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引领我们飞升。”一个人所取的成就大小,取决于志向的大小。我们要想在这个社会中出人头地,就应该为自己确立一个大的人生目标。当然,仅仅有目标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来实现。对于有大格局的人来说,每天都是一个进步的过程,他们在这个过程里不断地进行着自我锻炼和提升,奋斗着,快乐着。
■ 华丽梦想提升生活质量 ■
现实中,有很多人都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不满意。但是也有不少的人仅仅停留在对现实的抱怨上,他们把时间浪费在怨天尤人之上,却不知道该怎样去改变,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假如,一个人自甘堕落、胸无大志的话,那么,他的生活将会毫无起色,他也只能让自己停留在平庸的人之中。
要想改变命运,提高生活层次,首先要有一个自己的梦想。如果没有了梦想,也就没有了追求,没有了动力;那么,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挑战悲惨命运这些话题都将无从谈起。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梦想引领我们飞升”,只要有了一个华丽的梦想,你就能够对生活有一个目标,每天都会充满激情地朝着这一目标而努力和前进。那么,你的生活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查尔斯·齐瓦勃先生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他年轻的时候生活在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山村里,他十几岁时,从事了马夫这样一个平凡的工作。
他不愿意一直生活在喂马牵马的生活中,于是就抛弃了这种职业,走出大山,准备闯荡出一片自己的事业。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工厂做工人。他进入到这个工厂的时候,不像别人那样一面漫不经心地忙着手头上的事情,又一面抱怨工作又脏又累,而是把这些工作当成了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正是这种想法使查尔斯·齐瓦勃在新的位置上选择了兢兢业业的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拼搏和努力换来相应的回报。他不到30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总经理;在39岁的时候,他又坐上了全美钢铁公司总经理的位置。
梁启超曾经说过说:“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出身条件、生活环境、社会地位有所不同,但这却并不能成为我们碌碌无为、胸无大志的理由。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抱怨社会和命运,而是应把对现状的不满当成前进的动力,为自己设定一个远大的梦想,通过努力去实现它,最终来改变不公正的命运。
有句歌词这样唱道“心若在,梦就在”,其实,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梦若在,心就在,行动就在”。梦想具有非凡的力量,它能够鼓舞人心,激发人的激情,督促人们去完成事业;梦想也是才能的“钙片”,在梦想的感召之下,人们能够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增强自己的才干,最终实现人生的飞跃。有许多出生于平常巷陌之家的人,因为梦想的存在而走向了事业的最高峰。
美国纽约州的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出生在纽约市的一个贫民窟里。这个贫民窟聚集了很多偷渡者和流浪汉,充满了毒品和暴力,治安条件不好,非常混乱。在这个贫民窟出生的孩子,都沾染上了一些恶习,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打架、抢劫、甚至是吸毒。他们在长大之后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只能从事一些低层次的工作。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好像贴上了罪恶和耻辱的标签,纽约市民一提到这些人,就禁不住皱起眉头,表现出鄙夷和厌恶的表情。罗杰·罗尔斯却是一个例外,成为了纽约州的州长。当记者们问他是怎样走向成功的时候,他回答说:“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取决于我年少时期的梦想,而我年少时期的梦想,则是我的小学校长皮尔·保罗先生引导产生的。”
1961年,皮尔·保罗成为了诺必塔小学的校长。他来到这所学校之后,发现这里的孩子个个调皮捣蛋、不务正业。他们经常旷课、打架、破坏教学设施。为了能够教育他们,保罗先生想尽了一切办法。他利用这里的孩子们受大人影响比较迷信这一点,就经常采用给学生看手相的办法来鼓励他们。
有一天,保罗先生叫住了罗杰·罗尔斯,拉着他的手仔细地看了几分钟,认真地对他说:“我的孩子,看到你修长的手指我就能断定,将来你一定能够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罗杰·罗尔斯听了之后,感到很惊讶,因为在美国的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一位黑人州长,而在这个贫民窟的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位重要政府官员。他用不解的眼神看着保罗先生,从保罗先生的眼中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于是,罗杰·罗尔斯记住了保罗先生的话,心中有了要做纽约州州长的梦想。从那一天开始,他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改掉了许多恶习,开始了勤奋刻苦地学习,并且在行为举止上也严格按照州长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后来,经过了40多年的努力,罗杰·罗尔斯终于在他51岁那年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了纽约州的州长。
