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中,无论在何种情形下,都应该让自己处在积极向上的心境之中,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在高标准做事的同时,还要学会低调做人,以超然之心看待自己的得与失。当生活用严厉的方式提醒我们改进不足时,要善于对待批评,并学会忍耐,放低姿态,就可以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让人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接触优秀的人,他可能决定你的发展前途
无论在何种情形下,你都要不惜一切代价进入能够激发自己潜能的环境中,努力接近那些优秀的人。这对你日后的成功具有莫大的影响。
为什么同样的社会背景,一样的受教育程度,有的人成为行业里的高手,什么都有了;而有的人却默默无闻,平平淡淡,是什么造成如此大的差异呢?选择的圈子不同,每个人的发展前途也各异。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多资料表明,成功者主要与成功者为伍,而失败者常常与失败者为伍。事实证明,不幸的人吸引不幸的人,而散漫者的圈子里也都是散漫的人。因此,希望成功,就应该与成功者交朋友,不断地吸取成功者的人生经验。在你的朋友圈中,如果你是最成功的那一个,你就不会更成功了。
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就常常询问应聘者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并以此作为录用与否的重要条件。这是有相当道理的。因此,每一个盼望成功的人都不能站错队,站到失败者的行列中,让失败者的长吁短叹钝化了你往前冲的锐气,而要站到成功者的队伍里,感受他们奋斗的激情,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方法,把自己的武器打造得更锋利。
因此,选择适当的朋友和伙伴显得是那样的重要。因为在一个很糟糕的环境里是无法获得激动人心的启示的。“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育万年松”,选择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于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很多学校里,特别是著名的学府里,都有许许多多的名人画像或他们的事迹介绍,目的就是用他们的精神来激励学生。在美国的印第安人的学堂,有不少印第安青年的毕业照片。在这些照片上,他们神采奕奕,器宇轩昂,才华横溢,一看就觉得他们能够做一番大事业,精神面貌与刚刚离开家时迥然不同。可是等他们回到自己部落中之后,大部分人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这是为什么呢?专家研究发现,这是因为他们失去了能够激励自己的环境,他们的潜能就这样被埋没了。
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在这个世界,朋友不仅仅是友谊上的一个概念,有时,他也许能改变你一生的命运。
小A和小B大学毕业后一起进入某公司工作,限于经验有限,两人同时被分到车间实习半年,最开始的一个月,两人都很勤奋也很听话,一个月后,两人渐渐地拉远了距离。小A在烦躁、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无精打采,经常偷偷溜到角落里睡觉。小B在经过一个月的工作后,认了车间技术最好的技工做师傅,与同事们相处得也很好。
小B慢慢地掌握了车间的实际操作技术,而且有了很好的员工基础,而小A则继续在偷懒中混日子。半年的时间到了,小B被调入办公室做厂长助理,因为有很好的车间人脉,小B的厂长助理做的是得心应手。而小A则被继续安排在原先的岗位。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无论在何种情形下,都应该不断地激发自己,鼓励自己,让自己处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之中,这样就能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因此,努力接近那些了解你、信任你、鼓励你的人,尽量地寻找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选择与比你优秀的人在一起,当你出现不足或落败时,他们就会帮你检讨总结,为你加油助威:失败是暂时的,成功是最终的必然;当你成功时,他们会提醒你,重新给自己定位。
与人相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成功的人在一起,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跟失败的人在一起,你必然会被失败的阴影所笼罩。世界第一行销大师阿尔·里斯说:“很少人能单凭一己之力,迅速名利双收;真正成功的骑师,通常都是因为他骑的是最好的马,才能成为常胜将军。”
忍耐是在蓄积力量,以待厚积薄发
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学会忍耐。一时的容忍并不是对命运的屈服,而是对未来的铺垫和积累。人能有所建树与他的忍耐力密切关联,忍耐更是成大事不可或缺的修养。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希望干一番事业。然而事业的成败与否在于一个人是否有良好心理承受力,即在困难、危险、逆境中的忍耐力。要达到成功的巅峰,必须理智、冷静、耐心地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和途径。忍耐显得死板而生硬,大多数人往往鄙视这种不够激情的状态,激情促进事物的变革和突破,但真正彰显力量的是贯彻始终的忍耐。不懂忍耐的人会抱怨一切,他们看似雷厉风行充满力量,实际上是没有力量的表现。忍耐绝非逆来顺受,绝非软弱可欺,忍耐是人生存力量和智慧的最大体现。
忍耐的目的是为了锻造自己、磨炼自己,不是简单尝试后就泄气。是在逆境中有耐心地去寻找突破点,有勇气去改变难以改变的事,最终达到成功。忍耐是一种理智、是一种涵养、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成熟,一个追求更大成功的人,不得不忍受的小的失败和牺牲。男人会因忍耐变得宽厚,女人会因忍耐变得温柔。卢梭说:“真正的赢家是能忍耐者,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香甜的,学会忍耐,你将受益一生。”
