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多的开始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其基本特征是扩大了人生的见识,这种扩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由于受国外开放思想的影响,性意识开始觉醒。在心理上强烈地意识到男女之间交往与同性之间的交往,因此怎样把握情感与性的问题是本章重点讲解的内容。
§§§第一节 摆脱怀旧的气氛
怀旧,仿佛是人生中的一个“旅游景点”。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这种心态往往会越来越明显。许多人似乎要用怀旧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填充、调节、慰藉自己的生活,为精神上的某些缺憾、失落与寂寞引发一阵阵的感慨。
有心理学家曾说:有怀旧心态的人喜欢沉溺于以往的人与事中,心理不容易成熟。
怀旧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组织的一系列退化相关。一旦在这些方面受到抑制,则会表现出焦躁或抑郁。过度怀旧,会加速人体的衰老。临床医学统计表明,有严重怀旧心理的老年人,死亡率和癌症、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分别比正常老年人高3~4倍,同时也易导致老年性痴呆症、抑郁症和消化性溃疡等病。
一个人适当怀旧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因为怀旧而否认现在和将来,就会陷入病态。病态怀旧心理往往是不能适应环境的表现和结果。
过多的怀旧和进取人生是背道而驰的。逃避也不利于智慧人生之路。而且对于一般人来说,怀旧的对象往往就是弱点和缺陷,是容易被人利用的“死穴”。古代的攻心术曾把怀旧对象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突破点(我的网站中对此有比较具体的介绍)。在EQ研究中,怀旧是用来达到内心平和、宁静、诗意的,是人性化的表现,如果因为怀旧阻碍了自身的发展,或对外界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就必须进行治疗。
一、病态的怀旧
“怀旧”一词,《辞海》解释为,追念古昔、怀念旧友。杜甫《秦赠萧二十使君》诗曰:“结欢随过隙,怀旧益沾巾”。怀旧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例如思念故乡、故人,“抬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对故土的思念能激发人的爱国热情,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八十岁时仍盼回到故土,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著名诗句。
但是社会中还有一些人以另一种方式怀旧。他们认定今不如昔,生活在今天,而志趣却滞留在昨日。一言一行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宛如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生活在当代,要以古代武士自居,行侠于天下,结果处处碰壁。这种怀旧称之为病态社会心理现象。
病态的怀旧行为有如下特点:
1.不合时宜。有些服饰、装束、语言、物体过去风靡一时,现在已不合潮流,但仍然保持过去的做法。如满清已亡,仍有人留着清代发辫;解放后用公历,但仍称民国××年;文革已过,仍讲文革式的语言。因为不合时宜,故称为“古董”、“怪物”。
2.对社会抱有偏见。偏见是一种心理定势和社会心理刻板印象。认识上极端保守,如同“九斤老太”。总是抱怨一代不如一代,对新生事物看不惯,崇尚传统尤其反对任何形式的变革。
3.回避现实。病态怀旧者,不满现状,又无能为力。大多采取回避现实的态度,“眼不见心不烦”,不看报、不学习,怀疑与否定一切。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反对者,也是社会生活的不适应者。
4.普遍性与差异性。病态怀旧存在于各个年龄阶段,但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儿童的怀旧,多见于人格发展滞后,虽说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但仍依恋母亲的怀抱和摇篮,渴望处处得到父母的保护,缺乏主动性与独立性;青少年的怀旧大多是因为生活环境急剧变化,他们本可以享受更多的自由,又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感到恐惧与不安;中老年怀旧是回避现实,对社会存有偏见、不合时宜。
二、病态怀旧心理产生的原因
病态怀旧心理的产生有社会原因,也有主观因素。
从社会原因来看:
1.社会变迁。由于社会结构与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资源与利益重新分配组合,社会地位与经济利益受到冲击的那一部分人,极易产生失落感,但又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怀旧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遗憾。
