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无收款单位签章。
(5)开具阴阳发票,进行贪污作弊。
(6)在整理和粘贴原始凭证过程中进行作弊。
例如:利用单位原始凭证粘贴、整理不规范的弱点,在进行粘贴、整理时,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故意将个别原始凭证抽出,等以后再重复报销;或在汇总原始凭证金额时,故意多汇或少汇,达到贪污其差额的目的。
(1)模仿领导笔迹签字冒领。
(2)涂改原始凭证上的时间、数量、单价、金额,或添加内容和金额。
企业要想健康发展,离不开每一个细节上的控制。所以企业总经理对原始凭证要认真签字,这方面的财务意识也要不断地加强。
三、票据一点都不能马虎。
票据是我们国家机关用来对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工具,企业如果对票据管理不好,在事后往往很被动。甚至会因为票据的问题触犯到国家相关规定甚至法律。很多企业失败、倒闭,很重要的一个财务原因就是票据管理不当。这样的例子非常得多,所以企业总经理要把票据的管理这一板块重视起来。
票据管理一直伴随公司发展的始终,无论是最初艰难的创业阶段,还是后来蒸蒸日上的发展阶段,甚至是衰落期,票据管理都是企业的命脉。企业不能避开票据管理这样的细枝末节。有些企业最终的失败都是票据管理制度的失败,可以这样说,千里之堤溃于票据。
1.以一织品公司为分析对象,看在票据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该公司的总公司和分公司不在一个地方的,没有相应合同和一套票务管理制度。
(2)内部票据管理制度不健全。
如该公司,任何人一个电话就可以在该代理厂家生产织品。织品出厂价与市场价格相差极大,这中间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不难想象,一定有出了织品只给了织品费,凭发票入库而没有去财务部门报账的业务员。如此一来,公司前期的开发成本很高,且公司的收入被业务员截流,这对公司是很大的损失。
(3)贷款转账的问题,没有正常的操作程序和票务管理。
该公司不要求业务员将贷款转到指定的账户上,对业务员的贷款没有监控。试想人脑的记忆是有限的,东西一多,时间一长,任何人都有可能记不清甚至忘记,这样就给投机的人提供了机会。
(4)老板不懂票据管理的重要性。
如果从更细的角度来说明企业的票据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公司没有严格的票据管理。付款没有单据,业务员付款给织品厂没有票据,提货付款,也没有票据,这样使得公司的营销情况连会计都不知道,甚至连查都没地方查。
②对库管的认识不够。一般企业货物归库房的时候得签入库单,需要库管签字,库管需要库房主管签字,然后去会计那挂账,入库单和会计的单据联号。而该织品公司凭发票就可以入库,这样既打乱了票据管理的规范,也使得即使有票据也成为一种没有实际用处的摆设而已。
③跟织品厂没有书面合同。与织品代理生产厂家设有一套健全的票据管理制度,仅凭一个电话就生产光盘,对于一个懂管理的老板这简直不可理喻。
④不懂发票的作用和意义,凭发票入库或提货。我国现在的税收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很多公司和个人凭关系就能开出发票,显然不能作为凭证。
⑤不懂会计的重要性。用100元请了一个只懂加减乘除的人来做会计。如果是一个懂票据管理的老板,这一定是下策。
⑥该公司夫妻二人一人作总经理,一人作财务主管。我国现在有明文规定,公司主要负责人不能兼作财务。夫妻在民法上被视为一体的,两人同时负责这两个工作显然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规范,夫妻合谋,极易将票管理搞乱,极易出现猫腻。
⑦会计与出纳由一人担任。一个人不能既做会计又做出纳、会计和出纳不可能由一个人来担任,在票据管理中这样做极其容易作假犯规,这即使在传统企业中也是违规的。
⑧销售人员兼库管正常情况来说,公司的库管和销售是应该严格分开的,这样做才能使得票据管理规范化。作为一个小公司兼职的情况是可以发生的,但不能在这种冲突性极强的职位上进行兼职。当公司的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一些职位可以兼任。比如,会计可以兼任办公室管理人员等,但会计和出纳,库管和销售这些易矛盾的职位是很忌讳兼职的。
其实任何一个公司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是对企业老板个人来说,要提高管理素质,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抽出时间学习财务管理、票务管理方面的知识。
2.日常票据的具体操作管理不当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
(1)税收票证填用不规范,影响到征解凭证的合法性、完整性。
由于有些小公司的财务人员是拿来即用,票据填开人员没有得到事前辅导,没有准确掌握完税凭证的填写方法,就自行填开完税凭证,致使当前手工开具的完税凭证存在多种填开不规范的现象。
如未按票证号码顺序逐本、逐号填开,两个纳税人合开一张票证,票证各栏目填写不全、字迹潦草难辨,计税收入仍为含税金额、适用的税率(征收率)错误,有些票证反映的征解内容是完全不合法的。
(2)税收票证保管不善、损失处理不及时,关系到征解凭证的安全性。
部分人员在日常使用时不注意保管好税收票证,而是随意放置;不注意经常性盘点核对,一旦发生短少就难以查明原因和责任,甚至发现短少后隐瞒不报。
对出现的以上的两个问题,企业总经理可以参考下面的做法:
