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外,冷风瑟瑟,偌大的一片荒地不见任何人畜踪迹,甚至连棵数木都没有,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棵枯草随风摇摆。
这里的地势崎岖不平,高矮起伏,那些凸起的地段,如同一个个被削去坟头的坟堆,而那些凹下去的地段则仿若一个个被刨开的坟,好像只要再向下挖一点,那些白骨就会露出来。
与其说凹凸地像坟堆,不如说整片荒地就是一个大坟堆,这里的的确确是一个墓地,因为这片荒地是一个战场,埋葬了无数战死沙场的将士。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北望江山,狼烟四起,刀光剑影,埋骨他乡。
一阵号角声打破了此处的寂静,顿时战鼓震天响,硝烟随风飘,远处传来猛兽的嘶叫声和士兵的呐喊声,这片土地不久后就会被鲜血染红,埋葬一些新的尸骨,为了帝王的霸业,为了某人的一己私欲,要白白牺牲多少人的性命啊。
可自古以来即如此,哪个王朝不是白骨堆成的呢。
随着两边的呐喊声越来越近,终于在那一刻两兵相接,随后第一个人倒下,接着便有第二个第三个,到了最后士兵不再是一个个倒下,而是一片片倒下,而呐喊声也开始渐渐被惨叫声代替。
这就是战争,激烈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这只是先锋部队的厮杀,大部队还在后方。
看着先锋部队的厮杀,站在城墙上的大皇子皱了皱眉头。
“传我命令,先锋部队摆鱼鳞阵,开始后撤,主力部队迅速摆出鹤翼阵以接应先锋部队,若敌军穷追不舍就将其包围用大型连弩将其击退。”
“元帅,刚交战不久就要撤退,恐怕有伤士气啊。”大皇子麾下一名将军说道。
“现在伤士气总比过会儿惨败伤士气强吧。”
“惨败?”这位将军不解。
“元帅说的对,必须尽快退兵。”说话的是一名五六十岁的男子,该男子身长八尺,面若红枣,一对粗壮眉毛直卷而起,说话底气十足,犹如钟声,他便是楚军副统帅忠毅王章毅,一名元王三转的超级强者。
大皇子此次率兵而来,共带来九名王级强者,他们中有的封王,有的封侯,有的只是军队中一名普通的参谋,封王封侯的王级强者都是楚皇派来协助大皇子的,而剩下的却是大皇子自己招揽的,他的府中有不少客卿贤士,这些人当中也有不少王级强者。
此时的吴震雄并没有说话,他虽为一等侯,和几个封侯的王级强者同等爵位,但修为却低了一个境界,这么多人自然轮不到他说话。
“元帅有令,鸣金收兵,先锋部队化为鱼鳞向后撤退,主力以鹤翼接应。”
传令兵将命令传达到前方,旗兵开始以旗语指挥,不一会儿先锋部队便化为防御最强的鱼鳞阵,鱼鳞阵不仅防御强,而且可以保证士兵有条不紊的撤退。
“元帅,楚军开始撤退,我们是否乘胜追击?”
魏军大营中一位将军问道。
“哼!项少天这个臭小子一交手就知道不是我的对手,连士气都不顾就下令撤退,他可真够果断啊,不过既然他想跑,我偏不让他跑。传令下去,命令先锋部队猛烈进攻,务必在楚军完全撤下去之前将其击溃。”
“得令。”
魏军得到命令后进攻更加猛烈了。楚军虽做好防御,可还是如割麦般一片片倒下,顿时横尸遍野,鲜血弥漫,看到前方一排排士兵倒下,后面的士兵却没有丝毫慌乱,因为他们知道,一旦他们乱了,就一点生的希望都没有了,撤兵就是如此,哪怕你防御再好,也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只有牺牲前面的人,才能保全后面的人。
又一排的士兵倒下,露出来新一排士兵,其中的一名老兵一改严肃的表情,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笑道:“还是没能逃过去啊,既然如此,那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兄弟们,咱们和他们拼了。”
话音刚落,不知从哪射来几枝箭,接着又有无数枝箭射向魏军,这些箭阻挡住了魏军的攻击。
“先锋部队的弟兄们先撤,我弓弩营断后。”说着只见魏军两翼出现大量手拿弓箭弓弩的楚军,还有大型的连弩。看来主力部队的鹤翼阵起到接应作用了。
“哈哈,我命不该绝啊。”那名老兵边撤边喊道。
无数大大小小的箭射向魏军,即便魏军的战甲再结实也禁不住被人当靶子这样射来射去,顿时魏军开始一片片倒下。就在魏军被挡的一小会,楚军先锋部队已撤回关内,而楚军两翼也慢慢收缩,融入大部队之中。楚军主力在前,魏军不敢再贸然追击,也迅速撤了回去。
“哈哈,项少天果然也早有准备,不过这次让他逃了,下次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魏升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函谷关内楚军大营中。
“想不到魏军战斗力如此强大,看来魏皇的改革成效显著啊。”副统帅章毅说道。
“两军一交峰,我军就处在劣势,若不及时撤退,伤亡会更多啊。”
“如今我军在数量上少于敌军,战斗力又不如敌军,这可如何是好啊。”一王级强者说道。
大皇子皱了皱眉,说道,
“传令主力退进关内,弓弩营将所有大型弓弩安装在关口城墙之上,所有弓箭手也全部在城墙候命,紧闭城门,等待秦军来援。”
“吴侯,你镇守金陵多年,在函谷关处也与敌军交锋数十次,你怎么看如今这形式啊?”
“恕末将直言,此次形式比二十多年前晋军侵我大楚还要严峻,函谷关一旦被攻破,边关数城必定沦陷,恐怕到时魏皇还会继续增兵。”
“那如何是好?”
“只有坚守不出,这样既能拖延时间等待秦军来援,还可让陛下有时间从东部的炎城,渠城等城池调兵来援。”
“东部的炎城渠城有防御齐国之职,怎可随便调兵来援。”章毅似乎不同意吴侯的建议。
“齐国儒家思想流传最广,儒生颇多,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有些竟可以成为朝中的重臣,影响齐皇的一些决定,儒家的核心思想便是仁、义,所以我相信齐国不会干那种趁火打劫之事。”
“这也太冒险了,书生讲仁、义,可齐皇不是书生啊。”一位王侯说道。
“这种紧要关头只能赌一次了。”
“好吧,只能这样了,事情紧急,不必请示父皇了,来人,拿我令牌,调集炎城、渠城等若干城池守军尽快来援。”说着大皇子便拿出一块龙鳞铁,上面有一个皇字,这是楚皇赐予的,凭此牌可调动各城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