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联结、融为一体的理性意象和情感体验,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结构的心理物反作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就产生了一系列综合功能。首先,它借助理性意象的直觉观照功能,能够省略、压缩有意识的思维操作过程,直接判别事物的性质;其次,它借助联结理性意象的情感结构,就可以将观照活动作出的判别结论直接通过好感与恶感的情绪形式表现出来。由于人类的大脑可以建立几十级的条件反射联系,而且能够突破动物的逐级联系的机械程序,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人类的这种心理渐渐成熟起来,当看见类似于公式、定理、定律时,不必经过分析就体验到其理性内容后,情感机构就可以开始工作,只要看见其理性内容的间接符号,或抽象的语言信号,大脑中的情感机构就能借助特殊的化学物质和神经通道越级启动。因此,当我们看到哲学已经被我们大脑情趣化了的理性意象,就会产生愉悦的情感,而不必再进行理性的推演,也就是说,我们完全能够由科学结论的形式而直接产生愉悦的情感。这就是科学结果能够给人以愉悦的原因。过去人们认为科学只有内在的理性美,而缺乏外观的形式美的观念是有待改变的。科学不仅蕴涵反复的理性美,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形式美。因此,科学美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完全有理由成为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美与科学美育的定位与重估
一、科学美的界定与存在价值
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外乎三类:认识、伦理道德和审美,与此相对应的实践主体便有理智、意志和审美意识三种,表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真、善、美一直是人类的孜孜不断的追求,三者在深层次上是密切相联系的。科学活动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它既是人类自由自觉的类的活动,同时又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活动。
然而,自苏格拉底的“美善说”到康德的“美是超功利”的阐释,人们关注美与善的关系较多,而对真与美之间的一致性研究不够。例如,苏格拉底就说:“因为任何一件东西,如果它能很好的实现它的功能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否则它就同时是恶的又是丑的。”我们对科学美的探索,其目的不仅要看到真与美二者之间的区别,而且更要肯定科学与审美的内在相通性,它们之间是能够相互渗透、相互沟通的,这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人们对于人的心理功能中感性与理性辩证关系的认识。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把科学视为人的感性向理性的升华,那么,科学美则是人的理性向感性的复归。当然,我们说以往对真与美之间关系的研究欠缺,并不是说就完全忽视对这方面的研究。其实,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在和谐与比例”,鲍桑葵对此给予极大的肯定:“审美判断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几何学和初级数学、声学的进步所开辟的前景,一旦人们想到可以证明音乐效果或对称图形的魅力的数的比例,这种想法本身就具有进一步的意义。”毕达哥拉斯学派对音节构成中数的比例关系的认识,受到海森堡的称赞,他说:“这种数值比作和谐源泉的数学结构,在人类历史上无疑是最重大的发现之一。”由此,数学结构的形式特点便成为沟通科学与审美的重要中介。
我们之所以肯定科学美作为美学研究和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科学美与自然美、艺术美之间具有内通性和互补性。科学美所内含的目的性和隐含的价值性,体现了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在沟通性和关联性,这也是人类的科学观念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必然反映。传统的科学观作为一种机械论的科学观,它坚持的主体—客体的思维模式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为,单纯依靠理性思维对被认识的对象不断进行抽象,最终抛弃差异性、多样性而得到永恒在场的同一性,其最大的特点是对自然界有机整体的分解性和划界性的认识。因此,它只能达到对在场事物的认识,而难以达到对未在场的隐蔽的事物的认识;只能达到对客观自然因果必然性的认识,而不能达到对作为因果必然性之根的未在场的自组织、自调节规律的认识。而现代新的科学观作为有机体的整体性的科学观,所坚持的是辩证思维的模式,它所认识的自然不仅仅是一种因果关系,而且是一种具有自组织、自调节性、合目的性和功能、意义的自然。在这二者的关系和存在方式上,有机系统比因果必然性的机械系统处于科学发展和演化的更高层次,并对其有一种统摄和选择的作用。但因果必然性往往以在场的、显现的事物表现出来,所以人们也就可以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通过理性思维去反映和认识它。而自然有机体具有的自组织、自调节规律及其所表现的合目的性和功能、意义关系,则包含着自然界全部的潜在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它与因果必然性关系相比也就更具有隐蔽性,总是作为一种未在场的自然存在。这就决定了对它的把握,既要靠理性思维,也要靠直觉和想像,以便突破传统的“主体—客体”分解性和划界性的思维模式。以现代新的科学观为基础的科学美论及其审美教育观念,正是适应了这种人类科学观念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要求。这时的渗透在理智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能够使受教育主体在对科学美的感悟和理解中焕发出潜在的理性的直觉力和想像力,并运用这种理性的直觉和想像不断地超越和冲破在场事物的界限,向不在场的事物,向无限开放的领域飞跃。只有在这样的直觉和想像中,人们才能够窥视到今天在场的事物背后既隐蔽着昨天不在场的事物,也隐蔽着尚未出场的未来的事物,从而把纵向的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和未来与横向的科学发展的现实和需要交织在一起,把自然界显现的因果必然性与隐蔽的自组织、自调节的规律性融合起来,以达到对有机自然界的整体把握,并透过这种把握加深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整体性认识,因为科学美所展现的正是这种客观世界的规律与发现这些规律的科学家主体所形成的和谐自由关系的美。主体对客体自然的把握,同时也是对主体自身矛盾性的把握,是对主体自身存在价值的肯定。这正是科学美所内含的目的性和隐含的价值性所具有的把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内在地沟通起来的本质特征之所在,也是我们肯定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地位的必然根据。
