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几了,是不是发现最近看东西不比以前清楚了?已记不起昨天早上吃了什么了?对别人的问话,总比以前慢上几拍才反应过来?心跳也不如以前从容了……老是觉得一切都大不如前了?这就是衰老!
衰老,40岁是拐点
衰老并不是40岁才开始,比如说皮肤从25岁就开始衰老了。但是40岁却是衰老得最快的年龄,很多到了这个年龄的人一旦经受了什么大事件,便会出现“一下子老了好几十岁”的现象。因此抗衰还应着重抓40岁,以降低衰老的速度。
四十岁是人生的重大拐点,不仅仅是指思想上,同样也指身体上。
四十,介于青年与老年之间,是身体与心理双方面都十分成熟的阶段,也是人生的顶峰时期,无论从体力上或是脑力上,都是稳定而健全的时期,本应是精力充沛的时候,但一些人一进入四十,却渐渐感到体力走下坡,开始力不从心了,有些人由于体内某些机能已经逐步退化,甚至提早衰退。许多中年人由于面对生活上的问题,长期超负荷,紧张繁忙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容易透支体力,忽视自我保健,例如缺乏运动、长期睡眠不足够,不注意饮食结构、饮食习惯不科学、营养素不平衡等,导致内分泌功能减退,各组织代谢水平开始下降,各种各样的疾病悄然袭来。国内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女性更年期平均年龄从10年前的49岁提前到46岁。而男性原本应在60岁以上才出现的更年期症状,已出现在40岁左右的男性身上。人体如果长期处于衰老状态,其患病几率是正常人的17.4倍,其平均寿命比正常人短11.6岁。从我国国民的体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40到45岁这个年龄段,是人体机能下降最快的,我们一般把它称为“四零现象”。其实,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人体的生理机能从30至35岁就开始走下坡路,心、肺、肌肉、骨骼等以每年0.5%至1.5%的速度在衰退。现在的问题就是,四十不惑的这些人,身体机能开始衰退,同时又承担着来自家庭、工作、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心理负担比二三十岁和五六十岁的人都重得多。所以,40岁成为健康的拐点也就不奇怪了。
测完后你是否有衰老的迹象呢?如果有也不用大惊小怪,更不用对着镜子大呼自己老了,与其做无用功,还不如来些实际点的,让衰老来得更晚些。一般来说缓解衰老的基本原则是:心情开朗、学会忘却、加强锻炼、要吃早餐、劳逸结合、注意仪表、性生活适度、有病早治。看看自己做到了哪几点?另外我们这里为大家介绍几项最简单的防衰运动,让你在享受生活时,同样享受年轻。
防止衰老始于足下
跑步与散步,是我们平时最常做的运动,不需花费你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便可缓解衰老。但是随着交通工具的日新月益,人们坐在家里和办公室的时间越来越多,因此动“脚”的时间也随之“缩水”了。
其实不论是跑步、散步,还是别的运动都要坚持有有恒、有序、有度三个原则。同样这个足部运动当然也要有一定的原则:每天足下运动时间应保持在30分钟左右;步行每周要运动5次以上,跑步每周2到3次即可,只有规律性运动才能产生效果;运动后心率加年龄约为170次/分,这样的运动量属中等度。5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120次/分,6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110次/分。
常练舌可以延年益寿
舌抵上腭:打坐时闭目静心,舌舔上腭。舌端津液满口后分三次咽下,送入丹田。久用此法邪火不生、气血通畅,有益寿之功。
赤龙搅海:用舌在口内侧舔摩齿龈,从左至右,由上至下转9圈。然后再将舌伸至牙龈外侧,用舌舔摩齿龈9圈,顺序同前。久用此法可以固齿健脾、轻身祛病。
玉液还丹:口唇轻闭,舌在舌根的带动下,在口内前后蠕动,当津液生后,要鼓嗽有声,共33次。津液满口后,分3次咽下,送入丹田。久用此法,津液能灌溉五脏、润泽肢体。
赤龙吐信:把口张大,舌尖向前尽量伸出,在舌不能再伸长时把舌缩回口中。此法可利五脏,并对缓解面部神经麻木有效。
做做俯卧撑防衰老
俯卧撑能够锻炼和检验人体各个部位的运动能力,可以作为体质健康的晴雨表。完成一个俯卧撑,需要手臂、胸、腹、臀和腿部的肌肉群相互配合,这几乎可以检测到身体每一个部位。我国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中,就将俯卧撑作为其中一项。例如,35岁—40岁的男性,做12—19个为中等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数字会有所下降;40岁左右的女性,做到10个基本合格。
俯卧撑是项老少皆宜的运动,但许多人却认为这是一项“高难”运动。因为许多人都觉得自己的手臂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撑身体重量,因此许多人会半途而废。其实,我们可以先从最简单的训练开始,先站立支撑墙壁,然后支撑桌子、凳子,最后到手脚在同一水平线。有的女性手臂力量不够的话,可以做跪式俯卧撑。
除了上述运动外,还有许多运动有着很好的抗衰功效,比如中国传统的太极,外来的瑜咖等。
抗衰从“脑”开始
才40多岁50岁的人就开始觉得,记忆力明显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优柔寡断、缺少朝气、做事磨磨蹭蹭、常感到空虚乏味,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常感到力不从心。这些都是大脑开始衰老的标志。
我国城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记忆力和认知障碍的占20%,农村老人高于城乡老人占33.3%,大约有41.3%的记忆障碍患者在二年半内发展成痴呆症,最终由于精神和智力的全面衰竭而死亡。而现代神经科学已经确认:中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和认知障碍是早老性和老年性脑萎缩、痴呆的核心症状。
谁都不想到老时变得痴呆,还要托累家人受苦受累。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脑衰呢?
