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水韵》的若干问题(上)
诗歌属于韵文。我国的民歌、诗、词、曲几乎没有不押韵的。尤其是近体诗,对押韵更有着严格的要求,其中之一是不能“出韵”,即同一首诗押韵的字必须属于同一韵部。至于哪些字属于哪个韵部,则有韵书规定。长期以来,近体诗押韵都以《平水韵》为依据。《平水韵》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处于官韵地位,为诗家所必遵。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坚持创作格律诗,必须依照平水韵,否则就被判为不符合格律。然而用现代语言来读符合《平水韵》的诗,却又使人感到有不少不合音律的地方,诸如有的韵脚不谐和,有的不合平仄。这是因为《平水韵》的语音体系和今天的语音体系是两个不同时代的语音体系,其间有很大差别。平水韵里不但有很多入声字,还有一个与现代汉语明显的区别:一些现在看来是同韵的,如“东”“冬”等,在平水韵里却属不同韵部,而一些现在看来不同韵的,如“车”“花”等,在平水韵里却又在一个韵部内。这是怎么回事呢?《平水韵》是根据什么编制的?它属于哪个时代的音系呢?
粗线条地说,《平水韵》是对《广韵》的缩略,《广韵》是对《切韵》的增修,其语音体系一脉相承。可以说,《平水韵》体现的基本属于《切韵》音系。因此有必要先说一下《切韵》。
一、关于《切韵》
《切韵》产生于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隋朝。原书虽已失传,但其语音体系已由唐人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等韵书保存下来。专家们根据对《刊谬补缺切韵》、《广韵》以及后来发现的有关《切韵》敦煌残本的研究,已经得知《切韵》的原貌。
关于《切韵》的性质一直有争论。本文只想从诗歌用韵的角度,谈一下《平水韵》是怎样由《切韵》脱胎而来的。
《切韵》产生的时代背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隋朝,中国经过长期分裂而再次统一。当时面对的语言局面是怎样的呢?这可通过《切韵》的执笔者陆法言和主要决策者之一颜之推的有关言论得知。陆法言在《切韵序》里写道:“论及音韵,以(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涉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又支脂、鱼虞共为一韵,先仙、尤侯俱论是切……吕静《韵集》、夏侯咏《韵略》、阳休之《韵略》、周思言《音韵》、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颜之推在《颜氏家训言辞篇》说“南染吴越,北杂夷虏”,各家韵书“各有土风,递相非笑,指马之谕,未知孰是。”
陆、颜的这些话说明,当时各地语音极不统一:各家韵书,相互矛盾,不同的著作各带有作者家乡话的特色,作者们彼此间互相挑刺嘲笑,众说纷纭没有定准。
于是陆法言、萧该、颜之推等八位音韵学家讨论决定编写一本韵书。讨论时,大家提出“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并提出对“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切韵序》)。