潜伏得越久的鸟,会飞得越高,花朵盛开得越早会凋谢越快。煎熬、磨炼、挫折,这些都是成长必经的过程。急于成功的人,别忘了日本名将德川家康的一句名言:“人生必须背负重担,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总会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那走得最远的人。”
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降伏,勾践佯装称臣,为吴王夫差养马,吴王患病,勾践亲口为其尝粪,获得信任,被放回国。回国后的勾践体恤百姓,减免税赋,并和百姓同吃同住。他还在头顶挂上苦胆,经常尝苦胆之苦,忆在吴国所受的侮辱,以警示自己不要忘记过去。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磨炼,勾践终于一举灭吴,杀死夫差,实现了复国雪耻的抱负。
同样,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污辱司马懿的故事也是人人皆知。诸葛亮六出祁山时驻扎五丈原,司马懿深知自己的韬略不如诸葛亮而采取拖延战术久不出兵。诸葛亮派人向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服装,并递信说:“你如果不敢出战,便应恭敬地跪拜接受投降;如果你羞耻之心还没有泯灭,还有点男子气概,便立即批回,定期作战。”司马懿的左右看后,非常气愤,纷纷请战,但司马懿却坚守不战。不久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死,司马懿没伤一兵一将,不战而胜。难怪古人说:“必须能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触犯和忤逆,才能成就别人难及的事业功名。”
忍耐需要修养,忍辱需要度量,而忍辱负重则是一种境界。
和为贵,忍为高。一个有所建树的人,也往往与他的忍耐、忍受、忍让密切关联。很多情况下,忍耐更是成大事不可或缺的修养。对成功人士来说,任何委屈都不足以让他心灰意冷,相反更加能鼓舞士气,激发起一定要做成大事的欲望。能忍耐的人,能够得到他所要的东西。忍耐即是成功之路,忍耐才能转败为胜。
能忍得旁人所难以忍受的东西,才能使自己不断地积蓄力量,增强忍耐力和判断力,这样才能为将来事业的成功积累资本。能忍耐的人能暂时容忍,最后必然会得到公平的待遇。忍耐是一种理智,是一种涵养,更是一种美德。拥有气场的人都是以极大的毅力和意志忍受着困苦,在艰辛中一步步地向前迈进。
认输之后,要适时调整好心态
学会认输,才能及时调整人生航向,去争取赢的机遇和时间。认输不是自甘消沉,它使人以退为进,赢得潜心发展的主动权,夺取最后的成功。
在人生的征途中,既有竞争和角逐,也有奋斗与拼搏,着实需要百折不挠、矢志不渝、永不言败……其实,在必要的时候,也要学会认输。试想,面对不利的现实,深知自己不敌对手,还一味地跟人家拼斗又有何益呢?而懂得认输,避开锋芒,激流勇退,不进行无益的竞争,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才是智者的风范。
这种认输并不是自认失败,而是暂时性的站稳脚根;这种认输并不是放弃追求,而是退一步去重新审视局势;这种认输不是自甘消沉,它有积极进取的内涵,使人以退为进,赢得潜心发展的主动权,夺取最后的成功。如果硬认死理、逞强好胜、盲目蛮干,一味地刚强,一味地硬撑,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牺牲,最终会输掉自己。只有做到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刚柔相济,懂得认输,才能保护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古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善于认输,主动向后退一步,反而会获得更多的利益,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退为进,由低到高,这既是自我表现的一种艺术,也是自下而上竞争的一种方式。在双方僵持的时候,智者会先退几步,以求打破僵局,为自己积蓄力量赢得时机。善于把握进退的火候,恰当抉择进退的时机,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事实上,退是另一种方式的进。暂时认输,养精蓄锐,以待时机,这样的退后再进则会更快、更有效、更有力。退是为了以后再进,忍住一时的欲望,暂时放弃某些有碍大局的目标是为了最后实现更大的成功。这退中本身已包含了进,这种退实际上是一种进取的策略。
1076年,德意志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与教皇格里高利争权夺势,斗争日益激烈,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在争斗激烈的关头,教皇的号召力非常之大,一时间德国内外反抗亨利的力量声势震天。亨利面对危局,被迫妥协,于1077年1月身穿破衣,只带着两个随从,千里迢迢前往罗马,向教皇认罪忏悔。但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达之前躲到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亨利没有办法,只好又前往卡诺莎去拜见教皇。到了卡诺莎后,教皇紧闭城堡大门,不让亨利进去。亨利忍辱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饶恕了他。
亨利恢复了教籍,保住王位返回德国后,集中精力整治内部,然后派兵把一个个封建主各个击破,并剥夺了他们的爵位和封邑,把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内部反抗势力逐一消灭。在阵脚稳固之后,他立即发兵进攻罗马。在亨利的强兵面前,格里高利弃城逃跑,最后客死他乡。
在做大事的过程中,不能一味进攻,尤其身处弱势时,一定要巧妙避开对方的锋芒,寻找以退为进的转机。当自己处于弱势时,不妨采取认输方针,保存自己的实力。等到有朝一日羽翼丰满时,再表明自己的主张和态度,这时候,你就是真正的强者了。
在与别人竞争时,面对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只有学会认输,才能及时调整人生航向,去争取赢的机遇和时间。总之,认输不失为一种策略,它使你彻底摆脱不健康的心理羁绊,使你调整好,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为你开辟一片心灵的净区。
放低姿态,在平和中成就事业
