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一瞬间安静下来。
“兵不厌诈。”司马懿沉默了几秒,十分冷静地说出这四个字。
“继续。”听到司马懿如此肯定的回答,曹操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示意他好好解释一番。
“黄盖乃是东吴老将,自然是对东吴忠心耿耿,单凭这一封降书,不足以证明他有叛主之心,再者,就算兵力上的巨差让黄盖真的想要投降保命,那也应该是更早之前的事,而且周瑜即使知道后,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的处置他,毕竟大战在即。”像是没经过认真思考过一样,司马懿言语中毫无起伏的语调,似乎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不过,听到司马懿的分析,我却差点为他鼓掌喝彩了。
确实,两军的差距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与其等到这时候迫不得已来降,何不早点“弃暗投明”,或许能借助这场看似一面倒的战争获得新主的赏识。
更何况,大战在即,周瑜又怎会那么蠢,当众责罚主将,这不是让士气大跌吗?周瑜都不会做的事,曹操又岂会想不到?
所谓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降书,也不过是用来迷惑对手的手段罢了,至于眼前这个送降书来的人…
“那若是有蔡中蔡和两人的亲笔书信来证明这件事的真实性呢?”只是,曹操似乎并不死心,拿起旁边另一封书信,一如之前那样,传递下去。
看到这一幕,我暗暗地翻了个白眼,曹操这近乎盲目的自大,果然是损人不利己啊!
“如此看来,黄盖来降,既成事实。”看了几眼蔡和的书信,庞统似乎自言自语道。
“噢?不知庞先生有何高见?”或许是听到庞统的“无心之语”,曹操也“漫不经心”的随口问道。
“正如司马先生所言,黄盖乃是东吴老将,从孙坚到孙策,再到孙权,已经算是三朝元老,而周瑜乃是孙策好友,年轻气盛,年仅三十有二,却以长辈自居,着急立功表现自己也属正常。”
“再者,蔡和蔡中乃是丞相遣派前往东吴诈降的细作,蔡和信中表示,周瑜原本打算将黄盖斩首示众,以儆效尤,是众人求情才免于一死,只打了五十军杖才作罢,但这也让黄盖皮开肉绽了。”
“更何况,阚泽只是一介文官,就因与黄盖交好,支持黄盖投降的想法而被牵连受罚,这二人内心产生怨恨也无可厚非,看阚泽此时的模样,也不难得知黄盖估计是被打得下不来床吧。”庞统瞟了瞟正中央那个浑身鲜血的男子,不缓不急地讲述着。
可是,听到他的分析,我总觉得有一种欲盖弥彰的感觉,不由得替他捏了一把汗。
我偷偷地看了曹操一眼,见曹操的注意力并不在我身上,又立马看向司马懿。
哪知道司马懿似乎知道我会看他,微微抬眸与我对视,还张了张嘴——
我不会出卖你的,放心!
卧槽!这厮还真是难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