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成功与否,要看他的人生方向是否正确,同时也要看他在朝着目标前进时的表现。因为,任何一条通往成功的路都不是平坦的大道,任何一条路都会存在一些艰难和险阻。如果在困难面前选择了放弃或者是改道,那么,你将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对于一个有大格局的人来说,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压力,他们都不会放弃,反而还能更加激发起做大事的欲望,以更加坚定的步伐一步步朝着目标前行。
■ 痛苦和迷茫,往往是因为方向不明 ■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生活上非常积极,工作上异常努力,然而,不论自己多么积极努力,事业总是不见起色,平平淡淡,波澜不惊,长久下来,他们开始感到无比痛苦和迷茫,为什么自己已经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上天却总是如此无情无意,不肯给自己一个机会呢?
其实,出现这种痛苦和迷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不在于自己努力与否,而在于是否确定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俗语有云“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如果能够树立正确清晰的目标,那么就能够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就有了应对的方法,心中对自己的未来也会愈加明朗;相反,如果连目标都没有确定,东一斧子,西一榔头,自己肯定就会如坠十里云雾,四下辨不清方向,空有一身力气,却都像打在了棉花上,起不到丝毫的作用。更有甚者,越是努力,就越背道而驰,和自己的目标越行越远。所以,在前进的道路上,确定好目标和方向,才会有积极向上的动力,才能逐步接近成功。
师范专业的翟林大学毕业之后进了一所学校做了教师。在刚刚参加工作的一段时间,他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干劲十足,常常是早早地来到办公室开始备课,深夜还在宿舍为第二天的课程作准备。但是,由于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本来已经想好的教学内容,却不能正常地表达出来,在课堂上表现得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们对他的课没有一点兴趣,大部分人都表现得没精打采精神不振,课堂上的气氛显得十分沉闷和尴尬。一个学期过去了,翟林所带的班级考试成绩成了全校最差的一个。校领导找他谈心,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翟林最后表示一定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在下个学期内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提上去。第二个学期,翟林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但是却没有任何明显的效果。尽管他已经做到了尽心尽力,可是因为方法和性格的原因而让学生对他的反感情绪进一步加深。这个学期,他的班级仍然是全校倒数第一名。翟林感到十分不解和烦恼,对工作失去了激情,开始采取应付的态度。后来,校领导实在是看不下去,就把他给辞退了。
翟林后来又换了几家工作单位,却没有一个能够让他感到满意的。这并不是因为他不努力,而是因为那些工作根本就不适合他。几年之后,他的大学同学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了一定的成就,而他还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频繁地转换工作,始终拿着仅仅一千多块钱的工资。
翟林的经历可以说是一场悲剧,而这场悲剧的导演却是他自己。或许有人认为他的能力有限,做不了任何事情,而实际上绝不是如此。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他不可能一无是处,更不可能不如别人;只是,他不清楚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最终才陷入了失败的泥潭而不可自拔。我们应该从他的身上吸取教训,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目标,选准一个方向,沿着这个既定的方向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事业上有所发展,最后获得成功。
