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8200000017

第17章 《梦溪笔谈》:609条中的人文世界(2)

紫团山参估计不是什么名贵药,只是有些特殊罢了,没有这味药,药效会有影响,但毕竟不会致命。因此,王没有紫团山参,也就活到了今日。但是,有许多人就偏偏认为:我接受这个东西,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我有病(理由可依此类推)啊,因为我这个病需要这个药啊,你们总得讲点儿人情人性吧。许多人就在这个理所当然中,像被温水煮着的青蛙,等到想跳出时,已经晚了,水已经烧到足够将他煮熟的程度了。

我曾经在野史里读到,王安石是个出了名的不讲修饰的人,蓬头垢面。他当时生活在京城,可是澡堂子遍地呢,他都懒得去洗。好在他的两个朋友够意思,每月强拉着他去洗两次。请注意了,这里纯粹是为了王的个人卫生,没有拉领导干部洗桑拿什么的,再说澡堂子里也没有服务小姐。所以,王是很知道自己习惯和仪容的,这个医生完全是扯蛋,我不讲卫生,然而脸上的污垢总要洗掉吧,否则,皇帝能容忍我每天这么臭烘烘向他汇报工作?所以,这个澡豆什么的洁面护肤品,我用不着,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串通起来让我上钩呢。

王荆公因为不受参,不受澡豆,所以活得很轻松很快乐。

因为不受,所以轻松。孙甫拒砚台同样值得称道。

有人曾送孙甫一名贵砚台,价值三万。孙问:这个砚台有何特异功能啊,为什么这么贵?送的人说:砚台贵在石润,这块砚台,你在上面呵口气,就有水流出。

孙笑笑说:即便一天呵得一担水,才值三钱,买它何用呢?最终没有收下砚台。

这样的砚台自然是名贵了。想想看,只要呵口气,就可以磨墨使用,多方便。可是,孙却不这样想,砚台的功能不就是磨墨写字吗?难道一定要呵气?水不是现成的吗?一担水只值三钱,我为什么要去收受三万的砚台呢?呵水的水和担水的水其实是两个概念,但孙甫故意将它们偷换。把砚台看轻,便什么也不值了。

布衣猜测,王安石和孙甫一定强调自省。对每一个念头,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会仔细反省检查,如果没有什么过错,那福祸毁誉就不需要理会,我没有惹祸而祸来,自有上天来承担过错;我没有招谤而谤来,自有他人来承担过错,跟我完全没有什么关系。如果福分和荣誉是我应得的,我也不会增加喜悦之情,如果是侥幸得来的,我将会恐惧和羞愧。

明人吕坤曾说: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值得留恋的,只是由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得不与之相处罢了。

有了参和砚台的注脚,吕坤的话虽有些绝对,却也值得深思。

柒、任命文件也要付钱噢

《卷二·故事二》让我们见识了一种特别的稿费:写份任命文件也要收钱的。内外制(代朝廷起草诏书的翰林学士官员)里的那些秘书们,凡是起草制书任命官员,被任命者官职在给谏、待制以上的都得给润笔钱。宋太宗的时候,甚至还确立了润笔钱的数额,下诏把它镌刻在石碑上,立在舍人院里。每次任命官员后,都要发文去催讨润笔钱。这笔钱怎么用呢?上至院里的官员,下至院里的吏人、马夫都有份。元丰年间,朝廷给秘书们增加了工资和奖金,这个润笔钱于是被废除。

下个文也要收钱,对刚刚做官的读书人来说,估计不是什么小钱,还是相当大一笔呢,因为指望他的人很多。

那么,那些被初次任命的官员怎么去弄这笔钱呢?不管家庭经济状况如何,总归是有办法的。看一个趣例。

张宏杰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对曾国藩点了翰林后筹经费作了有趣的描写。

曾的募集资金有四个特点:时间长,范围广,路程远,收入多。自道光十八年年底抵家,到十九年十一月离家进京,曾国藩在家乡呆了296天,期间他外出连续拜客四次,共计198天。他很会跑,足迹遍及湘乡、宁乡、衡阳、清泉、耒阳、永兴、邵阳、武冈、新化、安化等十县州。

