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财者鉴
佛教是讲因果业报的,众生三毒不尽,深为其害,终日营求贪取,做着生活的牛马,不时患得患失,惶惶不安。一切众生,从无量劫以来,因这些贪欲的杂染,才在六道中生死轮回不已,死死生生,烦恼不堪、疲于奔命,如此轮回于生死疲劳,难道不就是从贪欲而来的吗?贪欲,实在可怕。世上亡身害命的,往往都缘于贪欲。飞蛾投火,鱼儿上钩,皆为贪欲促使;窃盗、****而被囚在狱的犯人,都是贪欲所害。
六道众生因为贪恋五欲六尘,作诸恶业,所以身心,常被生死缠绕。如《楞严经》上说:“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所以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佛经上说,我人有三种根本的烦恼,曰贪、嗔、痴,此称为三毒,亦名曰三火。而三毒中的贪,是苦的直接原因。
请看如下一则“贪财者鉴”的佛典故事。
从前,有兄弟二人,一同外出经商。由于他们心地善良,诚实守信,肯吃苦耐劳,薄利多销,各自赢利不少,心里很高兴。常年在外,难免不思念家乡亲人,于是兄弟相约,择期还乡。
二人一起踏上归途,在行程中。为兄心里私下盘算着:钱是万能,上通神明,下使鬼役。世间所有,无钱难备。然而寡财作事,谋事难成,今行旷野,杳无人烟。我何不将弟杀害,夺其所赚金银,满我所贪?
而这时,为弟也在私下里盘算:出外经商,异常辛苦,风餐露宿,所赚无多,此地偏僻,空旷无人,我何不将兄杀害,夺其所有,坐享其成?兄弟二人,各自心怀鬼胎。因此,语默动静中,暗藏杀机。
值此恶念交参,生死攸关之际,所幸兄弟二人,忽而念及家中堂上父母双亲,皆白发苍苍,临行前拄杖送至村口,寒风中一再叮嘱:“兄弟手足,出门在外,要好相照顾;随缘尽力,本分而为,赚钱多少,不必过分在意。虽然不能服侍左右,能在外惦记家堂二老,也算尽孝;家中妻儿老小,时时望你兄弟二人平安早归。”此时,二老音声,妻儿身影,如临目前,遥想旷野尽头,全家老小相迎、团圆之幸。情不自禁痛生忏悔,惭愧不已,转生念言:“为利不义,手足相残,薄情至此,与禽兽何异?”
于是,兄弟二人共至一池边,兄向水中投入金钱。弟言:“善哉!善哉!”
接着,弟也向水中投入金钱。兄言:“善哉!善哉!”
事后,兄弟二人相亲握手,便互相发问:“你我为何都向水中投掷金钱,又为什么异口同称,但言善哉?”这两位兄弟各自回答对方的话大致都是一样的:“我因贪心作孽,生起了不善的邪念,是因为还想贪求更多的金钱,乃至于内心生起了邪恶的杀念,欲手足相残,现在我把多余的金钱投入水中,以消除贪念。现在贪念已经和多余的金钱一起抛弃到水中了,所以我欢喜地赞叹自己的善行,故言‘善哉’!”因为这个因缘,从此之后,兄弟二人,过着淡泊节俭自给的生活,偶尔有些结余的金钱,就供养三宝,救济穷人。
天下百姓,终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奔波营生,无不是为了养家谋生。然而君子爱财,宜取之有道,谋之于义。设有非分之财,家中宁可断炊,也切忌妄取。所谓吃得菜根香,淡有至真味。本分做人,心底无私,魂梦安稳,夜无惊痕。
佛经上还说:“若人多贪求,积财无厌足,如是狂乱人,名为最贫者。”
从前有一富翁,平时生活节俭,将所结余的金子,全部埋在墙脚地下,每天临睡前都要过去绕着埋金处看上半小时,并且自言自语或者哼着小曲儿,一直以此为乐。后才能安然入睡。不料一日被贼人发觉,连夜挖掘,富翁次日见盗贼把墙角搞得狼藉不堪,埋金的坛子已被打碎,黄金也被偷个精光。富翁于是趴在破坛子片片上老泪纵流,如丧考妣。邻居们听到哭声如此伤心,来问何故,富翁答言:“失金。”人们问这些金子急需用否?富翁答道:“就是为了积蓄,看护金子而已。”问话的人说:“既是无用之金,今改埋砖头,犹逐日当金守护,何苦哀痛如此。”此虽属市井戏言闲话,也可为贪财者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