科学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使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获得极大丰富与提高。自产业革命以来,尤其是当代的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在物质生产中的广泛运用使得人类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科学使得人类的本质力量最大限度地对象化,成为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有力武器。但是,由于人类并不总是能恰当处理、协调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科学发展的负面效应也随之暴露出来,一方面人类的过分的贪婪、攫取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在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成绩的同时却付出沉重的代价;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应用的逐渐扩大和深化,科学技术有力地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当人们面对摩天大厦和航天飞机而惊叹不已的同时却发现,高科技的应用使生产方式变为大机器、大规模的流水线式,这种千篇一律的生产方式使产品只能局限于生产工艺所设计模式的狭小范围内,磨灭了生产者个体的创造性,尤其是产品的审美价值的实现,尽管产品在功能、性能方面可能是完善的,但这种整齐划一却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的、审美的需求,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兴趣,仅仅把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正如当第一批性能优越而且价格低廉的黑色T型汽车从福特汽车公司下线时,生产者为自己的产品雀跃、欢呼。然而,看到从流水线上源源不断生产出完全一样的“钢铁甲壳虫”,看到大街小巷都“爬行”着同样规格的福特汽车时,人们不再引以自豪,开始感到厌烦。难怪许多科学家在感叹:当今的科学发展已经表现出一种摆脱一般人性的趋势,已经变得越来越远离人类。
科学技术能否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答案是肯定的,科学同样可以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
科学技术美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一种普遍的美的形态。加强和重视科学美的创造、生产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与此相关,科学美的教育自然成为当务之急。科学是现实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我们的生存与科学活动休戚相关,科学的重要性日益被历史发展所证实。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水平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是不争的事实,广为人们接受,它是推动社会发展,推动人类进步的真正动力。人类生产的每次重大变革都闪现出科学的巨大光芒。仅以作为生产力标志的劳动工具的发展演变为例,就可以印证科学的重要作用。从农耕时代的原始工具到产业革命的大机器,一直再到信息时代的计算机,哪一样不是科技文明的结晶?而且,科学活动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实践活动方式之一。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科学活动深刻地影响着其他的各种活动,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各个活动中都渗透着科学的因素力量。因此,为避免科学技术的异化,就必须使科学技术的发明者、转化者、应用者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扫除科学之盲与扫除审美之盲具有同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人既懂得科学,又懂得美,尤其是能成功地将审美因素运用到科学实践活动中,把科学鉴别和审美欣赏相结合,显得极为重要。科学可以鉴别真伪,审美能够区分美丑,二者又可以统一于科学美中,因为真伪的标准常常也是美丑的尺度。科学与美是更高层次上的统一,人类科学的创造、发明,越来越自觉地遵循美的创造规律;反之,美的创造,也越来越受科技的影响与制约,越来越借助于高科技的手段得以实施。
从更广的视角看,科学本身所追求的就是自然界中的“简洁就是美”的规律。抽象总是一种简单化的手段,而在某种情况下,一种科学美就表现为简单化的结果,简单性本身可以通过抽象来实现,美感就在抽象的符号中间得以展现。杜夫海纳认为“技术对象与审美对象的关系并不是互逆的关系,技术对象有变成审美对象的倾向”,而且,“美只有在技术对象根据自己的发展的逻辑毫不羞愧地肯定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增添在效能之上,就像青春之花添在青春之上,技术对象不是在自我否定时,而是在自我完成时才能成为美的对象”。在这里,杜夫海纳不仅肯定审美与科学技术两者之间不是互相否定和矛盾,而是存在着一致性,两者可以相得益彰,而且,“使用对象把有用与愉快,甚至与美结合在一起可以最轻易地使人感到愉快”。也就是说,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品,如果仅仅只具备“有用”的性能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有用”与审美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是较完美的,而这一结合的过程必须由人———具有审美意识的主体来实现、完成,靠产品自身无法实现。因此,进行科学美的教育,尤其是对理工科学生进行的科学审美教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有着深远意义和价值,这些理工科的学生将成为明天的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况且,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中,作为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科学,无论是科学研究本身还是科学研究成果的物化形式,都深深蕴涵着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科学美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至于科技产品更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其中展现出的美也是当代社会审美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然,前面说过,要使科技产品成为“有用”与“审美”的恰到好处的结合,需要科学工作者在科学发现与科学创造中有意识地将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对象化到科学对象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