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的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涉世之初的青年男女,刚刚告别自由浪漫的校园生活,难免保留着学生时代的理想色彩和为人子女的娇惯任性。怀着满腔热情,揣着远大抱负,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是每个初涉社会青年的良好愿望。然而,纷纭复杂的现实世界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面对坎坷、荆棘和生活道路上横生的障碍,理想者则傲气不敛,小觑或无视生活有意无意设置的低矮“门框”,其结果,只能被碰得头破血流,成为一个失败者。
碰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碰不回头,痛不思变。在厚重坚固的“门框”前面,暂时的低头并不意味着卑屈和纡降人格,更不表明失去原则和自尊,而是一种艺术的处世方法和智者的表现。一时的低头是为了长久的抬头,正如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学会低头,就能顺利跨越生活中意想不到的低矮“门框”而免受无谓的伤害。
富兰克林有一次到一位前辈家拜访,当他准备从小门进入时,因为小门的门框过于低矮,他的头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出来迎接的前辈微笑着对富兰克林说:“很疼是吧?可是,这应该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你要记住: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这人世间,你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从此,富兰克林把“记得低头”作为毕生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我们应时时刻刻学会低头,懂得低头,敢于低头。生命的重荷负载过多,就低一低头,卸去那份多余的沉重。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也要学会“低头”。只有学会低头,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虽然我们并不都能成为富兰克林,但学会低头,拥有谦逊的美德,确是人生学习的功课,是人生最大的收获和至尊的品格。
把自己的身份放得低一些,反而更能得到别人的敬重。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采取一种宁折勿弯的做法,一味地承受工作和生活带给他们的种种压力和烦恼,却不能用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将之化解掉。若是那样,人生也只是活在无限的迷茫和痛苦之中。能否把事情做好,有时候是无关才华、能力的,因为它常常是人情与利害关系所导致。我们平凡人要做到刚柔并济,实属不易,但是,若能懂得偶尔低头,就很不错了。懂得适时的蹲下,就是预备再跃起。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有一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它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竖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侧,两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状。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大量各种姿势的陶俑,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如果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
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导游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首先,跪射俑身高只有1.2米,而普通立姿兵马俑的身高都在1.8~1.97米之间,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顶棚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俑首当其冲,低姿态的跪射俑受的损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性。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放低姿态前进。如果一个人总是昂着头,就难免有眼高手低、撞破头或摔跟头的时候。这是一种明智。因为自己先倒下了,别人就无法使你再跌倒,而你可以无声无息地做别人连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放低姿态前进,这看起来似乎太不痛快,太缺乏英雄气概。但是,能登上最高地位的,往往就是那个与地面贴得最近的人。
一个人要想成功,以高姿态来要求,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你很少会抓到成功的机遇。但如果你换一种方式,以低姿态进入,你就会发现隐藏着的希望,就像地底涌动的岩浆。墨西哥《成绩》周刊有一期发表了比尔·盖茨写给即将走出学校、踏入社会的青年一代的忠告:当你处在事业的低谷,在最高层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时,不妨先耐住寂寞,向下走一走。这一走,说不定还会越走越开阔,最终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来。每个人都要经历从小到大的蜕变,就看你有没有勇气向下走。
放低姿态,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不骄不狂。放低姿态,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得意时不能忘形,失意时不要失态
自满的人不会拥有继续前进的动力,优秀和卓越也会离他而去。因此,哪怕我们已经有所成就,也要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有新的作为。
在古希腊的德尔斐神庙里,刻着一句传诵千古的话:“认识你自己!”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它给出了一个最好的诠释:“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我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正是这种谦虚心态,才成就了苏格拉底的深厚哲学思想,泽被至今!