流沙河的《理想》一诗是这样说的:“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梦想就是大海航行中的灯塔,它能够为人们指引前进的方向,改变平凡的命运。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要想活出精彩,就应该构筑一个华美远大的梦想,并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 定位高的人不会让自己得过且过 ■
元朝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这个故事虽然是在讲一只鸟,实际上却影射了生活中一些胸无大志、苟且度日,过完一天算一天的人。
一个得过且过的人只满足于目前所获得的一些成就,陶醉于眼下所拥有的一些东西,从来没想过奋发图强这些话题。他们认为,只有享受当下是最重要的,没有理由去为了虚幻的明天而浪费大好的光阴。抱有这种生活态度的人,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了任何意义,他们的存在也只不过是一具体行尸走肉罢了。
纵观古今中外,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无论他们当初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都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认真的思考,他们从来不会因为暂时的拥有而满足,也不会选择在浑浑噩噩之中度过一生。
拿破仑在16岁的时候就拥有了少尉的军衔。那时候,他接受上级的差遣,长途跋涉来到凡朗斯的队伍里。到了队伍里,他发现他的战友们把大量的光阴都虚掷在了吃唱玩乐中,每个人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拿破仑对这些堕落的恶习是深恶痛绝的,他不愿意和这些战友们一样成为毫无追求的人,过那种浑浑噩噩的生活。当战友们将闲余的时间都用在吃喝玩乐上的时候,他却把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
这时候他正好负责军队的图书管理工作,这样就方便了他去大量阅读军事、政治、哲学等书籍。因为拿破仑早就有了理想的目标,因此无论在如何艰苦的情况下,他都能埋首学习。虽然有时候他会因为过度用功而弄得面无血色,因为战友们的嘲笑而孤寂烦闷,但是他的意志却丝毫没有动摇过。几年下来,他积攒下来的笔记,竟然有四大箱子之多。
虽然此时的拿破仑仅仅是一个少尉,但他却时刻用三军司令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后来,他绘制了科西嘉岛的地图,并且把设防计划一一罗列在地图之上。这些防御计划都是根据书上的原理,经过缜密的计算所得出来的。他的努力被长官们看在了眼里,于是就委派他担任了重要的工作。从此之后,拿破仑就一步一步地成为了法国历史乃至整个欧洲大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统帅。
后来,当拿破仑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的时候,他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战友们依然留在下等士兵的位子上,不敢对他再有丝毫的嘲笑和捉弄,而是十分虔诚地听从着他的指挥。
每个人的智力和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伟人和常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能够永远牢记梦想,从来不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别人尽情享受的时候,他们却把时间用在了努力追求上。
有一位文学家曾经说过:“坐在舒适软垫上的人容易睡去。一个身强力壮、虎背熊腰,重达近一百五十磅的年轻人竟然无所事事,这无疑是世上最令人恶心的一幕。”一个得过且过的人,无论才智和能力多么优秀,最终都无法避免平庸和贫困的生活。只有那些胸怀大志不甘于现状的人,才能够成为人生和事业的弄潮儿。
战国末期,楚国有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吏叫李斯。有一天,他来到仓库外的一个厕所里方便,看到一群老鼠尖叫着四处逃窜。这些寄身于厕所之中的老鼠,个个都是瘦弱不堪,毛色灰暗,探头缩爪,毛色灰暗,身上发出臭不可闻的气息。
看到这些可怜的生灵,李斯突然想起了粮仓之中的那些老鼠。粮仓里的老鼠和厕所里的老鼠们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那些家伙个个吃得脑满肠肥,皮毛油亮,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子。
同样是老鼠,为什么差别竟然这么大呢?李斯陷入了沉思当中:人生不就是和这些老鼠一样吗?那些在厕所的老鼠只顾着抢那些发馊的东西,却忽视了旁边有一个藏满粮食的粮仓。如果它们能够转一下身,恐怕就不会是这样的情形了。自己现在不正像那些厕所里的老鼠吗?在仓库里做一个让人看不起的小吏,尽管衣食无忧,但是却默默无闻。如果不能给自己一个好的定位,恐怕就要老死在这里了。
于是,李斯就下定决心,决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活下去,而是应该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生活。第二天,他就决然离开了这个小城,前去投奔当时的儒学大师荀况,学习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本领,从而为自己的飞黄腾达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斯最后成为了秦始皇的第一大臣,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大一统王朝的丞相。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人生态度。如果抱有“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态度,那么,他虽然能够在安乐祥和中度过一生,最终却不过是井底之蛙,无法看到外面的风景,也无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 既要胸怀大志,又要从点滴做起 ■
