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期,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蛰伏的卧龙开始向外窥视。
在外争的路上,美国遭遇的第一个对手是西班牙。西班牙是个没落的老牌殖民帝国,它曾经几乎占据了整个南美大陆。现在美国要南下扩张势力,于是在古巴与西班牙狭路相逢。结果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落败,美国在中北美洲的霸主地位也由此确立。
工业的发展,使美国急于向外寻找商品倾销地,它没有放松对太平洋彼岸的中国的关注,但由于此前忙于与西班牙开展,所以在争夺中国市场的路上,美国毕竟晚了一步。聪明的美国人马上想到了利益均沾的“门户开放政策”,兵不血刃地达到了与其他列强分赃的目的。
在向外扩张的同时,美国人在国内也兴起了进步运动。有历史学家认为,进步运动是工业革命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反映,它要求人们摆脱那种蒙昧、朦胧的政治文化观念,而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和设计。
一切都在变化,但这些变化都有一个确定的方向,那就是美国不可避免的崛起。
美西战争
美西战争打响的时候,西班牙早已日薄西山、今非昔比,在国际上也显得非常孤立,它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庞大的帝国,如今它的殖民地只剩下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这其中,菲律宾和古巴先后发动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解放了全国部分地区,这些斗争分散了西班牙的注意力。
为了应对这场对西班牙的战争,美国政府在全国征兵二十万,建立了一支号称世界第三的强大舰队,部署在世界各战略要点上,并给军队配备了速战野炮、电报和电话等先进的装备。与美国的精心准备相比,西班牙在各殖民地的军队,绝大部分都是老弱残军,只有一些旧式军舰,根本没有什么作战准备。
在对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的争夺上,美国海军部长助理西奥多·罗斯福任命乔治·杜威准将为美国亚洲分舰队的总司令。杜威曾参加美国内战,是一位身经百战、威名远扬的军事领导者,他对战局有着独到的慧眼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进入菲律宾之前,他阅读了大量和菲律宾有关的材料,详细研究了菲律宾的海域图。
1898年初,已正式担任指挥的杜威指挥舰队南下香港,直逼马尼拉。他积极为战争准备着,购买了一艘运煤船和一艘补给船,并要求舰艇人员每天操练,所有机器都做好战斗准备。1898年4月25日,美国海军部长西奥多·罗斯福发来电报,要求杜威速往菲律宾,俘获或摧毁西班牙舰队。
总吨位、航速、火炮以及战备训练水平均占很大优势的美国舰队进入马尼拉湾之后,与西班牙舰队相遇并在短时间内将其歼灭。而与此同时菲律宾境内的起义军也积极发起军事行动,占领了很多重要岛屿和城镇,还建立了自己的民族政府。1898年8月,在美国海军和陆军的攻击,以及菲律宾起义军的打击下,马尼拉城里的西班牙军队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之后就停火投降,西班牙在亚洲菲律宾的殖民统治正式被废除。
在将西班牙殖民者赶出菲律宾之后,美国背弃了支持菲律宾独立的诺言,对菲律宾实行军事占领。菲律宾人打击西班牙殖民者目的是求得自己的民族独立,而不是换一个帝国主义列强来继续统治自己,因此他们感到非常愤慨,强烈反对美国的军事占领。美国军队用了三年时间,成功镇压了菲律宾人的反抗,对其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军事统治。
古巴和菲律宾群岛不仅拥有很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是美国向南美洲和亚洲扩张的战略基地。美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战争,尽管首先在亚洲的菲律宾爆发,但是古巴才是美西战争的主战场。
1895年古巴起义爆发时,起义者在对西班牙殖民者诉诸武力的同时,对身在古巴的美国人同样很不客气,他们制定了许以掠夺的政策,规定如果美国人不向他们缴纳保护金,那么他们在古巴的财产就不会受到保护。这些保护金被用于支援暴乱和扩大宣传。
1896年,西班牙政府派陆军上将巴莱里亚诺·韦莱尔到哈瓦那,采取果断措施以结束古巴起义。韦莱尔决定将平民赶到集中区,使他们无法援助叛乱。这导致了很多妇女和儿童在集中区恶劣的卫生条件下丧生。古巴的叛乱政权则利用这些在美国进行煽动,谴责韦莱尔不人道的行为,激起美国人的同情。
为回应公众的呼声,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承认古巴政权。1898年2月,美国借“缅因号”的爆炸,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
在进攻马尼拉后不久,美国派往古巴的舰队也进入了圣地亚哥港。驻扎在圣地亚哥港的西班牙军队在奉命撤退的时候,被港外的美军舰队歼灭。在古巴起义军和美国军队的围困下,圣地亚哥城内外的西班牙军队投降。1898年8月,西班牙政府求和,美国同意停止军事行动。1898年12月,美国和西班牙双方在法国巴黎签订合约。通过合约的规定,美国成为古巴的保护国,并获得了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
