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的买主)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以获取最高利润的定价方法。垄断厂商主要依据地理差别、产品用途、时间、消费者收入等将同一产品分配在不同市场上。
2.价格歧视的几种应用方法
(1)优惠券:消费者甄别,即消费者有权决定是否使用该券。凡持该券的消费者在消费时比没有持该券的消费者享受一定的优惠,这对于低收入阶层吸引力较大。如麦当劳发的优惠券。
(2)双重收费:双重收费是指垄断厂商要求消费者首先付费以获得一种商品的购买权,然后,消费者再为他们所希望消费的每一单位该商品支付额外的费用,即先后收取进入费和使用费的行为。
(3)捆绑销售:捆绑销售是指厂商要求客户购买其某种产品的同时,也必须购买它的另一种附属产品。这种价格歧视方法在很多国家是不允许的。
垄断竞争市场
(一)垄断竞争市场概述
1.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特点
垄断竞争市场是介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其竞争因素多一些,是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结构。其垄断竞争厂商一般存在于日用品工业、食品工业、零售商业和手工业等行业中。特点有:
(1)产品是有差异的。
(2)行业的进入与退出比较容易,从而厂商数目也较多。
(3)厂商对产品价格存在一定的影响力,即企业存在市场势力。
2.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不完全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需求曲线弹性不可能为无穷大。同时,厂商间存在激烈的竞争,需求曲线弹性也不可能为零。垄断竞争产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有两种:
(1)主观需求曲线(d),又称自需求曲线或预期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2)实际需求曲线(D),又称比例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其产品价格,而集团内的其他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的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
1.短期均衡(MR=SMC)
垄断竞争厂商谋求利益最大化,其产量和价格决策模型与其他厂商一致,即要求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若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则厂商增加产出,如果边际收益低于边际成本,则厂商减少产出。
2.长期均衡(MR=LMC,P=LAC,AR=LAC)
长期内厂商与提供类似产品(具有相互替代性的产品)厂商进行竞争,达到均衡时,产品的价格和平均成本相等。
3.垄断竞争的效率损失:资本的容量过剩
垄断竞争的均衡处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的左边,而完全竞争时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可见产量要比完全竞争时少一些,即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没有完全发挥自身的生产能力,存在过剩生产能力,事实上是一种损失。
4.非价格竞争
(1)差别产品。差别产品是非价格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差别产品指将产品的差异性变大,如变换颜色、款式、质地和做工等改变原有的产品,以形成产品差别,使新的均衡条件下超额利润高于原来均衡时的超额利润。
(2)广告。广告对垄断竞争厂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垄断竞争厂商扩大产品销路的重要手段。广告一方面会增加产品的销量,但另一方面会增加销售成本,因此,垄断竞争厂商是否做广告以及花费多少费用做广告是它必须考虑的事情。
(3)售后服务。在价格既定的前提下,厂商推出售后服务对于产品的促销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优质的售后服务虽然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成本,但能够扩大在同类商品中的市场份额,给厂商带来收益,甚至改善厂商整体盈利状况。
寡头市场和策略
(一)寡头市场竞争模型
1.寡头市场的结构特征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其产量在该行业总供给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市场结构。其特征是:
(1)市场上仅存在少数厂商。厂商数字没有准确衡量指标,一般在2~10家之间,每家寡头厂商在市场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市场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所以制定任何决策之前必须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
(2)产品同质或异质,厂商之间同样存在激烈竞争。
(3)进出市场都有障碍,进入难退出亦难。
(4)信息不完全,厂商不能像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和完全垄断厂商那样独立决策,这种反应是厂商无法预测的,这就产生了厂商行为的不确定性。
2.非合作模型
(1)产量竞争模型
①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由法国数理经济学家古诺1883年在《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中提出。
基本假定:
第一,假设一个行业只有两个寡头厂商,每个寡头厂商生产同质产品,并追求利润最大化。
第二,两个寡头同时作出产量决策,即寡头间进行的是产量竞争而非价格竞争,产品的价格依赖于两者所生产的产品总量。
第三,双方无勾结行为。
第四,每个生产者都把对方的产出水平视为既定,并依此确定自己的产量。
第五,边际成本为常数。
第一步:厂商A先进入市场,其占有市场需求量的一半,即QA=Q/2
第二步:厂商B进入市场,占有剩余市场的一半,即QB=Q/4
第三步:厂商A调整政策,占有B留下来市场的一半,即QA=(1-1/4)Q/2=3Q/8
第四步:厂商B调整政策,占有A留下来市场的一半,即QB=(1-3/8)Q/2=5Q/16
………
最后达到古诺均衡解:QA=QB;QA+QB=2Q/3
②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由德国经济学家斯塔克尔伯格(H.Von Stackelberg)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该模型假设厂商1先决定它的产量,然后厂商2知道厂商1的产量后再作出它的产量决策。因此,在确定自己的产量时,厂商1必须考虑厂商2将如何作出反应,其他假设与古诺模型相同。这个模型也被称为“主导企业模型”。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是一个价格领导模型,厂商之间存在着行动次序的区别。产量的决定依据以下次序:领导性厂商决定一个产量,然后跟随着厂商可以观察到这个产量,然后根据领导性厂商的产量来决定它自己的产量。需要注意的是,领导性厂商在决定自己的产量的时候,充分了解跟随厂商会如何行动——这意味着领导性厂商可以知道跟随厂商的反应函数。因此,领导性厂商自然会预期到自己决定的产量对跟随厂商的影响。正是在考虑到这种影响的情况下,领导性厂商所决定的产量将是一个以跟随厂商的反应函数为约束的利润最大化产量。
