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借助风势好行船
弱小的狐狸,因为没人看得起它,它就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办法说服老虎与它做朋友。这样因为有了力大无比、令人敬畏的老虎为伴,它得到了大家给予老虎的同样的尊重和待遇,“狐假虎威”的故事,生动道明了一个人借力得势、借势得财的巧智。成功的商业赢家懂得任何生意都不能一步登天,但只要办法得当,就可以快捷省劲。巧于“借力”,精于“借势”,就是成功的一大秘诀。
狐狸是很聪明的动物,因为它没有力气,个子矮小,所以在森林里处境不利。它得不到尊敬,没人真正把它放在眼里。为了克服这一点,对于狐狸来说,它就得想出一个办法说服老虎与自己做朋友。通过与力大无比、令人畏敬的老虎密切交往,狐狸可以伴随老虎左右在丛林中四处随意行走,而且享受森林动物给予老虎的同样的尊敬和待遇。即使老虎不在狐狸身边,得知狐狸与老虎交往甚好,也足以保证狐狸在旷野中得以生存。
假如狐狸不能够与老虎交朋友,那么这只狐狸就应该制造一种跟老虎密切交往的假象,小心翼翼地跟在老虎的后边,与此同时,大吹大擂它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这样做便制造出一种印象,它的安危已经得到老虎极大的关注。
这就是“狐假虎威”的中国古代智谋,原是指狐狸仗着老虎的威风来吓唬别的野兽。一般指仗着别人的威力欺压人。从谋略学的角度来看,指的是阴谋家通过借助外力增长自己的势力、威风,以达到欺压、战胜对手的目的。狐假虎威之谋,在世人眼中似乎不算奸诈,主要有狡猾之意,所以更有必要借鉴。尽管这种诡计与常说的“狗仗人势”“拉大旗,作虎皮”“挟天子以令诸侯”“借刀杀人”很接近,但它在一些弱小处境不利的情况下,还是有着很现实的意义的,在一个人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也往往需要如此借势造势。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什么东西是可以借助的“老虎”呢?这里就略举几个主要类型:
你要寻找的“老虎”,可能是一位强大而有权有势者,他与你抱有着同样的梦想,而且愿意帮助你成就事业。
你要寻找的“老虎”,可能是一位有权有势者,为了双方共同的利益,得愿伸出手采,助你一臂之力。与此相似,你也许注意到许许多多的小虫在大水牛的背上,它们吃掉水牛背上的虱子和蚊子,让水牛免遭虱蚊叮咬之苦,而水牛则为小鸟提供栖身之处和保护。
你要寻找的“老虎”,也许是一个组织或者协会,其梦想和观点与你的一致。通过跟别人携手合作,同心协力,你能够制造出这样一种必不可少的情形,那就是“老虎”就在你跟前。
你要寻找的“老虎”,也许是你的一种权力关系。通过支持适当的候选人,你可以创造出一位有权有势的伙伴。正因为这个原因,富人常常慷慨解囊,捐出大笔大笔金钱,以便获得供他们“玩赏的老虎”。
你要寻找的“老虎”也许是你的职位或者工作头衔。孤家寡人常常势单力薄,微不足道。然而,如果你为一位能够呼风唤雨、有权有势的雇主工作,你就不再仅仅是一位无能的孤家寡人了。
在政府中服务的人们深谙这一观念。在美国,当你代表一个州或者联邦政府出访一个国家,你所受到的礼遇同你作为一个平民赴国外旅行所受到的礼遇截然不同。通过与政府的关系,你自动使自己获得了荣耀和权力。一位大名鼎鼎、炙手可热的大公司总经理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会获得特殊的礼遇,因为他的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你要寻找的“老虎”,也许是你的才智,或者是你的工作。假使艾萨克?斯特恩从来没有拉过小提琴,那么他永远也不会成为我们今天所耳熟能详的大师。因为通过精通这种乐器的本事,艾萨克?斯特恩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由于同样的原因,不管你从事哪种专业,你的工作都能成为你的“老虎”。
由此可见,“老虎”并非仅仅指达官贵人或社会名流,这一点是值得重视的。生活中的“老虎”当然不仅限于以上几种,我们应该时刻注意那些能使我们提高声誉和形象的,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人物及事情。