每一个胸怀大格局的人都不会满足于目前的处境,更不愿意原地踏步。他们都有着改造世界改造环境的信心和愿望。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宏伟的目标,对人生也有着总体的规划。不过仅仅有一个大的目标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掌握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成功绝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目标的实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我们在行动中显得过于急躁和迫切的话,往往就会让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远。时间久了,我们就会感到希望越来越渺茫,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难以坚持。人生的奋斗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理想的实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年轻的朋友们在漫长的奋斗过程中往往会感觉目标过于遥远而力不从心,无法坚持。那么在这个时候,崇高的人生目标就不会给他们的人生提供任何的帮助了。
我们该怎样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呢?美国哈佛大学的行为艺术家对此就提出了一个“小目标成功学”的理论。他认为,有些人总想一步登天,一下子功成名就。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第一是因为这个人目前的能力无法达到,第二是因为大的事业需要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我们在追求大目标的时候,不妨将它“化整为零”,从通过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来实现大目标。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我们的目标就能一步步实现了。
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他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获得了世界冠军。后来,当记者问他是怎样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的时候,他回答说,凭智慧战胜对手,夺取最终的胜利。记者听了,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因为,马拉松比赛并没有包含太多的智力因素,而取决于运动员的耐力和体力较量,爆发力、速度和技巧虽然能表现出一个人反应灵敏等特质,却无法和智慧挂钩。
十年之后,山田本一出了一本自传。人们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才明白了他所说的“凭智慧取胜”绝非是搪塞的回答,而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山田本一在书中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将比赛的路线仔细地勘察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公寓……这样一直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以百米冲刺的劲头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路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而轻松地跑完。起初,我并不是这样做的,而是把目标一下子定在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就觉得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
我们在确立目标之后,就应该矢志不移地朝着这一目标前进。不过,目标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我们只能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走下去。只要我们能够从一点一滴做起,踏踏实实地前进,就能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之后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当我们一直处在这种喜悦当中的时候,那么我们就会时刻充满自信和激情,也能够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朝着大目标走去,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
西华·莱德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战地记者。他前后共写了几千个广播剧本和不计其数的报道。当别人问他靠什么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时候,他是这样回答的:“当我第一次写一本25万字的书的时候,差点被这个任务所吓倒,有过几次想放弃的打算。但是,我又觉得那样做会让自己太过于难堪,也会伤及我一直引以为荣的教授尊严。最后,我只好强迫自己写下去。在写书的过程中,我只去想下一个段落应该怎样写,而不是下一页,更不是下一章。在整整半年的时间里,我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写东西之外,没有做过其他的事情,最后居然写成了。”
