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58500000007

第7章 中国文学原型系统综论(3)

中国抒情诗歌的“沉思“特质,还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特征有关。中国儒道互补的哲学文化结构,对于诗人心理结构有着同样的互补又互相矛盾的作用。一方面是儒家的人格理想,另一方面是道家的人格理想一方面不能忘怀于兼济天下,挣脱人与社会关系及其规范,另一方面,又崇尚独善其身,追求人格的独立。诗人又是每个时代社会心理的晴雨表,是最敏感者,最善于思考者。这两方面在现实中的矛盾,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激烈冲突,常常有感而发。抒情诗歌中,面对大自然的沉思,不是一般的表现自然现象,而是“陶性灵,发幽思”。这是中国诗人的一种独特的哲理观念的体现,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中有着“道“的精神,有着物我关系在其中。曹操《性歪歌行》慷慨悲歌,从“对酒当”歌“到“天下归心是人生”情景,人生体验,也是“世界观”。但见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博大的情怀和悲壮的感叹沉思,是以人类面对的最浩瀚壮观的景象为情感载体,而这些景象也是民族的情感库中最能表现崇高和悲壮情怀的原型意象。曹歪。黯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今君客游思断肠,慌慌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从自然现象写起,面对自然而使特殊心理感受“瞬间再现”。

明月殷殷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这位妇女怀念丈夫,始终是在一个无限的时空中的沉思,星汉西流的自然现象和牛郎织女的原型意象,既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心理深层情结,也唤起人们的共同情感和精神感受。

在论述中国诗歌鲜明的“思“的特质的时候,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现象就是,东晋玄言诗中酝酿着山水诗的萌芽,这个过程表明了山水、自然与玄学的关系,抒情与沉思的关系。玄学是超世的哲学,它认为字宙的本体是玄虚的“道四时运转、万物兴衰是“道“的外观。从这种观念中引导出人对自然的体悟、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观念。把深刻的哲学观照方式引人诗歌中来,同时巧妙地将它与一系列艺术形象相结合把体悟自然与阐述玄理结合起来在阮籍诗中,大量地以自然永恒与人生的短暂对照,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强大的压迫,而在东晋的玄言诗中,则转变为人对自然的体悟和追求,到陶渊明,又更明确地提出归化自然的观念,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意识成为陶诗独特意境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古人似乎较能面对自然,在自然面前是深刻的思考者,而不能真正面对社会,在社会面前压抑了自己的情。故中国文学借助自然表达沉思,同时借助自然寻求精神的避难所,它的极端也可能偏向瞒和骗,找出奇妙的逃路来。

“象“与“道“和“原型“

中国古典抒情文学的精神特质和深层意蕴是“沉思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意识的结晶,它以“象“与“道“互为表里。“象的艺术符号性、抽象概括性和“表意“性,与“道“的哲理性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性,共同体现着中华民族长于利用抒情来表达深邃思想意识的特性。古典文学中象“意识的形成和围绕“象“概念的不断阐发,使文学中的“象“的特性和功能与领纷中的卦象有了本质上的相通之处。象是宇宙万物的另一种呈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象又是宇宙万物的范型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

“象“与原型有极重要的相似点,这使荣格对《易经》中的卦象及其意义大感兴趣,并因此将之纳入他的原型研究的视野之内。荣格曾与汉学家理查德·魏列姆(一译威廉)一起写作出版了《俭花之秘》一书。

在这本书里,这两位思想家考察了“在中国的神秘方法论与个人化过程,的当事人的体验之间密切的相似与对比《金花之秘》的文字所描述的冥想方法所出自的哲学在广泛程度上正是中国哲学的所有倾向所共同具备的。这种哲学以这样的一种观念为基础经过最后的分析,宇宙与人都服从同一法则,人是一个小宇宙,没有任何明确的界限把他和大宇宙分开。这些相同的法则一个接一个实现,有一条总线索使这条法则导向另一法则。心理之于宇宙,即内心世界之于外部世界。出于天性,人参与了一切宇宙事件,内在地诚如外在地参与其间。

他们意识到,中国哲学中的“道”、“道路“驾驭着人,同样道“也使自然(天地)成为可见与不可见。“道,这个未分的太一,赋予两个对立的现实要素以生命黑暗与光明,阴与阳调和这些对立物的方法成了金花的冥想主题。从中国哲学思想中,荣格发现了对于原型解释的新的思路。惕纷及其深奥的意蕴也是荣格所特别感兴趣的,荣格在《纪念理查威》一文中说惕纷中科学根据的不是因果原理,而是一种我们不熟悉因而迄今尚未命名的原理。我们曾试图把它命名为同步原理(synchicprinciple)……我所关心的只是这样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即瞬间中隐藏着性质,竟然在卦象中变得明了起来。这种根据同步原理的思维,在《易经》中达到了高峰,是中国人总的思维方式的最纯粹的表现……中国哲学的中心概念是“道威廉把它翻译成为“意义我知道我们的无意识中尽是东方的象征,东方精神确实就在我们的门前。因此在我看来,对道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在追求者中间似乎已成了一种集体现象,其范围远远超过了人们通常所意识到的。

