美女,果真是惟妙惟肖,难辨真伪。从此吴生便与狐女两相厮守,耳鬓厮磨,无心再外出游荡了。

后来,吴生试探着对狐女说:“和你朝夕相处,共度春宵,胜似眠花宿柳之欢,确实是很称心如意的。只可惜,我知道那些美女毕竟是你所幻化变现的,我心里终究感觉到好像有一层隔膜似的难受和失落。”

狐女辩解说:“不,这您就不能太认真和执着了。您应该明白,声色之乐,如石火电光,本来就是昙花一现的。岂只是我变化出来的美女是虚幻的,就是那位美女本身也是虚幻的。岂只是某一个美女为虚幻的,就连我自己本身也是虚幻的。就是千百年来的历代名姬艳女,又有哪一位不是虚幻的?白杨绿草,黄土青山,有哪一处不曾是古来歌舞升平的地方?翻云覆雨,红颜薄命,时光难再,终不免埋香葬玉;相聚尽欢,万种风情,花前月下,总难免别鹤离鸾。这一切生死人生的风雨行程,只不过是在手臂一屈一伸的顷刻之间而已。这之间两人两情相悦,恩爱厮守在一起,或仅仅有几刻钟,或者仅仅有几天,或者仅仅有几个月,或者仅仅有几年,可是终究都会有生离死别的大限之期。到了诀别的那刻骨铭心的时刻,那相聚数十年而撒手西归与片刻暂遇欢娱而别,却都是同一种感受,生死诀别如同悬崖撒手,阴阳两隔,转瞬成空。那种倚红偎翠,情意绵绵,留连缱绻的美好春光,不都一样恍惚如一场春梦么?即使是夙缘情深,心心相印,两人相伴终生,美好的青春也禁不住时光的流逝,各自都会老态龙钟,两鬓侵霜,非复年少故我。回想起来,年少时的黛眉粉面,妙龄青春,也不过是幻化一现而已。您为什么偏偏以为我变化出的美人是虚幻的呢?”

吴生听了狐女这番辩解的话,大为惊异,心开意解。两人以后相守数年,狐女与吴生辞别。吴生从此也就不再追风逐月了。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法身觉了无一物”:法身就是常住不灭,无有形相,众生本有的真性;又称为自性身或法性身。觉了,就是已经证得、觉悟了。“无一物”即一物不立、不执着,不为境所转。六祖惠能大师以偈语“本来无一物”而继承了五祖的衣钵,此处的“无一物”是需要学人用心参究、着眼的,可知,此语正是通达诸法实相的究竟正见。《显宗记》云:“知空寂而了法身,了法身而真解脱。”

“本源自性天真佛”:这是指彻见自己的本源自性。天真佛即本来即佛,即当体即真佛,无需修持,浑然天成。《六祖坛经》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又云:“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贩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虚。”

公案:诸佛众生心里出

荷泽神会禅师曾经向六祖惠能问法:“佛法的根源从何而起?”六祖答道:“诸佛众生心里出。”

佛法的根源也就是智慧解脱和般若妙用的根源,也就是众生离苦得乐、了生脱死的根源。在佛陀的慈眼观照下,六道众生轮回生死,忧悲苦恼,还未通达解脱自在之法。众生无始以来,生为业障凡夫,无明心动,妄波不止,造业无数,但其“无明实性即佛性”,真妄本来是佛性的一体两面,只要能够返妄归真,背尘合觉,则佛性心光自然透脱,清净本性自然显露无遗,则成佛之路并不是遥不可及。凡夫认为,佛法源于佛说;六祖却认为说,诸佛众生心里出,佛法的智慧本源源于众生的心里。“诸佛众生心里出”,也说明诸佛是从众生心里修得的,不是众生之外而别有诸佛;也说明,诸佛和众生是一心,并无二心。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心和众生心,是同一个本源。佛心的智慧,是觉而不迷,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众生心的烦恼,是迷而不觉,心动不安,妄波不息。但是,其本质是一不是二,佛性清净,如如不动,所以清净心生智慧;众生心起伏不定,妄动不安,固然烦恼不断。佛心静而常照,如明镜照物,了了分明;众生心动而不定,如妄波不息,污浊难辨,何能照物?只能面对外境妄生分别之心,不辨真伪,于是,追逐种种幻象,分别人我是非和利益得失,如此等等的心理烦恼由此生发。

“无明实性即佛性”,佛心的实性和众生的无明心实际上是佛性的一体两面,众生的无明烦恼心断,则佛心的实性显现,般若智慧心生,如明镜清净照物,一览无余,明明了了;如果无明烦恼心还有一丝波动,如风生水起,妄波不断,则智慧的明镜之心就不能反映照物的功用。无明心生,如风生浪起,便无法反映任何景物,则众生心烦恼不断;波平如明镜,则佛心实性显现,如明镜照物,般若智慧心生。