自满的人不会拥有继续前进的动力,优秀和卓越也会离他而去。因此,哪怕我们已经有所成就,也有必要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有新的作为。如果你过分注重或满足于一次小小成功所带来的惊喜与荣誉,那只能束缚你再次超越自己。你应该不时地发觉自身的不足,对自己发起一次全新的挑战;然后通过不懈努力,来弥补那些缺陷,使自己生命的轨迹不断向前。
1997年,美国《家电》杂志公布全世界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家电企业,海尔超过GE、西门子等世界名牌名列榜首。1998年11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亚太地区声誉最佳的公司评比中海尔位居第7,是唯一进入前10名的中国企业……
海尔所取得的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跟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的兢兢业业是分不开的,张瑞敏赢得了世人的尊敬。1997年张瑞敏荣获《亚洲周刊》颁发的“1997年度企业家成就奖”;1999年1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排名,张瑞敏荣居第26位,这是当时中国企业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的最高荣誉;2002年9月,张瑞敏荣获国际联合劝募协会设立的“全球杰出企业领袖奖”,是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2004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选出“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张瑞敏排名第6位,是入选的中国大陆企业家中排名最靠前的……
虽然张端敏取得了许多可以让他自鸣得意的成就,但他却从不因此沾沾自喜。在取得了卓越业绩之后,张瑞敏竟然说:“如果有丝毫满足,观念更新的步伐有丝亳放慢,海尔品牌将会在一夜之间被淘汰出局。”
人生的高潮,是事业和各个方面都处于巅峰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把握好机遇,在事业的成功面前,不骄傲不自满,戒骄戒躁,虚怀若谷,人生会走向更灿烂的辉煌。
人这一辈子,宛如潮汐,涨涨落落,全无定数。聪明豁达人早已看透,也就有了古人所说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的境界实在是人生心态豁达的一种大美,长久以来为人所仰羡。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也有一句类似的话常被他所提起,即“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就是根据这个标准他最终选择了稳重的杨元庆做接班人,因为沉稳对于联想这样的大企业来说尤为关键,大企业固然有大企业的实力优势,但一旦决策失误就很难掉头。
越是有成就的人,态度就越谦虚,相反,只有那些浅薄地自以为有所成就的人才会骄傲。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当我从事的石油事业蒸蒸日上时,我晚上临睡前总会拍拍自己的额角说:‘如今你的成就还是微乎其微!以后路途仍多险阻,若稍一失足,就会前功尽弃,勿让自满的意念侵吞你的脑袋,当心!当心!’”这就是告诫人们要谦虚,尤其是稍有成就时更应格外小心,不要骄傲。
人在顺境时最易忘乎所以、失去警惕,这样往往会栽跟头!人处逆境时则容易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做人贵在以超然之心看待自己的得与失,要做到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失态。
稻盛和夫在四十余年的经营生涯中,一手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并把个人的股份全部捐赠给员工,他退休后皈依佛门,转而去追求至高的财富——提升心智。他认为,人生就是不断提升心智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超脱和追求,才使他拥有了俯瞰人生的视野。他在新著《人为什么活着》中这样写道:“并非只有失败才是考验,成功同样也是一种试炼。有人成功了,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态度变得傲慢无礼,这就表示其人性堕落了;但也有人成功了,同时领悟到单凭自己无法有此成就,因而更加努力,也因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人性。无论成功或失败,真正的胜利者都能利用造物主给予的机会,磨炼出纯净美丽的心灵。”
踌躇满志、春风得意,是人人向往的人生境界。但是,得意却千万不可忘形,如果被一时的得意冲昏了头脑,就会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如果因一时的得意而自以为是,目中无人、高高在上,那么可能离失败就不远了。人一生中,总有失意之时,失意时要以内心的定力把稳自己,做到失意而不失态,要以乐观的态度笑对生活,以坚强的意志坚持真理,用自己的智慧总结反思,以满腔的热情继续奋斗。
做人最基本的准则,就是要有自知之明。你应该清楚,在自己擅长的背后还隐藏着哪些弱点,然后尽力改正和弥补。无论人家怎样夸奖你,你都要明白,你还远不是个尽善尽美的人。你要懂得,人们赞扬你,多半是希望你做得更好。如果你不再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教育,那就是一种自高自大的表现。我们应该让谦逊成为一种固定风格。骄傲是人类的宿敌,如果不战胜它,就会毁了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