比尔毕业于西班牙一所著名的建筑工程学院,在毕业之后,他十分顺利地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是,在几年之后,他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力不从心,对那份工作感到恐惧和厌倦,工作起来毫无激情可言。后来他回忆说,做工程师需要一种严肃自律的精神,但是他却缺乏这种精神。与此相反的是,他的性格外向,富有亲和力,又非常喜欢四处走动,和陌生人打交道;极有规律的工程师工作让他感到十分乏味,既无法满足心灵上的要求,工作的积极性又提不起来。因此,他对此感到十分的苦闷。后来,在一次经济大萧条之中,比尔被公司解雇,成为了一名失业人员。这一次,他就准备不再去寻找工程师的工作,而是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于是,他向一家销售公司递交了简历,后来被正式录取,负责技术产品的销售工作。结果,由于销售工作比较利于他特长的发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就成为了一名很有成就的销售经理。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并不是不想获得成功,但是他们对成功的认识十分模糊,不知道该怎样去选择和追求,在行动上也显得十分轻率和盲目,最终搞得自己不仅没有做成大事,还感到非常疲惫和痛苦。只有那些了解自己、有明确奋斗方向的人才能笑傲人生,取得非凡的成就。
有一位成功人士这样说道:“我认为,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就是有那么多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们并不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韧性,但是却因为方向不清而造成了人生路上的痛苦和迷茫。”因此,每一个有志于成功的人,在奋斗之前一定要先静下心来,给自己选择一个清晰的方向,制定一个正确的目标,然后再去努力和奋斗,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 挫折是人生的必然过程 ■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远大的志向,还需要一种坚强的精神。毕竟,人生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在追求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困难出现的时候,也正是考验一个人是否具备成功者必备素质的时候。有的人面对困难的时候表现得比较软弱,心灰意冷,选择逃避,最终难免失败。有的人却能保持雄心,用积极的心态来克服挫折,最终也必然会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我们应该知道,追求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要经过上百次的失败之后才能够获得成功。失败是很正常的生活现象,挫折是人生的必要过程。面对失败,我们应该从跌倒的地上爬起来,重新开始,从头再来,继续努力,追求胜利。
杰克是一位成功的裁缝师,出生于爱尔兰岛,14岁来到美国。在爱尔兰岛的时候,杰克在7岁就去一家裁缝店做学徒。学徒的身份类似于奴隶,是没有薪水的,而报酬就是:学会了裁缝店里该做的事情。到了18岁的时候,杰克自己开了一家裁缝店,做了两年之后,便转手卖了出去。
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有限的,一个年轻人只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在一个城市里立足。店卖出去以后,他又在别的裁缝店里工作,积攒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再度萌发了开店的念头。于是他就和弟弟及其他几个合伙人共同买下了一间礼服店。他投资了8万美元进货,但接下来发生了许多不幸的事。即将开业的前一天晚上,一群小偷击穿了礼服店的墙壁,结果价值8万美元的货就这样不翼而飞;他再进货,却在大火中付之一炬,而一个狡诈的保险经纪人未将杰克支付的第一笔保险费的支票交给保险公司,结果等于没有买保险的记录;可以证明公司存货内容和价值的重要证人也去世了。一系列的打击让这个充满信心的年轻人也有点不知所措了。
血本无存的杰克只好再度到别的裁缝店工作,但没有多久,他那渴望拥有自己事业的欲望又出现了。而他始终相信跌倒了就再站起来,最终一定可以双脚稳稳站住。
他第三次开了一家裁缝兼礼服出租店,这次是和他的表弟一起开的。但为了能够真正拥有一家店,不久他就买下了他表弟的股份,这次他决定多听别人的意见,但在一些大方针上,还是依靠他自己做的决定。他明白一个道理,跌到了,就要自己站起来,而不是让别人扶起来。他联想到一首歌的歌词:“拾起你的信心,把身上的灰尘掸掉,一切从头开始。”
他说:“那首歌简直就是在说我。挫折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我应该做的不是放弃,而是正确面对。”如今,杰克在他的专业领域里已经成为了权威性的人物。
挫折所造成的后果并不是无法收拾的,而是为我们的成长和成熟提供了必备的条件。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学会坚强,学会从挫折当中吸取教训,最终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世上的道路,充满了荆棘坎坷,或处于路途的中间、或隐藏于道路的两旁,它们会在我们毫无思想准备的前提之下突然来临。这些东西看似意外,而实际上却是生活中无法逃避的现象;我们应该用正常的心态来看待它,如果茫然失措、不知所以、轻易放弃,那么我们就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心理也永远不可能变得成熟。我们需要做的是用坚强的意志来看待它,用巨大的信心去战胜它。