众生唯有依教奉行,顿见自心,如明镜清净无碍,不被境转而能转境,化烦恼为清净,则与诸佛法身同体的清净智慧心现前,妙用无穷。因此,佛法的本源在每一位众生心中,一切现成,本然天真。所以,佛心、众生心是息息相通,心心相印的。但是,诸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诸佛众生心里出”,众生是还在觉悟的诸佛,一切众生终将成佛。众生还没有个个心如止水,一平如镜,还受八风所动,妄波不息,执迷不悟,所以情绪经常随着内在身心和外在的各种烦恼所影响和困扰,不得安心,苦恼自己,也在困扰他人,不得清净自在和如意。

过去,太原孚上座为座主时,讲到《维摩经》至法身的意义时,有位修道者在座下听,就问座主说:“刚才座主您讲的是诸佛法身。请问哪个是座主法身?”座主回答说:“法身难道还有不同吗?”修道者道:“如人说食数宝,于己无益。欲穷达心源,以真修实证为上策。”座主说:“老僧解‘法身’之义,只能如此。却敢请道者为‘法身’作一解说?”修道者答言:“请您暂且稍息三五日,于空室内静坐,亲身实修,体取法身。”座主就依修道者所言,放下万缘,屏息一念,恭身端坐于静室,如是数日,精进不懈。忽然一天清晨,座主听到鼓声,恍然大悟,说:“始知本来无物”。

公案:好事不如无

有僧人生疑情,向雪峰义存禅师请教:“剃发染衣,受佛依荫,仗佛光明,为什么不许认佛?”义存禅师开示说:“好事不如无。”

“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禅宗见自本性,去妄破相的果敢与胆略,也是禅宗行人精进修行的表现。如果有所执着,就如心镜留痕,不能如实映照万物,其本然便失去天真无暇的体性。如果佛心妄动不安,便为心外之魔的化现,所以禅宗主张“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为的是回归本自清净的心。

义存禅师以“好事不如无”回答“为什么不许认佛”的疑问,是怕未见性的行者把佛认为是一种执着的外相,而心外求佛,彻底违背佛教自心是佛的本怀,背道而驰,又如何见性?

佛教强调自修自悟自证,不心外妄认假相。未见性的行人认佛实际上是在心外执相,与自心佛对立起来,又如何能见自本性。

开悟是自己的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绝不是心外认佛,执相为邪。

现前,学人若能返本还源,无修无证,始知本来是佛。二六时中,行住坐卧,触目应缘,随机度化。则一切无非佛事,行于道中。

罗汉桂琛禅师说:“若论佛法,一切现成”。佛法并非是什么人创造的,这和真理是人发现的一样。佛法是本来存在的,只是缺少人发现而已,本来一切现成。只因多了我执之心,即顽固不化的自我和主观意识。当一个人心动不安、妄想纷飞时,他已经远离佛法了。

公案:无开口处

石头希迁禅师曾经问庞蕴居士:“你见老僧以来,日用处如何?”庞蕴答道:“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意思是,石头禅师问庞蕴:“你自从见到老僧我以来,在平常生活乃至于行住坐卧处修行如何?”庞蕴答道:“你若问我,您平常生活中的修行,我真的开不得口。”

为什么这么说哩?禅家以为,平常心是道,道本无言,不可思议,离言绝相。所以动念即乖,开口即错。再者,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行者每一秒、每个念头都在用功参究,哪里有闲工夫节外生枝,打闲岔。魔佛也同斩,还须开得口?其次,功夫用得深的时候,心光发显,域外风光本就奇异多端,一心观想,安住道中,哪有闲念,何况再生言语多端,自困自扰?再次,日常的行住坐卧,安于当下,若再行于非道,拟前想后,即与道离。此外,禅者的日用寻常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人“不知最亲切”,本人说似“一物即不中”,何况言语妄说分别,以妄扰妄,则无有了期。如是等等,禅本是源于佛“拈花微笑”,与言语无关,所以说“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

所以,就禅本质而言,无论如何,也都无法用嘴巴说得清楚,言语表达得究竟。禅本是自修自证,重在行于当下,而不通于言语的。言语只是方便之法,为的是接引他人自证自悟。无言之教,是最究竟的开示,是无言的。所以,佛涅槃前说“吾四十九年说法,乃至一字未说”,文殊菩萨也赞叹维摩居士的沉默无言,是为菩萨不二法门。以言语表述出来的佛法早已偏离于禅修的当下了,谓等而下之。

反观一下我们每天的日用行事,真正的禅者是整日吃饭,没有嚼着一粒米;整日行脚,没有踩着一脚地。安于道中,无住生心。一般世俗人的生活,是每天从早到晚,基本是重复着不变的日程。一日三餐,上下班,或者聚会、郊游,如此等等。您曾经反省过吗?每一天忙忙碌碌,究竟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有些什么不同吗?早上刷牙,洗脸,匆匆忙忙。看看镜子中的你是没有什么改变的,其实每时每刻每秒都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你,无论从内在的身心,还是外在的容颜。偶尔翻出童年的照片,你会叫叔叔阿姨们猜手上的照片,然后告诉他们,那个龇牙咧嘴的黄毛丫头竟然是你!现在你已经出落成天上掉下的林妹妹了。其实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只是相似而已。