“在几年之前,我和一家广播公司签下了合同,做起了写广播剧本的工作。到现在为止一共写了2000个。假如我在当初和公司签一份‘写作2000个广播剧本’的合同的话,恐怕就要被这个庞大的数目吓倒了,根本就不可能有接受的勇气。现在只是写完一个剧本,接着又写另外一个,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就写出这么多了。”
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的小事是实现大目标的最聪明做法。大的目标就意味着庞大的工作量和为期比较长的奋斗过程,成功的希望就会显得遥远而又渺茫。对于一些性格急躁的人来说,如果一直盯着大目标的话,往往就容易感到迷茫和痛苦,很可能就会轻易地选择放弃和退缩。
我们每一个人既要胸怀长远目标,又要懂得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们应该做到不清高、不急躁、不冒进、专心致志地去完成那些看似不起眼而实际上却是成功必要环节的工作。完成这些工作之后,就能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改变。
■ 胆识来自对自己能力的认可 ■
有很多时候,面对别人的成功和成就,有不少人只是停留在仰视、羡慕和称赞当中,却从未思考过自己是否也能取得这样的辉煌。我们在心理上总是认为别人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和才识远远地超过我们自己。而实际上呢?却绝不是这个样子的。毕竟,人和人之间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别人能做的事,我们同样也可以做到。只不过大部分人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清醒的认识罢了。
其实,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与众不同的一面,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优秀者和普通者最大的差别就是如何认识自己和认可自己。那些有胆识、敢做大事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存在着先天优越的地方,而是因为他们有一种自信的心态,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一定能够创造出辉煌的成就,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许多人从外表上看去并无什么不同,甚至还会给人不堪一击的印象,但是他们却凭着常人所不能有的胆识来谱写了一篇篇壮丽的乐章,他们的事迹也一直被后代人所传诵。
玄奘,俗姓陈,名袆,是唐代著名的三藏法师,也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和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玄奘13岁出家为僧,在20岁的时候就成了一名有名的得道高僧。但是,他并不满足于这些成就,而是想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学习小乘佛法,以便于更好地发展中国的佛学事业。不过,在当时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这种想法被很多人认为是异想天开。因为,中国和印度之间有着喜马拉雅山的阻隔,很难穿越过去,要想到达印度,必须取道甘肃、新疆,越过帕米尔高原,绕过中亚细亚才能到达。玄奘想去印度求经,谈何容易。
有很多人劝说玄奘取消西去印度的计划,放弃这一“非分之想”。不过玄奘没有动摇,他认为自己是完全有能力到达印度的。于是,他就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离开长安,踏上了“求法”的征程。
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狂沙满天的戈壁滩面前,玄奘没有退却。他不认识路,就沿着马和骆驼的粪便艰难前进。在戈壁滩上,他忍受着“寒风如刀”、“热风如火”、 “口渴难耐”的折磨,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地走着,发誓“不到印度,绝不后退半步”。后来,他经过了四年时间的艰难跋涉,经过了16个西域国家,最终到达了印度最有名的佛教艺术中心——那烂陀寺院,向那里的住持和高僧学习小乘佛法。在那烂陀,玄奘克服了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等各种困难,最终完成了他的学业,同时也成为了该寺院最著名的法师之一。
玄奘在印度经过17年的学习之后,就带着收集到的600多部佛经返回了长安。唐太宗听说这位名震四方的佛学大师回来之后,就在长安城为他举行了一个盛大的仪式欢迎他的到来。长安城的市民们纷纷来到大街上,一睹这位勇者和智者的风采。
相信自己,认可自己的能力,是一种高度自信的心态,能够产生最大的胆识和勇气。无论面对多么恶劣的环境,多么巨大的困难,只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就一定能够有积极的行动,也就一定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获得累累的硕果。
一天,一个小男孩在一座山上发现了一个鹰巢,他就从鹰巢中取出一个鹰蛋,之后就带着这个鹰蛋回到了家里的养鸡场。他把这个鹰蛋和鸡蛋混在一起,让一只母鸡来孵卵。不久之后,孵出来的小鸡群里出现了一只小鹰。这只小鹰和小鸡在一起生长,逐渐地就适应了小鸡的生活,它的意识中也把自己当成小鸡了。
后来,这只小鹰慢慢地长大了,它的内心有一种非常不安的感觉。因为,它发现自己和身边的小鸡在形体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它就经常在想:“我一定不只是一只小鸡,而是一种比鸡飞得更高的禽类。”当时,尽管它有些不甘心,但是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直到有一天,它看见头顶上飞过一只苍鹰,小鹰顿时感觉到自己的双翼有一股奇特的新力量,感觉胸腔里的心正在猛烈地跳着。它抬头看着苍鹰的时候,有一种想法出现了:“我绝不是一只鸡,养鸡场也绝不是我呆的地方。我应该和苍鹰一样飞上蓝天,回到自己的世界中去。”
