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比犹太人更会做生意的人吗?没有!犹太人是天生的商业骑士,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金钱的血液,他们的身体中藏着商业的基因。
Ⅰ.最具有忍耐精神的民族
“忍一分晴空万里,让三分海阔天空”,对这个道理,犹太人是这样诠释的:“人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每天都会更新。昨天生气的细胞,已为今天新的细胞所代替。酒足饭后所思考的内容,与饥肠辘辘时所考虑的也不一样。我仅仅在等你的细胞更替。”
成功之途是崎岖曲折的,它不可能是畅通无阻的康庄大道。犹太人在2000多年漂泊流离的生活中,一直处在各种困境、逆境之中,在这漫长的日子里,他们学会了忍耐,能够忍耐于己不利的障碍,具有坚忍不拔的性格。
犹太企业家路德·蒙德,学生时代曾在海德堡大学和着名的化学家布恩森一起工作,在工作中,他们发现了一种从废矿中提炼硫磺的方法。
因为这个专利是有经济价值的,蒙德萌发了自己开创化工企业的念头。他在柴郡的温宁顿买下一块地,建造了厂房。同时,他继续实验,好让这个化学专利更成熟、更稳定。然而,实验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为此,蒙德干脆住进了实验室,日夜不停地工作,最终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
工厂开工后,刚开始的情况并不理想,成本居高不下,连续几年,企业都是亏损。同时,当地居民也担心大型化工厂会破坏生态平衡,集体抗议,希望蒙德迁厂。
这个时候,犹太人能够忍耐的性格,帮蒙德度过了难关。他毫不气馁,咬紧牙关地忍耐着、坚持着、等待着,经过6年的忍耐,他在技术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产量增加了3倍,成本也降了下来,产品由原先每吨亏损5英镑,变成获利1英镑。
当时的英国普遍实行12小时工作制,工人一周要工作84小时。而蒙德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将工人工作时间改为每天8小时。但事实证明,工人每天8小时内完成的工作量,与原来的12小时一样多。另外蒙德规定,在他的工厂上班的工人退休后,儿子可以接班。这样,工厂周围居民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大家争先恐后要进入他的工厂上班。
到了后来,蒙德的这家企业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
凡事不顺利的时候,就要懂得忍耐。长期与犹太人打交道的日本商人藤田说过:忍受了2000多年苦难的犹太人,与动不动就剖腹自杀的日本人相比,是一个更具有忍耐精神的民族。
人不是万能的,每个人总有一些事情是自己无力解决而又无可奈何的,总有一段除了忍耐以外再也没有任何方法可通过的。所以,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暂时的忍辱负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犹太商人主张宽宏大度,克己忍耐。也许与犹太民族的曲折经历有关,犹太商人常给人留下克己忍耐但又不失精明的印象。比如,犹太人一坐到谈判桌上总是一副笑脸,当谈判过程中出现不愉快的场面时,许多人会怒气冲冲地中断谈判,甚至长时间不理睬对方,而犹太人则不同,不管对方多么生气,他都会面带微笑,向对方表现出一副坦诚友好的姿态。当对方措手不及,忙于应付这种出乎意料的场面时,犹太商人往往已经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
“小不忍则乱大谋”,犹太人是十分善于“忍”的。他们在2000多年的受迫害中所积累的忍耐精神,一直伴随着他们,直到今天犹太人仍应用在商务活动乃至处世哲学中,并由此获得了成功。
在以色列建国之初的艰难岁月中,原联邦德国主动提出给以色列一大笔援助,这引起了犹太人大规模的抗议。有些犹太人认为,我们犹太人的命,绝不是能用钱来买的。但德国人则谦卑地表示,这笔钱与赎罪无关。人死不能复生。明智的以色列领导人顶住国内压力,接受了这笔钱,为以色列的振兴起了重要的作用。
犹太人考夫曼能成为股市“神人”,就是他顽强忍耐的结果。考夫曼1937年出生于德国,因遭受纳粹的迫害,1946年随父母逃到美国定居。他刚到美国时不懂英语,进入学校读书十分困难。但他很有耐性,不怕别人嘲笑,大胆地与美国小朋友交谈,从中学习英语。他还利用课余时间补习英语,吃饭时和走路时也背诵英语词句。半年时间过去了,他能熟练地讲英语了。他家境不佳,却以半工半读形式读完了大学,并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工作中,他不辞劳苦,刻苦钻研,从银行的最底层任职做起,直至成为世界闻名的所罗门兄弟证券公司主要合伙人、首席经济专家和股票、债券研究部负责人。他对股市料事如神,成为美国证券市场的权威。