1832年,林肯失业了。后来,他去参加州议员的竞选,又以失败而告终。在短短的一年之间,他接连遭受了两次沉重的打击,但是他没有任何的悲观和沮丧,而是迅速地调整了自己,以更加积极地状态投入到生活当中。1835年,他和一个姑娘订婚了。但是,在结婚的几个月前,他的未婚妻却不幸去世。这次沉重的打击让他在精神上受到了非常大的伤害,卧病在床长达几个月的时间。1838年,林肯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又以失败而告终。1843年,他参加美国国会大选,竞选国会议员连任,但是这一次,他仍然没有获得成功。
情人去世、竞选失败、接踵而至的打击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但是林肯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他没有选择放弃,每一次失败之后,他都迅速地站了起来,以更加坚定的心态去面对生活。1848年,他又一次竞选国会议员,没想到,这次他又落选了。在这次竞选当中,林肯欠下了一屁股债,为了能够还清欠款,他准备申请去做本州的土地官员,。但是,当他把申请递交上去之后,却被州政府拒绝了。州政府指出:“要成为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却缺乏这些条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挫折练就了林肯的坚强,屡战屡败的他没有倒下,而是选择了继续奋斗。1854年,他再次竞选参议员,失败了;1856年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1858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1860年,他参与总统竞选,最终战胜了对手道格拉斯,入主白宫。
有人做过统计,林肯的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在失败中度过的。但是,他却没有在这些挫折面前倒下,而是选择了接受现实、战胜困难,最终迎来了人生的辉煌时刻。
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面对挫折,我们不能呼天抢地、抱头痛哭,而是应该学会减轻压力,跌倒之后再爬起来。毕竟,挫折是人生的必要经历,只有看淡挫折,以健康的心态来对待挫折,才能够取得成功。
■ 别把自己定位在失败者的位置上 ■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愿意面对失败的局面,但是失败却又是无处不在的。有很多人在遇到了一些失败之后,就会变得意志消沉、自暴自弃,从而过分地贬低了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他们将所有的自信和勇气都埋藏起来,让消极的意念在内心世界中无限延伸。
失败可能会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失落感和烦恼的情绪,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当失败出现在面前的时候,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它。其实,失败本身还是存在着很多有利因素的,只不过很多人却未发现。失败就像是一块磨刀石,能够磨砺我们的意志、鼓舞我们的斗志、锻炼我们的坚毅品格,最终能够让我们成为一个坦荡面对厄运,并最终获得成功的人。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害怕失败,而是要用自信的心态来面对它,用实际的行动来克服它,从而排除一切障碍,让自己走向成功。
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更不能心灰意冷、丧失斗志。毕竟,失败是对我们的考验,在失败面前,我们不能裹足不前,原地不动,而是应该积极前进,只有迈开你的脚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
1869年,美国著名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准备建造一座连接曼哈顿和布鲁克林区的大桥。当他作出这一决定的时候,遭到了不少桥梁专家们的反对。专家们认为,在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桥梁,约翰·罗布林的计划纯粹是天方夜谭,如果实施的话,只会有失败的结局。但是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却认为这座大桥可以建成,因此就大力支持父亲的工作。最后,父子两个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建桥方案,同时也说服了一些商人来投资这一项目。
在大桥开工几个月之后,施工现场突然发生了重大事故。在这次事故中,父亲约翰·罗布林不幸身亡,在以后的施工中,华盛顿·罗布林的大脑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许多人听说这一消息之后,都认为这项工程没戏了。但是,受伤后的华盛顿·罗布林却并不这样认为。尽管他已经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但是他认为自己的脑子还能够思考,因此,他就下决心要完成这座大桥的建设。后来,华盛顿·罗布林就用那一个唯一能动的手指来和别人交流信息,他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然后再由妻子将他的设计意图转达给工地上的建筑工程师们。整整三年的时间,罗布林就这样用一根手指指挥工程,终于在1883年建成了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
