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限价是由国家规定价格的最高限度和允许经营者向下浮动幅度的价格形式,是国家指导价的具体形式之一。
涨价能被限制住吗——最高限价
2007年,兰州市民发现,他们钟爱的大碗牛肉面竟一夜之间上涨0.5元。小碗牛肉面由原来2.3元上涨到2.8,大碗由原来2.5上涨到3元。许多市民惊呼:吃不起牛肉面了!兰州物价部门在 “掂量”了“牛大碗”的轻重厚实后首次限定:凡兰州市普通级牛肉面馆,大碗牛肉面售价不得超过2.5元,小碗与大碗差价为0.2元,违规者将严厉查处。
兰州物价部门限制价格是为了限制牛肉面的物价上涨而强行规定了的最高价格,一般来说,限制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实际上,在牛肉面限价的问题上,政府可能是好心做了错事。
政府实行最高限价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保持人民生活的基本安定,并且体现国家的价格政策。但是,老百姓似乎并不买账。他们发现政府强行限价,即使牛肉面降了价,牛肉面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市民很难吃到一碗真正的牛肉面,最后,损害的还是消费者的利益。
作为一个消费者,他永远希望东西越便宜越好,作为一个生产者,他希望他的东西越贵越好。这都是市场的问题,政府不能说老百姓要求降低价格,你就强迫生产者降低价格,这两者之间要靠市场的力量来平衡,而不能只听消费者的,比如去吃面,所有人都希望面是便宜的,但是希望和事实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是另外一回事情。要想牛肉面便宜,其实在牛肉面生产的价格贵了以后,生产的厂商多了,牛肉面的饭馆多了,他们会把牛肉面的价格竞争下来。
“牛肉面限价”作为一种最高限价,在经济学上,叫做价格天花板。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为通货膨胀,不少地方政府对肉类、蔬菜产品等就制订过不少最高限价,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压抑物价上涨,二是平息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抱怨。如果牛肉面的份量、质量下降,政府就很有可能卷入本应该由市场来完成的活动中。
显然,政府不喜欢商家“短斤缺两”“粗制滥造”,可是,如果一定要将政策贯彻到底,就必须派出大量工商执法人员定期抽查,这样的结果无外乎有两个,要不指令被变相架空,要不付出极高的监督成本。
牛肉面限价只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不过小问题折射大道理。基于以上原因,一般经济学家都反对长期采用限制价格政策,一般只在战争或自然灾害等特殊时期使用。如在战争或饥荒时,政府会为生活必需品制定最高限价,使穷人能够负担得起,以利于社会稳定。
【知识链接】
最低限价
这是指由国家规定价格的最低限度和允许经营者向上浮动幅度的价格形式,也属于国家指导价的具体形式之一。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规定的幅度内制定具体的价格,但不低于最低限价。最低限价是为了保护经营者的利益,避免价格的恶性竞争而给经营造成困难。
购买的目的在于消费——消费品
苏联解体前,基础消费品短缺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在一些主要人口聚居区也如此。不是每一件可以看到的商品就一定能以它们的标价买到。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在部分小城市,国营商店货架上展示的商品仅仅意味着它们是用来配给的,不能随意购买。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短缺就意味着空空的货架和长长的队伍。
到80年代末,短缺更严重了。到1991年苏联解体的时候,几乎每种食品都得配给。非配给消费品事实上已经在国营商店消失了。尽管在8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的非国营商店部分缓解了消费品短缺,但非国营商店的商品价格比国营商店的高出5到10倍,普通人无力承受。
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消费品供应的问题是造成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费品,指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方面消费需求的物品。市场上提供的种种商品,例如家电、食品、理发等,有关衣食住行方面的产品或者劳务都可以称为消费品。
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消费品可以分为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三类。
