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样一块誓碑,后来者却并没有人亲见。关于宋太祖誓碑,人们只是从史料中得知它的存在。其中之一是《宋论》卷一《太祖三》中有“勒石三戒”之说。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此外,宋朝的叶梦得在其所著《避暑漫抄》
中也曾提到这块誓碑:宋太祖于建隆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平时用销金黄幔遮蔽,门钥封闭甚严。太祖命令有关部门,唯太庙四季祭祀和新天子即位时方可启封,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
根据叶梦得的描述,此誓碑的内容极为保密,一般人等都无法接近它,也就无法得知碑上所刻的内容。北宋的各代皇帝,对碑中的内容也极为恭敬,熟读于心,不敢有半点泄漏。直到后来靖康之变发生后,金人闯入太庙,将它席卷一空之后扬长而去,留下太庙大门洞开,人们才看到这块神秘的誓碑。它高约七、八尺,宽四尺有余。上面所镌刻的内容,与《宋论》中所写的别无二致。
在《宋史·曹勋传》中,也有提及这块誓碑。靖康末期,金灭北宋之后,宋徽宗被扣在金国,他对随行的武义大夫曹勋再三叮嘱说,倘若日后有机会能够回到南方,让他转告高宗:“艺祖(宋太祖)有誓约藏之太庙,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祥。”
后人据此对宋太祖大为赞赏,一个近千年之前的统治者,就有如此胸怀,立下这块誓碑,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人们还可以从宋太祖为人处世的点点滴滴中,发现他的宽容、仁慈,进而证实誓碑内容的真实性。
据说,宋太祖虽是行伍出身,却颇有文人气质。他酷爱读书,即便在行军打仗时,也不忘携带大量的书籍。
所以,他重视文官与读书人,不滥杀士大夫和言事之人。
同时,宋太祖在平定南方各政权的过程中,也不滥杀降王,遇到有大臣进言擒杀降国之君臣,也被他批评“小鸡肚肠”。尤其是在对待柴氏子孙的态度上,宋太祖尤为厚道。
宋太祖即位之后,将周恭帝母子迁至西京,易号郑王。
还建造周氏宗庙于西京,以供他们祭祀。郑王过世之后,宋太祖为此十天不上朝,并素服发丧,将他葬在周世宗陵墓旁边。
从宋太祖的为人处世来看,他立下誓碑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一般认为,正是由于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们都严格遵守了誓碑之中的规定,故而宽厚待人,对臣子宽容,绝少诛杀。有的学者还将北宋时期的冗官现象与誓碑联系起来,认为这是由誓碑中宽待士大夫的政策造成的。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太祖誓碑根本就不存在,所谓太祖“镌碑”以戒后人之事纯属子虚乌有。学者杜文玉就是其中的反对者。他在经过详尽的考证之后,于1986年发表了《太祖誓碑质疑》一文,文中指出了记载了“太祖誓碑”史料中的漏洞。比如,后人常常引用叶梦得关于誓碑的记载,而实际上,靖康之变发生时,叶梦得并不在京城,也就无缘得见誓碑的真容。叶梦得应该是在曹勋返回南京后,才调任京官,从曹勋处得知誓碑的消息。最早提及誓碑的是《挥芨后录》一书,书中在提到誓碑内容之后有注:“太祖誓言得之曹勋。”也就是说,关于誓碑的消息,是曹勋南归之后才开始传出来的,而此前没有任何一点蛛丝马迹,曹勋是誓碑唯一的消息来源,这与叶梦得记载的“太庙洞开,人得纵观”相矛盾。
更令人不解的,是宋太祖为何要将誓碑藏身于太庙之中。这个体现了统治者的宅心仁厚、可以达到收买人心效果的誓碑如果公之于众,不是更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获得士大夫们的忠心吗?誓碑中训诫后继者“不杀大臣及言事官”,但实际上,只要翻翻《宋史》就会发现,宋太祖在位的十几年间,总共诛杀了88位大臣,太祖是北宋皇帝中杀臣子最多的。
但是,宋朝礼遇前朝周宗室的后裔是历史事实,在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待遇较高也是事实,以唐宋八大家为例,韩愈、柳宗元在唐朝时,最多也就是当个刺史、侍郎等,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的待遇就有了天壤之别,再比如范仲淹、司马光等人,都官至中枢决策层要员。太祖开国初期曾处死过一批官吏,这是为了整顿贪官污吏和谋反所必需的。《廿二史札记》中有“宋初严惩赃吏”一条,其中写到:宋以忠厚开国,凡罪罚悉从轻减,独于治赃吏最严。其原因就是宋太祖在五代时期,见看了贪官污吏导致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所以开国以后就严惩赃吏,纠正社会不正之风。
所以,也有人认为,即便没有誓碑的存在,但宋朝的统治者的确始终贯彻了一种宽待降王、重视文人士大夫、不滥杀大臣的精神,不论这种精神最终是以誓碑的形式继承下来的,还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贯彻了下来,都展现了一代君王的宽广胸怀。
靖康之变
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耻,是指北宋靖康元年11月(公元1126年),金朝军队攻破宋朝都城东京(即现在的开封市)。第二年正月,金军先后把北宋皇帝宋徽宗、宋钦宗拘留在金营,2月6日,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立同金朝勾结的原宋朝宰相为伪楚皇帝。随后,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等3000多人北撤。北宋从此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失落的古格王国之谜