一个有着坚韧毅力和坚强信念的人,是绝对不会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的。他们不会轻易服输,更不会因为挫折和失败而放弃希望和行动。失败对于他们来说,绝对不是最终命运,而是一次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的机会。因此,在失败来临的时候,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站起来,挺直胸膛,迈开脚步,以更大的勇气和热情去扫除那些前进路上的障碍,从而最终走向成功的巅峰。
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大学毕业之后,四处投简历、找工作;但是,一直没有人愿意雇用他们。碰壁之后的两个年轻人感到非常绝望,认为此生难有作为,于是就产生了稀里糊涂打发一生的想法。但是,两个有血性的年轻人又觉得如果碌碌无为度过一生的话,就会愧对自己的生命和所受到的教育。两个人重新树立了信心,再次奔跑在纽约的大街小巷上,寻找能够接纳自己并且能够帮助自己发展的公司。然而,这一次他们又失败了。当时的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许多公司都在忙着裁员,根本就不需要他们。
既然择业不行,那么就创业吧,两个人决定要干出一点名堂来。他们在加州租了房子,开始搞一些小电器的发明,希望能够通过销售专利产品而开创自己的事业。但是,整整一年,他们的产品都无人问津,两个人没有收入来源,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不过,他们并没有认为自己失败了,而是选择了坚持。
第二年,他们经过不断努力研制出的新产品被一家公司看中,买走了专利权。两个人终于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后来,两个人的事业越做越大,他们也成为了有关电子元件和电子检测仪器的供应商,这就是今天著名的惠普公司。
美国西点军校有名著名的格言:“永远没有失败,只有暂时的成功。”尽管每个人都不能确保每一件事都能成功,但是在遇到失败之后如果能够鼓足勇气再试一下的话,即使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但却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成功者虽然有很多失败的经历,但是他们的字典里永远没有失败的字样。一个成功的人,他的奋斗过程是由很多失败组成的。但是他们却永不言败,能够及时地对失败作出总结和调整,最终让自己走向了成功。因此,心怀理想的人,在遇到失败之后,一定不能轻易把自己定在失败者的位置上,而是要向成功者们学习,坚持自己的方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来面对失败,战胜失败,最终取得非凡成就。
■ 不追求违背客观规律的速成 ■
每一个胸有大志的人都渴望成功。为了早日实现心中的目标,大多数人选择了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他们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夙兴夜寐;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人的加班加点并没有加速成功的到来,反而却让梦想离自己越来越遥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他们在追求的过程中没有耐性,过于急躁,急于求成。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所起到的效果,也将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要想早日取得成功,除了要具备必要的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还要注意按照客观规律来办事。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等待我们的必将是失败和痛苦。
有一个小老板,口才非常好,在演讲圈子中小有名气。后来,他自己投资创办了一个图书公司,公司在刚起步阶段,每个月都能创造一定的效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不过,这个小老板并没有满足,他认为这样的赚钱方式过于缓慢,和他把事业做大做强的理想还有很大一段差距。于是,他就想利用自己的演讲才能来增加公司的利润。他决定办一个企业员工培训班,他认为这样既能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又能增加收入来源。当他把这个打算告诉他的助手的时候,那位头脑冷静的助手对他说:“做事业要根据它的客观规律来行事,我们现在正处在原始积累的阶段,只有将基础打好了才能够让公司有更大的发展。等到我们的公司做大了,才有可能做到财源广进。你现在就急于求成,很可能就会造成公司的倒闭。”
但是,那个小老板却不以为然,他反驳说:“我做演讲也能赚到钱。很多公司不是也开展多种业务吗?”