饮食调节,效率高。一般而言,护脑的营养元素主要有硒、胡萝卜素等。硒是一种微量元素,人体可以通过食用海产品及肉类摄取。番茄红素以及玉米黄质均属于类胡萝卜素。柚子、西瓜及西红柿含有大量的番茄红素,绿色蔬菜和水果中则含有较多的玉米黄质。这些都对脑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
在平时吃饭的时候,我们照样有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记忆衰退,这就是咀嚼。咀嚼能使人放松,如果老人咀嚼得少,其血液中的荷尔蒙就相当高,足以造成短期记忆力衰退。经常咀嚼的人牙齿就好,吃饭更香,记忆力也随之增强。
另外,摄取适量的“健康油脂”可减少血栓的发生,例如橄榄油、鱼油是维持血液正常循环的好选择。还有咖啡因含有能够提高记忆力的成分,同样绿茶和红茶也有助于记忆力增长。但是同为饮品的酒还是少喝为宜,因为酒精会损害智力。
爱动的人记忆力强。保持一个健康的、供血充足的身体,记忆力也会跟上的。凡是运动都有健脑作用,其中尤以弹跳运动为佳。这可促进血液循环,供给大脑充分的能量,更主要的是可起到通经活络、健脑和温肺的作用,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专家称,长期的心血管运动可以减少因年龄增长出现的脑组织损失,可以减轻记忆力衰退。经常走路的中老年人的记忆要比那些惯于久坐的同龄人好。特别是那些爱玩爱活动的人们兴趣广泛,涉猎众多,知识面广,记忆也强。比如跳舞、读书、玩纸牌、学外语等活动项目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神经突触的数目,增强神经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巩固记忆。
自寻其乐,益智健脑。玩智力游戏可以有效的刺激脑细胞,多玩玩棋类、字谜或是数字游戏都不错。平时没事也可以经常拿起书本,背诵一些名篇、成语、佳句、诗歌短文、数理公式、外文单词和技术要领知识等,然后试着回忆内容。这可是锻炼记忆力的“硬功夫”呀。这样每天坚持10至20分钟的背诵,也能增进记忆力。也有人不读书而是记电话号码,你别怀疑,在英国就有这样的事。他们发现每周看排行榜,玩数字游戏,以及背电话号码,甚至是闭着眼睛享受淋浴,这些“大脑的运动或休养”都能让我们迅速提高智商。
当然你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总是能记住我们所喜欢的东西,那自然记忆力就增强了。如果你觉得麻烦也可听听音乐,音乐不只能帮助唤起过去的回忆,还能刺激你的大脑活动。研究发现巴赫、亨德尔等人的作品中的慢板乐章,能够消除大脑的紧张,使人进入冥想状态。
睡得好,头脑就清醒。睡眠在大脑的保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记忆力衰退的最大原因就是缺乏足够的睡眠。
学学女人唠叨助长记性。唠叨,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女性延长了记忆和寿命。唠叨在语言运用中也是重复说某一个事情某一个人,经常地重复当然必须加深唠叨人对某一事或某一个的关注和记忆。专家认为,女性比男性更乐于与人言语交流;男性进入老年期后,沉默寡言居多。而言语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宣泄方式,可防止记忆衰退。
家庭幸福情愉悦身心防脑衰。家庭幸福是提高记忆力必要条件,特别是相恋的人或夫妻俩人的两情相悦的幸福感会使双方体内分泌激素和乙酰胆碱等物质,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大脑衰老。
把握每天里的黄金时间,增强记忆力。一天中什么时候人的记忆力最好呢?什么时候才是最佳记忆时间呢?据生理学家研究,人的大脑在一天中有一定的活动规律:
6—8点:机体休息完毕并进入如兴奋状态,肝脏已将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净,头脑清醒,大脑记忆力强,此时进入第一次最佳记忆期。
8—9点: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可以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10—11点:身心处于积极状态,热情将持续到午饭,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任何工作都能胜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
12点: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全身总动员,需进餐。此时对酒精仍敏感。午餐时一桌酒席后,对下半天的工作会受到重大影响。
13—14点: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精力消退,进入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最好午睡半到一小时。
15—16点: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精神抖擞,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以合理安排一些需“永久记忆”的内容记忆。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最旺盛的时刻,可以持续数小时。
17—18点:工作效率更高,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的最高峰时期,试验显示,这段时间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期。
19—20点:体内能量消耗,情绪不稳,应休息。
20—21点:大脑又开始活跃,反应迅速,记忆力特别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期(也是最高效的)。
22—24点:睡意降临,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打造你的“聪明指南”。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变得更聪明,感觉更好。这是个简要的“变聪明指南”,你也不妨试一试。
周一:正餐吃海鱼,骑自行车、步行或坐公交车上班。
周二:从字典里挑出陌生的字词,然后在与别人交谈时使用。
周三:练瑜伽、普拉提或参加一堂冥想课,跟不认识的人聊天。
周四:上班时走不同的路线,观看益智节目或者脑筋急转弯。
周五:不喝咖啡或酒,背诵购物清单。
周六:用你平时不用的手拿着牙刷刷牙,闭上眼睛冲热水澡。
周日:玩纵横字谜或“数独”游戏,到室外快步走。
反应变慢,衰老的先兆
人的反应速度最高峰是39岁,这是由于我们的反应速度与大脑中髓鞘的含量有很大关系,髓鞘是一个绝缘的脂肪套,它包裹着神经,确保信号在神经细胞之间正常传导。39岁时髓鞘的总量并未减少,而且功能良好。但39岁之后,其总量就开始逐渐减少了,这一过程将持续10年左右。
反应速度指从接受刺激信号到做出反应的速度,着重表现在神经活动方面。反应较慢或是信息处理能力较差也象征了生理机能的不正常,从而促进了过早死亡的发生。
人的反应快慢是衡量其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对身体“系统完整性”的一种指示,更可能是引发过早死亡的重要风险因素,反应最慢的男性和女性发生过早死亡的几率要比正常反应水平的人群高出两倍之多。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智商越高的人的寿命也越长,生活也更健康。这一部分也要归因于其生活方式的不同,智商高的人吸烟和过度肥胖的比率也很低。
那么如何保持我们的反应速度,从而长命百岁呢?