犹太人面对失败、挫折,确立忍耐致胜的法则为:不要恐惧失败,要懂得失败乃是成功必经的过程;应有远大的目标,不要对过错与失败斤斤计较;遇到失败时,千万不能气馁,要坚忍不拔,矢志不移;发现此路不通时,要设法另谋出路;要善于伺机,巧于乘势,等待机遇。
犹太商人的经验之谈是:赚钱就要以“忍耐”为重。即使身处逆境或贫困深渊,也要相信明天一定能成功而坚忍不拔。例如,当生意崩溃、公司破产,你遭受极为惨重的损失,甚至想要自杀时,你也必须忍耐,不可放弃斗志。如果工作得不到预期的成果,也要把痛苦当做经验而忍耐下来,相信总有一天能够成功。
Ⅱ.苦难成就伟业
虽然犹太人以上帝的“特选子民”自居,虽然他们的杰出与富足天下人都知道,但犹太人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人的严酷统治,经过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对犹太人的劫掠,到欧洲各国对犹太人的歧视压制,最后在二战期间数百万的犹太人被纳粹残杀。犹太人在肉体、在灵魂上都倍受伤害与凌辱。
可以说,犹太人是世界上经历苦难最多的民族。但也许犹太人获得成功的动力,正是他们在2000多年里遭受的蹂躏和苦难才使得他们更加团结;使得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得他们不能从事工业、农业,只能选择商业或者艺术;赋予了他们赶超他人的最大动力;培养出了他们的很多优点,例如爱国、守约、节俭以及商业上的智慧等等。
历史上的犹太人,尽管一再被异族统治者折磨、奴役,但他们每次都能凭借纯经济手段重新站起来。在许多统治者眼里,犹太商人成了他们摆脱困境的特效药。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他们就将犹太商人召来,而等犹太商人将经济发展起来时,君主们又会将他们的财产没收,并将他们赶走。
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频繁发生,犹太商人一次次被召回来,又一次次被赶出去。正是在这频繁的反复无常中,犹太商人随时都经受着血与火的考验,并对他们的商人素质进行了最为严格的锻炼与筛选,迫使他们不断提高经商才干。几经反复之后,使得犹太人“修成正果”,最终成为了公认的“世界第一商人”。
也许,犹太人并不是天生就会做生意,完全是后天艰难环境造就了他们。如果不是国破家亡,犹太人的生意才能说不定会朝别的方面发展呢。
犹太人为什么这么坚强呢?《犹太法典》中,有这么一个问题: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所组成的,可是神为什么要让人只能通过黑的部分去看东西?答案是:因为人生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这就是犹太人的逆境观:不管受到多么大的磨难,他们一定会坚强地生存下去。
《塔木德》上说:“有10个烦恼,比仅有1个烦恼好得多。”因为,有10个烦恼的人,不会再害怕烦恼,而只拥有1个烦恼的人,就会整天很烦恼,因为他怕后面还会有更多的烦恼来找他,这种对未来的恐惧,是最折磨人的。
犹太人还有一个习惯——纪念战败的日子,也就是纪念屈辱的日子。世界上大部分民族的节日,都含有庆祝的意味,而犹太人的节日大多是为了记取他们曾经遭受的苦难与失败。他们在每一年的节日中,回忆祖先的失败,借以警惕和自我激励。所以有人嘲笑犹太人,说他们是“败北的天才”。但这正是犹太人的可敬之处,他们都相信:只要记住苦难的经历,人才会产生出强大的力量。
在犹太民族的纪念日中,最隆重的节日是“逾越节”了,那是摩西率领犹太人,越过沙漠、千里迢迢地回到以色列的纪念日。就在这胜利的纪念日里,犹太人仍然没有忘掉那段苦难的日子,他们会在“逾越节”的晚上,吃一种叫做“玛索”的很粗的面包。这种面包正是当时犹太人在埃及做奴隶时所吃的,它代表的是屈辱。犹太人让后代子孙吃这种面包,就是让孩子品尝祖先们所曾经受过的屈辱,并教育孩子如何在痛苦中坚强起来。
即使在结婚这样喜庆的事情上,犹太人也会提醒新人不要忘记苦难。婚礼规定新人喝完酒后,不能把酒杯放入盘中,而是喝完酒后把酒杯摔碎,这个动作表示两个人要同甘共苦,一起度过哪怕是苦难的一生。
人的精神力量是无限的,可以创造任何奇迹。犹太人就是犹太人,他们即使遭受再多、再痛苦的磨难,也会在艰难中顽强地生存下来。