生活每天都在变化,否则就不会有生老病死,物是人非。

“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庞居士如此回答,已经把日常生活的修行概括无遗,不用置疑。“无开口处”,是启发我们不要心外求佛,更重要的是关注于当下的生活,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生活于当下,觉知每一个呼吸,体验生命的本真,乃至于每一个起心动念,都能清晰地觉知,这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如此生活,一定会充实自在,无怨无悔,禅悦法喜,行于中道。在禅修的境界里,生活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有新的发现。

若论佛法,一切现成。你我都行于成佛的金光大道之上,毫无疑问。若还再问,“即无开口处!”

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五蕴浮云空去来”:色受想行识是蕴结而成,故称五蕴;因其盖覆自性,使光明不现,又称五盖;因其属阴,有隐没伏藏之义,又称五阴。色,指一切有形色的物质,以窒碍为义;受即领纳;想即想像、分别思考;行即念念迁流不停;识即了别、别识。

这五蕴中的任何其一都遮盖住了我人本然天真的自性光明和智慧,如浮云蔽日。在八苦中有“五阴炽盛苦”。

?五阴幻身,忽生聚灭,如云浮于虚空中去来、聚散无定,了不可得,无有自性,当体本空,没有实体。

古人云:“五蕴山头一段空,同门出入不相逢,无量劫来赁屋住,到头不识主人翁。”志公《大乘赞》云:“诸法本空无着,境似浮云会敬,忽悟本性元空,恰似热病得汗。”

故事:无我

古时候,有一个出家人,无故被官府逮捕了,由官差押送着、把他发配到边境去充军,他们昼夜兼程,长途跋涉,赶往目的地。

出家人一路上发现押送他的官差脑筋似乎有点笨,这个差事似乎也不是什么“肥缺”,用不着机灵的官差来押送一个身无分文的小和尚,于是就盘算着如何脱身。

原来押送出家人的官差,因为出远门,于是备了雨伞、换洗的衣服,还有一些简单的日用物品,打成了一个包袱,随身背着。一路上,官差老是不停地叨念着:“雨伞、包袱、和尚、我”,还一边不停地用手摸摸包袱,再瞅瞅和尚,都在的,这才放心赶路。

有一天晚上,住客栈过夜,出家人请官差享用了一顿免费的夜餐,酒足饭饱之后,官差烂醉如泥。出家人马上把自己的衣服脱掉,换到官差身上,还替他把头发也剃光;然后自己换上官差的衣服,扬长而去。

第二天,官差一早醒来,赶紧检点:“雨伞?”雨伞还在床头;“包袱?”雨伞还在枕着包袱在睡觉的;“和尚?”官差摸摸自己的头,是个光头,就自言自语道:“哦,和尚的光头还在”,再看看自己身上的圆领方袍,确信和尚还在;“我?”啊,我在哪儿呢?找来找去,官差竟找不到我了。

这则佛教故事,说来是一则很幽默的笑话,也说明了人生绝对没有一个实在的自我啊!

所以我们要能够常随佛学,了解无我的道理,知道我们人生是无常苦空的,没有一个实在的我存在。这样,才能够自在,看破放下。

我最近在寺院看到一副对联:无人无我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

大意是,我们真的能够不生人我的分别之心,做到“无人无我”相,才能够观自在。反之,执着于一己我,就有了分别取舍之心,就有了你争我斗,人的整个心思就容易在人我是非中纠缠不清,这样,就不得自在了。

《金刚经》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是告诉我们不要执着于“色”“声”这些事物的空幻之相而去求取如来法身,正如《心经》上已经开示说“无色身香味触法”。如来法身的究竟是佛法,不生不灭。所以,“非空非色见如来”。

即使学佛多年,如果没有真正了知五阴无我,还是会被世间的一切假相所迷惑。

镇江金山寺至今还留有一件镇寺之宝:苏东坡的玉带。就是因为与佛印禅师调侃禅机而输掉的。

话说北宋时,一个艳阳高照的吉祥日,佛印禅师正在金山寺开坛讲经,道场内外信众云集,被围得水泄不通。大学士苏东坡居士也闻讯赶来,但是赶到法堂时,现场已座无虚席,没有空位了。这时禅师高坐在法座上,一眼望见苏东坡,就对他打着禅风机语说道:

“此间无学士坐处!”

苏东坡也是一个学佛参禅多年的人,听了以后回话道:

“何不暂借禅师的四大之身为座?”

“学士!你既要老僧四大之身为座,老僧有个问题,你若答得出,即将老僧之躯给你坐;你若答不出,就请将玉带解下,留在宝山永镇山门?”

“好的!好的!请法师问吧!”

“佛法讲四大本空,五阴无我,请问学士以何为座?”