人脑对陌生的动作会有一段适应期,而经过频繁的练习,大脑对这种动作会形成条件反射,也可以说是潜意识。有了条件反射,再做动作时就不需要再经过大脑的思考了。肢体的每一个步骤,就自然而然的快了——反应速度,就能很好的提升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有意识的训练来提高反应速度。
单腿独立。让身体保持稳定的姿势,能提高全身协调性和平衡感。人们要纠正自己的走姿、坐姿,经常做做单腿独立的动作,也可以练习马步等武术基础动作,保持身体的稳定是提高敏捷度的基础。
培养选择注意力。经验丰富的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只会注意相关线索,漠视不相干因素,这叫选择性注意,能帮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最快的反应。人们可以通过乒乓球、排球等球类来提高选择注意力。在进行各种球类运动时,其运动过程是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也可以进行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另外各种游戏性质的反应练习也可以提高人体的灵敏度。
快慢交替练肌肉。肌肉能够控制人体动作的速度和力量,人们可以通过快慢运动交替,反复练习来培养肌肉的“运动记忆”,例如快慢交替跑,练习哑铃时快几下慢几下。
调整控制呼吸。练习有意识的控制呼吸,例如走路时三步一呼,两步一吸;跑步时调节呼吸节奏,这能鼓舞身心、稳定情绪,让人在反应时控制力更强。
倒着走。倒着走能有效地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的动作更敏捷和协调;倒着走还能促进大脑皮层紧张感和兴奋度,有助于全身功能的调节。向后迈腿,当脚落地站稳后再移动身体的重心;身体重心落到落地这只脚后,另一只脚再离开地面。初次练习,可从20米的距离开始,掌握了倒着走的动作后,可逐步增加倒走的距离。倒着走有一定的危险,身体容易失去平衡,发生向后摔倒、头着地的现象。因此练习中必须把握好自己的身体重心;避免在硬地面如马路、石子路和凹凸不平的路面进行,选择在草地、土地、沙地相对比较安全;锻炼时,将双手自然地垂于身体两侧,以便遇到意外时本能地及时保护头部;视力不好或年龄较大的病友神经调节能力较差,发生摔伤的危险性较大,不宜进行此项锻炼。
冬季搓手。数九天里,闲暇时,不妨常搓搓手。双手抱拳,双手从虎口接合,双手捏紧,再移动双手转动,使双手在转动过程中手的各部分互相摩擦。这样不仅能使手指更加灵活自如,而且由于手部有众多的肌肉、关节,它们的运动都要受大脑的指挥和调控,所以搓手能强化手、脑的反射,大脑会越来越灵。另外常搓手,一方面可借助摩擦生热来增加局部的温度;另一方面还能加速血液循环,从根本防止冻伤和冻疮。
反应速度训练要注意结合协调性练习。身体的协调能力,代表人体不同部位协同配合完成身体活动的能力,是肌肉神经系统、时间感觉、空间感觉、以及环境观察与适应调整能力的综合表现。因此,一个人的智力、心理特徵、基本运动素质、以及观察是否敏锐等,都显著影响协调能力的整体表现。协调性对完成动作的质量和锻炼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协调性素质的增强能有效的提高人体各个运动器官完成整体或局部活动的能力,注重从眼、手、脚等身体各部位之间的配合能力进行锻炼,现将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正反方向肩绕环练习:身体直立,两臂胸前平举与肩同宽并与肩平或两臂胸前屈肘与肩平,同时两臂做正反方向的肩绕环运动。每组练习1分钟或1分30秒左右。
两手同时做相同或不同的动作:两手同时做相同的动作,如,两手同时进行篮球运球。两手同时做不相同的动作,如,一手握拳做连续冲拳的动作,另一手做拍球的动作。要求两手动作迅速而准确。每组练习1分钟左右。
拍脚背练习:在原地或行进间跑动中,一手在体前拍同侧脚的脚背内侧,另一手在体后拍同侧脚的脚背外侧,反复练习。每组20——25次。
顺序摸高练习:在头上一定高度处挂一排球,练习者跳起触摸,并按如下顺序循环进行:左脚起跳左手触球——右脚起跳右手触球——左脚起跳右手触球——右脚起跳左手触球。每组练习15——20次。
手托竹竿练习:手托一根直立约2.5——3米长的竹竿(长度可自定),做原地踏步或慢走或跑步,要求竹竿不从手中脱落。可进行《看谁托的时间长》的游戏比赛。
双手连续抛接毽子:两手各持一毽子于胸前,两手先后向上抛毽子,然后两手交换接毽子,动作连贯,反复进行,力争让毽子不落到地上。可进行《1分钟看谁抛接的多》的游戏比赛。
转身拍球练习:单手持球做体前原地运球,要求手每拍一次球后,快速原地转体360度(不带球),再继续拍球,转体方向左右交换,反复练习。可做《看谁转拍的次数多》的练习。
模仿动作练习:两人一前一后走或跑,要求后者学做前者随意的不断变换的动作。每人次10——15个动作。
另外,在平时做反应速度训练40分钟前可以喝一杯咖啡。咖啡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使头脑清醒,增加运动时的愉悦感,提高人在运动时的敏捷度,对运动是非常有利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喝完咖啡后不要马上运动,否则会增加肠胃负担;而且,只有在饮用咖啡40分钟后,咖啡因才会被人体吸收。因此,喝完咖啡40分钟后再运动效果最好。但这并不是说,运动前喝咖啡越多越好。过量服用,摄入的咖啡因过多,咖啡就变成一种兴奋剂了。过量服用咖啡还会影响食欲,失眠,引发呕吐;使尿量增加,危害膀胱,继而引起尿道感染;导致动作失调,手发抖或讲话含混不清。那么,怎样才算是过量服用呢?一般市场上售卖的小包装咖啡,每天喝一杯或两杯是不会过量的。
才四十,为何就开始“老眼晕花”了?
