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这样,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年幼的吴士宏脑子聪明,胆子大,爱运动。不幸的是,一场大病从天而降,剥夺了她原本计划好的一切。整整4年,三次报病危,她始终躺在病床上受着病痛与孤寂的折磨。这场使她身心倍受折磨的“病”,让她恍如隔世。4年后,她终于从病中得到了解放。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只能重新开始。从那时开始,吴士宏萌发了自己的野心:要做一个成大事的人。
考大学还有机会,但不属于她,她没有钱、没时间。4年时间用在生病上,就算考上大学,没有工资还得自负生活费,太离谱了。她决定选择一条“捷径”——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来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对吴士宏来说,自学并不是最高效的方式,是因为别无选择。她有一个目标:把病中的耗费的4年挣回来。她选了科目最少的英文专业。书,可以借一部分,要买的只有许国璋4册;要省钱,可以听收音机。从此,她开始搏命,用自己的不顾一切的努力去拼搏。吴士宏的英文都是从头学的,花一年半拿下了大专,吴士宏感觉最深的两个字“真苦”!她每天挤出10个小时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自考文凭考下来了,她最得意的是“赚”回了点时间。
学业完成后的她获得了一个意外的机缘到了IBM。一开始她做的是“行政专员”,与打杂无异,什么都干。身处一群无比优越的真正白领阶层中,吴士宏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常常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没有价值。
吴士宏是一个善于“成长”的人。她在不断地学习、实践、超越,再学习、再实践、再超越。刚进IBM时,吴士宏几乎不会什么,连打字都是从头学起,她拼命努力学习一切相关的东西。她开始做销售的时候,感觉到专业知识是第一大障碍,“培训毕业只是个模子,要把客户的具体要求套进去再做出方案来,没那么容易!”在这过程中,她给自己定下了要“领先半步”的目标。“不把自己累到极点就觉得不够努力对不住自己”。她在办公室里晕倒过,吐过血,犯过心绞痛。还专门在抽屉里备着闹钟,一个星期总有几次熬到凌晨两三点。就这样,在付出了辛苦和心血之后,她终于发展了第一个大客户中远:中远的运输公司业务是IBM主机,外轮代理全部是IBM小型机系列。
1994年,吴士宏去了IBM华南公司,她在那里带起了一支队伍,一起成长,一起做出了辉煌的业绩。吴士宏又一次经历了蜕变升华:“我学会了做经理,克服了偏执,懂得了大度,能凝聚起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优秀人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经理人;完成了从用‘命’做事,到学会思考;从不知前路的迷惘,到有理想的升华。我的下一个目标,不是超越别人,我想超越自我。”
屈原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积极进取之心。人皆有懒惰之心,只要身处安逸的环境就会使自己的奋发进取之心产生懈怠,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人们常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何尝不是这样,等你发现比别人已经落后一大截的时候,再想追赶已经来不及了。
因此,在平时,我们就不要松懈,要时刻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
品悟人生
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这样,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虚度光阴等于荒废生命
“世上最值得珍惜的是时间,最容易浪费的也是时间。很多人对于时间的珍贵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来形容,因此,对于时间,不能够浪费。所以,人生在世,切不可虚度光阴。”
高僧弘一法师非常珍惜时间。他的朋友欧阳予倩对此很有体会。有一次,弘一法师和他相约八点钟见面。可是,两个人离得较远,恰逢那天是假日,赶电车困难,时间就耽误了一些。等到欧阳予倩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约会地点时,弘一法师却对他说:“我和你约的是八点钟,可是你已经迟到了五分钟。我现在没有工夫和你谈了,对不起。我们改天再约吧。”
欧阳予倩不禁愣住了,没有办法,他知道弘一法师时间观念很强,只好回头走了。
有人认为这真是小题大做,何必如此较真呢?弘一法师正是因为对时间如此地珍惜,才会取得以后的成就。那些对时间不重视的人,经常会因为时间不够,许多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而造成终生的遗憾,不就是因为没有珍惜时间吗?