若苏东坡答:“以假我之身坐本空之座,守得心光如镜,听师拂拭!”也可。

但是,满腹经纶的大学士苏东坡,给佛印禅师这么一问,愣住了,僵持在众目睽睽之下,哑口无言。佛印禅师唤侍者直取苏东坡腰间玉带。

原因是苏东坡还没有了却一个“我”,他的问话“何不暂借禅师的四大之身为座?”只是出于一种贡高我慢之心,想与禅师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比高下,可惜还是放不开一个我执,还未透脱世间幻相。

“三毒水泡虚出没”:三毒。指贪嗔痴,此三毒能害出世善法,毒法身慧命,使人不能觉悟,概由多身累劫习染所致,故名三毒。经云:“世间诸毒,以贪瞋痴三毒为最,五阴为体,三毒为用,相互发挥,一切善恶诸业,因之而生。”

众生为贪嗔痴心所驱使,贪得无厌,一心想多占财富,自己却浑然不知在造下多少罪业,乃至于转身堕落为狗,仍然执着守财,惟财是求。

典故:守财狗

“守财狗”的佛典故事,为隔世因果,报应现前,丝毫不爽。

说的是一天,佛陀从大富翁杜提长者的宅前经过,当时,长者不在。佛陀向宅里探了一下头,见长者的厅堂里像皇宫一样,家当豪华高贵,正厅旁还安放着一张很精致的躺椅,金光灿灿。

这躺椅是主人和贵宾坐的,但是,却被一只金丝狗所占有,只见它很舒服地趴在躺椅上,一旁的几只银碗里还供着很美味的食物,供金丝狗随时享用。这只狗在佛陀探头的一瞬间,就从躺椅上腾地跳下,吐着舌头,恶狠狠地冲着佛陀,一声声、一直狂吠不已:“汪!汪!”

佛陀对狗开示说:“你堕落为狗,仍然痴迷不悟,贪瞋痴念有增无减。今生来世,依然故我,习气难断啊!”然后即转身离开。

狗听完了佛陀的话,不再狂吠了,就夹着尾巴,趴在地上郁郁不乐。

没过多久,主人杜提长者归来,金丝狗不像往常一样摇头摆尾地跑去迎接主人,一直趴在原地,一动不动,连主人的叫唤,它也爱理不理。于是杜提长者问佣人:“是谁得罪了我的金丝狗儿?为什么它会闷闷不乐?”

佣人报告说:“刚才佛陀亲临,开示了几句话,它就静无声息,趴在原地,连饭也没有再吃一口。”

杜提长者爱狗心切,立即去请教佛陀开示:

“智慧的佛陀,您是那么地慈悲,但您为什么从我家门前经过,却骂得我家的金丝狗郁郁寡欢,不思饮食呢?”

佛陀答道:“你可知道,这只金丝狗前生是你的生父,所以你们特别有缘,虽然是隔世亲缘,却还相互欢喜、心有灵犀。”

杜提长者听佛如此开示,疑窦顿起,问道:“佛陀,凭什么能证明这只金丝狗的前生是我的生父呢?”

佛说:“他有守财的习气,而且十分执着,难以调服。在你小的时候,他怕家财失落,所以埋藏了好多金子和财富在你家里。因为你父亲执着的财念很重,过世了以后,还放不下这些家财宝贝,所以灵识又在老宅四周游荡多日,不再离去,后来终于又回到你家养的母狗胎内托生投胎,好回来继续看护这些家财。你若不信,可以回去亲自问它,过去所藏的金银财宝在何处?”

杜提长者听了佛陀的开示,将信将疑。快步跑回家中,来不及休息,他就急忙蹲下身来,抚摸这只狗,认认真真地对它说:

“金丝狗儿,你若真是我父亲来托生的,就带我去你生前藏宝的地方吧,好让我把家财挖掘出来,不再遗失。”

话音刚落,这只狗从躺椅底下直起身,看着杜提长者,眼泪不停地在眼眶打转。然后不停地摇着尾巴,在宅子里四处走动,嗅来嗅去,忙活了好一阵,最后,停留在老宅子的东南角,并且用爪子不停地扒来扒去,急得呜呜地哭。长者见到这只狗的异常举动,耳边想着佛陀的开示。就赶紧吩咐佣人移开家具,敲开地砖。十几个佣人掘了一丈多深,果然发现一处地宫,里面藏有许多装满金银财宝的瓮和珠宝箱,都一一贴着封条,写着年月日,盖着父亲的印章,原封不动地藏在这里。

杜提长者看到宝物,情不自禁,热泪盈眶,感慨地说:

“真是可怕!贪心执着,唯财是求实在可怕!我的父亲一生攫取了如此多的财产,造了不少恶业;又为了守住这些不义之财,竟然在往生后,还又回来钻进狗胎,托生为一只‘守财狗’。轮回生死苦海,堕落畜生道,而不忏悔。真是可怜悯者啊!”