想想自己才四十来岁,正当壮年,应当是人生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偏偏眼睛变得模糊不清,还不得不随时戴一副老花眼镜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这时你是否也想与其他人一样拥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呢?虽说人到四十后眼睛会逐渐变得不敏锐,但是若是平时多注意爱护眼,那么中年人的老花眼是可预防的。
在50岁左右,如今许多年轻人开始花眼。尤其是电脑工程师、老师、秘书、会计师与银行职员等,生活习惯都是需要长时间使用计算机阅读,因此是出现“老眼昏花”的高发人群。而从事文书工作的人,运动员、户外工作者就相对好些。
40岁的李先生在报社工作,最近每到晚上读书看报,很多字就看不清楚了,要举远一些才行,他还是以为是用眼疲劳了,过一段时间会好,可是这一状况一直没有改变,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他的眼睛已经出现了老花症状。他还将信将疑地问医生:“不可能吧?我眼睛一直很好,不是过去有句俗话说,花不花,四十八,我才40几岁,难道就老花了吗?”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老眼昏花”呢?如果看电脑或者看电视的时候,总觉得眼睛疲劳,需要不断地揉眼睛,尤其越到晚上越觉得眼睛疲劳。看近困难和视物疲劳,尤其在读字号小的读物时,会感到吃力、疲劳、不能持久,如阅读超过半小时,常出现文字模糊、发花、串行、重影、眼胀、头痛等不适感,甚至会有头晕恶心等症状。这些都表明,眼睛已经在加速老化了。
人的眼睛从7岁开始退化,30岁以后退化情况会越来越明显,人到中年后睫状肌的收缩力开始逐渐减弱,其调节作用也相对减退,同时晶状体逐渐发生硬化,其弹性也开始减低,使眼睛调节能力衰退。尤其是到了40岁后,逐渐会感到眼睛不敏锐,许多人便正式迈入“老眼昏花”的阶段。据统计,随着中国社会人均寿命的增长,中国社会向老龄化方向发展,其中40-50岁年龄段的人里约35%已经出现了“老化”,需要进行矫正。
其实,大部分中年人之所以会过早出现“老眼昏花”的原因之一是长期用眼,户外运动少,视觉疲劳得不到缓解,晶体弹性过早减弱;另外,在饮食上过于精细,少食粗粮;还有就是工作繁忙,身体处亚健康状态。那么面对老花眼我们就无计可施了吗?下面就介绍几招简单有效的预防老花眼的小方法。
冷水洗眼:晨起,将双眼浸泡于冷水中1-2分钟,然后用冷水擦洗脸部及眼肌,再用双手轻轻搓揉20-40次。
经常眨眼:经常眨眼,眨眼不会影响眼肌,而是能使眼肌经常得到锻炼,延缓衰老。因此要常转动眼睛,因为眼睛经常向上、下、左、右等方向来回转动,可锻炼眼肌;用干爽的手轻度搓揉眼睑,增进眼球滋润。
改变用眼习惯:正确掌握阅读方法,读书时要舒适地坐着,全身肌肉放松,读物距离眼睛约30厘米以上,不要过分前倾,时不时抬看看绿色植物。否则,会影响到背部肌肉的劳损,不要在床上看书,过度疲劳时不要强行读书。
聚中焦聚:要集中一个小目标注视,不要用斜视的余光看东西。
避免强光线刺激:从暗处到阳光下要闭目,不要让太阳光直接照射到眼睛。看电视、电影的时间不宜过久,保持好视力。
注意锻炼:要多做些全身运动锻炼,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对眼肌都有益处。打乒乓球对于增加睫状肌的收缩功能很有益,还能大大促进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视力恢复更明显。
局部按摩和热敷:用双手食指指端按压眼内角上的睛明穴。每次半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潮红发热,微感酸胀为度。然后再用两手拇指背侧按摩双侧攒竹穴(眉头皱起处),每次1分钟,早晚各1次。平时多做眼保健操、转动眼球和进行有助于睫状肌锻炼的视近视远交替运动。
饮食调理:多食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花粉、蜂王浆、桂圆、大枣、黑芝麻、木耳、何首乌、莲子、核桃、香菇等,少食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品。
40,夏季养心活血络
我国每年因心脏病猝死患者约50万,而且正在日益增长。有资料显示,心脏病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中青年已经成为心脏病猝死的高危人群。
著名笑星、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在家突发心梗猝死;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相声大师马季、著名电影演员古月也都死于心脏病突发。前不久,著名导演冯小刚和古榕相继在工作时突发心脏病,幸亏抢救及时。娱乐圈名人心血管疾病猝死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这显示着心血管病“40岁现象”已越来越严重了。心脏病本来是一种老年性疾病,可现在年轻患者越来越多,有的明明是四十出头的壮年人,可是一做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硬化程度已经如同70岁的老人了。
为什么这些因当老年人才会有的疾病都纷纷掉转茅头指向40来岁的人呢?这不能怨天尤人,应当自我检讨一下自己平时是怎样对待健康的了。我国的总死亡率中心脑血管病占第一位,被称为“头号杀手”,可见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对人们健康的威胁有多么严重。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引起。喜烟酒、少锻炼、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是40岁这群心脏病高发人群最显著的特点。另外,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5厘米的,家中直系亲属中有心血管疾病早发家族史(男性55岁以前、女性65岁以前得病)的,也都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心血管疾病有时仅表现为胃痛、牙痛和腹痛,因而更加隐匿更加凶险。冠心病主要表现为典型的心绞痛。心绞痛多在运动时发生,多见于上楼、走路,尤其是急走、情绪激动、饱餐或餐后行走、谈话、大便等,停止活动或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后数分钟内疼痛等不适可缓解。心绞痛的最短疼痛时间为半分钟,最长不超过30分钟,如超过,则不可能是心绞痛。“心绞痛”只是心肌缺血的医学用语,可表现为疼痛,也可仅表现为胸部憋闷。心绞痛一般是痛在胸口,疼痛的位置有巴掌大小,如果手指尖能指出一个具体的小点,应该不会是心绞痛。随年龄增长,患冠心病的几率成倍增加。
心脏是身体的“发电机”,拥有健康的心脏才会有健康的体魄。那么如何护好我们的心脏呢?
