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冯贽在其所著的《云仙杂记》中,曾经引用了《常新录》的一则故事,讲的是宣城的一个姓史的妓女,选择客人有自己的原则:遇到自己中意的客人,就很热情地接待;如是遇到自己不中意的或者是下等客人时,就让他们吃些羹,以表婉拒。客人见羹即心领神会而自动告退了。这就是“闭门羹”的由来。
中国人讲究饮食,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所谓羹,原来用肉类做原料,后来也用蔬菜做羹,到后来对凡熬煮成有浓汁的食品皆以羹称之,如雪耳羹、水蛇羹、燕窝羹等。不知道那位姓史的妓女用什么羹来打发客人,但以羹待客,总比直言相拒要婉转客气。
可惜的是,如今的拒客之道,一般是只有“闭门”而没有“羹”了。比如,有时候去拜访某些人,可对方却架子很大,轻易不肯出面。电话预约,明明在家里,却说是出差了;明明闲着,偏要说很忙。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但给别人“闭门羹”多了,倒是影响了自己的形象。
拜访别人吃“闭门羹”,这倒没什么,可有时候去政府机关办事,遇到这种情况,事情就难产了。“领导不在家”“正在开会”“改天再来吧”等理由,总会让人扫兴。这样的理由多半是推卸之词,直接原因就是让来访者退而却步。按照规定,正常上班期间,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办公,尽职尽责,不能缺位的。事实上,这些规定,虽然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但虚的多,实的少,真正落实的却不多。
当然,对于有些“闭门羹”,我们应当拍手称快。现在的官场上,送礼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人人心照不宣,人人难以摆脱这种“潜规则”。有些人为了谋取利益,跑官送礼;有些人谄媚上司,大肆贿赂。如果不给他们吃“闭门羹”,岂不是乱了套?这种“闭门羹”给得实在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