曾还是很有头脑的。他不是盲目乱拜,他所拜的对象主要是以下四类:自己的亲戚故旧(这是理所当然的,你们不拿谁拿呢);族谱上能找到的湖南各地曾氏家族族人,其中大部分是累世没有来往的(不管怎么样,我要做官了,也是你们的荣耀吧);非亲非故的各县官员和著名乡绅(嘿嘿,以后咱们是同行了,谁还没个互相关照呢);在外县经商的湘乡籍的老板们(给我点支助,你们日后不会吃亏的,这也是期权交易嘛)。

曾四次拜客,共走访约两千家,收入合计共一千四百六十八两又千一百二十文,白银三百五十五两九钱,花元二百三十元,以白银合计,共为一千四百八十九两一钱二分。这在当时已经很值钱了,可以买良田五十亩,或者四万斤猪肉。

这只是一例,并不是沈括那个时候的,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因为像范进一样寒门出身的还是很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无论怎么说,这是明目张胆的,政府允许的收费行为,况且皇帝都支持秘书们这样做,你不给的话,还要下通知催讨!

我把这一些行为都称做暗权力。

无论哪个朝代,这种暗权力都在一定程度上以各种形式存在。就如任命这件事,那些个作会议记录的秘书们,都可以提前通风报信的。提前报消息了,他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有价值体现,那么他自然就有利益得到。更何况那些主要官员的贴身秘书们,他们是想要晋级官员登堂入室的引路人,重要得很!

某省有一落马高官,分管组织,他和组织部长有分工,就是那些在考评中表现不太好的官员由他来谈话。有次,某厅长考核不好,他敲警钟了:你考核有问题呢,估计这次调整会有麻烦。厅长一听就慌了,连忙表态还要继续为革命工作。谈话结束时,高官在厅长肩膀上拍了两下,打着哈哈走了。厅长立刻领悟,因为坊间有传高官拍一下是十万。当夜,厅长就送上二十万。

暗权力也是权力,某种程度上比权力更厉害!

捌、打鼓高手唐玄宗

《卷五·乐律一》让我知道了唐明皇多情的源头。唐玄宗打得一手好鼓,这种鼓叫羯鼓。羯鼓的特点是,透空碎远,和一般的鼓极为不同,它可以独奏。沈括研究认为,唐代的羯鼓曲,比较著名的有《大合蝉》、《滴滴泉》等,但都差不多失传了,到他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什么人会这个了。

他这样写:唐玄宗和李龟年(唐代著名音乐家)讨论羯鼓时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他为了练习打羯鼓,打坏的鼓杖有四柜子之多。

在我知道唐玄宗是打鼓高手之前,我对他的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

运气十分好也十分坏。十分好是,靠他太爷爷、爷爷和父亲的积累,唐朝到他这里开始达到了非常强盛的地步,这不是他水平高,而是他运气好。十分坏是,唐朝的由盛而衰也是他造成的,最后仓皇出逃,场景非常凄惨:派出前导官沿路安排皇帝的食宿,结果前导官和沿途的县令都撇下皇帝不管,逃得无影无踪。

再派使者征召其他的官吏与民众,也没有一个人响应。到了中午还没有饭吃,杨国忠只好自己去买了饼子给他吃。还是老百姓善良,他们看到皇帝如此悲惨,就来献食,虽然都是粗粮,但皇孙们却一抢而空。

器重宦官。他曾经这样说,没有高力士在他身边值班,他都睡不好觉。于是,从他开始,一大批宦官得到任用。这样的结果就是,高力士甚至代替唐玄宗阅读天下的奏章,小事就直接处理了,大事才向他汇报(谁知道高会瞒下什么大事呢)。