犹太女作家戈迪默无疑是犹太民族这种精神的代表。她是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以来的第七位获奖者。当然,这份荣誉是她用40年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戈迪默于1923年11月20日出生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的一个小镇。小的时候,她梦想着当一位芭蕾舞演员,但事与愿违,因为体质太弱,经常被一些小病痛纠缠着。不得已,戈迪默只好放弃了这个理想。
命运对她的残酷不只是如此,8岁那年,戈迪默又因患病离开了学校,中断了学业,终日坐在床上与书为伴。
整天地看书使得戈迪默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从9岁就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经过努力,15岁的时候,她的第一篇小说在一家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几年以后,戈迪默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问世。优美的笔调、深刻的思想内涵,轰动了当时的文坛。此后,戈迪默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写出10部长篇小说和200多篇短篇小说。
惊人的产量,加上精致的品质使她连连获得各种文学奖。主要有W.H.史密斯文学奖、詹姆斯·台特黑人纪念奖、南非CNA文学奖、英国布克奖、法国埃格尔文学大奖、意大利普莱米欧·马拉帕特奖、德国奈莉·萨克斯奖、美国班奈特奖等。此外,她还是法国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美国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和国际笔会副主席。1991年,她在6次提名之后获诺贝尔文学奖。
Ⅲ.磨难也是一笔财富
犹太人在漫长的逆境中,学会了耐心等待,学会了低调处事做人,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发展的智慧。犹太商人有一项极好的心理素质,就是能在不利的环境中,我行我素地做生意。
犹太人有个规矩,安息日不能工作,只能在家虔诚休息,学习典籍。可有个别商店的老板却照常营业,亵渎了安息日。一次讲道时,拉比对这样的店主大加指责。
可是,礼拜结束后,被指责的老板却送给拉比一大笔钱。拉比非常高兴。到第二周礼拜时,拉比对这些老板就不怎么指责了。因为他指望老板会因此给的钱会更多一些,谁知结果他一个子儿都没拿到。
拉比就问老板到底是怎么回事。老板说:“事情十分简单。在你严厉谴责我的时候,我的竞争对手都害怕了,所以,安息日只有我一个人开店,生意兴隆。而你这次说话一客气,恐怕下次大家都会在安息日营业了。”
当年,犹太商人之所以能在几乎无人竞争的情况下,从事放债和贸易这些获利丰厚的行业,就因为他们处于经商的逆境基督教神父讲道时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谴责。
还有这样一个笑话:飞机正飞越大西洋,机内引擎突然着火,机长请求每个乘客按照自己的信仰“做些最后的事情”。于是,穆斯林朝着麦加跪拜;罗马天主教徒数着念珠祈祷;清教徒唱起了赞美诗;而一个犹太乘客则挨座推销护身符,又赚了不大不小的一笔。
犹太人在逆境中看到了做生意的最佳机会,甚至在绝境中也不放弃赚钱,这就是犹太商人在逆境中发财的生意经。
帕拉米是以色列的大富豪,发迹时只是一家小贸易公司的小打工,如今却是股市上的超人。
帕拉米小时候家境贫苦,从小就帮着父亲打零活。在他18岁时,他的父亲托人帮帕拉米找到了一份长期工,在爱德尔先生的小贸易公司做办公室跑腿的,工资虽然很低,但帕拉米很是珍惜这份工作,总是勤奋地努力着。后来,爱德尔先生告老回乡,让帕拉米做了老板。帕拉米没有辜付爱德尔先生的重望,经过五年的风雨历程,使得公司资产从一亿美元增加到上百亿美元。
同时,帕拉米自己还投资股票,几年下来赚了上千万。但有一次股市骤然下跌,帕拉米买进了一家钢铁公司的股票所赚到的上千万美元及其他多宗赢利,一下亏光了,只剩下4000美元。
如此的惨败却没有挫伤帕拉米积极进取的精神,相反,使他更坚定信心,变得更聪明了。那次失误后,帕拉米认真总结,经营股票就顺利得多了,一直赚到上亿美元。
虽然,犹太人经历了太多的不幸与磨难,但他们对磨难有着自己深切的体悟,认为“磨难也是一笔财富”,磨难固然使人痛苦甚至是死亡,但同时也可以坚定人的信念和锻炼人的意志。所以,犹太人敢于从容地面对逆境,永不气馁,积极进取,最终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