精明的成功者总能借助外力增长自己的势力、威风,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
NO2联手你的黄金搭档
“有思路才有出路”,单枪匹马走江湖已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百人鼓掌声震天”,就是说联合的力量是强大的,沟通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很好地运用它们,才能开创新的天地。
今天的社会是个合作的社会,要想靠单枪匹马笑傲江湖,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每个人都需要努力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自己的搭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还要绿叶扶”,就是说现代人要有合作意识,走共同创业的道路。
二十多年以前,乔布和沃滋在同学的一家车库里结识了,当时他们都是中学生。这两个电脑迷想要一台“8800”,可是一时又凑不起钱,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动手装。乔布和沃滋卖掉了自己的一些东西,凑起钱准备装100套“苹果-I”计算机板,然后每台售价50美元,可赚回200美元,因为这正好够他们的本钱。
“苹果一I”是沃滋设计的,目标是降低成本。乔布拿着样品到当地的电脑商店去兜售,当时这家商店只订了50台。他们说,社会上大部分人不是想买散装件,而是想买整机。这给了乔布最重要的市场信息,当时乔布仍无意做企业家。而这家商店的经营者却是个有心人。为了督促乔布去设计制作微电脑整机,他们便把“苹果一I”故意装在了一只粗糙不堪看起来很没有档次的木头盒里。当乔布再次到这家商店去的时候,他们就给设计者乔布展示出了带有木头外壳的“苹果-I”,这促使乔布下决心去设计制作美观的外壳。乔布和沃滋终于决定设计、生产完整的微电脑了。这就是后来着名的“苹果-Ⅱ”。
乔布和沃滋原来都是技术人员,当他们决定自己开公司后,遇到的首要的问题是筹措资金。这时,风险企业家开始光顾这两位年轻人了。来光顾的第一位是唐?瓦伦丁,他是乔布和沃滋的老板介绍过来的。瓦伦丁来到乔布家后,看到乔布穿着牛仔裤,散着鞋带,留着披肩长发,蓄着一脸大胡子,他无论怎么看都确实不像是一位企业家的样子。瓦伦丁先生觉得不妥,终于未敢问津。而把乔布和沃滋介绍给了另外一位企业家——英特尔公司的前市场部经理马克库拉。这位精明练达的风险企业家,对微型电脑业务十分精通。这位38岁的富翁来到乔布的车库,仔细询问并实地考察了“苹果”的样机,他当时提了一大堆问题。最后问起了关于“苹果”电脑的商业计划。乔布和沃滋对买卖一窍不通,两人当时面面相觑,尴尬的说不出一句话来。可是马克库拉独具慧眼,看出了这两个小伙子是不会让他失望的,于是他告诉乔布和沃滋,一个详细的计划是吸引风险资本所必须的。此后,马克库拉给他们俩上了两星期的管理课培训,他们三个人日夜工作,制定了一项“苹果”电脑的研制生产计划。马克库拉首先将自己的91000美元先期投入,又帮助乔布和沃滋从银行取得了25万美元的信贷。接下来,他们三个人又带着计划去马克库拉熟识的风险投资家那儿游说,吸引了另外60万美元的资金。
至此,苹果公司吸引进了接近100万美元的风险资本。他们聘请了33岁的迈克尔?斯科特当经理,因为他熟悉集成电路生产技术。马克库拉、乔布任正副董事长,沃滋任研究发展部副经理,于是,苹果微电脑公司就这样正式开张,走上了它飞速发展的道路。
NO3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所谓成功的生意,并不是只顾实行自己的构想,而是巧妙地运用他人的智慧和金钱,来创造另一番事业。
放眼看去,当今世界上有多少人表面是在做“他们自己的生意”、做“他们自己擅长的工作”,而实际是在为人家干活或被他们所控制?有多少人住宅豪华,但为了向最终的所有者付款不得不拼命地工作?有多少人必须细心照料好从车辆所有者那里租来的汽车?这类人真是太多了!
既享受生活又成为富翁是可能的。既不采取简朴的生活方式,也不依赖于借贷,他们要成为经济上独立自主的成功者。当然,这肯定需要某些过人的智慧。下面的这种思想就是他们“过人的智慧”的表现之一,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你能雇用别人为你做事赚钱,并且他们能做得比你更好时,为什么要自己做呢?”