志公《十四科颂》云:“大道祇在目前,迷倒愚人不了,佛性天真自然,亦无因缘修造,不识三毒虚假,妄执浮沉生老,昔时迷倒为晚,今日始觉非早。”可见,见性之人,了知三毒为净戒、解脱,本自虚妄分别而生,与慈悲喜舍之性本无二异。

《证道歌注》曰:“五阴既如太虚浮云空自去来。三毒还如水上之泡虚然出没。”若以般若观照,三毒幻化如水上泡影,皆为虚妄;自生自灭,没有实体;于本源自性上,亦了不可得。《坛经》云:“能回烦恼为菩提,回三毒为三聚净戒”。

白话解释:各位圣君、未来诸佛,您难道没有见到吗?这些已经绝弃世间之学而行无为法的心无所住的清闲无欲的道中人,已经没有妄想可除,也无真如可证。已经了知众生的无明实性就本来具足佛性,圆满无缺;众生的幻化空身即为具足法身。证悟了法身,了知一切境界皆平等一如,无有一物差别对待,回归到本源自性天真佛。此时,五蕴当体即空,如浮云游化于虚空,皆无自性;贪嗔痴三毒虚妄出没如水泡,自生自灭,亦无实体。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

无相之相名为实相,又名佛性、真如、法身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有一切事物的真相或真理独实不虚,无有变异,故名实相。六祖云:“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马祖云:“识取自心,本来是佛,不属渐次,不假修持,体自如如,万德圆满。”《坛经》云:“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

证得无相觉果即诸法实相,即无人、法,妙契真空,十法界平等一如,善恶诸相归于寂灭,欲觅地狱相亦了不可得。

刹那,就是很短的时间,出自《仁王护国经》,刹那为梵语音译,华言一念。佛经中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阿鼻为梵语音译,此处指无间。“刹那灭却阿鼻业”,即于一刹那中,无间地狱的罪业也灭尽无余。

众生因为有种种根性和好乐的不同,而佛陀往往能观机逗教,施设种种方便教化。有些顽固不化的众生,若有福报因缘,遇到大善知识,慧眼识得其善根因缘之处,不妨以强硬的手法来令其改邪归正,知足守道,而消其罪业,清净身心,增长慧命。

典故:比丘教化贼恶奴

佛住世时,舍卫城有一愚顽之徒,名为恶奴,平常惹是生非,不务正业,专门以偷窃为生。

当时,有一位比丘,惯于在墓冢间坐禅。有一天,到了乞食的时候,这位比丘就搭衣持钵入城乞食。这时有位长者,见到这位比丘,威仪严整,法相庄严,就心生恭敬,随即到自家房舍内取出一个毡制的圆顶篷帐供给这位比丘。回到冢间的时候,这位比丘遭遇贼人恶奴,盗贼恶奴见到这位比丘手持一个毡制的圆顶篷帐,便从这位比丘手中抢过来,占为己有。比丘本不生贪心,就随缘给他了。第二天,贼人恶奴又来了,再次向这位比丘强行索取衣服,比丘又再次给予了他。在第三天,比丘刚要外出行乞的时候,贼人恶奴又要来抢钵。当时这位比丘想,我就只有这个钵,用以乞食来活命,而这个强盗一再来强行夺取我的用物,而且永远也不感到满足。我今天应当略施小计来给他传授三归依,让他再也不来作恶了。想好之后,就和贼说:“请等我一会儿,我就给你钵啦。”贼听到这话,于是就地坐等着。比丘在茅蓬内取出绳,在窗口设下绳套,一切安置就绪,就对那盗贼说:我今天很疲劳,不能起身,你自己从窗口伸手进来,我给你钵吧。贼听到这话,随即伸手,入于窗内,于是,比丘一拉挽索,绳扣就将贼人的双手牢牢栓住,比丘又在茅蓬内使劲拉紧绳扣,牵引着盗贼的两个手臂,直直地从窗口处拉伸得笔直,把盗贼的双手又牢牢地系在柱上。然后这位比丘从茅蓬内走出来,举杖拷打贼人恶奴,打一下,让其念一声“当归依佛”,那贼痛不可言,比丘于是更严加呵斥,令其“觉而不迷”。又再次拷打,让其念一声“当归依法”,那贼更加疼痛不已,比丘又转过身来严加呵斥,令其“正而不邪”。又再次拷打第三下,令其念一声“当归依僧”,令其“净而不染”。这个贼疼痛得昏迷过去,好久才苏醒过来了,而后自己说道:“行者拷打我,痛得我彻心彻骨,说不出话来,我如果不低头认罪,您再授我四归依,我必死无疑。”说完,就跪地磕头求饶。于是,比丘为其解开绳套,放了他。贼到佛陀的住处,大声唱道:“今者世尊实大慈悲,令那比丘授我三归,还没有死;不然,若授我四归,我的小命早死了。”当时世尊,知道这个贼人心已调伏,即为说法,让他心开意解,当下就证得须陀洹果。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永嘉大师唯恐末世众生少善根福报,于此法门存疑难信,退失道心。故发大誓愿以令众生断疑生信,证无为觉果。