“那是因为那些公司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再者,那些公司都是人才济济的大公司,所以才做得这么好。你看看我们现在的情况,公司的全体员工就那么十几个人,实力根本算不上强,如果再分心做其他事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小老板却听不进去助手的劝说,最终还是把演讲培训班办了起来。办演讲培训班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使他减少了对图书市场的研究,从而导致了决策的失误。图书公司决策的失误分散了他做演讲培训的精力,最终,正如助手预言的那样,小老板输得很惨。
孔子说“欲速则不达”,一个人的梦想无论有多么高远,都不要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如果在行动的过程中显得过于莽撞,采用揠苗助长的方式来求得早日得成功,最终将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灾难。其实,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了解在违背客观规律之下追求速成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他们的成功,是一个循序渐进、遵循规律的过程。
温州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他们在经济领域中取得了很多非凡的成就,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神话。很多人认为,温州人有着聪明的大脑,天生就是干大事的人。然而,实际上,温州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是生意的天才,也不是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是金融业的大亨、房地产的总裁。他们能够取得巨大财富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能够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在事业刚刚起步的阶段,温州人从来不想一夜暴富。他们默默地干活、做生意,从外表上看去,和那些引车卖浆的贩夫走卒并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温州发廊、温州服装店、温州电子城就像雨后春笋一样遍布全国各地,各种温州产品包装、标牌、证书、徽章也越来越多。一时间,各大商场的货架上摆满了温州的产品。
很多人觉得温州人是上帝的宠儿,是了不起的一群人。只有温州人自己明白,他们的成就源于他们的努力和坚持。他们做生意,注重从小处着手,从不好高骛远,也不好大喜功。他们不满足现状,但又能立足现实。有些看起来没有多大利润的生意,他们从来不会因为其小而视而不见,而是抓住机会,注重点滴的积累,将小生意当成大生意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必要步骤。
温州人敢闯,但从不乱闯。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的工作,从来不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正是因为他们懂得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最终赢得了巨额的财富。
其实,人生的成功之路就像一场马拉松赛跑,最先着急奔跑的人却不能如愿到达终点,反而会过早地从比赛中退出,只有那些不急躁不冒进的人才会赢得最终的胜利。那些急性子的人只想着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难免要遭到失败的打击。对于我们来讲,如果过于急功近利的话,那么我们和成功的距离就会越来越遥远。
■ 失败者往往是被自己打倒的 ■
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在这些困难和挫折面前,有很多自卑的人轻易地给自己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他们要么认为时运不济、造化弄人,要么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才智不足,从而选择了放弃。其实,困难也好,挫折也罢,远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他们认为的失败,也只不过是自卑心理下的一种假象罢了。他们不是被困难战败的,而是被自己所打倒。
失败者之所以不能够成功,是他们不敢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自卑心理的支配之下,他们将自己的劣势、困难的程度进行无限地放大,做起事来畏首畏尾,缺乏信心,难免要遇到失败。
日本三洋电机的创始人是井植岁男。有一天,他家的园艺师傅找上门来对他说:“井植先生,您的事业越做越大,挣的钱也越来越多,而我却像一只蹲在树上的蝉,没有任何出息。我想恳求您帮帮我,告诉我一些发大财的秘诀可以吗?”井植岁男爽快地答应了,对园艺师傅说:“经过我的长期观察,我发现你比较适合做园艺工作。既然如此,你干脆和我一块合作种树苗生意吧。我的工厂旁边有一片大约两万平方米的空地,我们可以把树苗种在那里。”井植岁男又问园艺师傅说:“你知道买一颗树苗需要多少钱吗?”园艺师傅回答说:“40日元。”
井植岁男说:“我们按每平方米种两棵树苗算,去掉走道和水渠的占地面积,两万平方米大约能种上3万棵树,这样树苗的成本只需要120万日元就够了。那么在三年之后,一棵树苗能卖多少钱呢?”