1便利品
便利品又称日用品,是指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需重复购买的商品,诸如粮食、饮料、肥皂、洗衣粉等。消费者在购买这类商品时,一般不愿花很多的时间比较价格和质量,愿意接受其他任何代用品。因此,便利品的生产者,应注意分销的广泛性和经销网点的合理分布,以便消费者能及时就近购买。
2选购品
指价格比便利品要贵,消费者购买时愿花较多时间对许多家商品进行比较之后才决定购买的商品,如服装、家电等。消费者在购买前,对这类商品了解不多,因而在决定购买前总是要对同一类型的产品从价格、款式、质量等方面进行比较。选购品的生产者应将销售网点设在商业网点较多的商业区,并将同类产品销售点相对集中,以便顾客进行比较和选择。
3特殊品
指消费者对其有特殊偏好并愿意花较多时间去购买的商品,如电视机、电冰箱、化妆品等。消费者在购买前对这些商品有了一定的认识,偏爱特定的厂牌和商标,不愿接受代用品。为此,企业应注意争创名牌产品,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要加强广告宣传,扩大本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同时要切实做好售后服务和维修工作。
此外,消费品按照需求的不同层次可以分为生存消费品、发展消费品和享受消费品;按照消费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消费品、社会消费品;按照自然属性和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实物消费品和劳务消费品;按照特定的用途可以分为食品消费品、衣着消费品、住房消费品等。
【知识链接】
消费品品牌
就是消费品商标,是消费品的标识。知名商标的消费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具有良好的市场效应。商品品牌从法律上讲就是商标,从经济性上讲就是公众知名度。培育良好的商品品牌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标志。
绿松石珠宝为何越贵越好卖——吉芬商品
美国人罗伯特·西奥迪尼写的《影响力》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处旅游胜地,新开了一家售卖印第安饰品的珠宝店。由于正值旅游旺季,珠宝店里总是顾客盈门,各种价格高昂的银饰、宝石首饰都卖得很好。唯独一批光泽莹润、价格低廉的绿松石总是无人问津。为了尽快脱手,老板试了很多方法,例如把绿松石摆在最显眼的地方、让店员进行强力推销等。
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徒劳无功。在一次到外地进货之前,不胜其烦的老板决定亏本处理掉这批绿松石。在出行前她给店员留下一张纸条:“所有绿松石珠宝,价格乘二分之一。”等她进货归来,那批绿松石全部售罄。店员兴奋地告诉她,自从提价以后,那批绿松石成了店里的招牌货。“提价?”老板瞪大了眼睛。原来,粗心的店员把纸条中的“乘二分之一”看成了“乘二”。
按照正常的供求规律,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但是为什么绿松石的价格贵了一倍,却为什么销售一空呢?原来供求关系也是有例外的。我们不妨了解一下价格上升但需求量却上升的商品——吉芬商品。
单就一种现象而言,天底下到处都有吉芬商品或者吉芬现象。很多“北漂”的人们选择在北京城郊结合部租房子住,但是那里的居住环境比市区要差,交通也不太便利,其房屋的性价比也比较低,房屋一般比较简陋。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乡结合部,其背后的原因就是,虽然城乡结合部的租房价格不断上涨,但相比主城区而言价格还是比较便宜,对于刚刚在北京立足的年轻人来说,选择在这里租房还能享受到相对便宜的房租,哪怕房子的性价比并不高。
可为什么有些东西越贵,人们越愿意去购买?经济学家认为,吉芬现象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反常现象,是需求规律中的例外,但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人们无法回避的。
例如:如果天降大雨,地铁口的雨伞尽管价格较平时上涨,但销量还在上升,我们分析关键原因不是价格上涨,而是由于天空突降大雨,,对价格已经不再敏感。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价格还不是高得离谱,人们就会购买。试想如果雨并不是很大,人们可以赶到商店再去购买的话,小贩们的高价雨伞自然就无人问津了。
其实,生活中的“吉芬现象”并不少见。最突出的就是这几年来的房市。房价涨得越来越快,而买房子的人却越来越多,许多没钱的人也在想方设法购买,借钱、按揭、攒钱……无不希望自己“有房一族”的美梦早日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