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也很重视“和”,甚至有的企业家把它当作自己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但中国人主张的“和”与日本人所尊崇的“和”有所不同。日本人的“和”是指完全抛却自己的主张,众口一词,赞同团体的意见,最终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这种意思比较接近孔子提出的“同”。“同”是没有自己的意见,盲目附和别人的态度,人云亦云。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指一方面坚持自己的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能与周围的人相互协调,“和则生物,同则不济”。
“以和为贵”也是治国者的方略,因为它蕴含和平、太平、平安之意。治国者都希望国内太平,永无纷争;国家之间“和平发展”,没有战争。林语堂认为“和平”是人类的一种卓越认识,中国人尤其酷爱和平,不爱挑起战争,因为他们是理性的民族。受“和为贵”理念的浸润和熏陶,使得人们从小就养成一种以和为贵的人生理想,他们不嗜战争,一名寻常中国儿童能知一般欧洲白发政治家所未知之理,这就是不管战争是为国家还是为个人都会使人残肢断体、丧失生命。
“以和为贵”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上。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和危害,空气污染,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用“和”的理念来整合人们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去行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在今天仍是一条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复杂化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种种不和,不和就会产生分歧,有了分歧就会导致摩擦,摩擦导致矛盾,矛盾激化就会导致争斗。特别是当人们之间有利益冲突时,斗争就难免了,而且斗的方法也举不胜举。有明争也有暗斗,然而,不管是哪种相斗方式,都会伤了彼此间的和气,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做人应求“和”,而不求“同”,要和而不同。提倡“和”,不是要求人们都抱成一团,讲求一团和气,无原则立场地妥协和谦让,而是为了追求一种团结进取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工作上的互帮互助的氛围和对人对己宽容大度的气量。“和”是成就大业的良好环境,是每个人都渴望追求的目标。一个和睦的家庭,会令人感到温暖;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人感到舒畅;一个和平的环境,使人安心地搞建设;一个祥和的气氛,让人世充满了温暖。
要看得开,但不要凡事都看破。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往往因一些人生道路上的重大挫折而不敢面对和承受如升学失败、就业无着、恋爱危机,要么出家,伴着暮鼓晨钟、清灯佛影来度此一生;要么自杀,走上轻生之路。他们自以为看开了一切,人生不值得眷恋,还是一了百了为好。其实这不是看开,而是看破了,事实上还是没有看开。
自杀者往往执著于一个意念想不开、看不开,视人间一切都成为灰色,无一人值得留恋,也无一人留恋自己。他们以为,人活着与死掉其实并无差别,又何必承受痛苦呢?许多自杀者以为自己是严肃的,但是真正严肃地面对生命的人又怎能走上结束生命的道路?这还是没想开、没看开。
想不开、看不开的意念,就像眼前有一片小小的树叶,遮住了所有的阳光。这样的黑暗是自己造成的。人应该知道的是:为何而生,为何而死;人应该决定的是:如何生存下去。如果到了必须决定如何而死时,则不能不作重于泰山与轻于鸿毛的考虑。所以不要萌发出家或轻生的念头,因为这意味着投降,是彻底的失败,完全没有翻本的机会。移开眼睛前面的屏障,看阳光普照大地。给自己一点时间,因为时间是最好的药剂,能够治愈任何创伤。
轻生是看破红尘的表现,贪生怕死同样是看不开的表现。有许多人太眷恋人生,认为自己功未成名未就,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没有享尽,一死了之,太可惜了。这样的人仍然是没有看开。
真正看开的人,生死祸福等闲视之。有道是万物皆有生有死,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一个人的生是遵循着自然界运动法则而产生的,而一个人的死亡也是生命历程的自然终极,它是世界万物转化的结果。生好像是浮游在天地之间一样,死则恰似休息于宇宙怀抱之中,这一切实际上是不应该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生也罢,死也罢,都是非常正常的。生有何欢,死又何惧。
庄子生命垂危时,他的弟子们商量准备如何为他进行厚葬。庄子知道了以后,幽默地对他的弟子们说:“我死了以后,就把蓝天当作自己的棺椁,把光辉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当作自己的殉葬品,把天上的星星当作珍贵的珍珠。把天下万物当作自己的殉葬品,这些还不够吗?何必还要搞什么厚葬呢?”他的弟子们哭笑不得,解释说:“老师呀,即使是那样的话,我们还是担心乌鸦把您给吃了呀!”庄子说:“扔在野地里你们怕乌鸦老鹰吃了我,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蚂蚁吃了我吗?你们把我从乌鸦老鹰嘴里抢走送给蚂蚁,为什么那么偏心眼呢?”