园艺师傅说:“至少要卖到3000日元。”
井植岁男说:“那好,这120万日元的成本费和以后施肥的费用我来出,你就负责在这三年里除草和施肥。三年之后,我们再把这些树苗卖出,一共是3万棵,应该能卖到9000万日元,取出成本,应该能省下来7000万日元,到时候的利润我们对半分,怎么样。”
谁知道那位园艺师傅听完之后却不敢答应,他说:“尽管您说的非常好,但是我觉得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本事,没有胆量去做那么大的生意,还是算了吧。”
最后,园艺师傅还是选择了在井植家中栽种树苗,每月领取到稳定并且数额不多的工资。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障碍并不是因为客观的环境,却恰恰是自己。因此,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除了做好和困难作斗争的准备之外,还要学会清理一下心态中的消极因素,把怯懦、恐惧和怀疑的因素远远地抛开。只有时刻警惕和克制自己身上的弱点,时刻要求征服自己,才有可能够战胜一切外在的困难。
爱默生说:“伟大高贵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坚定的信念,不管环境变化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然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且终将克服障碍,以达到所企望的目的。”自古以来,凡是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并不是因为自己拥有多么超常的能量,也不是因为得到了上天的垂青,而是因为他们能够正视自己、征服自己,最终将失败从自己的词典中删除,最终才得到了成功。
吴运铎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2岁就在煤矿当了机电修理工,受尽了非人的折磨。1938年,他毅然投奔新四军,从事军械修理和制造工作。一年后,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不管是在马达轰鸣的车间里,还是在危险四伏的试验场,吴运铎不停钻研设计出了许多武器装备,并多次身先士卒,冒着生命危险去做各种炸弹、地雷的试制实验。后来,吴运铎的左眼被炸瞎,左手4个手指被炸掉了,两条腿也落下了残疾。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所追求的事业,而是在和死神作了顽强的斗争之后重新站了起来,又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去。他的故事,在解放区里被传诵着,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中国的保尔”。
吴运铎的事迹感动了当时的苏联人民,他们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对这位奥斯特洛夫斯基式的人物表示崇高的敬意。
后来,吴运铎写了一本书叫做《把一切献给党》,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奋斗过程。这本书虽然只有六万八千多字,但是却影响了整整几代人,很多人都把这本书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把吴运铎当成精神导师。
如果换作一般人,在身体受到严重摧残的时候,一定会埋怨和堕落,但是吴运铎却不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弃子,也没有认为自己注定就是一个失败者,而是用乐观积极的心态,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于所从事的事业当中,最终让自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当一个人将目光锁定在一个点上的时候,那么这个点就会像正在充气的气球一样,越变越大;当我们将思维聚焦在失败上的时候,那么,失败的思维就会在脑海里发酵,这必定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成功。因此,我们一定要及时地去除束缚心灵的枷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事物,为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 输得起才能赢得起 ■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一帆风顺,事业越做越强,谁也不愿意受到打击,更不愿意陷入失败的泥潭。但是,现实往往会和我们的理想背道而驰,失败犹如一个幽灵一样经常隐藏在我们身边,只要一有机会,它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工作失败、天灾人祸等常常会折磨得我们筋疲力尽,痛苦不堪。面对这些严重的挫折和磨难,我们应该学会心平气和地看待它,尽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它,懂得赢得起也输得起的道理,而不能在失败面前丧失理智,选择躲避或者自暴自弃。如果那样的话,你将永远是一个失败者。
既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是一种成熟而又理性的宽广胸怀。生活中难免会有输赢,既然输了,就应该面对现实,理性对待。只有输得起,才能放得下,看得开,同时也能为下一步的重新站起打下良好的基础。