①规范税收票证填用,确保征解凭证的合法性、完整性。税收票证填用是否正确及填开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凭证的法律效力,影响到会计、统计核算的准确性。加强票证使用前的培训,依法开具各类票证,严格执行票证填用“十不准”,这样才能提高票证填用质量。
②加强票证管理,确保税收票证的安全,及时处理票证损失,保证凭证存放安全。定期将已使用过的票证上缴并销号登记,按月进行全面盘点核对。对于离岗人员,在离岗前应清查收缴所有票证。
四、财务管理软件能帮上很多忙。
很多企业在发展初期,业务小,资料也少。不少老板的头脑很精明,用人脑来记忆,企业再大一些了,就用手工账,但是手工账由于比较滞后,也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速度的要求。这时候借助财务管理软件,能帮助企业从混乱的财务资料当中解脱出来,进行有效的管理。
调查显示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管理性人才普遍短缺、财务制度又不健全,因此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普遍较低。近年来,随着企业管理意识不断提升,很多企业老板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算清楚账”,而是希望能有一套管理软件帮其快速统计、查询和分析企业日常经营业务,管理客户关系,辅助企业经营决策。
下面介绍一些目前我国市场上比较成熟一点的财务管理软件产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产品,企业也可以请求专家的帮忙来设置一整套适合的信息化管理流程,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
如:“管家婆”软件是中小企业“进销存、财务管理一体化”的典范软件。该软件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人手不足,缺乏专职会计等情况,方便实用的解决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许多现实问题。
用友“出纳通”是面向出纳人员使用的一款工具软件,提供现金、银行业务的日常处理、自动核对数据、形成银行余额调节表、日记账和其他财务账表查询,同时支持支票管理簿方式,集成了出纳人员使用的各种支票,领用核销支票所产生数据可以自动生成日记账,能够全程化反映资金流变动情况,帮助企业和单位开展严格、及时的监督管理工作。
企业总经理不能认为运用了财务管理软件之后,企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的管理时代。因为表面看起来大部分企业已经不怀疑信息化的价值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部分中小企业(甚至很多大企业)没有认真考虑信息化,对信息化的认识完全是“跟着潮流走”。之所以存在这样的状况,同企业自身发展历史、企业价值观念、同行的信息化实践密不可分。
目前信息化在国内企业界还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企业应该知道“漠视信息化发展就是等死”。因为长久的生命力和随需应变的能力始终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伴随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市场发展与营销信息化将无法割舍。通过信息化快速反应和决策的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突围的先机。尽管中小企业有足够的理由为逃避信息化辩解,但是下面的问题是企业在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
1.集中与分散的问题。
中小企业从几个人起家发展到一定规模,从一个区域市场发展到面向全国市场,领导者不可能继续事必躬亲,这就引发了“一抓就死,一放就乱”,这种状况源自于“人管人”的传统管理思路和手段。
2.规模与效率的问题。
企业规模小时能够很快决策许多事情,但壮大之后,往往一个并不复杂的事情反复开会讨论没有结果,企业的决策效率大大降低。这是因为参与决策的人员增加了,而每个人掌握的信息或数据也更不完整,难以达成一致。完全按照传统管理指导企业实践将难以规避这个矛盾。
3.服务与成本的问题。
理论上任何一个客户都需要企业提供完善的产品或服务,但提高服务水平将增加成本,可能导致企业无利可图,特别是个性化需求逐渐成为主导的今天,仅凭人的经验已经难以权衡服务水平与服务成本之间的度。
我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成绩并不理想,原因除了“动机不纯”和“选择工具失当”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难以驾驭”。
国内花巨资建设ERP系统的企业很多,拥有CRM的中小企业也数不胜数,但是真正能够将信息平台充分运用并创造价值的企业所占的比例要小得多。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1)应用企业懒于在软件上投入。
真正的软件并非光盘上所刻的数据和程序,而是软件的运用。国内很多企业愿意购置设备定制软件,但是往往忽视在系统安装前后的软性投入:在信息系统建设前期懒于对企业的系统需求进行周密地分析,在信息系统安装后又懒于对人员进行详细的培训。这导致了信息系统无法真实的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相关人员对信息系统缺乏操作能力等。
