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这个名字,很多人是首先通过《经济学》这本教材得以认识的。萨缪尔森在西方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人们进入大学读的就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而当进入高层次经济理论研究之时,人们还是离不开萨缪尔森,这时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的基础》成了经济理论研究的指导;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领域,诸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人们总是能从萨缪尔森的有关著作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知识链接】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是说:生产要素报酬就是生产要素的收益,要素报酬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也就是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也就是本国充裕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会提高,而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也就是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会下降,而且无论这些生产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都是如此。这个结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论证的,因此称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说:只要存在产品价格的差异,两国就会继续开展贸易,但最终的结果将是两国两种产品的价格完全相等,而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完全相等,此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贸易也就停止。两国间开展贸易的结果会使两国的生产要素价格最终相等这一趋势被称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由于这一定理是由萨缪尔森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逻辑论证的,因此该定理又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艾伦?格林斯潘——他一打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
格林斯潘在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华尔街的人们总试图从他的讲话中捕捉到蛛丝马迹,但每次都无功而返。就连格林斯潘自己也承认:“我花了不少时间努力回避问题,因为我担心自己说话过于直白。最后,我终于学会了‘美联储语言’,学会了含糊其辞。”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格林斯潘居然把这种语言方式应用到自己的感情生活上。在年过花甲后,格林斯潘一直与美国国家广播公司高级女记者安德拉·米切尔拍拖。然而,他那含混不清、晦涩难懂的语言,常常令这位长于揣度的女记者一头雾水。
格林斯潘先后求了两次婚,对方毫无反应。直到1996年的圣诞夜,当他第三次表白心意时,女记者终于弄明白他的真意。1997年4月6日,71岁的格林斯潘结束了单身生活。渐渐的,新娘也喜欢上了格林斯潘的晦涩,她说:“原以为对他了如指掌,可实际上我永远也猜不透他的心思,这种感觉妙不可言!”
这让人想起格林斯潘的一句名言:“如果你以为对我已经研究非常透彻了,那我可以告诉你:你一定误解了我的话。”
既然无法揣摩格林斯潘的讲话,就只能另辟蹊径了。很快,精明的投资者们就发现了一个“秘密”:格林斯潘的公文包——如果是瘪的,表示平安无事;如果鼓鼓囊囊,那可就大有文章了,意味着格林斯潘“有话要说”。
因此,每当美联储开会时,笃信此说的美国CNBC电视台就会派出两个摄制组守在门外,一台摄像机用来拍摄格林斯潘的言谈举止,另一台则专门拍摄他的公文包。
在金融界曾经有这样的评论:“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笨蛋!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这是1996年美国大选前夕《财富》杂志放在封面的一句口号。所谓“艾伦”,指的就是从1987年起就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艾伦·格林斯潘。
1966年的一个午后,格林斯潘碰到当年爵士乐乐队老板加曼特。加曼特已经改行从政,正忙着给尼克松竞选总统出谋划策。通过他的介绍,格林斯潘认识了尼克松,两人谈得很投机,都觉得相见恨晚。尼克松见格林斯潘说起国内经济政策头头是道,很是赏识,于是邀请他在自己的竞选活动中担任政策发言人。于是,他摇身一变,从商人变成了政客,开始在政界崭露头角。
在读书期间,格林斯潘就结识了对他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客观主义运动领袖爱恩·兰德。这位俄国出生的女作家在其畅销小说《泉头》中为自由资本主义大唱赞歌,并经常在家中举办沙龙,向紧密团结在她周围的忠实信徒传达自己的理性自私哲学,格林斯潘总是默默地坐在一边虔诚地聆听。
在兰德的影响下,他开始研究自由市场经济学原理,相信在经济中加强政府于预是邪恶的,并对通货膨胀打心眼里感到厌恶。1966年7月,他在兰德的期刊《客观主义者》上发表题为《黄金和经济自由》的文章,预言美国将爆发严重的通货膨胀。那时候,美国经济在全世界一枝独秀,谁会在意这个无名之辈的痴话呢?连尼克松也只是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太多虑了。”格林斯潘备感失落,于是又回到华尔街经营他的咨询公司。
不幸的是,1974年,格林斯潘的预言显灵了,美国遭遇了二战以来最可怕的通货膨胀,经济陷入全面困境。焦头烂额的尼克松总统这才悔悟。连声惊叹格林斯潘是个“神人”,急急忙忙邀请他二度出山,出任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两周后,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继任总统福特并没有收回尼克松的任命。
新千年开始后的第四天,克林顿总统选择再次任命格林斯潘为美联储主席。克林顿继续任命他的理由是,格林斯潘在过去十二年半的联储局主席生涯中,充分展现了三大特长,即专业技术、精密分析能力以及不失传统的常识判断。格林斯潘创造了两项纪录:一项是美国史上最年长的联储局主席;二是联储局设立以来任期最长的主席。
从1987年一直到2005年,本·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为白宫工作18年,历经里根、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四任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联储局主席。
在格林斯潘为白宫工作的18年里,见证了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繁荣,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经济只要由他掌舵就能一直欣欣向荣。但是,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知识链接】
格林斯潘的“怪招”
1994年格林斯潘一次接一次地提高利率,被人视为“简直疯狂”;
199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沉着应战,三次削减利率,从而使美国免受金融危机的波及,并且最终遏制住那次危机蔓延的势头。这一次次的辉煌使他被煤体称为“金融之神”。
传统理论认为,失业率高于百分之六将导致经济萎缩,低于百分之五将触发通货膨胀。而目前美国的失业率仅仅百分之四,经济仍在稳定增长。
传统理论的另一个论点是经济过热必将引发通货膨胀,但他注意到大规模的高科技投资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在推动新技术革命方面不遗余力。国际经济研究所长伯格斯坦称这是格林斯潘“最了不起的历史性贡献”,他“不仅改变了金融政策,也改变了我们的经济和未来”。结果美国经济得以平安“软着陆”。
格雷戈里?曼昆——他让经济学由高深走向通俗
有资料记载,曼昆曾创下两个骄人的纪录:一是一本教材还没有脱手,出版商就出价140万美元买下版权,经济学著作卖价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二是这本教科书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出版仅3个月就被300多所大学采用作为教材,其英文版发行量在1998年出版当年就高达20万册,成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其畅销速度与畅销数量又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当时,美国一家出版商静心策划,一定要寻找一本能够普及畅销的经济学教材,曼昆撰写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一举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