泰国有一名企业家,将所有的资金都投到了曼谷郊区的15栋别墅建设中。没想到,别墅群刚刚竣工,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就出现了,别墅一套也没有售出,这位企业家破产了。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别墅被银行拍卖。为了还债,他不得不将自己的住所抵押给了别人。
企业家的心情就像从山峰跌到谷底一样。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情绪低落、一蹶不振,甚至有好几次起了自杀的念头。但是后来,他觉得老这样堕落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就准备从头开始做起。
在一天吃早饭的时候,他发现妻子做的三明治味道非常好,于是就想到了卖三明治。当他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得到了妻子的支持。从此之后,他的妻子就在家里做三明治,而他则推着自行车在街上叫卖。
有一个记者看到了他的现状之后,就在报纸上写下了一篇《一个昔日的亿万富翁,今日沿街叫卖三明治》的文章,第二天,整个曼谷都知道了他的消息。很多人怀着好奇或者是同情的态度来一睹这位昔日亿万富翁的今日风采。当然,他们也没有忘记买下这位企业家的三明治。很多人吃到了他的三明治之后,感觉味道很好,于是就成为了他的长期客户。
就这样,三明治的生意越做越大,最后他依靠卖三明治挣的钱走出了人生的困境,积累了重新崛起的资金,最后,又成为了泰国著名的亿万富翁。
这个企业家就是评为“泰国十大杰出企业家”之首的施利华。
从高高的山顶跌落到深深的低谷,施利华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坦然面对。对于有些人来讲,一个曾经的亿万富翁沦落到街头叫卖三明治是一件十分可耻的事,然而,施利华却懂得“走到哪个山上唱哪支歌”的道理,懂得什么叫做赢得起也输得起,在这种良好心态的支配之下,他的事业又有了起色,他又成为了亿万富翁。
古人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在生活中谁也不可能一直是胜利者。只有能够承受住失败的摔打,经受住失败的磨难,才会成为生活的强者,只有输得起的人才有可能再次成功。
古往今来,许多成大事者都是因为输得起才最终获得成功的,而那些怕输的人最终却输得很惨。布衣天子刘邦,多次被对手打得大败而逃,惶惶如丧家之犬,但是他看得很开,放得下,能够乐观面对,因此就成为了笑到最后的人。他的对手项羽,尽管力大无穷,英勇善战,却因为输不起,觉得失败之后“无颜去见江东父老”,也只能落个乌江自刎,身首异处的下场。
对“英皇集团”的老板杨受成来说,每年的8月30日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纪念日。数年前的这天,他一无所有,全身最有价值的就是一块手表。
事隔多年,已经拥有了10亿港元身价的杨受成在讲起这段经历时,心情很平静:“那天,汇丰(银行)打电话给我,叫我立即去当时的汇丰总行。我到了那里之后,他们递给我了一封信,然后又告诉我要接管我所有的财产。除了公司、房子、汽车之外,我身上的信用卡都要拿来抵债。当时我身上只剩下了一只手表。”
在这之前,年仅40岁的杨受成,已经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上市公司——“好世界市场高效有限公司”。杨受成春风得意,活跃在香港的钟表界、珠宝界、地产界及至股票市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2年年初,香港地产业出现了危机。杨受成的公司因为把所有的资金都押在了房地产事业上,从而陷入了财务危机中,后来公司又破产了。汇丰银行接管了他的公司和他的所有私人财产。
杨受成后来回忆说:“破产之后的巨大反差的确使人痛苦失落,倘若我的性格不够坚强,我早已看不开了,即使是这样我仍然没有放弃的念头,我相信我会有翻身的一天。我想如果有重新出头的机会,我就一定要做好。起码要做些事给人看,我不是一跌倒就爬不起来的人,我是一个打不死的老兵。我要努力,比以前更勤奋,要夺回失去的一切东西。”
凭着这种不服输的信念,以抵押和借贷开始,杨受成的“宝石城珠宝有限公司”开业了,数年之后,东山再起的杨受成,他的事业比跌倒之前更加辉煌了。
许多人在遇到失败的打击之后会变得一蹶不振,但是杨受成却有着常人所不能有的笑傲商界的胸怀和勇气,正是因为他输得起,所以他就永远会有赢的机会。
失败来临时,如果选择哭泣,只能使我们陷入更加悲惨的境地。只有看开、看淡、不把失败当宿命,才有可能改变眼下的处境,早日走出失败的阴影。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记住“只有输得起,才能赢得起”。
■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 ■
我们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就应该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换句话说,应该懂得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毕竟,未来不可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很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的话,就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和损失。
有一户人家建了一座新房子,但是厨房里的烟囱却砌得很直,并且土灶旁边还堆了一大堆柴火。有一天,一位朋友看到之后,就对房子的主人说:“你应该把你们家的厨房重新修一下。”
主人不解:“刚建好的房子怎么还用修?”