在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中,领导性厂商的决策不再需要自己的反应函数。
(2)价格竞争模型
①伯特兰模型
伯特兰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约瑟夫·伯特兰(Joseph Bertrand)于1883年建立的。古诺模型和斯塔克尔伯格模型都是把厂商的产量作为竞争手段,是一种产量竞争模型,而伯特兰模型是价格竞争模型,伯特兰模型的假设为:
各寡头厂商通过选择价格进行竞争;
各寡头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
寡头厂商之间也没有正式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
根据模型的假定,由于A、B两个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所以消费者的选择就是价格较低的企业的产品;如果A、B的价格相等,则两个企业平分需求。
因此,两个企业会竞相削价以争取更多的顾客。当价格降到P1=P2=C时,达到均衡,即伯特兰均衡。
伯特兰模型存在的问题:一是假定企业没有生产能力的限制。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它就无法供应整个市场,价格也不会降到边际成本的水平上。二是假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完全相同,就可以避免直接的价格竞争。
②价格领导模型
价格领导指一个行业中由某一家厂商率先制定价格,其他厂商随后以该“领导者”的价格为基准决定各自的价格。
价格领导模型是指在寡头垄断条件下,行业中的一家企业决定产品价格,其他企业则相应跟着定价或变价。在此模式下,领袖企业首先依据MR=MC决定其最优产量和最优价格,然后其他企业按大企业定的价格定价并确定其产量。
成功的价格领导所需的基本条件如下:第一,在整个行业中,定价行为必须是公开的。如果企业的价格是保密的,谁也不知道其他竞争企业是如何定价的,那么企业就很难从容地提高价格。第二,整个行业必须有共同的动机(common motivation),即通过更好的定价来促进利润的增长,而不是为了销量的急剧增长。也就是说主要的竞争企业必须独立地参与类似的游戏。第三,在其他竞争企业内部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跟随价格领导的决心(resolve)。成为一个真正的价格领导企业需要进行艰难的抉择,要放弃一些可能增加企业销量的客户,建立起对一线价格决策的强有力的控制,或者在提价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行动清楚地表达给消费者。
(二)博弈论与寡头市场
1.占优策略均衡:囚徒困境模型
占优势策略均衡,是指不管其他人采取什么策略,每个博弈者都会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所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
囚徒困境模型:该模型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警察与小偷的故事。假设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进行审讯,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赃物,于是证据确凿,两人都被判有罪。如果另一个犯罪嫌疑人也作了坦白,则两人各被判刑8年;如果另一个犯罪嫌疑人没有坦白而是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因已有证据表明其有罪)再加刑2年,而坦白者有功被减刑8年,立即释放。如果两人都抵赖,则警方因证据不足不能判两人的偷窃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将两人各判入狱1年。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在一策略组合中,所有的参与者都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当其他人不改变策略时,他此时的策略是最好的。也就是说,此时如果他改变策略他的支付将会降低。
【本章难点】
本章是微观经济学的最核心章节,考试的绝大部分出于此。主要难点有:
难点一: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以及长期与短期情况下的需求曲线的推导。
难点二:垄断市场的均衡、价格歧视及其条件,边际收益与需求的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
难点三:垄断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主观需求曲线d;客观需求曲线D,核心概念),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长期均衡。
难点四:寡占市场(本章的极难点):古诺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卡特尔模型等。
[例题1]如果一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上有一点,其弹性ED=-2,产品价格P=20元,则边际收益为多少?
[例题2]某完全竞争行业中一个代表企业的产品的价格是640元,其成本函数为TC=240Q-20Q2+Q3。
(1)求该企业的均衡产量以及产品平均成本和总利润。
(2)这一行业是否处于均衡状态?为什么?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完全竞争厂商、行业长期均衡条件是一样的)。
(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是:p=MR=AR=SMC
由题意,有:SMC=dTC/Q=240-40Q+3Q2=P=640
解此方程,得均衡产量为:Q1=20,Q2=-20/3(舍去)。因此平均成本和总利润为:
AC=240-20Q+Q2
π=PQ-TC=20×640-240×20=8000
(2)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P=LAC=LMC=640。根据上面的计算,得P=640,AC=240,由于P>AC,该行业存在超额利润,肯定会吸引其他厂商进入该行业,因此该行业未达到长期均衡状态。
[例题3]假设一个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10-2Q,成本函数为TC=Q2+4Q。
(1)求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如果政府企图对该厂商采取限价措施迫使其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则限价应为多少?此时该垄断厂商是否仍有利润?
答案解析:
(1)已知P=10-2Q,则TR=PQ=(10-2Q)×Q=10Q-2Q2
所以MR=10-4Q而MC=2Q+4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C=MR,即2Q+4=10-4Q,得:Q=1
将Q=1代入P=10-2Q中得:P=8
利润=TR-TC=6Q-3Q2,将Q=1代入,得到此时利润为3
(2)政府采取限价措施使垄断者达到完全竞争行业的产量水平。而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P=MC,即有:10-2Q=2Q+4,得出Q=1.5
将其代入P=10-2Q中,得出P=7
利润=TR-TC=PQ-(Q2+4Q)
将Q=1.5代入,得到:利润为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