尽管这只小鹰从来没有飞过高于树枝的地方,但是,此刻它的内心被一种强烈的自信所灌满,于是它就展开了翅膀,奋力地朝着一座山顶飞去,最后,它终于飞过了山顶、冲上了蓝天,找回了自己,实现了遨游天空的梦想。
生活中有很多人和这只小鹰一样,有着翱翔天空的能力。只不过,他们没有自信,过分地贬低自己的能力,在行动上也表现出了消极、迷茫和恐惧,最终把自己搞得一事无成。
我们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所表现出来的并不是高超的技能,而是一种高度的自信;正是这种精神气质,才使得他们很快地将对手打倒。因此,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培养出“我能行”的心理素质,相信自己,认可自己,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来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 每一天的工作其实都是为自己打工 ■
人人都想做老板,但是,现实中却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得了老板。毕竟,拥有一份自己的产业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技术知识和物质经济基础。对于很多人来说,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他们只能通过寻找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解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问题。
不过,有一些人在对待工作的认识上出现了错误,他们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必要尽职尽责,做到尽善尽美。因此,他们对工作采取了应付的态度:能提前下班绝不加班加点,能趁机偷懒绝不多做一分钟。在工作中,许多人一面懒洋洋地应付着手头的工作,一面又抱怨老板是一个榨取剩余价值的资本家。
毋庸置疑,我们固然是在替老板工作,老板也的确需要通过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利润;但是,我们的工作绝不只是为了老板,更重要的则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地对待工作,将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去的话,那么,不仅能够为公司创造利润,还能增加自己的收入,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也能为自己以后的独立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假如,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只是抱着一个打工者的心态的话,那么,不仅在能力上得不到任何的提升,还会让自己永远停留在打工者的位置上,甚至,连打工者的位子也无法拥有。
安德烈年轻的时候在一家工厂做工。刚进厂时,他和很多人一样,只是完成属于自己的工作,而对其他的工作环节漠不关心。他的父亲警告他说:“你应该用为自己打工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如果长期这样下去的话,你只能永远成为一名小工。”于是,安德烈很快地改正了工作态度。他开始细心观察工厂的生产情形,常常虚心地向一些老技术工人请教。他通过观察学习了解到,一部汽车由零件到装配出厂,大约要经过13个性质不同的部门相互合作。他想既然自己从事了汽车制造的行业,就应该全面了解汽车的全部制造过程。于是,在工作的时候,他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外,把剩下的时间都用在了对各个环节的观察和学习上。两年下来,安德烈学会了电焊、喷漆、车床、坐垫制作等工种。五年之后,他把那13种技能全部学到了手。
如今的安德烈不仅懂得了各种零件的制造情形,还能通过直觉去辨别零件的优劣,成为了汽车厂内最优秀的员工。老板对他的工作态度表示非常满意,就把他提升为了车间领班。后来,安德烈通过努力,最终成为了这家汽车制造厂的副总裁。
无论任何时候,一个怀着打工者心态来面对工作,在工作中缺乏激情的人,永远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只有那些把工作当成自己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才能够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获得机会和成功的垂青。
齐瓦勃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他出生在美国西部的一个乡村中,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他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小学没有读完就辍学了。15岁那年,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不得不去一个山村里做马夫的工作。不过,胸怀大志的齐瓦勃并没有放弃对人生的规划和梦想,他下决心一定要活出个样子来,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18岁那年,他来到了一家建筑公司做小工。
建筑工人每天都在和泥水石灰打交道,工作十分辛苦,而薪水和工作量又不能成正比。他的同事每天都会抱怨痛苦的生活,不好的环境,然而,齐瓦勃并没有和别人一样做无谓的抱怨,他下决心要做同事当中最优秀的人。因此,每天下班之后,他就避开闲聊的同事,躲在一个角落里看书,学习建筑知识。有一天,前来检查工作的经理看到了他手中的书和笔记本,暗自记住了这个勤奋好学的小伙子。第二天,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要学那些和他身份不符的东西,齐瓦勃回答说:“我们公司缺少的不是打工者,缺少的是那些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中层骨干,我也并不想一直在工地上消耗下去,所以就在下班的时候多学一点知识。”经理赞赏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几天之后,他就被任命为了一个项目经理。