这里对所谓“同步原理“和“瞬间中隐藏着性质兴趣,主要是与他的原型理论即集体无意识有紧密联系。荣格在晚年还论,与这里所说的“同步原理“具有同一性质。所谓共时现象,是指毫无因果联系的事件同时发生,它们之间似乎隐含着某种联系,荣格称之系辞为“有意义的巧合认为是某些经验的结果,荣格用共时性的概念来强调随机事件所蕴藏的丰富涵义,说明人的潜意识心灵有一定程度的相通之处。荣格从《易经》中可能发现了一个对他的原型观点来说至为重要的有直接启迪意义的观点,这就是人类心理体验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关系问题,即原型如何既承载着远古人的精神遗存又能与“当代“人心理相通,以及在不相关的事物中隐含着相通性。这个问题是维柯以来的许多人所感到困惑的。列维一斯特劳斯在他的研究中就竭力在表面现象中寻求不变的共同原则、注意文化的普遍的永恒性,这也和泰勒在《原始文千》中坚持遵循“人类心理同一的公式和文化直线式进化的律则“有相通之处。荣格要使他的原型理论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他就必须对人类心理的这种“同步原理“作出有力的说明,必须对瞬间中包藏性质作出合理地解释,而也《易经》的卦象无疑使他得到启发。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者现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这里看重的就是八卦作为万物之“符号“的特性,它取诸天地万物,而有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使之具有“包藏性质“的功能和古今相通而“同步“的效果。而八卦的符号系统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原型“性质的“纯粹形式它将对人类自身(男女)的特性推衍于万物,抽象出阴阳“这一原型符号来推论和涵盖宇宙现象。这体现着中国先哲希图把握世界的雄心和努力,积淀着远古先民的精神遗存,它具有经过后天的特殊情境获得实在意义的功能。《易经》的神秘、深奥、深刻,是八卦卦象的这种原型特点所决定的。李约瑟博士指出,易主,解释愈抽象,这系统便愈有“观念的贮库”的性质,大自然的具体现象,便都可由这个系统去说明。

《易经》的每一符号,经过世纪又世纪,就具,有抽象的意义,颇能引人……“他认为《易经》是“涵蕴万有的概念之,库。

“象“的意义正在于“瞬间中包藏性质在于它作为特殊符号的功能。了解这一点,是了解中国抒情文学中作为艺术符号的“意象“的特性的关键。中国古典文学重“象就在于“象“具有荣格所说的“同步原理“的性质和“瞬间中包藏着性质“的功能。它能使人的情思与原型相通,触动人的深层的心理情感和体验。

由《易经》八卦可以看出,中国先哲们有将具象进行抽象、把感性体验凝聚为理性模式的能力,也有通过抒情来表达沉思的特性。原型作为模式、范型,它是凝聚了感性的生命、情感、体验的理性模式。原型的瞬间再现就是理性模式重新还原为感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型是人类沉思的结晶,是体验的凝聚,是记忆的浓缩,是情感的升华,这在中国文学中就是“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本原与始基,无处不在而又不可名状,它的存在方式与作为“纯粹形式“的原,型有相同之点。“道“是秩序儒家与道家对道的解释,都致力于探索生命之序与人生之序,而且它们的序的依据又都共获于“天人合一“模,式。伦理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序各种伦理规范地建立,伦理义务的,形成,都在于维持或稳定这个“序”。换言之,原型晾于人对天道的感悟,原型带有规律、“秩序“的含义,只是把这种含义与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存意识特殊地联系起来。原型“再现“使“序“以人化的方式得到复活。中国叙事文学对情理的演绎,表达的伦理观念,就是对“序“的艺术阐释。

和原型一样道“不可言传而要通过具体物象《意象》才能解释,这在结构上十分接近原型。荣格所感兴趣的《易纷》和“道“与原型和文艺有无联系呢?荣格感到神秘和不可解释的中国哲学,正是中国文学特别是抒情文学意蕴的决定性因素,文艺是原型的载体,也是道的特殊载体。周易是用来算卦占卡用的,它需要有意地使其语言重现出朦胧性、暗示性、多义性,有意拉开一段心理距离,并且充满可以激起人联想的词语,以发挥更大的想象力。而中国的古代诗词,在创作和欣赏中有着类似的情况。哲学意蕴通过文学方式(意象)反复表现,这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现象。如人生苦短,人生如梦,生命可贵,独善其身,登高望远,精神不死,大浪淘沙等。哲理不变,但是文学意象却在不断组合,这种变与不变正是文学一方面具有永恒性,另一方面又避免了重复感的重要原因。