(2)事实上目前国内大部分软件企业对生产加工业等行业的生产、销售流程缺乏足够的认识,更难以把握未来趋势,因而软件设计企业只能完全按照应用企业提出的要求来进行软件设计和开发,甚至以一种模式来应对不同的企业。这就导致了软件设计者与软件使用者的脱节。
虽然实质上选择什么样的工具固然重要,但是“学会使用这种工具”更加重要。企业在借助财务管理软件帮忙建设企业信息化的时候,应该知道企业信息化还要做更多关于企业各个方面的建设。
5.看好企业的小金库--现金控制。
在财务管理中,现金不同于通常所说的现款,在企业中我们把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统称为现金,它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现金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持有现金是企业较强偿债能力和较高信誉的表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持有的现金越多越好,若企业持有的现金过量,则资金不能充分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做好企业现金的控制,是一门艺术。
一、现金管理的目标。
一般而言,在生产加工企业,持有的现金通常只占企业总资产的1.5%,但企业却要用50%以上的精力管理现金收付。现金收支是企业重要的财务内容,拥有必要的现金用于各种支付,是实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然而,财务管理部门为了避免现金闲置而减少现金余额,往往会造成经营业务所需现金的短缺,增加短缺成本;而为提高满足经营业务需要的保证程度而增加现金持有量时,又会导致现金闲置数额的增多,增加现金管理成本和机会成本。因此,现金管理的目标是:一方面要提供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支出所需的现金,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少企业闲置现金的数额,并从暂时闲置的现金中获得最多的利息收入。在现金管理实际工作中、要最大限度地将两个目标统一起来,力保两个目标同时实现。
二、现金管理有关规定。
按照现行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对企业使用现金有如下规定:
1.规定现金的使用范围。
(1)支付职工工资、津贴。
(2)支付个人劳务报酬。
(3)支付劳保福利费。
(4)出差人员的差旅费。
(5)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各种奖金。
(6)结算起点在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2.规定了库存现金限额。
3.不得坐支现金。
4.不得出租、出借银行账户。
5.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
6.不得套用银行信用。
7.不得保存账外公款,包括不得将公款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和保存账外现钞等各种形式的账外公款。
三、持有现金的目的。
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是基于以下目的:
1.交易目的。
现金最大的一个用途就是保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如企业需要购买材料、购置办公用品、支付水电费、支付工资等,无论是内部往来还是外部交易,都需要支付一定的现金。企业经常得到收入,也经常面临支出,但是二者不可能完全同步,收入多于支出,形成现金置存;收入少于支出,需要借入现金。企业必须维持适当的现金余额,才能保证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
2.预防目的。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开支,因此企业需要保持一定的现金余额,“防患于未然”。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越大,预防性现金需求越大;反之,如果现金流量的可预测性比较强,预防性现金余额就较小。此外,预防性现金数额还与企业的借款能力负相关,如果企业很容易借到短期资金,就可以减少预防性现金的数额。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己承受风险的程度,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以及自身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程度来适当备置现金以应急。
3.投机目的。
企业时刻在搜寻着最有利于自己的资金流向,因而会准备适当的现金来进行短期投资决策。如当预期利率将要下降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上升,企业就可能将现金投资于有价证券,待证券价格大幅攀升时抛出,以赚取差价。
四、持有现金的成本。
企业持有现金需要付出成本么?回答是肯定的。持有现金的成本包括:
1.机会成本。
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是企业持有现金丧失的投资收益。假如某企业的资金成本为10%,年均持有50万元现金,则该企业每年持有现金的成本为5万元(50×10%)。现金持有额越大,机会成本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