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是心的习性之一。有些人的恐惧比其他人多,但恐惧是多余的。处在恐惧的陷阱中是一种无名的显现。某些事不是我做得到,就是做不到,如果我真的做不到——譬如我是机械白痴,去开飞机显然是不明智之举——那我就不要做;如果我真的做得到,而且是需要从头到尾完成的事,我就会勉强自己。有一天我知道了,恐惧是由脑神经细胞一连串失序所引起,而紧抓不放的愤怒情绪则是大脑突起宰制的产物。
祖母是我的启蒙老师,我希望我正在承续她的传统。我从她那儿尽得真传的,是面对不如意时的坚毅,“哪里有写着,”她会问道,“你会永远快乐?”
我在孙子柯林三岁的时候,带着他去拜访朋友玛莉。玛莉是道明修会圣拉斐尔修女团的成员,当时住在一个很好、很大的古老修道院中,这个修道院是她的教团保留给院长住的地方,有着高大、厚重、堂皇的许多道门和通往每道门的长长阶梯。玛莉曾对我说过,当她三十年前进入修道院,还是个见习修女时,对于要经过的这些重重大门是多么害怕。柯林也不喜欢这个入口。
“我不喜欢这些台阶,奶奶,我们回家吧。”
“现在还不是回家的时候,现在是去看玛莉姑妈的时候。”
“我真的不喜欢这些台阶,奶奶。”
“你不需要喜欢它们,柯林,你只需要跨过它们,握着我的手,我们一起走过去。”当然,我们抵达了终点,而柯林也玩得很开心,他从一个主要长阶跑出来,“哇,看看这些阶梯,奶奶。”他为自己的胜利而高兴,我也对他初始的精神训练感到开心。我常常把柯林的故事告诉学生,尤其是那些正在闭关修习禅坐的学生。当有人说:“我自己一个人,崭新的和不熟悉的情况常常让内心生恐惧,其实并不需要畏惧。如果有人握着我们的手,“害怕”会变成“有趣”,而“有趣”是开悟的成分之一。
危机来临
其实,危机就是转机的开始,懂得在危机状态下求生存求发展的人,危机对他而言就是生机的开始。
老板打输了一场官司,账户被查封了,人也被拘留了。
公司内部人心惶惶。这是一家七八个人的小公司,老板是他们惟一的“头儿”,众人像没头的雁,散在角落里叹气,许多人已做好了跳槽的准备。
阿华是一个新聘来的大学生,他说:“老板仅仅输了一场官司,不等于输了全部,我们应该齐心协力帮助老板把难关渡过去。”
大家推举阿华为临时的头。阿华一边派人去周旋老板的官司,一边接着做公司的业务,不仅未失掉一个客户,反而业绩成倍增长。由于有了大宗的资金进项,阿华帮助老板还掉了欠款,对方撤了诉讼,老板也被放出来了。当老板看到公司红红火火的阵势以及员工们饱满旺盛的精神状态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当即决定,将公司分成若干个股份,让大家都成为公司的股东。老板说:“谁是老板?敢于面对困难,在逆境中不畏缩的人,才是真正的老板。”
其实,危机就是转机的开始,懂得在危机状态下求生存求发展的人,危机对他而言就是生机的开始。
没问题和有问题
只要有问题,就有存活的希望;只要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前进。
有个企业家坐在餐厅的角落里,独自一个人喝着闷酒。一位热心人走上前去问道:“您一定有什么难题,不妨说出来,让我给您帮帮忙。”
企业家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我的问题太多了,没有人能帮我的忙。”
这位热心人立刻掏出名片,请企业家明天到他的办公室去一趟。
第二天,企业家依约前往,这位热心人说:“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企业家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热心人用车子把企业家带到荒郊野地,两人下了车,热心人指着坟场对企业家说:“你看看吧,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统统是没有问题的。”企业家恍然大悟。
请记住这样一句话:“只要有问题,就有存活的希望;只要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前进。
苦难真的是财富?
那么,让苦难不再成为耻辱的前提是:坚强面对,不屈不挠,勇于奋斗,最终战胜苦难,而让它成为你人生中真正值得汲取的财富!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激励、奋进的话,但学会正确对待苦难更有现实的意义。毕竟,苦难不是幸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在一次聚会上,那些堪称成功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就有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但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而舅妈更是刻薄,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和剪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一年多时间是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艾顿笑道:“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这位曾经在生活中失意、痛苦了很久的汽车商又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听着你的苦难时,也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只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你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忍?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
艾顿的一席话,使丘吉尔重新修订了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那么,让苦难不再成为耻辱的前提是:坚强面对,不屈不挠,勇于奋斗,最终战胜苦难,而让它成为你人生中真正值得汲取的财富!
做到极致
东方饭店的做法令人深思。
泰国的东方饭店堪称亚洲之最,几乎天天客满。不提前一个月预定是很难有入住机会的,而且客人大都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东方饭店的经营如此成功,是他们有特别的优势吗?不是。是他们有新鲜独到的招术吗?也不是。那么,他们究竟靠什么获得骄人的业绩呢,要找到答案,不妨先来看看一位姓王的老板入住东方饭店的经历。
王老板因生意经常去泰国,第一次下榻东方饭店就感觉很不错,第二次再入住时,他对饭店的好感迅速升级。那天早上,他走出房间去餐厅时,楼层服务生恭敬地问道:“王先生是要用早餐吗?”王老板很奇怪;反问:“你怎么知道我姓王?”服务生说:“我们饭店规定,晚上要背熟所有客人的姓名。”这令王老板大吃一惊,因为他住过世界各地无数高级酒店。但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碰到。王老板走进餐厅,服务小姐微笑着问:“王先生还要老位子吗?”王老板的惊讶再次升级,心想尽管不是第一次在这里吃饭,但最近的一次也有一年多了,难道这里的服务小姐记忆力那么好?看到他惊讶的样子,服务小姐主动解释说:“我刚刚查过电脑记录,您去年6月8日在靠近第二个窗口的位子上用过早餐。”王老板听后兴奋地说:“老位子!老位子!”小姐接着问:“老菜单,一个三明治,一杯咖啡,一个鸡蛋?”王老板已不再惊讶了,“老菜单,就要老菜单!”
上餐时餐厅赠送了王老板一碟小菜,由于这种小菜他是第一次看到,就问:“这是什么?”服务生后退两步说:“这是我们特有的某某小菜。”服务生为什么要先后退两步呢。他是怕自己说话时口水不小心落在客人的食品上。这种细致的服务不要说在一般的酒店,就是美国最好的饭店里王老板都没有见过。
后来,王老板有两年没有再到泰国去。在他生日的时候突然收到一封东方饭店发来的生日贺卡,并附了一封信,信上说东方饭店的全体员工十分想念他,希望能再次见到他。王老板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发誓再到泰国去,一定要住在“东方”,并且要说服所有的朋友像他一样选择。
原来,东方饭店在经营上的确没使什么新招、高招、怪招,他们采取的仍然是惯用的传统办法: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只不过,在别人仅局限于达到规定的服务水准就停滞不前时,他们却进一步挖掘,抓住大量别人未在意的不起眼的细节,坚持不懈地把人性化服务延伸到方方面面,落实到点点滴滴,不遗余力地推向极致。由此,他们靠比别人更胜一筹的服务,更容易赢得顾客的心,天天爆满也就不奇怪了。
东方饭店的做法令人深思。在这个竞争的年代,做什么事情如果只会做“规定动作”,只满足于和别人做得一样好,没有竭尽全力超越别人,争创一流做到极致的意念和行动,就难以从如林的强手中胜出,在激烈的角逐中夺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