如果能这般把生看得开,把死悟得透,也就不会为生命的即将终竭而哭泣,相反还会活出生命的本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命诚然是宝贵的,然而它又是短暂的,死而不能复生,因此活着就应当顺应自然,面对现实,笑对生活。笑对生活是乐生重生,遵循生命的规律,追求高目标,却又看得透、想得开,活得既有意思、有价值,又比较轻松愉快。
真正看开的人都不太执著于权势的追逐、金钱的获得、名利的获取,而是返璞归真顺应自然,保持人原有的那种质朴、纯真的自然之性。是那种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物我两忘的恬适、超然的心态。
人虽在客观世界面前不能随心所欲,但也不是无所作为的。古人常说顺境十之一二,逆境则十之八九。逆境对任何人都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的态度。提倡看开而不看破,就是不要斤斤计较于一时一事的成败和得失,更不要刻意去追求名和利,而是要反思过去,立足现实,规划未来,以便自己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拥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与看开不同,看破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对自己丧失信心,对人生无求无望,清欲寡欢,看破红尘,遁入空门。这样的人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是不会留下什么痕迹的。因此,惟有看开人生中的坎坷与顺逆,方能窥见人生中的哲理与玄奥。
善于协调,但不要过于讨好。
现实社会不是生活的真空,无时不刻不充满着权力的较量,利益的纷争,性格差异的磨擦,你即使一点不去争,也有人与你争。甚至还有那么一种得寸进尺,想骑在别人脖子上的人,你退一尺,他就进一丈,你给他吞一个指头,他就要吞到你的手肘。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事业,花费的代价无疑是巨大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融洽的环境氛围有助于一个人脱颖而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此,不同的人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一种是讨好,一种是协调。
协调是着眼于自我调整,主观适应客观,个人适应集体,不断地使自己与周边的环境保持一种动态平衡。而讨好与协调不是一般方式方法上的区别,首先是它的着力点错位,不是强调主观、调整自我来适应客观,而是迁就和迎合他人的需要,来换取别人对自己的宽容或姑息。
讨好者的目的与动机并不是对称的,它不是通过调节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而是为了谋求狭隘的个人利益和需求,去讨好那些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人,特别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人都有一个弱点,喜欢听恭维话。对人说一些赞誉之辞,如果能言者由衷,恰如其分,适合其人,相当有分寸,而不流于谄媚,将是一种得人欢心的处事方法,听者自然十分高兴,这未免不是好事。如果不问对象,夸大其词,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不仅效果不佳,有时还会被别人称为马屁精,落个坏名声,而且,花费的代价大,成本高。因为他不能做到同时去讨好所有的人,为了不得罪人,他必须不断地讨好,这不仅加大了成本,而且活得很累;更主要的是毁了自己的前程。
习惯于讨好的人,是不讲究做人原则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人前讲人话,在人后讲胡话,为个人私利所左右,为讨好他人而失去自己的竞争力。大凡有正义感的人,对两面三刀的家伙是非常反感的。
我们说要善于协调,并不是要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也不是要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着张三说李四,碰到李四又说张三。其实,这种人是可鄙的。但一个人如果能在坚持大原则的情况下适当对一些无关大局的事作一点让步也是可以的,如果你能做到大家都喜欢你,那么在你的世界就是以你为中心的,你并没失去什么,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且,你生活的环境气氛融洽,自己心中也会快乐得多。
善于协调的人,一般人际关系都十分融洽。在生活中也常常看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既不拉帮结派,又不是独来独往,他们是介于二者之间,既与这派有联系,又与另一派有瓜葛,你很难将他们划为哪一派,而且,很奇怪的是,这种人往往能同时为两派接受。所以,办起事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提高效率。因此,要谋求生存和成功,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讨好不是良策,协调才是好办法。
可以满意,但不要得意。
“满意”和“得意”这两个词都表示人们对外事外物一种愉悦的肯定态度,但是两者有程度上的区别,如同一杯水,只要还是在杯子里,多满都可以,一旦流出来,结果就不同了。因此,得意多少常有点贬义色彩,含有讥讽之意。人们常说某某春风得意,自鸣得意,洋洋得意,得意忘形,皆属此类。
可是在现实中还真有些人分不清该是满意还是得意。
电视剧《过把瘾》中有一个意大利人,娶了一个漂亮的中国姑娘做太太。席间,他对客人说“我很得意”,站在一旁的新娘子连忙纠正道:“是满意。”这位老外不得不为自己打圆场说道:“你们中国话非常难,弄不好就是不满意了。”像这位老外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我们并不在意,老外毕竟是老外嘛。可有时我们自己竟然也搞不清到底是满意还是得意。
人们为什么会得意呢?也许是比别人在人生境遇中顺一些,也许是得到了满足,或者取得一些小小的成功,然而,最为根本的是浅薄。因为自己的浅薄竟以为自己通晓了一切,无所不能。曾经有一位俄国青年,会写了几首诗,竟忘乎所以地把大诗人普希金也不放在眼里了,居然当众问普希金:“我和太阳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普希金轻蔑地回答道:“无论是看你还是看太阳,都不得不皱眉头。”
浅薄的人受不得赞许,哪怕是一点点,也会自鸣得意自我膨胀起来。有一位画家画好了一张画后,拿到邻居家去征寻意见。这位邻居是位鞋匠,看了看画后,指出画上的靴子少了一个钮扣。画家很感激,马上改正了自己这一疏忽。不料,鞋匠却得意起来,郑重其事地对整个画指指点点,横加指责,弄得这位画家哭笑不得。
得意和尊卑贵贱并没有关系,但在浅薄的人看来,只要我比你有那么一点所谓的尊贵,那也能成为我得意的资本,不少人都有这种心理。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在一个破旧的街区,住着三个女人,经常在一起聊天。一个女人说:“我的丈夫真棒,是火车司机。”另外一个女人赶紧说道:“火车司机算什么,我男人是列车长,专管你男人。”第三个女人不甘示弱,得意地说道:“我男人扳道叉的,让火车朝哪条道上开,就得朝哪条道上开。”一列火车成全了三位女人的虚荣心,使她们在这廉价的得意中快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