2.原有的生活环境在无情地解体。随着现代文明和大都市的大规模崛起,在大城市,人们告别了四合院、胡同、里弄。但又被困在钢筋水泥的框架中。在乡村,诗篇一样的田野,不断被公路、铁路吞噬;工业污染了大地;电视使世界和人们接近,却又使人们的心灵彼此疏远。这一切都使一些人感到不适与恐惧。
从主观方面看:
1.怀旧实质上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躲避和遁逃,是一种特殊的机制。它把我们所不想回忆的痛苦和压抑隐藏了,忘却了,以致于我们自己永远不会再想起。而另一方面,它又把我们过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大大强化了、美化了,以致于人们在几次类似的回忆后把自己营造的回忆当作真实。
2.怀旧起源于个人的失落感。失落导致回首,以寻找昔日的安宁与情调。
三、病态怀旧心理的表现及其危害
病态的社会怀旧是由于社会的变迁、价值观的改变以及个人的失落感引起的异常心理,其表现在:对社会抱有偏见,认为今不如昔,甚至对过去的东西夸大美化,对现在的一切只看到不好的一面,不能客观评价。这种怀旧心理在人际关系中虽然能够不忘老朋友,但难以结识新朋友,人际圈子会大大缩小。对社会的敌意又造成社会的排斥和隔绝,失败和挫折大量增加,阻碍环境适应,并对社会变革产生抵触,成功机会大为减少。
1.依恋过去的事物。保存大量的旧照片、旧服装、旧书、旧报纸;给孩子取旧时代的名字;有些饭馆酒楼仍取的是知青时期“向阳屯食村”、“黑土地酒家”、“老三届饭馆”、“北大荒火锅城”之类的旧名称;流行歌曲的歌词也越来越“土”,什么“篱笆墙”、“牛铃摇春光”、“向你借半块橡皮”,歌曲创作向童年、乡村延伸。
2.依恋过去的友人。现在有些人十分热衷于搞同乡会、同学联谊会。有一位老作家,天天在家打电话,说是与校友联系。这包括幼儿园园友、小学校友、中学校友、大学校友……如今他是七个校友会的会员。
3.依恋过去的经历。过于沉溺于对过去的追忆。过多的时间放在追忆上,以至于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不厌其烦地重复述说往事,和过去的环境或条件。“好汉不提当年勇”,可是有的人很看重过去所取得的功绩,把所获得的奖状、奖品保存得完美无缺,时常追忆当年那辉煌的经历。相比之下,现在这荣誉的光环逐渐在消失,心理时常有失落感,一些幼年受溺爱或早年生活丰厚的人也有同样感觉。在怀旧中寻找童稚与宁静本无可厚非,但因怀旧而导致今不如昔的感受就有危害了。病态的怀旧行为阻碍个体适应环境,对社会变革产生阻力,在人际交往中能做到“不忘老朋友”,但难以做到“结识新朋友”,个人的交际圈也大大缩小。有病态怀旧行为的人很难与时代同步,这有碍于他们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应进行适当的调节。
四、病态怀旧心理的自我调适
怀旧心理对自己适应环境起着阻碍作用,对社会变革产生抵触情绪,在人际交往中只会做到“不忘老朋友”,而难做到“结识新朋友”,这样,个人的交际圈也就大大地缩小,更重要的是这种病态的怀旧心理会使自己很难与时代同步,这有碍于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如果不加克服,任其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有怀旧心理的人要积极的自我调节。
1.要积极参与现实生活。如认真地读书、看报,了解并接受新事物,积极参与改革的实践活动,要学会从历史的高度看问题,顺应时代潮流,不能老是站在原地思考问题。
2.要学会在过去与现实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如果对新事物立刻接受有困难,可以在新旧事物之间找一个突破口,例如思考如何再立新功再造辉煌,不忘老朋友发展新朋友,继承传统厉行改革等。从新旧结合做起。
3.充分发挥正常怀旧心理的积极功能。正常的怀旧有一种寻找宁静、维持心灵平和、返朴归真的积极功能。这方面的功能多一些,病态的、消极的心态就会减少。因此,也不应对怀旧行为一概反对,正常的怀旧还是要提倡的。
怀旧,是一种人之常情,但应充分发挥正常怀旧心理的积极作用,如果通过怀旧达到一种寻找宁静、维持心灵平和、返朴归真的目的。那么,怀旧就有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相反,非正常的怀旧是一种消极的、病态的,对自身的健康没有任何好处的,因此,如果用积极的怀旧心理占据自己的心态,那么消极的怀旧心理也就相应地减少,所以,对付消极的怀旧心理首先要多看书看报,了解和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其次可以在新旧事物之间找一个突破口,逐渐接受新事物。再就是正确区分积极怀旧心理和消极怀旧心理,以便拿来“好”的,驱除“坏”的。
§§§第二节 不做轻佻女人
总部在英国伦敦的大赦国际组织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英国民众认为,如果一个举止轻佻的妇女被强奸,她本人应当负全部或部分责任。
这项民意调查所指的这类妇女具有如下特征:穿着性感、喜欢酗酒、有多个性伙伴以及不明确拒绝男性的调戏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如果这类妇女遭到强奸,她们本人应受到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