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重点】
1.熟练掌握均衡理论,并能运用其解释和预测价格变动的方向。
2.熟练掌握并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的含义、计算及其与销售收益的关系。
3.掌握政府制定的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概念以及政府税收对经济的影响。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一)需求的概念
1.需求的定义
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时,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涉及两个变量:商品的价格及与该价格相对应的购买数量。需求可分为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需求与欲望的区别:需求以人们的货币购买力为前提,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欲望仅是愿意购买而没有支付能力的主观需要。
2.需求的表示方式
(1)需求表
需求表是描述在每一可能的价格下商品需求量的表列。它可以直观地表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指用图示法表示需求表中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它以纵轴表示商品价格,以横轴表示需求数量,该曲线在通常情况下斜率为负。
(3)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表达需求量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的函数。由于价格是影响商品需求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可以抽象掉其他因素,即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则需求函数记作:
Qd=f(P)
式中,Qd代表商品的需求量,P代表价格。
3.需求规律
(1)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是指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需求曲线的基本特征
需求规律是对一般商品而言的,需求曲线在通常情况下是一条负向倾斜的曲线。但也有可能出现例外情形:
第一,吉芬商品,在特定条件下当价格下跌时,需求会减少;而价格上涨时,需求反而增加。
第二,部分炫耀性消费的商品,该种商品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反之越小。这类产品如珠宝等,价格越高,越显示拥有者的地位。
第三,某些商品的价格小幅度升降时,需求按正常情况变动;大幅度升降时,人们因不同的预期而采取不同的行动,引起需求的不规则变化,如证券、期货、黄金市场等,需求曲线表现为不规则形状。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以下五种因素属于基本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在消费者收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消费者会感觉到实际购买力降低,相对收入下降,因而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导致这一商品需求减少;反之亦然。即消费者的需求与价格呈负相关。但对于部分特殊产品该特性并不适用,如“吉芬商品”价格越高需求越大。
2.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增加后,即使价格不变,需求量也会增加。一般而言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偏好越大,其对该产品的购买欲望就越大,需求也越大,即需求与偏好呈正相关。
3.消费者收入
消费者收入对需求的影响要区分商品的不同特性。对正常商品而言,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对它们的需求就越大;反之则越小。而对劣等商品而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它们的需求反而下降。
4.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
当该产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时,产品的需求上升,反之则下降;当该产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升时,该产品的需求下降,反之则上升。
5.预期
如果人们估计某些影响需求的因素将发生变化,就会及时调整消费,从而影响现期的需求。如当人们预计某种商品在某一时间点后涨价,那么人们会增加对该商品的即期需求。
6.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包括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年龄,政府的消费政策等。
(三)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变动
需求量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它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量在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移动。
2.需求变动
需求变动是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它在图形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右移表示需求增加,左移则表示需求减少。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一)供给的概念
1.供给的定义
供给是指生产者(厂商)在特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2.供给的表述方式
(1)供给表
供给表是描述在每一可能的价格下商品供给量的表列。它直观地表明了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表示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的曲线,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供给量。供给曲线通常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该曲线的斜率一般为正)。
(3)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是指表达供给量和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可记作:
Qs=f(P)
式中,Qs代表商品的供给量,P代表价格。
3.供给规律
(1)供给规律
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2)供给曲线的基本特征
一般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斜率为正。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五种因素属于基本因素。其他非基本因素有气候、厂商数量、时间等。
1.商品本身的价格
在其他既定的条件下,一旦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厂商就会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源用于该商品的生产,从而使其供给量增加;反之,会导致供给量减少。
2.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要素的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素价格上升,供给会减少,反之则增加。
3.生产者对商品未来行情的预期
如果生产者预计某种商品涨价,就会囤积居奇,从而商品的供给减少;反之则供给增加。
4.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会提供更多的产品,供给量增加。
5.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
如政府通过税收或补贴等政策手段调节某些产品的生产,就会影响产品的供给。
7.其他因素
(三)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它在图形上表现为在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上点的位置移动。
2.供给的变动
供给变动是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它在图形上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右移表示供给增加,左移则表示供给减少。
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在学习均衡价格时,有必要先学习一下均衡价格及其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1)均衡价格,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均衡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共同决定的。
(2)均衡产量,是在均衡价格下的交易量,即在均衡价格下买卖双方愿意购买与出售的量。
(3)过剩需求,是指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情况,此时部分购买者不能买到想要的商品。
(4)过剩供给,是指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情况,此时部分厂商无法售出所提供的全部商品。
(二)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假设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则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产量将增加;反之,需求减少,则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
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假设需求不变,供给增加,则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产量将上升;反之,供给减少,则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的影响
(1)当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不能确定;当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时,均衡产量减少,均衡价格的变动也不能确定。
(2)当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的变动不能确定;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的变动也不能确定。
4.供求规律
一般的,供求规律表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均衡产量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三)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完全竞争性市场经济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市场的因素还包括政府的支持价格、限制价格、税收和补贴等,我们可以运用均衡价格理论来评价它们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支持价格
(1)定义: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2)后果:实行支持价格后,该商品市场价格上升,供给量会增加,导致供大于求,出现该商品过剩。
(3)实施支持价格,政府可采取的措施如下:第一,政府收购过剩商品,或用于储备或用于出口,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收购过剩商品会增加政府财政开支。第二,政府对该商品的生产实行产量限制,规定将生产的数量控制在均衡产量,使供求平衡,但这需有较强的指令并且代价较高。
2.限制价格
(1)定义: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对它们规定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经济生活,保护消费者利益。
(2)后果:实行限制价格后,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下跌,刺激需求,导致该商品出现短缺,可能形成抢购现象或黑市交易。
(3)实施限制价格,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如下:控制需求量,一般采取配给制,发放购物券。
3.政府税收和补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当政府是对厂商进行征税时,将增加厂商的生产成本,供给曲线左移,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当政府是对消费者进行征税时,将使消费者的收入相应减少,需求曲线左移,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补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与税收反向同性。
需求和供给弹性
(一)弹性的概念
1.弹性的定义与意义
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用弹性系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