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林顿入主白宫的8年内(1993年到200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非常强劲,年均涨幅高达3.5%,高于吉米·卡特和里根两人在任时的水平,只是稍逊于肯尼迪和约翰逊所在美国60年代经济腾飞时的表现。而且在他的任期内,美国就业形势一片大好,新增加的就业机会远远多于除卡特之外的任何一位二战后的美国总统。此外,克林顿也很会把握时机,他在美国人均收入涨幅停滞多年,刚刚出现上升势头的时候适时决定增税,使联邦政府的收入出现了大规模的盈余。最终,克林顿凭着一个规模最小的政府机构,实现了自约翰逊总统时期以来美国GDP最强劲的涨幅,也使美国政府自杜鲁门总统以来,首次真正出现了财政盈余的局面。
但小布什上台后,适逢经济衰退,又对外连续用兵,导致再次出现高额赤字。巨大的财政赤字引发贸易赤字,美国成为世界上“双赤字”最为严重的国家。
财政赤字即预算赤字,指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开始之初,总会制订一个当年的财政预算方案,若实际执行结果收入大于支出,为财政盈余,若收入小于支出,为财政赤字。理论上说,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的最佳情况,在现实中就是财政收支相抵或略有节余。如果国家财政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那么这种支出差额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用红字书写,这就是“赤字”的由来。赤字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意安排,被称为“赤字财政”或“赤字预算”,它属于财政政策的一种;另一种情况,即预算并没有设计赤字,但执行到最后却出现了赤字,也就是“财政赤字”或“预算赤字”。
在现实中,很多经济处于上升状态的国家都需要大量的财富解决大批的问题,经常会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因此财政赤字看来似乎不可避免。不过,这也反映出财政赤字的一定作用,即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当居民消费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常的做法就是加大政府投资,以拉动经济的增长,但是长期的财政赤字会给国民经济造成很大负担,不是长久之计。
【知识链接】
发行公债
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这是因为从债务人的角度来看,公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公债具有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的特点。
向国外商品征收重税——关税
我国古代关税最早始于西周后期,当时还产生了专门掌管“关门货贿(财物)出入之征”的官吏“司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法律,《秦律》中专门制定了《关市律》用以规范关税、市税的征管。此后,关税时征时不征。
安史之乱后,财政困乏,唐肃宗下诏开征商税,“于诸道津要,置吏税商货”。即在水陆要道设置关卡征收商品通过税,税率为2%,其中竹木茶漆等,税率为10%。此后,商税便取代了关税。不过,到了明清时期,除征收商税外,户部和工部又分别在运河、长江等重要河道设立“户关”“工关”征税。“户关税”在明朝时是按船的大小征收的船税,到清朝又增加了正税、商税等。“工关税”是对贩运竹木等征收实物税,用于工部建造和修缮船只。乾隆时,有户关45个、工关15个。
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开放五口通商,设立海关,“关税”成了海关税的专用名词。由此可见,关税的出现远远早于海关机构的出现,在西方关税曾经是一种“保护费”,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关税起源于封建主对其领地上的过往客商所征收的捐税,客商交了这种税款可免遭抢劫。后来各城市也征收了这种捐税,在现代国家出现以后,这种捐税便是国库进款的最方便的手段。”
现代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国所征收的税收。关税的课征范围是以关境为界,并非以国界为界。关境是海关境域、关税领域,是指一个国家的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一般情况下,关境和国境是一致的。但在设立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自由港的情况下,两者就不一致了。
现代关税的课征目的在于保护本国产业发展和调节国际贸易关系,而不以取得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保护性关税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的重视,对本国经济的保护职能可谓“重中之重”。
关税是一个国际公认的经济保护手段。但事实上,关税对贸易有很强的杀伤力:禁止性关税——一种税率非常高的关税,可以完全阻止任何商品的进口,足以扼杀所有贸易;非禁止性关税——一种税率较高的关税,也会损害贸易。有一位经济学家将关税成为“起副作用的铁路”。具体来说,关税会对贸易有以下影响。
首先是对进口国消费者的影响,它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
其次,关税可以增加进口国政府的税收收入,这些收入是进口国政府提高关税的直接动力,但这些收入完全由本国消费者负担。
再次,关税保护了进口国国内与进口商品竞争的部门。关税所带来的高价格,必然会使一部分消费者放弃进口商品转而选择国内同类商品,这将促进本国同类商品的销售。
最后,征收关税会引起进口国内的再分配效应。在其他条件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从理论上分析,征收关税必然使消费者的收入转移至生产者,征收关税后,生产者与政府的收入都增加了,消费者的收入反而减少,而且消费者的损失要比本国生产者与政府所获得的收入还要多,这部分损失是没有任何人能够获得的。因此降低关税,虽然生产者与政府的收入会减少,但对消费者而言是福音。
【知识链接】
关税税则
又称海关税则,是指一国对进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口的应税商品和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栏表。它是海关征税的依据,是一国关税政策的具体体现。
从内容上来看,海关税则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海关征收关税的规章、条例和说明;二是关税分率表。关税税率表又由税则号、商品名称、海关税率等栏目组成。
中国遭遇贸易障碍——贸易壁垒
中国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加工厂,“中国制造”更是遍布世界各地,但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不断传来对“中国制造”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世界空前的贸易壁垒正在袭击“中国制造”。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数的35%和71%。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国家不仅有欧美、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土耳其、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案件涉及钢铁、鞋、玩具、轮胎、铝制品、日用品、机电、矿产、养殖品等中国在出口方面具有优势的行业。
美欧的各项措施,对我国出口行业带来了重大冲击。一个个贸易保护措施,将我国的产品拒之门外。从而导致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频频上演。这些现象足以说明中国出口遭遇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又称贸易障碍,是指对国与国间商品劳务交换所设置的人为限制,主要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贸易壁垒一般分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类。
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国际间竞争的加剧,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纷纷采取了各种贸易壁垒。但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这使得他们能够更有效地突破发展中国的贸易壁垒,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相反,发展中国家产品往往要受到发达国家的严苛管制。基于此,各国之间也产生了贸易争论。