成为项目经理后的齐瓦勃并没有知足,而是朝着更大的方向努力。为了工作,他经常加班,很多同事感到不理解,就嘲笑和挖苦他。齐瓦勃说:“如果你们认为我在为老板打工,只是为了钱而卖命,那就大错特错了。我现在要做的,是为自己打工。我不甘心现在的位子,我要为明天的理想和前途而奋斗。”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几年的时间里齐瓦勃从项目经理做到了工程师,最后又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努力拼搏,在十年之后,他终于拥有了自己名下的公司,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完成了从一个建筑工人到成功人士的飞跃。
当我们抱着为自己打工的信念去工作的话,我们就能够成为工作的主人,就能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弥补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让自己的视野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高。只有抱着为自己打工的信念,才能够将大量用来徘徊和等待的时间放在学习和工作上,从而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为了明天的成功,耐住今天的寂寞 ■
罗素在《快乐的征服》里说,人要练习出一种忍受单调生活的能力,即忍受孤独的能力,品味孤独的能力。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经过一段单调、枯燥和痛苦的时期;只有能够忍受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功。纵观历史,许多功成名就的人,都是在漫长的黑夜中艰难地努力着,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时间和环境所带来的寂寞和痛苦。
王强初中毕业后,在一家机械厂上班,面对人才济济的机械加工市场,他从最基本的打磨菱角开始,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在别人下班后去夜市吃喝玩乐的时候,王强一个人待在屋子里研究机械加工制图,在别人休息日去市里玩乐的时候,王强坐在培训班里学习高级制图。他在机械厂工作了3年的时间里,有人辞职,有人升职,有人被开除。有人劝王强,还是换个工作吧,你这样下去永远都出不了头。王强总是笑笑,然后继续自己的煎熬生活。
在机械厂工作5年后的一次技工大赛上,王强凭借着自己过硬的技术与元老级的资格坐上了场内第一技工的交椅。
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对于常人来说,寂寞是无法忍受的,但是在圣贤们的眼里,寂寞才是他们生命中最真实的乐章。他们能够在寂寞之中坚定信念、升华灵魂,不会因为无人理解而动摇,也不会因为环境的寂静而痛苦。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的人在苦苦地追求成功的真谛,但是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找不到,而实际上,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无法做到。他们害怕孤独,难以承受寂寞,不愿意在寂寞之中提升自己。他们喜欢寻找欢乐,喜欢热闹,不是今天去唱歌,就是明天去桑拿房享受。这样做,即使手中拿着成功的宝典也将毫无作用。只有那些不为世俗所诱惑的人,才能够忍受得住孤独和寂寞,从而取得最终的成功。
20世纪50年代,余彭年怀揣着对人生的美好希望,来到香港淘金。生于湖南乡下的他在香港既不会说英语,又听不懂广东话,身在异乡,举目无亲,因此在求职的时候处处碰壁。最后,在一位老乡的帮助下,他找到了一份勤杂工的工作。
扫地、洗厕所的工作又脏又累,还会遭到别人的白眼。但是,被生活所迫的余彭年不得不每天坚持去做这份薪水很低又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的工作。
周六和周日是公司员工们休息的时间。在这一天,勤杂工们也是不用上班的。刚刚来到香港的余彭年很想去欣赏香港的美丽景色,了解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但是,当别的勤杂工们出去逛街游玩的时候,公司里却还有很多敬业者在加班。没有人及时打扫卫生的话,写字楼里就会肮脏不堪。因此,他决定留下来继续干好本职工作。
他在公司里从不多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干好手中的事。公司里的勤杂工们都看不起他,在休息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走上前来和他聊天。不过,余彭年并不在意,仍然是默默地坚持着把工作做好。终于有一天,老板看到了这位沉默寡言而又工作认真的小伙子,对他产生了好感。随后,就破格让他成为了办公室里的一名员工。余彭年来到办公室后,一直坚持着往日的行事风格,在工作上表现得非常勤奋,老板对他就更加器重了,于是,就让他做了公司的总经理。
几年之后,余彭年积攒了足够的工作经验和一定的创业资本,就向老板递上了辞职书。老板愉快地同意了,并且让余彭年成为他公司里的一名股东。从此之后,余彭年在事业上开始了展翅飞翔,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地产界和酒店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余彭年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能够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他不会因为工作的卑微而辞职,也不会因为同事的冷落而愤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能够静下心来去面对困境,正是如此,他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一位作家说:“其实人与人都很相似的,不同就那么一点点。”其实,这一点点,从相当大的程度上来说,就是自我克制的能力,忍受寂寞的能力。每个人都不甘平庸,都想成就一番事业,那么,我们就应该做好承受寂寞的准备,忍耐住今日的孤独,唯有如此,才能够赢得明天的成功。