所谓“广文路”是指为诗赋创作提供一个选韵的工具书。“赏知音”就是为研究音韵的人提供一本正音字典。这两点也可说是编制《切韵》的具体目的或者说任务。对这两点宽严有别。“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是说从诗文用韵的角度说,可以把(某些)不同的韵进行通押。例如支、脂,鱼、虞,先、仙,尤、侯这四对就可通押。“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是说若要进行审音,那就必须注意声韵的(细微)差异。
所谓“捃选精切,除削疏缓”就是编制的原则,即对南北古今之“是”与“通”要“精切”,对南北古今之“非”与“塞”要“疏缓”。
该书由陆法言执笔,他是怎样做的呢?《切韵序》有言:“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剖析毫厘,分别黍稷”。所谓“诸家音韵”主要有吕静的《韵集》、夏侯该的《韵略》、阳休之的《韵略》、李季节的《音谱》、杜台卿的《韵略》。根据周祖谟先生的考证,陆对上述五家韵书的取舍标准是,五家皆同的韵,取之,五家不同的韵,取其别有的,也可说是从分不从合。如阳休之的《韵略》没有“冬”韵,而吕、夏侯两家有“冬”韵,就分出个“冬”韵来。夏侯、阳、杜三家“灰”与“咍”同韵,而吕静的《韵集》分出个“灰”韵来,就依吕。吕、阳、杜的韵书中,“真”“臻”同韵,夏侯则另立“臻”韵,就依夏侯。如此等等。
对于南北方言和古今有别的音韵,也注意将具有细微差别的韵全部区分开来。“无论哪一种声韵,只要在当时的某一个地方有分别,或是在从前的某一个时代有分别,纵然所能分别的范围很狭,也因其异而分,不因其同而合。”(罗常培语)如,罗常培先生考证了《切韵》中鱼、虞两韵以及东、冬两韵的音值及其所据的方音,证明六朝时多数地区已混用不辨,而《切韵》仍分别独立成韵。鱼虞分韵是太湖附近的方言,东冬分韵是河北少数地方的僻音。王力先生证明:《切韵》支、脂、之分立,元、魂、痕同用,删、山分立,职、德分立,蒸、登分立,文、欣分立,东、冬、钟分立,屋、沃、烛分立,覃、感、勘合,与谈、敢、阚、盍分立都是保存了魏晋南北朝的古音。(这几点摘自网上文章:俞兴的《〈切韵〉音系性质诸说之评价》未加考对)。
正是因为作者本着从严从细的原则,所以《切韵》设立的韵部就有193个之多。
这样的分韵,确实有利于更加精确地辨析声韵,也给了不同地区的人使用时以取舍的余地,因而具有广阔范围的适应性。
总的来说,《切韵》对于“审知音”这个任务完成的是比较好的,可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那么在“通文路”方面又如何呢?这需要把《切韵》的分韵情况与当时的诗歌实际用韵情况相对照。这方面已有一些学者作了大量工作,如周祖谟先生的《齐梁陈隋时期诗文韵部研究》、李荣先生的《隋韵谱》、鲍明炜先生的《唐代诗文韵部研究》、耿志坚先生的《初唐诗人用韵考》等。还有尉迟治平先生等利用计算机建立语料数据库、编制应用程序,自动处理隋唐五代的诗文用韵也取得了重大成果。本文根据尉迟治平先生在《欲赏知音非广文路——〈切韵〉性质的新认识》一文中所提供的材料,试对《切韵》中的54个平声韵的设立与齐梁、隋和初唐时期诗人用韵的实际情况对比。
《切韵》54个平声韵部,有的与当时诗文用韵相一致或比较接近。如“江”“豪”“麻”“侵”“歌”“寒”“真”“微”“蒸”“登”等。也有的与当时诗文的实际用韵不一致,如“咍”与“灰”、“阳”与“唐”、“庚”“耕”“清”“青”等,都分得过细,而在当时诗文的实际用韵则是“咍”与“灰”、“唐”与“阳”、“庚”“耕”“清”“青”等不分或同押的。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同编制《切韵》的初衷有关。要“欲广文路”就要设定符合诗文押韵的“韵”,“若审知音”则要确定语音学上的“韵”。