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同样也面临众多贸易壁垒。并且,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因国外贸易壁垒所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
有资料显示,1990年以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占世界总量的1/7~1/6,而在中国加入WTO后,更成为各国反倾销的“众矢之的”。
另有资料表明,中国有3/5以上的出口企业和2/5以上的出口产品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且根据中国国家质检总局2008年12月30日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仅2007年一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让中国出口企业损失上百亿美元。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494.59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4%以上,企业新增成本264.31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72.76亿美元。
诸多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处于不利地位。在各国先后树立起来的贸易壁垒背后,中国很“受伤”。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而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出口的产品多是低技术含量产品,市场被发达国家的众多指标卡在国门之外。
虽然贸易壁垒的形成有保护国内产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及保住短期工作机会等好处,但从长期来说,会阻碍经济发展。在一来一往进出口贸易壁垒下,会使国际贸易形成恶性循环,使各国都不能真正获益。如果我们为了排除国际竞争的压力而建立了贸易壁垒,必定会阻断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可见,实施贸易壁垒保护,对长期的经济发展反而不利。
因此,国家应该从国际合作层面在世贸组织等多边框架下,大力呼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督促有关国家采取实际行动履行承诺。同时积极推动新一轮世贸谈判,与有关国家加强双边谈判,争取使更多国家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知识链接】
非关税壁垒类型
可分为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两类。直接限制是指进口国采取某些措施,直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口最低限价等。间接限制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法规等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法规,检查和包装、标签规定以及其他各种强制性的技术法规。
美国农民的生活为什么很滋润——贸易补贴
New Page(新页公司)——这个即使在美国也没有几个人知道的名字,却在西方“愚人节”这天进入了无数中国人的视野。
这家位于美国俄亥俄州、年销售额20亿美元的造纸公司不是在开玩笑。其早先的一纸诉状,很可能就此成为撬动中美两个大国贸易关系的一个支点。
2007年3月30日上午11时,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宣布,将改变维持23年之久的贸易政策,对一直被美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的中国使用反补贴税贸易惩罚手段。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这一初步决定,多家中国造纸公司的铜版纸产品将遭征收反补贴税。
1984年,美国商务部做出一项决定,对于美国认定的“非市场经济国家”不使用反补贴税惩罚手段。
1986年,美国联邦法院在“乔治城钢铁案”中对这一政策做出确认,判定商务部有权决定是否使用反补贴税手段。 不过,古铁雷斯说,时代变了,商务部在1984年做出决定时,当时的共产主义国家里的公司不会因为政府补贴而调整其商业行为。但是,“2007年的中国的经济状况不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苏联、东欧集团的经济状况。中国的公司会根据补贴做出反应,而且我们可以合理地估量出这些反应”。
实际上,美国相关企业和人士一直在酝酿和推动使用反补贴税手段来对付中国,不过,这些动作主要是通过国会的渠道进行。按照美国的宪政,要改变一项在司法判例中确定的原则,需要通过立法手段来加以推翻。因此,国会中陆续有议员尝试推动立法,迫使行政部门对中国使用反补贴税手段。
那么,到底什么是补贴与反补贴呢?
国家对进出口贸易给予的津贴就是贸易补贴。贸易补贴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贸易补贴简单来说就是负税,其后果与税收正相反。间接贸易补贴则一般采取放宽信贷、廉价使用能源或免费使用基础设施等方式。补贴量可以与贸易量保持某一固定比例关系,称为从量补贴;也可以与贸易值保持某一固定比例关系,称为从价补贴。
比如在贸易补贴中的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其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补贴,出口某种商品时,直接付给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间接补贴,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
而反补贴是指一国反倾销调查机关实施与执行反补贴法规的行为与过程。其中的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者任何公共机构向本国的生产者或者出口经营者提供的资金或财政上优惠措施,包括现金补贴或者其他政策优惠待遇,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比未享受补贴的同类产品处于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世界贸易组织反补贴协议将补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和不可诉补贴。针对前两种补贴,国家可以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诉,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机制经授权采取反补贴措施;二是进口成员根据国内反补贴法令通过调查征收反补贴税。
【知识链接】
粮食直补
是指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就是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
低价难道就是中国的错——商品倾销
在1855年以前的10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1865年,在对外合法贸易中,中国才第一次出现逆差。
在市场竞争中,要想使自己的商品畅销,除质量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商品的价格,尤其是当时像中国这样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早已用机器大工业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比中国的手工业者的劳动效率不知要高多少倍,其商品价格可以相应地降低为中国的多少分之一。当两国同样的商品放在一起时,英国商品就可轻易地变成“廉价”商品。
英国的“廉价”商品比中国自然经济条件下的手工业产品生产成本低,其竞争能力自然就强,所以在英国的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之后,中国的手工业者就纷纷破产。这样,为其生产原料的农民就只好将原料转卖给外国人,也就造成了中国原料被掠夺的情况。
商品倾销,是指大企业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外国市场抛售倾销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
《关于执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规定,如果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种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