大师悲愿宏深,婆心切切!所说亲证之法门,无非欲使众生早日见性成佛,岂敢妄言?故知祖师大德恩重难报,于此可见一斑。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意思是,我所说法,乃亲证之道,我若打大妄语迷惑众生,则自愿堕拔舌犁耕地狱,经尘沙多劫,受无量苦报。

故事:忏业往生

清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里有一则“妄言离间遭夭逝,抄经忏悔脱苦趣”的故事。

据举人王金英说:江宁有一位书生,住宿在老宅的废花园里。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有位美女从窗外往里偷看。书生心里明白,这个女子非鬼即狐。但见她容貌美丽可人,也就不害怕了,便开门请她进来,那女子便婉转相就。但始终一言不发,书生问她话也不回答,只是含笑顾盼,脉脉含情而已。

如是相处一个多月,书生始终不知道她的身世。有一天,书生拉着她再三盘诘,她就拿过笔来写道:“我本是明朝某翰林的侍姬,不幸短命而死。只因生前妄言巧语,以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挑拔离间,搅得一家骨肉反目为仇、情同水火。我死后遭阴司谴责,罚我变成哑巴鬼,已沉沦二百多年了。你如果真的怜爱我,请为我抄写《金刚经》十部,我便可依仗佛力,超脱苦海。我将生生世世感念您的大恩大德。”书生答应她的请求,并立即抄写。

十部《金刚经》抄写圆满的那天夜晚,女鬼又翩翩而来,恭恭敬敬地向书生拜了又拜,然后仍然取笔写道:“凭借您为我抄写《金刚经》的功德,我得以忏悔前生之过,现已脱离鬼趣。但因我前生罪孽深重,只能带业往生,还必须做三世的哑女,才能说话。”写罢,飘然而去。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

非历次第渐修而顿觉菩提之人故称顿觉。百丈禅师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神会大师示众云:“其渐也,历僧祇劫,犹处轮回,其顿也,屈伸臂顷,便登妙觉。”

“如来禅”,即世尊于灵山会上拈华,以青莲目瞬视迦叶,迦叶心领神会,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迦叶付阿难,乃至二十八祖菩提达摩西来东土传法,尊为禅宗初祖,辗转至曹溪六祖惠能。自后灯灯续焰,祖祖联芳,此心地法门代代相传迄今,名为教外别传。《荷泽语录》:“以其无所得,即如来禅,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以无住故,即如来禅。’”

“六度万行体中圆”:是说顿悟后始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分别对治悭贪、毁犯、嗔恚、懈怠、散乱、愚痴。此六度总摄一切行门,故称六度万行。所有行门皆在般若一念之中,本来具足;乃至万行功德也为自性本有,无有欠缺,圆满具足。所以说“六度万行体中圆”。《显宗记》:“六度自兹圆满,道品于是无亏,是知我法体空,有无双泯。”

在《悲华经卷》第七,《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五(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中,记述了菩萨以“一音说法”而众生各得其解:“世尊!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一音说法,或有众生学声闻乘,闻佛说法,即得知声闻法藏;或有修学辟支佛乘,闻佛说法,便得解于辟支佛法;或有修学无上大乘,闻佛说法,便得解了大乘之法纯一无杂;若有修集助菩提法欲得菩提,闻佛说法,即得舍财,行于布施;若有众生离诸功德,悕求天上、人中快乐,闻佛说法,即得持戒;若有众生互相怖畏,有爱瞋心,闻佛说法,即得相于生亲厚心;若有众生喜为杀业,闻佛说法,即得悲心;若有众生常为悭吝、嫉妒覆心,闻佛说法,即修喜心;若有众生端正无病,贪著于色,心生放逸,闻佛说法,即得舍心……若有众生未觉一切佛法之门,闻佛说法,即得鲜白无垢净印三昧;若有众生未得具足一切智者,闻佛说法,即得善了三昧;若有众生未得成就一切佛事,闻佛说法,即得无量不尽意三昧;如是等众生,于佛法中各得信解。”“有诸菩萨,其心质直无有谄曲,闻佛说法,即得八万四千诸法门、八万四千诸三昧门、七万五千陀罗尼门。有无量无边阿僧祇菩萨摩诃萨修集大乘者,闻是说法,亦得如是无量功德,安止住于不退转地。”

《中国百科全书》(佛教篇)释“顿悟”。

佛教教义。佛教关于证悟成佛的步骤和方法。与渐悟相对,指无须长期按次第修习,一旦把握住佛教真理,即可突然觉悟而成佛。顿悟之说,在佛教经典中早有记载。《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即有“速疾解脱顿悟涅槃”之语。《菩萨珞璎本业经》卷下“佛母品”也称“听等觉如来说珞璎法藏,是故无渐觉世尊,唯有顿觉如来”。中国佛教不同派别在成佛的步骤、方法上,理论各有差别。安世高所传的小乘禅学,侧重于数息行观的精神修炼,认为达到阿罗汉果位也要累世修行,积累功德,后被看成是主张渐悟的一派;支谶、支谦所传的大乘般若学,侧重于****,直探实相本体,后来被看成是近于顿悟的一派。东晋时的支道林、道安、慧远、僧肇等把成佛的步骤、方法与所谓菩萨修行的“十住”阶次相联系,认为在“七住”以前是渐悟过程,到了“七住”,对“无生”(实相、真理)法有了坚定的识,已证得“无生法忍”,虽非究竟,但已可有顿悟。这种顿悟,还承认“一住”至“七住”是渐修过程,是一种渐进的顿悟,被称为“小顿悟”。