乱伦高手。杨贵妃原来是他儿子寿王的妃子。他是想尽办法把儿媳弄到他的床上,过程就不用去说了。“脏唐”里,他的功劳不可磨灭。奇怪的是,他为什么会下这么大的决心?做这件事情真要下点决心的。原来,杨贵妃除了美貌以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通晓音律,唱歌跳舞样样拿手,这一点与爱好音乐的唐玄宗性格相合,自然是三千宠爱集一身了。

崇老喜仙。热衷于求神仙,迷信老子。这对于取得皇位而又没有皇家正统的朝代来说,他们第一个想到的是明正言顺,即我们来掌管这个天下是上天注定的。

于是,千方百计地找关系。唐皇帝就将姓李的老子当作自己的祖先了,因为李耽的名气大啊,足够向民众炫耀了,于是将老子的父亲封为先天太皇。唐玄宗索性将年号也改为“天宝”了。其实,老子父亲是什么人,在什么时代,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而且,李唐的先世本是陇西的少数民族,根本不像商周两代的祖先有世系可以考察的。

好了,说了这些印象,你就可以看出,这个唐玄宗平时大概在干些什么了。因为这样的素质,你还想让他学习唐太宗?看来,唐太宗的一系列忧虑都是白费了,他的子孙比他潇洒。他的兴趣在泡妞等享受上呢!

于是,我们可以设想。唐玄宗第一次看到听到这个羯鼓,就异常激动,这个东西能表达他的心声,能让他放松,能让他达到想要的理想境界。俗话说了,兴趣是学习之母,兴趣会给一个人带来无限的动力!他初试牛刀,竟然博得满堂喝彩,于是信心倍增,于是不断地打啊,打啊,有空就打,没空也要想办法挤时间去打。有一天,宰相姚崇来请示用干部的事情,玄宗就懒得理他,不理他的理由是,你宰相就不应该把这么细碎的事情拿来烦我,什么事情都要我处理,那我还要你们宰相干什么?这说明,他早就知道皇帝只要抓大事就可以了,不必事无巨细都要躬亲的。但这个羯鼓不一样,这是我最爱。而且,贵妃跳舞,我打鼓,你看你看,好不好看?好不好听?激不激动?就是嘛,我有这样的特长,为什么不发挥出来呢?

我在清朝余怀的《板桥杂记》中还读到一则《教坊梨园》,他也写到了唐玄宗的这种音乐爱好。玄宗基本上就是一个优秀的音乐学教授,他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道观所奏之曲),还选极漂亮女学生三百,在梨园亲自授课。

不幸的是,唐朝的美好时代就这样被他给打坏掉了。

喜欢羯鼓无罪,喜欢音乐无罪,但谁让他是皇帝呢?

玖、舞蹈专家寇准

同一节,沈括还向我们描绘了寇准的另一种形象,他擅长舞蹈。寇准,封号莱国公,喜好《柘枝》舞。他与客人聚会时,一定要跳个痛快,每跳一次一定是一整天,当时的人们都称他是“柘枝颠”。沈括采访到,今天凤翔有一个老尼姑,就是寇准当年的柘枝妓,她说:当时的《柘枝》曲还有几十遍,今日所舞的《柘枝》和当时相比,遍数不到十分之二三。

这是一个官员的典型业余爱好。记载虽然简单,但可以读出许多内容。

同类推荐
  • 人生因爱而完满

    人生因爱而完满

    当人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匆匆前行时,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爱故事就是一处处心灵停泊的港湾,让人们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再一次体会人世间温情洋溢的至情至爱!《人生因爱而完满》选取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集合了古今中外那些纯真、美好的情感,设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乌鸦知反哺,百善孝为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等十个章节,有“把笑脸带回家”的父爱;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母爱;有“爱到地老天荒”的爱情;有“打弹珠的朋友”的友情……书中立体丰满的人物、真切感人的故事情节、发人深省的寓意,为真爱做了全面而生动的诠释。
  •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散文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散文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散文,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中国最美的散文