■ 集中精力支配自己的时间 ■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时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学会管理时间,集中精力地去支配每一秒钟。我们应该知道,世界上能够成就大事的人,都是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还有几分钟就要吃饭了,什么事也干不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借口罢了。有很多伟人正是合理地支配了这些零碎的时间,才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假如我们能够向伟人们学习,合理地支配时间,充分地利用好眼下的每一分钟,那么我们也就能够成为一个杰出的人物。
朗费罗对巨著《神曲》的翻译,是在每天等咖啡煮熟的十分钟里完成的;他对历史学巨著《英国史》的阅读,也是在每天等待开饭的短暂时间里进行的。
休·米勒只是一个石匠,这种工作按理说是没有任何前途的。但是他却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一些零零碎碎的时间积累起来阅读科学书籍,最后,他根据自己和石头打交道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本充满哲理和智慧的大部头著作。
伽利略是一个外科医生,他在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之余,挤出时间从事科学研究,从而为后人留下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受到后世人的敬仰。
这些事例都在表明:只要懂得合理地管理和支配时间,就能够成就一番大的人生事业。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每一寸光阴,争取把每一分钟都用在有意义的地方,让每一天都能在充实当中度过。
李嘉诚最初在一家茶楼里做跑堂伙计。由于广东人习惯喝早茶,所以店伙计就必须在早上5点钟的时候为客人们准备好茶水和早点。
李嘉诚在上班的头一天里就买了一只闹钟,以便于掌握好起床时间。他把闹钟调快十分钟,总是第一个赶到茶楼的人。后来,比别人早十分钟成为了李嘉诚的生活习惯,他将这一习惯保留了大半个世纪。
茶楼虽小,却聚集了社会上三教九流的人。在茶客之中,有贫穷者,也有富有者,有性格豪放的,也有成熟稳健的。李嘉诚认为,在茶楼工作不仅仅是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同时还是一个向别人学习的机会。于是,他就在为客人端茶送水的时候,认真地去观察每一个人的举止,倾听每一个人的谈话,一段时间下来,他从里面学会了不少的东西。
成功后的李嘉诚并没有让自己松懈下来,而是一直坚持合理利用每一分钟时间。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严格的规定:无论晚上几点睡觉,都要在早晨5点左右起床。起床之后,先听一段新闻广播,之后再打一个半小时的高尔夫球。李嘉诚并不把打高尔夫球当成休闲娱乐的方式,而是把这一段时间当成了放松自己保持冷静的机会。
李嘉诚每天来到办公室之后,都要坐在办公桌前看一下当天的全球新闻。有一些看不懂的外国报纸,则有专门人员帮忙翻译。他总是一边看报纸一边思考全球经济和行业变迁的整体趋势,以便作出下一步的计划和决定。
大部分时间,李嘉诚每天都是下午六点下班。回到家里之后,他不顾满身疲惫,在稍事休息之后,就拨打越洋电话,以便于了解旗下公司的现状。除此之外,他每天晚上还要在灯下苦读几个小时。他读书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每一天都给自己设定一个主题,如果当天完不成这些任务的话,他是绝对不会休息的。
李嘉诚的生活是朴实而又简单的,他没有因为有着亿万家产而高枕无忧,更不会去浪费时间。因为他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他在慈善事业上非常大方,不过在时间上却非常吝啬,不愿意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而浪费掉自己一点的时间。
这个世界或许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但是在时间上却是十分公平的,无论你是穷人还是富人,无论你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公司的员工,每人每天只能拥有24个小时,如果你不能正确地利用这些时间,把大好的光阴都浪费在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上面,那么你的生命就会丢失太多的东西,你的生活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唐朝诗人杜秋娘在《金缕衣》一诗中说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在人的一生当中,时间是最公平也是最无情的,每个人都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珍惜眼下所拥有的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去管理他、支配他,只有合理地利用了自己的时间,才能避免将来的痛苦与后悔。
中 篇
格局改变人生轨迹
有大格局的人,自然就会拥有一种开阔的精神气象,这就是成功者的气场。人生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什么样的格局决定什么样的人生。大格局成就一个人的坚韧和智慧,既可以入世去担承责任,也可以平静地面对自己内心的躁动,如此,什么样的险阻和诱惑之坎都可以平安渡过,最终以顶天立地的人格力量打开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