美西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美国的胜利也标志着美国作为一个主要军事力量的崛起。
西奥多·罗斯福的新时代
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搬进白宫的时候,没有一点迹象表明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罗斯福一上任便宣布会继续执行已故总统麦金莱的政策。在罗斯福当选后的早期言论中,他告诉人们不要为当时的金融业和工业感觉到恐慌。当然,他曾经也表明商业情况并不是非常好,但是罗斯福巧妙地平衡了自己的矛盾。这两种对立的观点都可以陈列在他对国会发表的第一篇咨文当中。
几个月之后,第一颗信号弹终于打响,这预示着新时代的来临:1902年2月,罗斯福内阁的司法部长提出了诉讼,根据《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的要求,起诉北方证券公司。北方证券公司是一家控股公司,控制着很多铁路资源。当时,为了控制北太平洋铁路,爱德华·H·哈里曼和J·P·摩根开展了纽约股市大战,许多投资者因此破产。后来,他们将股票都放到一个两方共有的控股公司,这就是北方证券公司。哈里曼已经控制了西部铁路沿线,北方证券公司对西部铁路的垄断势在必得。
如果北方证券公司能够经受得住法律的检验,那么他们就可以成为华尔街少数人购买全国大多数铁路的模板,而这个模板可以说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不过,罗斯福在粉碎这家公司的过程中向人们发出了这样的警告:联邦政府不鼓励利用控股公司的机制建构经济霸主的地位,因此对其参与人员要有严格的限制。
这一起诉讼很快就传到了摩根的耳朵里,他非常沮丧和愤怒,他以为罗斯福是一位绅士,作为绅士,罗斯福应该采取的最佳途径是要求摩根重组或者终止北方证券公司,使其达到政府的愿望,而不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位着名的银行家认为,罗斯福对待他就好像是在对待一个骗子,可是他没有做出任何欺骗的行为。
罗斯福的这一举动让纽约《世界报》的出版人约瑟夫·普利策非常高兴,他认为总统此举征服了华尔街。这表明了西奥多·罗斯福与华尔街的斗争已经打响。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总统与各个财团之间展开了较量。不过这种较量时断时续,因为作为共和党的总统,罗斯福不可能和自己党的意见相左。共和党成员大都是富人,他们属于“上流社会”,这些人在大选的时候慷慨解囊,所以在任职期间,罗斯福必须和他们保持朋友的关系。但是,有时候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总统还是会像对待北方证券公司一样,适当地教训一下这些财团。
不过在西奥多·罗斯福此后七年半的总统任期内,他没有再做过像分拆北方证券公司这样大胆的行为。事实上,罗斯福的经济学知识实在是有限,而且他为人冲动,政治思路缺乏统一性,热衷于政治作秀,总体来看,执政水平似乎有些不成熟。
这一时期,罗斯福所面临的最大矛盾是穷人对富人的反对。那些被剥削者的呐喊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一种激进的对抗。十九世纪末的时候,成群结队的农民加入到了人民党,这些愤怒的人希望彻底成为大企业和华尔街的主人。
社会党旗下的城市劳工对此持观望的态度,他们听从领袖们的布道,听从他们利用欧洲的意识形态宣扬自己的思想。那些生性贪婪的普通市民,虽然也反对财团的剥削,但是这些人是温和的,习惯了逆来顺受的日子。后来,这些人贴上了“粉红色”的专有标签,以示其内心的轻蔑。财团的最大对头显然不是民众,而是总统宝座上的西奥多·罗斯福。
作为一个拥有“老美国”血统的总统,罗斯福是一个战斗英雄,也是一个实干家。他不会空想,一直在鼓吹“积极上进”的生活。有关他的每一件事情在这一时期都成为了美国民众关注的对象,无论是兴趣爱好,还是演讲时的动作表情;无论是个人履历还是对属下的提名,人们说到西奥多的名字总是那么兴趣盎然。
在一次关于“富豪犯罪”与“公平交易”的演说中,罗斯福阐明的主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道德问题。罗斯福希望对工商业界进行一次道德重建,他坚信,“道德标准”是能够成为一种体系的:商业领域需要公平交易,不能存在不法手段,不该使用诡计和欺骗。不管是哪一个行业的人,只要能听见罗斯福的呼声,便能听懂他的话,并且做出积极的回应。
对于意识形态,民众的反应是深恶痛绝,对于经济理论他们则是很不耐烦,道德鼓吹的影响非常容易让人接受,因为这里存在实现人人平等的机会。对于整整一代美国人而言,罗斯福立法的影响远远比不上他的布道和他的人格魅力影响大。这也正是罗斯福为新的时代定下的基调,这一基调未来将散播到美国各地。
伍德罗·威尔逊和进步运动
在19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由于对手共和党的内部竞争分散了他们自己的选票,威尔逊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顺利获得优胜票数,当选为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其历史上的进步主义时代,而威尔逊作为一个领袖级的知识分子,他的经历和作为都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