亨利?福特就是这种类型的人。有一种流传的说法,是说一群所谓的知识分子谴责福特“无知”,他们认为福特实际上什么也不懂。为此福特邀请这些人来到他的办公室,并鼓励他们向他大胆提问,他愿意回答任何问题。这个小组召集了全美最有影响力的实业家,并开始向福特发难。福特聆听了他们的问题,当问题结束时,他很平静地打了几个电话,叫来几个聪明的助手,由他们给出小组想要知道的答案。最后他告诉这个小组说,他最喜欢雇用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并知道答案的聪明人,这样他就能让自己的大脑保持清醒,以便做更重要的工作——“思考”。
在借他人智慧之外,在生意场上,借钱也是资产的一种,所以拥有借钱的能力也可说是经营者的一项重要才能。如果能将借钱的能力与运用资金的能力互相配合,必可由一文不名变成一个大富翁。当然,这种事情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用天下人的钱和天下人来办我的事情,我出售的只是服务而已。”毫无疑问,经营者要赚大钱,将生意转化为企业,把自己由小商人变成大企业家,就必须要懂得巧妙地运用他人的智慧和金钱。
美国具有“商人之神”称谓的约翰?华那卡虽然出生于穷困家庭,缺乏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后来竟成为美国的百货巨子。他14岁就离开家到书店当学徒,曾经历尽艰苦,成人后一边从事推销工作,一边积累资金,独资经营一家店铺。尔后,华那卡不断地构思发展新的公司,直到最后他终于成功了,而且被尊为美国商业界的权威。
从丰富的实际经验中,他想出成功生意的等式:
成功的生意=他人的头脑+他人的金钱。
这个等式的意思就是,如果想在商场上成功,就必须巧妙地运用他人的智慧和金钱创造利益。请特别留意,像华那卡那样成功的企业家,能自由使用上亿美元的个人资金,其设计的成功等式竟然也须借用他人力量,由此可见借用他人金钱有多重要。
美国第一旅游公司副董事长尤伯罗斯,在任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时,创下为奥运会盈利1.5亿美元的业绩。他就是靠着非凡的“借术”而成功的。
尽管奥运会是当今最热闹的体育盛会,而长期以来却一直没能使承办者走出亏损的困境。1972年在联邦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20届奥运会所欠下的债务,都很久也不能还清。1976年的加拿大蒙特利尔第21届奥运会,亏损10亿美元。而在1980年莫斯科举行的第22届奥运会耗资90多亿美元,亏损更是空前。从1898年现代奥运会创始以来,奥运会几乎变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无论谁背上它都会被它造成的巨大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洛杉矶市却提出申请,奇迹般地声称将在不以任何名义征税的情况下举办奥运会。尤其是尤伯罗斯任组委会主席后更是明确表示,不要政府提供任何财政资助,而政府不掏一分钱的洛杉矶奥运会将是有史以来财政上最成功的一次。
没有资金怎么办?一个字:“借”。在美国这个商业高度发达的国家里,许多企业都想利用奥运会这个机会来扩大本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销售,尤伯罗斯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奥运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把握了一些大公司想通过赞助奥运会以提高自己知名度的心理,决定把私营企业赞助作为奥运会经费的重要来源。他亲自参加每一项赞助合同的谈判,并运用他卓越的推销才能,挑起同业之间的竞争来争取厂商赞助。对赞助者,他从来不因自己是受惠者而唯唯诺诺,反而对他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例如,说明赞助者必须遵守组委会关于赞助的长期性和完整性的标准,赞助者不得在比赛场内包括空中做商业广告,赞助的数量也不得低于500万美元,本届奥运会正式赞助单位只接受30家,每一行业仅仅选择一家,赞助者可取得本届奥运会某项商品的专卖权等等。这些听起来很苛刻的条件反而使赞助具有了更大的诱惑性,各大公司只好拼命抬高自己赞助额的报价。仅仅这个出奇制胜的点子推出后,尤伯罗斯就筹集了3.85亿美元的巨款,这已经是传统做法的几百倍。另外赞助费中数额最大的一笔交易是出售电视转播权。
尤伯罗斯巧妙地挑起美国三大电视网争夺独家转播权,借它们竞争之机,然后将转播权以2.8亿美元的高价出售给了美国广播公司,从而获得了本届奥运会总收入1/3以上的经费。此外,他又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把奥运会的广播权分别卖给了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广播公司等。
庞大的奥运会,所需服务人员的费用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尤伯罗斯却在市民中号召无偿服务,成功地“借”来三四万名志愿服务人员为奥运会服务,而代价只不过是一份廉价的快餐加几张免费门票。
奥运会开幕前,要从希腊的奥林匹亚村把火炬点燃,空运到纽约,再蜿蜒绕行美国的32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途经41个大城市和1000个镇,全程1.5万千米,最后传到洛杉矶,在开幕式上点燃。以前的火炬传递都是由社会名人和杰出运动员独揽,并且火炬传递也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士参加奥运会。有的国家花了巨资吃力不讨好,有的国家干脆用越野车拉着到全国转一圈就结束。尤伯罗斯看准了这点:以前只有名人才能拥有的这份权利、这份殊荣,一般人也渴望得到。于是他就宣传:谁要想获得举火炬跑1千米的资格,可交纳3000美元。人们蜂拥排队去交钱!他们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在当地跑1千米,有众多的亲朋、同事、邻里观看、鼓掌、喝彩,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个人荣誉。就这样,仅这一项尤伯罗斯又筹集了4500万美元。
另外,尤伯罗斯打破以往奥运会当场售票的单一做法,提前一年将门票售出,由此获得丰厚的利息。因为成功的经营,这届奥运会净盈利1.5亿美元。收入结果公布后,一下子震动了全世界。这是20世纪巧用“借”发大财最成功的案例。
借他人的“钱袋”“脑袋”,发自己的大财,这需要胆识,更需要技巧。犹太人的一句经商名言说:“如果你有1块钱,却不能做成10元甚至100元的生意,你永远成不了真正的企业家。”所谓生意的成功,并不是只顾实行自己的构想,而是巧妙地运用他人的智慧和金钱,以创造另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