刘艇、根据《易系辞》中的学说,从宇宙形成的道理谈起,认为道“转化成阴、阳两仪,天、地、人三才乃至万物,也就并生出华美的“文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雕龙·原道》《易经》“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中国文学中渗透着天人合一“的观念,文学创作特别是诗词创作中具有物我的“神秘联系和互渗大量的意象则源于先民对原始自然物象的感悟。而这一切,说到底是人对自己与宇宙自然关系的感知、沉思的表现。

中国文艺原型的根本在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天人合一”。儒家哲学说“大乐与天地同合,大礼与天地同节“《易经》云天地钮氧,万物化醇。“这生生的节奏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源泉……艺术之境表现于作品,就是要通过网幕,使鸿蒙之理闪闪发光。这秩序的网幕是由各个艺术家的意匠组织线、点、光、色、形体、声音或文字成为有机谐和的艺术形式,以表出意境。从原型与人的心理情感的倾向来说,诗“言志“抒情,诗词激活的是人生感悟、人与宇窗关系理解方面的原型心理,是以原始意象为中介的“当代“人的感悟与久远的“精神遗存“的沟通,诗词的写作和欣赏总与人生的永恒的课题相联系,其集体无意识通向邀远的过去和无限的未来,它所唤醒的集体无意识似乎有先天“遗传“的意味。

中国抒情文学是最能充分表现人的原型心理的艺术,诗词中对于自然的感触、对于人生的体悟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一个艺术作品,是否通过意象(和意境)在其最深层次蕴含了理念,这种蕴含是否含蓄、深刻、巧妙,成为品评艺术作品价值高下的重要标准。而这里的理念,不是纯粹抽象的道理,而是人对天地万物、人生社会诸关系理解的一种概括,是“道是通过建立在感性体验基础上的个体情结而表现的集体无意识。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十分个性化,而杰出的作家的作品、人们对这些作品评价的标准,却实际是看它对于集体无意识、普遍情感表现的,程度。那些千古绝唱的特点不是对于某种事物描写的逼真和表现的形象,而是触及了普遍的情感体验。作品的艺术魅力,在于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作品所揭示的心灵情境与具体情景下人的心理情感的对应,成功的作品正是在以揭示人的心理结构、心理体验的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了别人不可企及的境界。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作品能否透过具体的表现对象触及人类的普遍的心理原型,表现人的情绪的“记忆读者看到(领悟到)的是意象,而触及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的,但是体验的模式是一致的或相似的。所谓欣赏者参与作品的再创造,不是说对作品所表现的意象和形象进行改造,而是由此及彼,由眼前的作品而想到自己人生体验和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艺术作品确有其相对的“永恒“的价值,这种永恒不是题材,也不是主题,而是人类经过千百年的实践、积淀所形成的美感需要、美感体验和心理模式的具象化,是集体无意识的揭示。

同类推荐
  • 城市呓语

    城市呓语

    《城市呓语》为作家潘小平的散文集。从《北方驿站》到《城市呓语》,潘小平的散文明显受到了商业化与大众传媒的影响。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在适应文化转型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在认真地做出努力,“试图以快节奏、大信息量和有切近感的叙事”,来完成自己的写作转向。
  • 吻着梦想过日子

    吻着梦想过日子

    《吻着梦想过日子》中,作者记录了身边的一些朋友,和那些在江湖中偶遇却不再相见的奇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都是生命里的奇葩,总是从某个你我忽略却又非常重要的角度对待生活,重要的是,他们活得让人羡慕。
  • 大地的语言:阿来散文精选集

    大地的语言:阿来散文精选集

    我是一个用中文写作的作家。依我的理解,中文就是中国人使用的文字。在更多情况下,这种语言有另一个称谓:汉语。这个词定义了这种语言属于一个特定的民族:汉族。如果这样定义,像我这样的非汉族人,就会遇到民族主义者,又或者那种把文化多样性作极端化理解的人义正词严地责问,为什么不用母语写作?你不爱自己的民族?
  • 不出鞘的心灵

    不出鞘的心灵

    本书字字睿智、句句哲理、篇篇原创、辑辑感动。犹如在沙漠中跋涉多日而又口渴难耐时,突然遇到一抔清泉;又如寒冷的冬夜在河边游走而迷失方向时,突然遇到一艘渔船。一幅充满爱与感动的壮锦向我们的生活铺了过来,我们还迟疑什么呢?
  • 风吟花语