观点:古格王国在历时800年之后,在一夜之间就突然蒸发了一般消失了,只留下废墟依稀可以看出曾经的辉煌。
在青藏高原西部的阿里高原,曾经有一个拥有灿烂文明、盛极一时的古格王国,公元十世纪前后,吐蕃王朝崩溃,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率领着三位大臣和一百多人,逃亡到曾经辉煌一时的古格王国阿里。吉德尼玛衮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后来,吉德尼玛衮将阿里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其中古格王国即为三子德祖衮的封地。古格王国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作为吐蕃世系的延续,使得佛教在吐蕃瓦解后又重新在古格找到了立足点,并在此逐渐达到全盛。
古格王国从公元10世纪中叶建立到17世纪初消亡,期间经历了近800年的历史。自古格王国建立之初,就确定了弘扬佛法的政策,以教辅政的政策始终贯穿在古格王国800年的历史之中。所以,在古格都城的建筑中有大量的佛殿,在古格遗址中,现存的佛教寺庙建筑就有6座,遗址中还有许多佛塔。
古格王国在它800年的历史中,雄踞在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敌入侵,曾盛极一时,它的领土一度扩张到东部的冈底斯山路,北面曾到达今天的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大约在13—15世纪,古格王国出现了经济、佛教和文化艺术发展的昌盛时期,进入16世纪后,人民安居乐业,商贾云集。
曾到古格进行传教的神父弗朗西斯科·阿则维多这样描述当时的古格王国:“克什米尔、拉合尔和印度的商人们把他们的服装、珊瑚、琥珀贩卖到这里,而这里的羊毛是世界上最纤细、最珍贵的,许多外国人都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这个王国购买羊毛。”但是,这样一个强盛的王国,却在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只留下一座废弃的古城。古格王国究竟发生了什么,那里的人又都去了哪里?空旷破败的废墟静静地驻守着古格人曾经生活过的家园,没有给出一个回答。
直到1912年,这座沉寂的古城遗址才开始为世人所关注。当时,英国人麦克活斯·扬沿着象泉河来到被誉为“阿里江南”
的扎达县,对这座古城进行了考察。随后,这个被世人遗忘的地方开始热闹起来,旅行家、摄影家、探险家纷纷来这里探奇。直到1985年,对古格遗址的真正科考才开始。
这处遗址的总面积达72万平方米,整个王国依山而建,建筑物沿着山势层叠而上,直抵山顶,整个城堡由房屋、洞穴、佛塔以及碉堡、工事和地道组成。在古格王国的遗址中,人们发现了这个曾经的王国遗留下来的瑰宝和这个王国最后的遗迹。
据说,古格王国曾以冶炼和金银器制造技艺而闻名,其中有一种叫做“古格银眼”的铜像,可谓佛像中的精品,而这种铜像,据说只有古格人才能制作。考古学家曾在古格遗址中发现一尊精美的“古格银眼”铜像,这尊铜像头戴化佛宝冠、头生3眼,其制造技艺之精湛,让今人也叹为观止。
古格王国消失后,王国内的人民也一起彻底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去向。后人唯一能找到的古格人的一丝踪迹,就在古格遗址北面的一处断崖之上的“干尸洞”。这是古格王国灭亡后唯一的遗迹,洞内散乱着一些干尸,均为身首异地。没有人知道这究竟是当年的战俘,还是古格人的一种葬礼,这是古格人留给后人的唯一遗迹。
一个繁华的王国在一夜之间、连同它的人民一起彻底地消失了,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许多学者将古格的消失归结为战争。由于畜牧业发达,古格王国常遭到周边小国的抢掠,不时发生战争。与邻国打仗,需要人力和财力的支持,随着佛教势力的不断扩大,古格王与佛教首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无法调和。为了限制佛教、巩固自己的势力,古格国王接受了来古格传教的安夺德神父,确立基督教的地位,并支持基督教教义的传播,以达到排挤佛教的目的。他出资建立教堂和教士住宅,施以重金请教士讲经传道,并趁机打击、讥讽佛教。古格国王的做法激怒了国内的喇嘛僧侣。1633年,僧侣们发动叛乱。古格国王的弟弟,也即佛教首领趁机勾结了与古格同宗的拉达克王室,利用拉达克的军队攻打古格王国,企图推翻古格王朝。
古格王国的特殊地形决定了它易守难攻,它的王宫堪称西藏防守能力最强的建筑。只有唯一的一条隧道可以通至王宫,其余几面全是悬崖,外敌要想攻上王宫,简直比登天还难。久攻不下之后,拉达克想出了一招,他们想在古格王国的旁边依山建一座与山顶齐肩的石头楼,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石头楼达到王宫了。
于是,古格王国的人民被驱赶着,在古格的半山腰修建这座石头楼。悲惨的古格人民边修楼边唱着哀伤的歌,歌声飘到了山顶的王宫。国王听到后,非常难过,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关于古格国王的这个决定,有两种说法,一说国王选择了从悬崖上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古格王国也就不攻自破了;另一种说法中,国王选择了向拉达克投降,结束了古格人民的悲剧。
史学界的观点倾向于第二种情况,根据一些历史资料,古格这位最后的国王和全家都被关押在拉达克都城的监狱之中,古格王国也由此并入拉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