朋友说:“你们家的烟囱太直了,柴火放得也不是地方。你应该把烟囱弄弯一些,柴火也要远离火源,不然的话,就很可能会发生火灾。”
主人认为他是杞人忧天,就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过了几天,就把这事给忘了。
没多久,这户人家突然失火了。邻居们看到之后,纷纷赶来帮助灭火。左邻右舍们经过半天的忙碌,终于扑灭了大火。主人检查了一下,发现除了烧掉了厨房里的一些东西之外,没有什么大的损失。主人非常感谢热心的邻居,就杀牛宰羊,置办酒席,酬谢他们。席间,主人向邻居们说了一些感激之类的话,又热情地请那些被烧伤了的人坐在上席,向他们劝酒。
就在大家高高兴兴地喝酒划拳的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对主人说:“这次请客你却忘了最重要的人。”主人不解地问:“救火的邻居不都在这儿了吗?”那个人说:“救火的人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那个当初给你提意见的人。如果你当时听从了他的劝告,改建烟囱,挪走柴火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损失了,你也用不着破费来酬谢大家了。你现在请客,不应该忘了那位事先提醒、劝告您的那位朋友。参加救火的人有功,但是提出防火的人功劳更大,您应该让他坐在上席才对呀。”主人听了,面红耳赤,感到非常羞愧。于是,他赶忙去了那位朋友家里,把他请回来,坐在上席,向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向他提出感谢。
后来,主人听从了客人的建议,把烟囱改弯,将柴火放到了安全的地方。从此之后,厨房里再也没有失过火。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一个人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对可能出现的事不做充分准备的话,就会导致一些让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有预见性,如果自己没有意识不到的话,就应该虚心地听从别人的建议。如果不听从别人的劝说,甚至还把别人的好心当成诅咒的扫兴话,那么,将来你就会吃更大的亏。如果我们能够为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的话,就能够让自己走上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也能够给自己提供快速发展的动力和决心。
假如一个人只是满足于现状,没有忧患意识的话,那么,你的优势很快就会变为缺陷,你也会很快地沦为失败者。
赵康和郑思远是大学同学,两个人在临近毕业的时候,都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
赵康在各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他不仅成绩好,而且还相貌堂堂,人也比较聪明。而郑思远和他一比,就逊色可很多,他学习成绩一般,才智平平,并且还其貌不扬。
后来,两个人同时去一家公司应聘。他们的同学一直认为:郑思远只能是一个陪衬罢了,最后的胜出者必将是赵康。
赵康看到自己的对手是郑思远,就觉得自己一定能够顺利地被公司招聘。因此,他在应聘之前的那一段时间,没有做任何的准备,而是躲在家里玩网络游戏。
郑思远知道自己的实力无法和赵康相比,但是他又不想放弃这次机会,于是,他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整理收集资料,精心准备着面试所需的东西。同学们看到他忙忙碌碌的样子,纷纷嘲笑他在做无用功。
面试的时间到了,两个人同时进入了那家公司。一表人才的赵康一进门就引起了别人的注意,而郑思远在人群中却毫不起眼。经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结果出来之后,很多人都惊呼“不可能”——赵康没有顺理成章地成为这名公司的员工,郑思远却被选上了!
赵康原本认为这份工作十拿九稳,没想到却是这样一个结局。他感到不甘心,就问郑思远:“考官是你家亲戚吗?”郑思远摇了摇头,告诉了他事情的真相。
原来,郑思远在面试之前的几天里,就开始搜集这家公司的各种资料和数据,并且认真地钻研和分析,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他知道,自己的对手非常优秀,如果自己不好好准备的话,就会被刷下来。正是因为他做了大量的准备,所以在考官提问的时候,他就对公司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主考官对他出色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就决定录用他了。
两个人不同的结局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干好手中的活,就应该将工具准备好。也就是说,只有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心理准备,才能防止事情向坏的一面发展,做到转危为安。
对可能出现的事情做好准备,是一种成功的智慧、是一种做事的态度,是一种危机意识,更是一种人生大格局。只有敢于把事情往坏里想,才有可能做好准备,预防坏事的发生,才能把握住并赢得好的机会。懂得未雨绸缪的人拥有远见卓识,他能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提前做好准备,抓住机遇并赢得机会。因此,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懂得防患于未然,以免将来发生不测的时候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