顿悟说的创立顿悟之说由来已久,但真正创立学说的是东晋、南北朝的道生。他认为,在“七住”内没有悟道的可能,必须到“十住”时最后一念“金刚道心”,才有一种犹如金刚般坚固、锋利的能力,顿将一切妄惑(“愚昧无知”)断得干干净净,由此得到正觉(真正的觉悟),即顿悟成佛。相传道生著有《顿悟成佛义》,已佚。在慧达的《肇论疏》中引有道生语:“夫称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语照极。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恚释,谓之顿悟。”意谓佛理是不可分的整体,故对它的觉悟,亦不能分阶段实现,必须顿悟。他还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见性即可成佛。无须按次第修习。这种顿悟成佛说,在当时佛教中是骇俗之论,反响强烈。先有慧观撰《渐悟论》,主张渐次悟入而成佛,反对道生的顿悟说。后有昙无成作《明渐论》,阐述渐悟的道理,也不同意道生的顿悟见解。南朝名士谢灵运则支持道生的顿悟理论,并有所发挥。他著《与诸道人辩宗论》,与许多对顿悟之说有疑问的法勖、僧维、法纲、王体元等人问答与辩难。认为渐悟只是一种引导愚昧者的方便说法,只有顿悟才能得到佛教真谛。另有慧睿著《喻疑论》,也赞成道生的顿悟说。道生的顿悟说,由于其弟子道攸、法瑗等人的弘传,影响极大。直至南齐时,荆州隐士刘虬,作《无量义经序》,宣扬“入空必顿”的观点,也主张顿悟成佛。南朝宋文帝和孝武帝对道生也都甚为赞扬,并召请顿悟论者入京宣讲顿悟说。

顿渐相争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对顿悟、渐悟也有了新的理解。到了隋唐时间,顿悟、渐悟之争尤烈。禅宗主张顿悟说,其余各宗大都主张渐修。禅宗内部,又有“南顿北渐”之说。北宗神秀侧重渐修,南宗惠能提倡顿悟。惠能认为,“凡夫”和“佛”,并无多大差别,关键在于“迷”和“悟”。而由迷到悟,又只是“一念”之间。所谓“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后来这种顿悟说还发展成为所谓“棒喝”和“机锋”,用一顿棒打或大喝一声以破除对方的迷执,一下子达到大彻大悟的境地。

影响禅宗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顿悟理论,在佛教中影响颇大。而且对中国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宋明理学,也产生很大影响。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所倡导的“一旦豁然贯通”的工夫,就脱胎于禅宗的“一悟即至佛地”的顿悟说。陆九渊提出直接“发明本心”以达到“知”的认识论,也源于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理论。(高振农)

同类推荐
  • 重生光影年代

    重生光影年代

    苏长青重生在九二年某个夏日的黄昏,开启了他的光影世界。这是一个小导演从MV拍起的故事。“属于我们的时代从来就未曾到来,前路浩浩荡荡,万事皆可期待。”新书《六本木之狼》已经发表,感兴趣可以同时移步前来指导。
  • 我的妻子是女皇

    我的妻子是女皇

    他是多金而又帅气的总裁,因缘际遇她不可自拔的爱上了他。她是陆战军区里最年轻貌美的女军官,有着清冷而又出尘的外貌。因为家族利益她成为了他的妻子,可在一夜激情后他却说:“我给你妻子的头衔,但是我的人跟我的心永远都不会属于你。”她一脸的落寞,却并没有过多的情绪,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个事实,只是愣愣的看着他甩门而去,从此不再相见。几年之后当她一身军装冰冷如斯的带着一个酷似他的小孩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的心乱了,而她的情是否也会跟着乱了呢?
  • 极品美女图

    极品美女图

    得到这张超级稀有极品美女图,就是得到天下美女?得到这个超级稀有极品帅哥,就是都市里所有极品美女的梦想?都市群芳争艳,异界神尊附体?500年前血龙帝转世?龙斗士降临?演绎一场都市不朽神话,看哥如何纵横黑白两道,我看好你的妹妹,你给不给我?不给我我就抢了。
  • 我的系统要你命

    我的系统要你命

    “系统,我想成为有钱人。”“没问题,让你当CEO。”“系统,我想要一个女票。”“好,给你一个白富美。““系统,这样的生活我还想多活几年。”“宿主,你的生命值不多了,必须尽快补充。”进入一个虚拟世界,想要活下去唯一的途径,就是掠夺别人的生命。
  • 超神狂少在花都

