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钓鱼其乐
钓鱼,和上学拿奖状,同样会是我很感兴趣和兴奋的两件事。
我是醉心于钓鱼的,而且乐在其中。吃鱼没有取鱼乐。
记得早上起来上学前,我有时会起早;或者在星期天,暑假期间,钓鱼是最好的机会。但是有时候,会被大雾中赶来的队长抓住,说是队里的“家鱼塘”,是公家的,不允许私自钓鱼的。钩子有时候会被没收,被卷着裤腿的麻队长带走,插到正在插秧的秧田中央;有时候我们闻风而逃,才能免于被“就地执行”,鱼竿被队长掰断,鱼们被放生。
钓鱼的鱼竿其实很简单,就是一把竹竿,消去结,在竹竿头上,系上鱼线,取来鸡毛,剪成一节节的,穿上、做浮子。鱼线当初就是缝衣服的棉线,后来学校来了买杂货的人,那有了塑料丝线、尼龙线。鱼钩,当初是我爷爷就着煤油灯火上,给我烧红了缝衣针弯的;当初就是用我父亲做木工用的两把铁钳咬着弯起来的。以后发现虽然能钓着鲫鱼,但是在桥上钓鱼,提着鱼在钩子上往岸上跑的时候,鱼常常一路挣扎着跳脱鱼钩;多大的鲫鱼眼睁睁地逃了。后来我爷爷作了改进,把烧红的缝衣针弯成钩子之后,把针头再往里弯45度,这下好多了。但是总是比不上卖杂货的人那倒嘴子小而锋利的不锈钢鱼钩,那个才稳当,只要鱼儿上了钩,到手的时候,把钩子从鱼嘴里拖出的时候,总是要扯破鱼嘴里的一块肉,但是鱼儿不流血,坚强吗?遇到大嘴大头的鱼,鱼钩总会掐到嗓子眼或者进入鱼肚子里去,那只能牺牲或者破肚开膛取钩子了。这可要耽误时间了。春钓阳夏钓阴,夏钓深冬钓浅。下风闻水气,鱼多的地方能闻到鱼腥气。“草多钓少,草少钓多”,说的是下鱼钩的地方,与河里水草的关系。在水草密集的地方,找空地方下钩子;在河里看不到水草少的地方,找有水草的地方下钩子。还有先“打食堂”,用米或者喂猪的食,召集鱼儿们来赴鸿门宴,一般暖天,15分钟后起钓,冬天大概要半小时以上。内河深沟里藏大鱼,鱼是深色的;浅沟里鱼儿偏小,亮色。一般暑假,是我钓鱼的黄金时段,我一般早上提前“打食堂”,我们那是农庄线,人家都是在一天河的两岸落户建房,每个人家有一个河出口,就是在水边淘米洗菜的地方;我一般在北岸边的人家河出口“打食堂”,打上十多个,十五分钟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挨个儿站在每个人家的河出口“桥码头”的河凳上钓鱼。一般每处第一轮只能钓个3、5条鲫鱼,赶紧赶下一处,不然时间长了,约莫鱼儿会散宴的。遇到个别地方鱼多的,可以再回来,重复第二轮钓。这样,半天一般总能钓上几十条。以后,我还用缝衣针穿上,把鱼线绕道中间,横着系个结,再从针鼻处穿上蚯蚓,甩到河里,钓鱼。能捕到鳗鱼,黄鳝,乌龟,甲鱼,有时候真的收获可观。也有被鱼吃掉鱼钩的,或者有鱼缠上水草而逃脱的。
有一次,我爷爷到河里捞苇草,做绿肥。回来告诉我说,在河沟一处坟地的下方,发现一处水草上有乌鱼仔窝,仔乌还没有活;肯定有乌鱼埋在周围。
爷爷帮助我找来一颗长点的铁丁,弯成一把鱼钩;在钉子的上首,也弯了穿鱼绳的眼孔;再穿上自己搓的麻绳。那时是收稻子的季节,我很轻易地就抓来一只小田鸡,系上钩,做钓饵。和我哥哥撑着小船赶到目的地,这河岸上是一处人迹罕至的乱坟场。我站上岸,分辨出乌鱼仔的所在处。就扬起竹竿,让小田鸡在乌鱼仔上上窜下跳,没有活动几下,只听见不远处一阵风呼过、腾起浪卷,我的鱼竿猛地一沉,鱼钩被一股力量席卷而去,劲还蛮大的,把鱼线拉得紧绷绷。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家伙,我一惊,以至于我差点没站稳,在僵持较劲中,被拉倒。在较劲中,我一使劲,乖乖,一条大乌鱼,被我提出水面,有我半人高,乌黑的。被我站在一旁的哥哥一把接过去,我们弟兄两个费了好大功夫,才把这条大乌鱼给制服了,塞到船仓里。到家的时候,被对岸的金婆婆看到了,直呼惊讶,说像个“牛隔头”——就是套在水牛肩上运东西的木头支架。
那条鱼有四五斤重,全家人大饱口福。饭桌上,我爷爷说,还有一条公的鱼不要去钓了,不然那趟乌鱼仔没有鱼领了,要被乌龟王八吃掉。说这是条母的,因为肚子里有鱼仔还没有咬出来。应该还有条公的鱼,公的应该小些。我爷爷说鱼仔不要吃,我问为什么?父亲说,一个人一辈子吃多少条鱼,都是命中注定的;吃多了就没有鱼吃了,一口鱼仔就是几百条鱼。所以鱼仔不能吃。
我爷爷叫我们把乌鱼仔放生了,说鱼仔是死不掉的,遇水就能活。有水就有鱼,鱼仔遇水就能活过来。有的死水沟里还藏着鱼,都是含有鱼仔的粪便下到田地里,再随雨水流到河沟,鱼仔又复活过来而长大的鱼。以后我听母亲说,乌鱼死了会由黄鳝领着长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黄鳝不容易被捕到吧,黄鳝为什么又不吃乌鱼仔?而乌龟王八要吃乌鱼仔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