在《黄帝内经》中有提到关于如何养心,其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理想的就是夏季养心。天气炎热,暑气入心,容易使人烦躁不安、疲倦乏力。由于人体心血管功能对气温变化最为敏感,因此夏季也是心血管疾病好发的季节。
晨练需慎重,午睡不可少。夏季的清晨是一天里最安静凉爽的时间,但这个时段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时间。因为此时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血黏度上升,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和耗氧,心脑血管病人容易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脑卒中。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这段时间应尽量避免大运动量的活动,避免情绪急剧波动。另外,在炎热夏季一定要安排适当时间午睡,即使是短暂小憩,也会使身体得到舒缓,身体组织缺氧状态得以改善。
夏季饮食要合理。保持水、盐平衡是夏季饮食的第一课。补水时最好不要只补充纯净水,而应补充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天然饮用水。饮纯净水会造成血液稀释、排汗量剧增,进一步加重脱水。在运动前、中、后都要补水。运动前2小时补200至400毫升;运动前即刻补100至150毫升;运动中每10至20分钟补100至200毫升;运动后按运动中体重的丢失量补水,体重每下降1公斤补水1000毫升。少吃热性的食物,多食酸味、甜味、辣味的食物,这类食品,一可以清热消暑,二可以增加体内水分,以补充出汗的消耗。夏季养心安神之品:茯苓、莲子、百合、小枣等。养阴生津之品:藕粉、银耳、西瓜、鸭肉等。除此,夏天不妨吃点“苦”。因为苦入心,可养阴清热除烦,如苦瓜、绿豆等。
夏季每天排1500毫升尿最合适。对于患心脑血管的病人来说,每天适量饮水十分必要,特别是早晨起床应该饮用一大杯水,来补充夜晚的失水量。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时才去喝。夜间睡觉前也应适度饮水。心脑血管病人发病死亡,原因与出汗过多、未及时喝水、血液浓缩有关,所以患者不能跟普通人一样渴了才喝水,而应主动补水,以每日排1500毫升尿为宜。
夏季养心的方法很多。
夏季养心要心宽。请保持愉快、乐观,不要紧张恼怒。过分紧张、恼怒,会增加心血管系统负担,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容易发生心血管方面疾病。而畅达、轻松的情绪,则是缓和心脏负担的一种好方法。
夏季进行养心运动要适时、适量和适地。为了避免强烈阳光对皮肤和身体的损伤,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尽量避免上午10点后至下午4点前的户外运动。其次,人体在夏季消耗增大,睡眠和食欲下降,体能储备相对较弱,因此提倡轻松运动,时间控制在20至30分钟左右,强度适当减小,可选择游泳、散步、慢跑、太极、瑜伽等。如何判别运动适度呢?这里有一个运动原则:“红加,白减,麻停”,即脸色红润,呼气均匀,就可以加大运动量;相反,脸色惨白,呼气急促,就有必要减少运动量;如果身体肌肉感到麻木,那就要停止运动了。另外,尽量到户外运动,选择公园、湖边、庭院等阴凉通风的地方。即使在室内运动,也要适当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下面为介绍几招养心运动,让你强心一夏。
经络按摩:按压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的大椎穴,能够清热除湿;按压最简单的太阳穴、印堂穴,也有提神作用。另外,每天按压手臂内侧中线的心包经和手臂内侧外缘的手少阴心经,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本经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如心痛、心悸、心胸烦闷都有缓解作用。
闭目吞津:端坐,两臂自然下垂,置于股上,双目微闭,调匀呼吸,口微闭,如此静坐片刻,待口中津液较多时,便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即叩齿)10~15次。这种功法,即养生功中的吞津叩齿及静坐方法,可以养心安神、固齿、健脾。
导引术:这是我国传统的医疗保健体操,是一项以肢体运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的养生方式。
屈指通心络——采取自然站立或坐姿,身体放松。一手握拳,小指伸直,其余四指握拢,然后小指用力向掌心屈伸81次,两手交替。此法可刺激神经系统,强心健脑,防止视神经萎缩,故经常屈伸小指有循经强心之效。
六月节坐功——准备姿势为全身放松,自然直立,两足分开平肩。两腿呈侧弓步下蹲,伸直一腿,屈压一腿;双手握拳置于身体两侧前方地上,手背向前,两手拳心向后;头部转向伸腿的一侧,引肩伸颈作虎视状;同时将身体重心尽量下沉,拉伸背部和腿部韧带。每侧腿下蹲5次后,交换到另一侧。同时叩齿,敛收会阴,保持深入顺畅的呼吸。此法适合小暑前后锻炼,可以祛除风湿,疏通周身经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背部强直,使心血充盈,脉道通利,同时也是半身不遂的康复治疗方法。
举鼎蹬掌式——准备姿势为正直坐姿,挺胸,深吸一口气。双手握拳,用力向前交替出拳三次后,一手撑腰,另一手尽量向上伸展,掌心向上做托举状,深呼吸2次。双手动作交换3次后,恢复正直坐姿,两手向前伸直并十指相扣,与胸平高;抬起一条腿,脚掌踏于手中,向身体远端伸展,深呼吸2次,再换另一条腿。注意呼吸顺畅,并保持身体平衡。此法能调理肺气,安心宁神,帮助气血运行,对心肺有锻炼作用;对冠心病患者来说,能使心脏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强,起到良好的代偿作用。