    中国最美的散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管中窥豹,领略中外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
  •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为中国文联下属的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年作家自选集”丛书之湖北作家熊尉东的评论随笔集,收录熊尉东近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过的时评、随笔近50篇。作者以独特的眼光和深层次思考,客观理性地剖析了近几年来的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倡导以一己之力,努力做生活的“在场者”和社会的“建设者”,而少一些盲目的抱怨、回避或跟风。该书的另外一部分随笔小品,写出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一些体验、感悟。
  • 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

    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

    《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这本书中记了很多,节日、物品、礼节的由来。
热门推荐
  • 大佬家的宝贝

    大佬家的宝贝

    这本书讲诉的是高中女生叶知夏意外认识三十六中学校草韩旭的故事,两人在日后的相处过程中渐渐产生好感。但叶知夏的父亲对韩旭的家庭氛围产生反感,最后……
  • 413号

    413号

    白昼不明,黑夜昏暗。中院生月正,分院榜413号,为何所有不同寻常之事都与他有关?看似和谐的学院实则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 碧落云歌

    碧落云歌

    翎抽风写的。郢泽熙一觉醒来穿越了。被一小女娃追着要他当她姐夫,真够坑的。这样也就算了,这破地方还全是妖怪。血瞳怒了:不要以为是我姐夫就可以无法无天,说了我们是女娲族裔!他无故出嫁,成了那冷血女蛇王的蛇后。在无数阴谋的刺激下,郢泽熙发现自己居然爱上了她。然而却发现,她原来有深爱之人,他该何去何从。声明:这文其实不是以泽熙为主线,是血瞳的姐姐,血珞。
  • 皇家学院:邪魅校草的嚣张丫头

    皇家学院:邪魅校草的嚣张丫头

    他是四大家族之一的继承人,她也是四大家族的继承人。在学校他是校草,众多女生喜欢的邪恶王子,她是校花,喜欢她的不计其数。他宠着她,爱着她。终于他说:笨蛋叶语璃,我喜欢你,我们在一起吧!
  • 剧中之外

    剧中之外

    从没想过自己将会成为剧中人,经历着曾经不屑的剧情,留着当初不敢的眼泪。妈妈说人鱼的眼泪会化成珍珠,颗颗落下;人鱼的亲吻会使人遗忘,忘却江湖。剧中人只需按着剧本继续重复的剧情,奈何不知温柔乡后只有受伤的珍珠和诀别的亲吻,不知剧中之人身为局外人。灯光变暗,舞台落幕,纪夏才领悟自己只为一个局外人。
  • 今说前世

    今说前世

    今天我来为大家说说一个有趣的旅行故事,它的起点就是在一个小小的人物身上开始.....
  • 无赖纨绔死缠天才圣手

    无赖纨绔死缠天才圣手

    红豆系列最后一本,填坑收官作,谢谢观赏~
  • 都市暗时代

    都市暗时代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真正的对于错。万念,只存于心中。
  • 英雄联盟之史上最坑

    英雄联盟之史上最坑

    盖伦蓝瓶大帽子,流浪无尽饮血刀。提莫静止变假眼,蛮王五秒真男人。琴女E罩杯,重生闪现送人头。你享受超神的刺激,我沉迷坑人的快感。没有最坑,只有更坑。这是一个有关大坑的故事。
  • 感官的咏叹调

    感官的咏叹调

    故事的主角孙幼真隐藏着自己,在无比孤独的心境中逃避过去。慕容小优和刘雅花这两个截然相反的人对孙幼真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却又因为各自的秘密而难以打开心房。一名男生突然的自杀,再次激起了孙幼真对过去难以忘却的愧疚。随着班级间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学生中积怨已久的矛盾在最后终于得以爆发,引起了一场难以阻止的骚乱。而每个人心中的秘密,人与人之间壁垒在这一刻也得到了一次释放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