这是两种不同的韵。关于语音学的韵的确立涉及到“呼”的开合,“等”的有无和种类。这都属于音韵学的范畴。通俗点讲,诗文押韵的韵,指的是韵腹韵尾相同或近似。只要韵腹相同或接近、韵尾相同,就合韵(格律诗押韵,还必须声调相同)。语音学中的韵则包括韵头、韵腹和韵尾三个部分,只有这三个部分都相同才算同一个韵。简单地说,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把韵头考虑进去。带韵头分韵和不带韵头分韵,结果会有不同。用个现代汉语的例子,“江”和“光”,发音是“jiang”和“guang”。韵腹韵尾相同,韵头不同。按诗文韵,可属同一韵,按语音学上的韵说,则是两个韵。
韵头又叫介音。诗文用韵可以不考虑介音,语音学分韵则需考虑介音。从《切韵》的实际分韵情况看,有些韵部没管介音,如那些包含开合两类的韵部;有些韵部又考虑到介音,如那些开合分设的韵部。这就造成54个平声韵乃至全部193个韵,既有符合当时诗文实际用韵的地方,又有脱离当时诗文用韵实际的地方。尽管《切韵》的作者提出“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但是如果仅有诗文作者的“自可”,还是会给作者带来不便。而且随着语音的发展,这种不便会越来越越大。
二、由《切韵》到《平水韵》
由于上述情况,到了唐初,许敬宗等就奏议,把邻近的韵合并起来使用。曾对《切韵》增字加注并把《切韵》更名为《唐韵》的孙愐也主张对诗韵松绑。他说“若细分其目,则令韵部繁碎,徒拘桎于文辞耳。”所以,唐人用韵,实际上并没受《切韵》的约束,而是接近后来的《平水韵》。
到了宋朝,陈彭年、邱雍等在奉诏根据《切韵》、《唐韵》等制订《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时,更在韵部脚下注明“独用”和“同用”字样。这就为诗文作者的用韵提供了方便。不过《广韵》依旧兼有审音和为赋诗作文提供检韵工具这两重任务。它一方面规定赋诗作文时可以通用的韵目,同时又把原来的193部增加到206部。《广韵》成书30年后(1037年),才由丁度等人奉命编写的《礼部韵略》专门作为诗文用韵的韵书,并成为举子们应试共同遵守的官韵。由于《礼部韵略》在收字和字的注释方面都是为科举应试考虑,较《广韵》简略,所以称为《韵略》。又由于它是当时科举考试用的官韵,而官韵从唐代开元以来就由主管考试的礼部颁行,所以叫《礼部韵略》。《礼部韵略》仍为206韵,但只收9590字。
又过了大约一百多年后,《平水韵》才诞生。关于《平水韵》名称的出处以及最初版本来历的说法很多,现在的考证已经基本确认《平水韵》最早的版本是金王文郁的《平水新刊韵略》,随后刘渊翻修,到宋末元初的阴时夫确定为一百零六个韵部,成为后世通行的《平水韵》。这106个韵部基本上是把《广韵》注明可以同用的韵部,合并起来而成的。
如,《广韵》中“冬钟”、“支脂之”、“虞模”、“灰咍”、“寒桓”、“删山”、“先仙”、“尤侯幽”等,都注明“同用”,《平水韵》就把它们合并成“冬”、“支”、“虞”、“灰”、“寒”、“删”、“先”、“尤”。这样,人们赋诗作文使用起来就更为方便了。加上它的官韵地位,一直统治了中国诗坛七八百年。自那以后,绝大多数文人作诗都以这106韵为标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说,《平水韵》与《切韵》音系是一脉相承的,而《切韵》音系属于中古音。
关于《平水韵》的若干问题(下)
从汉语的发展史来看,大体上可分为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和现代音。《平水韵》反映的语音属于中古音,已如前述,那么《平水韵》的音系与哪个时期的实际用语接近呢?