    风吟花语

    本书是作者多年散文诗精选集,是作者长期创作和情感积累,包括《风雨过后》《窗里窗外》《致女儿》《故乡》等,以纯净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力,以清新的意象画面,生动的情景意象,营造出了纷繁多样的美好意境,通过优美的文字,传达洋溢着原生力量的生命气息和源自深邃内心世界的思想心音。
热门推荐
  • 剑神在星际

    剑神在星际

    修仙大陆最年轻的剑神渡劫后重生了,来到了星际时代,从此后被不靠谱的爹当成了男孩子养。本文有男主,么么啾。(正常晚十二点前更新,如果没有,宝宝们就不要等了~)
  • 小恶魔之无敌召唤

    小恶魔之无敌召唤

    这是一个被称作为“恶魔”的超级婴儿在异世星球的爆笑成长之路……******邪恶的分隔符******作者友情提示:本文全程无厘恶搞,娱乐至上,希望能够大家在劳苦奔波中减减压,只要您笑了,就请高抬贵手收藏推荐一下,这本书也就成功了一半。小恶魔群:134868755******邪恶的分隔符******
  • 女王大人,你好

    女王大人,你好

    朋友说:“我们的女王大人已经怀孕了,不知道怀了谁的孩子,谁现在娶了她,谁就是接盘侠。”女王大人说:“想都不要想,我不会叫你的妈妈为妈妈,因为咱们的结婚协议上没有写这条。”女王大人说:“你要是有任何的生理要需求,请自行解决,姐没空陪你。”女王大人说:“你说你度了蜜月都差点挂掉,害的我刚结婚就差点成了寡妇。”女王大人说:“保时捷车撞坏了,你要付修理费,因为是我投的保险。”我说:“娶你是我一生的梦想,但是没想到娶了你,我的梦想还在,一生可就没有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朝女帝:一纸山河

    九朝女帝:一纸山河

    浮屠城下,万丈黑渊,她凝望着他,他眼眸间的淡然依旧长留。“此劫之后,我们两不相欠,这条命,还给你。”一年之后,亡国之劫已过,他终究还是没能归来,她望着陵台上他曾经佩戴的手中剑,喃喃自语。??从此在那漫天绯色中落寞的身影,每日站在苍卿殿的御龙座上,俯瞰天下苍生。?她发誓说,再也不会让他离开了。?苍卿殿上的每日祷告,默然相守,终于还是走到了尽头,她缓缓闭上了双眼,就感觉回到了最初的相见。“季柯,九州方圆我都在,你还能逃到哪去。”
  • 红尘无家

    红尘无家

    我宁愿送出一千个LV包,也不妄谈爱情,因为那实在太奢侈。灵魂与心灵,其实一直不在路上。人未老,心已碎,曲终人散,洒满一地萧瑟。滨江无语,遮不住,东流去?伊人去后,红尘内外,纵使飞花万千,望断天涯,不见来时路。归去,归去。无期,无期。
  • 重生巨星:凌少宠上瘾

    重生巨星:凌少宠上瘾

    凌骁婚礼这天,叶歆瑶在他的家中惨死,不料一睁眼回到了18岁这一年,她还没爱上凌骁。这真的……太棒了。她终于可以不用再顾忌任何人,光明正大的拿回叶家,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可以肆无忌惮的报复那些伤害过她的渣渣,做最耀眼的那颗星,再拐个帅得飞天遁地的小鲜肉,谈一场生死不渝轰轰烈烈的甜蜜恋爱。“想跟小鲜肉恋爱,嗯?”叶歆瑶被男人咚在墙上,口干舌燥。男人的嗓音低沉性感,又充满了危险,“除了我,你谁都别想找。”上辈子,叶歆瑶最怕两样东西,一是凌骁,二是天黑后的凌骁。这辈子,她……还是很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放弃深爱你

    放弃深爱你

    不过是一次平凡的相遇,背后却埋藏着与时光纠缠的苦痛,你不情我亦不愿。谎言,背叛,还有一群打马走过青春的少男少女。
  • 天刀残剑

    天刀残剑

    盛世王朝腐朽了,贰国乘势而起!大陆风云变幻,无数武林人士参与其中!哥哥行事豪迈,乃正道魁首!弟弟沉默寡言,为魔道枭雄!天刀为正,斩天下群魔!残剑为魔,荡世间正道!兄弟?天命死敌!
  • 大神只想吃喝玩乐

    大神只想吃喝玩乐

    某阅读网站写手大神穿书里了,还不幸的是穿进自己写的太监文里了,更不幸的是她穿成了被她磨刀霍霍炮灰掉的原文女主,面对一朝回到解放前的境遇,大神表示她今生不想奋斗她只想吃喝玩乐混吃等死。小哥哥别修炼了,大神我带你吃喝玩乐中铺红尘,滚滚红尘需要你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