数息平心法——对于夏季高温造成的心烦不安、紧张焦虑、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可用数息平心法进行调整。此法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放松法。闭目盘腿而坐,宁神敛思,静坐调息,令呼吸均匀悠缓,且两目垂帘,注视鼻端,以保持清醒状态,不使昏沉欲睡。然后默数呼吸次数,要自然轻数,绵绵不断,呼吸要深、细、长、匀。数至数百,则心火下降,气爽神清。
憋尿,小忍则乱大谋
你是否会因为各种原因而经常憋尿?如果是,建意你尽快改掉,因为许多疾病都是因憋尿憋出来的。
老板在开会,可是这个时候你又尿急,怎么办?忍着吧!和客户正在谈工作,尿急怎么办?忍着!等等这类的情况,导致了现代很多的都市人都有憋尿的习惯,最常见的就是很多人出门在外,而很多的公共厕所卫生品质不佳、臭气冲天令人退避三舍,或是厕所外大排长龙,干脆放弃了排队,因此就极力忍耐。等到回到家中再冲进厕所,当正要一泻而尽时,才感到下腹部出现微微的胀痛,尿道口有灼热感。知道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吗?这就是因为膀胱过度涨满压迫到控制排尿的神经。不要小看这只是偶尔不经意的憋尿,它的后遗症可能让你终身都为膀胱、肾脏而苦恼!据统计指出,台湾有将近4万5千名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其中女性又比男性高出8倍,足见女性超人的“忍功”,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憋出了毛病。
引起“心”病:在憋尿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双重紧张因素的作用下,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冠心病人会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而且有可能成为心脑血管病的发作诱因,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尿路感染:正常排尿过程是一种受意识和神经控制的反射性活动,成人日间平均排尿4—6次,夜间就寝后0—2次。长时间憋尿会使膀胱内的尿液越积越多,含有细菌和有毒物质的尿液未能及时排出,就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严重时,尿路感染还能向上蔓延到肾脏,引起肾盂肾炎,甚至影响到肾功能。
前列腺炎:有研究表明,男性前列腺炎的其中一个主要病因,就是泌尿系的细菌通过前列腺管逆行至前列腺,引起感染,导致前列腺炎。
诱发排尿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多发生于20~30岁男性,偶见于老年人,主要是突然、用力性排尿引起胸腔内压力增加,导致脑缺血所致。此外,天冷及憋尿使膀胱中的尿液太多,在迅速排空时,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心动过缓,也可诱发排尿性晕厥。
膀胱损伤:控制膀胱收缩的神经分布在膀胱壁的肌肉里,憋尿太久,会使神经缺血或过度拉扯而受损,造成小便疼痛、尿频或尿不干净等后遗症。如果神经受损严重,膀胱括约肌无力,甚至会造成排不出小便的后果。倘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常会令患者坐立不安,寝食不宁。患者可采用热水坐浴来改善会阴部血液循环,减轻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碳酸氢钠等药物,能降低尿液酸度,缓解膀胱痉挛,减轻尿路刺激症状。对于急性膀胱炎患者,首先应卧床休息,避免食用韭菜、葱、蒜、胡椒、生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其次应多饮水,俗话说“流水不腐”,多饮水,多排尿,可使尿路得以冲洗,促使细菌及炎性分泌物加速排出。在感染的急性期,尤其应大量饮水,最好每天饮水在2000毫升以上;在慢性期或缓解期最好能每日早晨空腹饮水500毫升;在夏秋季节出汗多时还需增加饮水量,以维持每日尿液在1500—2000毫升。当然,并不是所有情况都要大量饮水,并发肾炎及水肿、少尿、血压增高者不宜饮水过多。患者还应多吃水果青菜,如西瓜、梨等,有清热利尿的作用。
膀胱癌:女人更易遭受膀胱问题,步入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得尿道组织变得更薄、更无力,膀胱的支撑功能因此下降。人到中年,膀胱容量一般只是年轻人的一半左右——如果说30岁时膀胱能容纳两杯尿液,那么70岁时只能容纳一杯。这会引起上厕所的次数更为频繁,尤其是肌肉的伸缩性下降,使得膀胱中的尿液不能彻底排空,反过来导致尿道感染。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排尿次数与膀胱癌的发病率密切相关,排尿次数越少,患膀胱癌的危险性越大。因为憋尿增加了尿中致癌物质对膀胱的作用时间,有憋尿习惯者患膀胱癌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高3至5倍。
憋尿还会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使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冠心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绞痛,这对于素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前列腺肥大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如果长时间憋尿,本已肥大的前列腺更是苦不堪言。
憋尿是小事,可是看了上面的讲述发现原来憋上了“瘾”后,病字就与自己离不开了。但是我们经常会有场地限制、气氛限制、时间限制等原因,不能即时解决这个憋尿问题时应当怎么办呢?