从唐诗看,《平水韵》的语音接近唐人的实际用语。
《平水韵》虽然是宋金时代编制的,但实际上隋唐时诗人用韵的实际,尤其唐人的实际用韵,已经接近或符合这106韵了。这可从唐诗中得到印证。从唐诗的用韵来看,大体上与平水韵的韵部差不多。以平声韵来说,《平水韵》共有30个平声韵部。笔者检测了《唐诗三百首》的格律诗部分,在押平声韵的199首中,共涉及到26个韵目,绝大部分都与平水韵的韵目吻合,用平水韵衡量都不存在“出韵”问题。只有三首有所谓的出韵或与邻韵通押。它们是元稹的《古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戴叔伦的《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一作‘覆’)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杜秋娘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前两首是“东”“冬”合韵,后一首是“微”“支”合韵。其中杜秋娘的《金缕衣》还被归为乐府体。
唐代虽有“同用”“并用”之议,但还未形成硬性规定。诗人用韵还是比较自由的,用韵多接近实际用语。这可说明《平水韵》的106韵大体上接近于唐人的实际用语。
这106韵是否也与唐以后的实际语音相合呢?这就不能完全以诗人用韵的情况来论了。因为它一旦以官韵的地位出现后,就成了诗家所必需遵从的东西,就是实际用语的语音发生变化,诗人写诗还是得按原来的韵部用韵。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从唐代到清代,绝大部分文人的诗作,都与《平水韵》一致,甚至在今天不少诗人还在以《平水韵》为标准。要真正了解语音的变化,可以从词韵和曲韵入手。
一、词曲的用韵情况
一般说来,词和曲是与实际用语关系更为密切,古代原来对词和曲的用韵没有硬性规定,用韵相对自由。语言的实际变化,也就会在词曲中得到反映。
先说词。原来没有专门的词韵,词人填词,可以依照《广韵》《平水韵》,也可以不依。二者常有不一致的地方。清人戈载撰写的《词林正韵》就和《平水韵》不同。《词林正韵》就把“东”与“冬”,“江”与“阳”,“覃”“盐”“咸”,“萧”“肴”“豪”,“庚”“青”“蒸”等分别合并起来。还把“灰”韵原来属于“-ai”音的“开、哀、台”等与“佳”韵中“柴、钗、怀……”等部分合并。把“佳”韵中“佳、涯、娲……”等另一半与“麻”韵合并,把“元”韵中“魂、深、门……”等一半儿与“真”“文”二韵合并,把“元”韵中的另一半“元、烦、言……”等与“寒”“删”“先”合并。由于《词林正韵》主要是根据宋词的用韵编纂的,所以它比较符合宋时的语音实际。这也说明平水韵的语音体系与宋代的实际语音存在距离。
再说曲。曲的繁荣时代是元朝。元代的实际语音体系,进一步发生变化。入声在不少地区逐渐消失,《平水韵》与实际语音尤其是当时中原广大地区(包括北方)的口语距离更大了。为了适应北曲的需要,《中原音韵》就应运而生。《中原音韵》根据当时戏曲和散曲实际用韵的情况,把当时曲子里常用作韵脚的5800多个字按照当时使用的官话语音分成“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等十九个韵部,每个韵部再分为平声阴、平声阳、上声、去声等类,入声则按照当时曲子里行腔的念法归入相应韵部的阳平、上声和去声中。即所谓“平分阴阳,入派三声”。
《中原音韵》如实反映了汉语语音体系发生的巨大变化,以至被多数语音学家称为近古语音体系的代表。但它并没能取代《平水韵》而成为官韵,最终也只为北曲家所遵循。
比《中原音韵》命运更糟的还有个《洪武正韵》。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很想搞一部新的诗韵作为官韵,于是它命人编制了《洪武正韵》。序文中有几句对《礼部韵略》的批评:“有独用当并为通用者,如东冬清青之属,亦有一韵当拆为二韵者,如虞模麻遮之属”(《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版)。这是切中《礼部韵略》以及《平水韵》要害的批评。说明编制《洪武正韵》的目的是要取代《礼部韵略》和《平水韵》,作为官韵,以适应实际语音的变化。但最终也只为南曲家所用。
满人入关后,建立了大清帝国,广修汉籍。对于诗韵,并没有采用或修改与当时实际语言接近的《中原音韵》或《洪武正韵》,而是以距离较远的《平水韵》为蓝本,制定了《佩文诗韵》作为官韵。
《平水韵》的地位为什么那么巩固?
《平水韵》为什么能一直统治着诗坛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点可能是最主要的。
就诗人主观方面说,从唐代到清代,都实行科举取士。作诗是科考的一个重要内容。《平水韵》是评诗的一个重要标准。一首诗作得再好,如果不合《平水韵》,也可能被一票否决。士子们为了功名利禄,自然要下功夫掌握《平水韵》。又由于那个时代,教育不普及。写诗成了少数士人的专利。这些人当然不希望甚至害怕废除《平水韵》。再一点就是文人的偏见。他们认为诗是高雅的,词曲是俗艳的,高雅的诗是不能向俗艳的词曲看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