人要想获得成功,将来有所成就,就必须紧紧抓住时间的尾巴,不要让时间溜走,不虚度每一寸的光阴,刻苦勤奋,这样生命就不会荒废。
古今成大事者,无一不是惜时如命之人。
司马光6岁那年,父亲就开始教他读书,并常常给他讲一些少年有为的人勤奋好学的故事,勉励他以此为榜样,珍惜时间、刻苦读书。家住寿州安丰时,当地有一个姓丁的青年,十分勤奋好学,学问和文章在全县闻名。父亲司马池便以这个青年的事迹教育司马光,并对他说:“他日得如丁君矣!”学有榜样,又得到父亲的指点,司马光果然倍加努力。他读书跟父亲一样,力求理解,不仅仅只是背熟,还要弄懂意思。所以,往往同伴们背会了书去游玩,他却独自放下帷幔,苦苦思考,直到把文意弄懂并把书背得烂熟为止。
出身书香门第、官儒世家的司马光,自幼就对历史故事兴趣特别浓厚。7岁那年开始学《左氏春秋》,他就爱不释手。刚刚听完先生的课,他就领悟了书的大意,回家便讲给家人听。读书使他已达到废寝忘食、“不知饥渴寒暑”的地步。”
为了不浪费光阴,抓紧时间读书。司马光自己设计用木头做成了一个圆形枕,取名“警枕”,夜里睡觉便把它枕在头下。木头是圆的,床铺又是硬板,晚上睡觉只要一动弹,“警枕”便会滚落在地,他随即惊醒,披衣起床,挑灯夜读,不至于一觉睡到大天亮了。
这样刻苦学习到15岁,司马光就“于书无所不通,文辞醇深,有西汉风”了。而且他学的东西很扎实,以致“终身不忘”。无论在何时何地,他都始终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成年后或在马上,或在官轿中,抑或在夜不能寐的时候,他也抓紧点滴时间来读书思考问题。
正是司马光少年时代的苦读奠定了坚实的经史、文学基础,才使他能手著不朽的巨著《资治逋鉴》,也正是他童年便养成了正直、诚实、质朴、仁厚的品格,所以才能入朝为相,成为北宋一代名臣。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韶华易逝,要想将来有一番成就,就要抓紧时间,发愤图强,不要留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喟叹。
弘一法师写过这样一首词——《悲秋》,用来劝谏人们要珍惜时间:风乍起,黄叶飘,镜里朱颜,愁边白发,日夕疏林抄。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光阴催人老,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
是啊,光阴催人老,千金难买年少。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到,弘一大师对时间是多么珍惜。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对时间是没有珍惜的意识的。君不见,夜晚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牌桌上你来我往,玩得不亦乐乎。这些人正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想有作为的人绝对要与他们划清界限的。
品悟人生
人要想获得成功,将来有所成就,就必须紧紧抓住时间的尾巴,不要让时间溜走,不虚度每一寸的光阴,刻苦勤奋,这样生命就不会荒废。
向榜样学习,才能完善自己
一个人的性格有不足,要认识自己的不足,想办法来弥补:轻佻应以稳重来弥补,浮躁应以踏实来弥补,偏狭应以宽容来弥补,急躁应以和缓来弥补,刚强暴戾应以温柔和顺来弥补,肤浅应以沉厚来弥补,刻薄应以浑厚来弥补。每个人身上总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积极地向别人学习,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古今中外,许多的成功人士,皆有像别人虚心学习的优点,它们的成功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元朝的成吉思汗就是一个善于学习别人长处来弥补自己不足的人。
几乎在每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中,成吉思汗都处于劣势,可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以他的胜利而告终呢?除了成吉思汗本身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善于向别人学习,即便对方是自己的敌人。
成吉思汗对于工匠有着极大的兴趣,每次战役之后,工匠一个不杀,都带到大漠,让他们从事生产。这是因为蒙古生产技术落后,尤其缺少工匠。也真难为成吉思汗能想出这种办法来,用最快的方式赶到了时代前沿,不亚于经过了几次科技革命。他用工匠们建造了很多的大兵工厂,生产作战所需的兵器。
有一个俘虏想活命,但他又不是工匠,当元朝军队过来检查时,他用右手食指在左手食指上来回换了两下,表示他会锯木头,他居然因此就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有一个西夏的降人,工技娴熟,因而深得成吉思汗的宠爱。当耶律楚材到成吉思汗身边时,这个工匠讥讽他说:“现在是需要工匠的时候,你这个酸秀才来干什么?”足见当时工匠的地位是很高的。而
且,成吉思汗还把被俘的工匠组成了独特的军种——工匠队。有人说,这是古代军事史上最庞大的独立兵种。
充分利用工匠,保证了元朝军队的武器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他们不仅有抛石机、连发弩、“火焰喷射器”,还从汉人那学来了火药技术,改进了火器,建造了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火炮。在后来的攻城战中,炮兵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技术传到欧洲,就是元朝军队带去的。
以当时几乎是最落后的民族掌握时代最先进的技术,成吉思汗用一个“借”字,解决了几百年都不一定能解决的问题,这不仅表现了他的谦虚好学,更表现了一代天骄的雄才大略。
成吉思汗为了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努力学习别的民族先进的理念,进行改革,以彼之长,弥补己之短,这在当时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们不应该感到害怕或是极力去掩饰,这样只会让我们的缺点和不足更明显,对我们的发展也更不利。我们应该做的,是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这样才能不断得到进步。
品悟人生
每个人身上总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积极地向别人学习,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多在在平时提升自己
不管干什么事,都要把工夫用在平时。只有平时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学习,就不会造成“临时抱佛脚”的尴尬局面。有的人就是这样,等到了紧要关头,才发现自己才疏学浅,白白地浪费了大好机会,到那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因此,人随时要有忧患意识,随时需要为自己准备好必要的“盘缠”。
曾国藩就是一个随时为自己准备“盘缠”的人。
曾国藩9岁时已经读完了五经,15岁时,受教读《周礼》、《礼仪》,直至能够背诵。还读了《史记》和《文选》,这些恐怕就是曾国藩一生的学问基础。曾国藩在14岁时因一首诗而得了一门亲事。他之所以少年能早早显达,推究其根源,实在是靠家学的传授。但是,从根本上说来,曾国藩一生的学问功业,还是基于他自己的发愤苦读,不断为自己增加“盘缠”上。
曾国藩在青少年时代就酷爱学习。1836年的那次会试落第后,他自知功力欠深,便立即收拾行装,怅然赋归,搭乘运河的粮船南旋。虽然会试落榜,但却使这个生长在深山的“寒门”士子大开眼界,他决定利用这次回家的机会,作一次江南游,实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这时,曾国藩身边所剩的盘缠已经没有多少了。路过唯宁时,遇到了知县易作梅。这个人与曾国藩的祖父、父亲非常熟悉,与曾国藩也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