    超神狂少在花都

    【2017最火都市爽文震撼来袭】美女?小爷宠着!敌人?给小爷跪着!鉴宝?小爷照单全收!病了?小爷心情好再看!史上最强老板系统,横扫八荒六合之神器!你,值得拥有!爽爆了!快来收藏、打赏吧!!!
热门推荐
  • 十里红芍

    十里红芍

    春风十里,十里红芍。念桥边红芍,年年知为谁开?
  • 召唤之武侠

    召唤之武侠

    召唤武侠人物感兴趣的加群。QQ群:811601796
  • 穿越之农家小娘子

    穿越之农家小娘子

    遭受暗算死去的宋秋儿,没想过自己会穿越,还穿越成一穷二白,没爹疼没娘爱的孤女身上。接受事实的她,准备在古代混个风生水起,结果捡到一个痴傻失忆的男人。只是这男人,好像没有想象中的痴傻。“阿木,你的房间在旁边。”宋秋儿无奈的看着眼前又半夜爬床的男人。“你是我娘子,当然是该睡在一个屋的,这样才能生宝宝。”男人语气理直气壮。宋秋儿哄诱的开口:“夫妻当然是分开睡的,生宝宝不是这样生的。”“你又骗我,他们说生宝宝就应该睡在一张床上的。”“唔!”宋秋儿欲哭无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素命倾云

    素命倾云

    素颜如雪,她有倾城容貌,作为丞相嫡女,她本该享尽荣华富贵,却因为背负着前世的使命,不得不与他纠缠。面如冠玉,他有傲人容颜,作为江湖浪子,他本该四海为家,却不知为何,对她苦苦纠缠。好不容易付出真心,却遭到了背叛。终结,是在一起还是离别“楚绝殇,难道你从来没有爱过我。”摇头,晃出一地心碎,满地的甜腥是否有他无言,从此恩断义绝
  • 消逝后留下了什么

    消逝后留下了什么

    踏上超凡之路前,内森觉得自己做好了准备。并非不知道这条路的坎坷,而是因为相信自己。即使伙伴们,因为伤病、意外、缺乏天赋……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这条路时,他都不曾怀疑过。直到,那一天。战争爆发,伙伴们像流星一般划过战场,陨落,最后消逝的了无踪影。他才第一次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对这个世界来说不值一提。没有人能回答他,在这个没有永恒存在的世界,消逝是所有事物的宿命。而战争——超凡者之间的战争,以终结世界之姿,席卷而来。那一刻,内森甚至觉得这个世界,将在一瞬间,消逝的一干二净。好在,人类给了自己的同类最后一丝温柔,没有让这个物种的存在过早的成为这个星球逝去的记忆。立在战争后的废墟上,内森终于发现:消逝后,也会留下一些东西……
  • 染木瑾昔

    染木瑾昔

    小时候那个因父母双亡借住在你家木瑾昔你还记得吗?染墨城。那个天天黏着你的木瑾昔。十岁那年,因一次意外木瑾昔走丢了,记得你,染墨城还为她哭过吧!五年后,她又出现在你面前……
  • 天女泪

    天女泪

    前世葬身火海,今世重生到了废材无颜嫡女身上。千年的羁绊,能否换来最终的白首偕老?天书的预言,她又该如何选择?她跨过时空来到这里到底是久别重逢的喜悦还是刻骨铭心的伤痛且看她如何选择来结了千年的爱恋!
  • 春气暖

    春气暖

    【强大腹黑公主vs自卑绝美小倌】【小剧场版】最近,江流石很忧愁,他想,他可能对公主魔怔了。他一天不见公主,就浑身不自在,看什么都伤春悲秋,时刻体会什么叫“相思入骨,无药可治”,什么叫“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等好不容易与公主见了面,却说不出什么俏皮话,只知傻愣愣地盯着公主,还想把她的发与自己的发,打一个同心结,生生世世不分开。江流石:这还是我么?这还是我么?说好的天下第一名倌、天下第一美人呢?说好的妖媚如狐,撩人于无形呢?容华:阿石眼神好奇怪,本宫最近还是少见他为妙。江流石:我太惨了……【前面内容偏权谋,女主与男二斗得死去活来,也埋了许多伏笔。】【第十五章,男主正式出场,与女主有许多互动,总是甜甜蜜蜜。】【权谋一直贯穿始终,女主慢慢变得强大腹黑,才算挣得一丝生机。当然,这期间男主也与她一同成长,给了女主如月如星的爱,才让女主更加有血有肉。】【另:因篇幅所限,内容简介版放不下,我会放在评论中置顶。祝诸位小仙女阅读愉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世汐影入微澜

    九世汐影入微澜

    九世之旅,多幸运,最后是你。“感谢你,陪我走过漫长旅途。”“能陪你生生世世,是我的荣幸。”黑夜漫长,你是最亮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