其实这里说的憋尿是指长期养成的一种不好的习惯,若是平时实在是没办法,还是可以憋一下的,不过最好还是第一时间找到洗手间排放,让膀胱轻松下来。另外,我们还可以做好防憋尿的准备,这样就可以减少憋尿的频率,让你的工作生活过得潇洒从容。
如果你现在准备外出,那么请在外出前,先解决一下小便的问题。外出若是嫌公共场所的厕所不干净,可以自备抛弃式马桶垫,很多女性因担心公共场所的马桶不干净,常蹬着高跟鞋踩上马桶盖,这样不但会造成污染,还是相当高难度的危险动作,常常一个不小心就扭伤脚踝,得不偿失。另外,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开会期间,应该给自己保留一个“中场休息”的时间,能够从容不迫的去解决自己的“方便”事。在憋了一段时间的尿之后,除了尽快将膀胱排空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再补充大量的水分,强迫自己多几次小便,这对膀胱来说有冲洗的作用,可以避免膀胱内细菌的增生。此外,冬季应注意下身保暖,少饮酒和食用刺激性食物。对于排尿性晕厥的预防,除睡觉时不要憋尿外,起床小便时,最好先在床边小坐片刻,随后再站起来走动。
免疫力下降,疾病缠身
是不是经常会抱怨为什么自己得个小病大半个月也不见好,而别人不吃药不打针还强壮得像头牛?不用怀疑,你的免疫力下降了,一大串毛病还在后面等着你呢!
每年,我国有200万例恶性肿瘤病再发生着,而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有130,以前癌症高发人群多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随着饮酒吸烟量的猛增及环境污染加剧等,癌发年龄已提前20多年。人到中年以后,胸腺逐渐萎缩,因而与胸腺内分泌密切相关的细胞免疫功能也逐渐减弱,人体不能有效地排斥异常的细胞,癌症也就趁机萌发。
而在这些慢性疾病病例中以年过四十的中年居多。我们随便找一张健康医疗的报纸,便可以看到诸如此类的文字:“压力大、疾病患病率高”、“衰老年龄提前,40岁左右就有人已经出现了更年期症状”、“45至55岁为死亡高危期”……通过这些不同机构发布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中年人身体的脆弱之处。另统计,我国中年男性罹患重病的概率比女性高2-3倍。
为什么这些慢性疾病总是“缠”着中年人呢?专家指出,中年人长时期过度疲劳、持续性睡眠不佳后果严重,同时许多人因为讳疾忌医,不愿意主动就诊,也是造成多种疾病发作的催化剂。许多看上去“坚强”、“刚毅”的中年朋友,不得不暗自忍受着头昏、头痛、慢性咽喉炎、颈部和腋窝淋巴结肿痛、肌肉酸痛、多发性关节疼痛等健康问题。
不论造成中年朋友疾病缠身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仅从上述的几种病就可以看出,这些问题直指一个对象,就是免疫力。人体的免疫力是身体抵御疾病的屏障,一般情况下也可以叫抵抗力,就是身体在受到外来的侵害,如细菌、病毒入侵人体时,身体抵抗外来入侵的能力。当身体疲劳或机体功能不协调时,人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
免疫力是我们的健康卫士,一旦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就等于高速路上出现了汽车追尾一样,其它疾病接踵而至。那么平时我们怎判定我们的免疫力正常呢?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免疫力下降的七种特征。
特征一:总是睡不够,老觉得累
经常提不起劲来工作,很容易感觉到累,稍微休息一段时间又有点粗力了,然而这种好状态没几天,又开始觉得累了。而且一躺下就不想起床,去医院检查后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病变。
特征二:今天流鼻涕,明天打点滴
季节转变的时候,天气变化无常,经常会有人感冒,而你无疑也是其中一。许多人经常认为这是因为天气原因,所以才经常感冒,殊不知这是个人免疫力下降的征兆。而一旦感冒后就需要经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治好。另外,身边人不论是谁得了感冒,没几天就会传染给你。感冒是人体免疫系统对外界环境、感冒病毒抗衡的过程,频繁感冒正是机体免疫力低下的警示灯。
特征三:运动一段时间就用力部位就不停的颤抖
很多人只是打了一场羽毛球,整个手臂便抖得不停,这有可能是因为疲劳,是身体在表示,运动量太大了。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当感到肌肉抖动的时候,就要停止。记住不要在过度疲劳、休息不足时强迫锻炼,这样做不仅会没有效果,甚至免疫力不升反降。
特征四:淤伤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消失
你是否发现自己一不小心被刀划了条口子,然后得到了即时除理,然而那条口在几天之内伤口就会红肿,甚至流脓?还有在平时不小心被硬物磕到,或是不知怎样会有淤青,这淤青往往在你身上一呆就是十来天,迟迟不退。这些都是免疫力出问题的症状。
特征五:经常记不起自己要做什么
你正在专心地做着手里的工作,而且做到关键时刻,眼看就有头绪了,正打算这些想法、点子记在笔记本上,然而正是这个时候一个电话打来,却是老板有要紧事通知你,你匆忙记下事情,再回头做你的工作时,是否已想不起自己想到什么方法、点子了?在路上走着,眼看着这个人面熟,可在脑海里搜索过后却始终想不起他叫什么;对近期的事情变得健忘起来,有时反复做同一件事;心算能力也越来越差。
特征六:对着一大桌好吃的,却不敢吃
最近经常跑厕所,也没觉得自己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啊,与家人同事一吃同一桌菜,但为什么其他人没事,就自己闹肚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肠胃变得如此脆弱了?事实上,你的肠胃是因为免疫力下降,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消化机能减退。
特征七:免疫力下降长将军肚
许多中年朋友都有一个将军肚,这是成熟的标志,而与成熟相伴的不是健康,而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体重超标的人容易发生动脉阻塞,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并发。所以,赶快运动,把腰围减到二尺五以下。
鸡肉添阳气,增强免疫力
鸡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被称为“能量之源”。更是凭借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赢得人们的青睐,成为病后体虚患者的首选补品。
鸡肉含水分、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等。因此鸡肉是食疗上品,对脾胃阳气虚弱,饮食减少,脘部隐痛,呕吐泄泻,疲乏无力等;肝脾血虚,头晕目暗,面色萎黄,产后缺乳;肾精不足,腰酸膝软,耳鸣耳聋,小便频数,精少精冷等,都有良好疗效。但是不是只要是鸡肉都可以呢?当然不是,针对不同的情况应选择不同的鸡,或者是不同的鸡部位,才能真正达到食疗的功效。
鸡肉吃得正确才能添到阳气,因此,我们平时在食用鸡肉时应避免下面几个误区:
童子鸡与母鸡比公鸡好?
一般人都认为鸡肉还是选童子鸡和老母鸡好,虽然,所有鸡的肉都具有上述特点,但其食疗功效还是有所不同的。中医认为,鸡肉虽然都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益五脏、补虚损的功效,但在选择时还是应注意雌雄有别:公鸡肉属阳,温补作用较强,比较适合阳虚气弱患者食用,对于肾阳不足所致的小便频密、耳聋、精少精冷等症有很好的辅助疗效;母鸡肉属阴,可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乏力、胃脘隐痛、产后乳少以及头晕患者的调补,特别适合阴血虚患者如产妇、年老体弱及久病体虚者食用。
鸡腿肉比鸡胸肉更健康?
研究表明,鸡胸肉所含脂肪和卡路里的确低于鸡腿肉,而去皮的鸡腿肉所含脂肪量也低于其他肉,如牛羊肉。另外,鸡腿肉含有大量铁质而口感更美味,因此受到许多家庭的喜爱。
黄毛鸡比浅毛鸡含有更多的脂肪?
实际上,鸡身上不同颜色的羽毛是由于品种不同或喂养的饲料不同造成的。而鸡的羽毛颜色并不影响鸡的营养价值、口感、鲜嫩度或脂肪的含量。
鸡骨周围发黑说明熟鸡肉已经变质?
烹饪鸡肉时,黑色的营养色素会从鸡骨头中渗出,这是因为其中含铁,可以安全食用。
糯米鸡温补脾胃?
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温补脾胃,所以一些脾胃亏虚、经常腹泻的人吃了能起到很好的食疗效果,但与鸡肉同食会引起身体不适。糯米鸡是一道蒸菜。其加工温度为100℃,因此不会产生任何新的有害物质。糯米鸡还有蛋白质互补作用,所以,只要不是过量食用或存放后不洁食用,一般不会产生身体上的不适,但应注意糯米不易消化,在吃了过于油腻的菜肴后,应避免吃大量的糯米。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款最常见的鸡肉药膳,不仅仅添阳气,还能满足你的口腹之欲。
归参炖母鸡:母鸡一只,当归、党参各15克,调味品适量。将当归、党参与葱、姜、黄酒、精盐等调味品一起放入洗净的鸡腹内,放砂锅中,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15分钟,再用文火偎炖3小时,注意经常添水。待鸡肉熟烂后停火,捞去药袋。此汤具有益气养血、健脾补虚的作用,适合久病体衰、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记忆力下降、眼目昏花者食用。
鸡汁粥:母鸡汤1000毫升,大米50克。将大米淘洗干净,鸡汤撇去表面浮油,同放锅中,武火烧沸后,转文火煮至粥熟即成,每日两次,做早、晚餐食用。此粥可滋气血,安五脏,适用于精血亏损、肾气不足、产后失养及“人流”后气血亏虚等患者食用。
鸡肉桂圆汤:童子鸡1只,桂圆30克。将童子鸡剁成块,汆烫去血水,与桂圆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料酒和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炖,以鸡肉熟烂为度。加入精盐调味,当菜或点心食用。此汤具有温肾壮阳的作用,适合肾阳亏虚所致的尿频或遗尿患者食用。如果症状较重,还可加入肉苁蓉12克。
然而,鸡肉性温,多食容易生热动风,因此不宜过食。外感发热、热毒未清或内热亢盛者;黄疽、痢疾、疳积和疟疾肝火旺盛或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头晕、目赤、烦躁、便秘等患者不能食用鸡肉。另外,能啼的阉鸡和抱窝鸡不能食用。在食用上面的几道鸡汤时不应饮汤弃肉。还有许多人喜欢吃老鸡头、鸡臀尖,这都是错误的。在吃鸡肉的时候还要注意,避免与芝麻、菊花、芥末、糯米、李子、大蒜、鲤鱼、鳖肉、虾、兔肉同食,以防引起身体不适。对于正在服用左旋多巴和铁制剂的人不宜食用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