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能屈能伸”,这句话说的是,人在处世的过程当中,需要看准时局,把握事情的变化趋势,能够很好地评判形势,而不能够一味勇猛冒进。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当忍的时候就一定要忍,知进知退。也就如同行军打仗一样,敌强我弱依然勇往直前,是莽撞,而不是勇敢。那么在这个时候就要你能够做到善于迂回,避其锋芒,只有保存好你自己,才能够等到将来一决雌雄的好时机。相对于前者而言,能屈能伸也正是几千年以来中国人玄妙的处世智慧。
在人的一生当中,通常人都会认为伸与屈代表着进与退,“屈”意味着失意,“伸”也就意味着得意,这其实是字面上的理解。实际上,人生当中的“屈”与“伸”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后汉书·班固传》说:“虽屈伸无常,所因时异。”其本质是说,人生当中的“屈”与“伸”是应该顺从时势与环境的变化,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我们千万不要盲目地来理解。
人的一生,无一不跟屈与伸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就如同一个人走路,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双腿一屈一伸,这样才能够正常地前进。拾取东西得弯腰伸手。对于吃饭而言需要通过手的屈伸才能够把食物送进口中。劳动工作更是由无数屈伸动作组合来完成。这是生存与屈伸的关系。
姜子牙曾经在溪边垂钓的时候遇到了文王,从而辅佐他奠定周朝八百年基业;诸葛亮高卧隆中,后来又帮助刘备建立蜀国而三分天下;韩信忍辱钻胯,后成为兴汉名将;司马迁甘受腐刑,终于完成了《史记》流传千古……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历史上名人“屈”与“伸”的成功范例。
说到“能屈能伸”这个词,我们不能不提到历史上的两个大人物,韩信与张良。
韩信在自己年少的时候,家中十分的贫穷,可是他却很有志向。有一次在他上街的时候,一个屠夫欺负他说:“你不怕,就拿刀杀我;如果不能,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没有思考,俯身就从屠夫的胯下爬了过去,街上的人都说韩信胆小懦弱而看不起他。后来韩信有了机遇,被刘邦拜为大将,充分施展领兵打仗的军事才能,辅佐刘邦灭秦兴汉,建立了卓越的功勋。那么当初他为什么会忍受一个屠夫的胯下之辱呢?在胸怀大志的韩信看来,在当时的情况下,同一个屠夫争强斗胜不仅自己不光彩,同时也是非常不值得的,到最后无论谁胜谁负,对于现实中的他来说都没有任何价值,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他不屑与如此的市井无赖计较。正如韩信后来所说:“我在当时并不是害怕他,而是没有道理要杀他,如果当时杀了他,那么也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就了”。
张良在年少时行刺秦始皇未遂,因而被迫流落到下邳。有一天,他正在沂水桥上散步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穿着短袍的老人。老头看到他,故意把鞋摔到桥下,然后用十分傲慢的态度差使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饱经沧桑、心怀大志的张良,对这种带有侮辱性的举动,并没有拔拳相向,而且还尊他是一名长者,便到桥下把鞋取了上来并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把鞋穿好。又经过几次考验,张良的隐忍和谦逊终于得到了老人“孺子可教也的赞许,并即时赠给他一本书,此书就是赫赫有名的《太公兵法》。老人告诉他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你用此书就能够兴邦立国。”这位老人就是济北毅城山下的黄石公。从此之后张良日夜诵读,刻苦钻研兵法,俯仰天下之大事,到最后终于成为一个文武兼备,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的“智囊”人物。
假如在当初,张良把老人让他捡鞋看作是一种侮辱,而不能忍下这口恶气,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这一番奇遇,他的雄心壮志也就没有了得以施展的基础,他最后的成功可以说就是得益于他的“能屈能伸”。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能屈能伸是古今大丈夫处世的一种策略和方式,而不是没有任何原则限制。人世间的任何事情都有度,一旦超过了一定的界线,那么就很有可能会走向了事物的反面。就以韩信和张良为例来说,张良更懂得屈伸的尺度,在辅助刘邦完成了推翻暴秦的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大业之后,张良面对高官重爵,荣华富贵不为所动,他知道作为人臣已经达到了事业的顶峰,盛极则衰,因而悄然引退,最后得以善终。
韩信就不是这样,功成后韩信被封楚地,然而刘邦显然对他心怀疑惧,韩信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为了赢得刘邦的信任,当好友钟离昧投奔他的时候,韩信没有理会钟离昧“我今日死,明日恐怕就轮到你了”的劝告,拿了钟离昧的人头去消除刘邦的疑心,但最终也没有逃脱诛灭九族的命运。这么看来,韩信把“能屈能伸”演绎得更加市侩,更加功利,为了保护自己可以无所不用。当“能屈能伸”的标准降到了以自身利益为尺度,就成了一块遮羞布,已称不上是什么所谓的大丈夫了,对于如此的处世原则与标准,只能够更加为人所不齿,韩信后来的死也就根本不值得大家奇怪了。
由此可鉴,要想成为真正能屈能伸的大丈夫,首先就需要弄清社会的根本道义与做人的准则,之后再找到一种能够达到最终目的的途径与方法。屈伸要有一定的尺度,无限度的屈,就很有可能会走上懦弱与卑鄙的道路。
三国时期,魏国官吏王昶在家训当中,就告诫子孙:“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受一时的委屈而增强未来的伸展,能以暂时的退让而获得最后的胜利,能以暂时的懦弱而争取以后的强大,那么这就是值得的,人世间就再也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够明白道理者,古今中外确实不乏其人。
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挂印辞官,虽然给后人留下不少诗词,但是他胸中治国安民的才华却失去施展的机会。同样是清官,郑板桥却采取了忍让的策略,用自己的智慧斗贪官,从而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其实质上就是“屈”与“伸”的问题,值得我们后人认真思考。
在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问题上,美国手中掌握制裁大棒,仅一步就跨过大西洋,对欧洲的兄弟们怒目相向。看来美国的贸易报复威胁还真是管用,在“老大哥”圆睁的怒目下,欧盟各成员国就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问题,很有可能就无法很快地达成最终的协议,解禁就很有可能会推迟到下一年。可是我们心里面也无需担心,毕竟取消禁令是大势所趋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反对马上解禁的决议没过两天,欧盟外长会议就重申了取消禁令的决心。越是微妙的时刻,越是需要保持耐心,以对话和交流逐步消除各国的疑虑,这是迟早的问题。
有两位有名学府的高才生,一起到南方某经济特区打工。甲被安排搞统计,天天和报表打交道,所学的知识派不上用场。他感到太委屈,便跳槽到别的单位,结果还是不满意,连跳十多次槽,十年后也未被重用。而乙进公司时也是统计员,他安心工作,积极进取,逐步得到提升,十年后是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
同样是班里的高才生,甲是弃“屈”图“伸”,到最后却一事无成。而乙则是以“屈”求“伸”,到最后他成功了。我们要知道如今社会的高才生比比皆是,用人单位如不能先在“屈”中考验你的本事与品德,那又怎么敢在开始时就让你“伸”呢?
人生是十分复杂的,“屈”与“伸”也表现在多个方面。古人有句话:“大丈夫能屈能伸。”一个人在工作中受到领导批评,不妨先“屈”一“屈”,静下心来找出差距和不足,能够做到及时地改正,其后再图“伸”,千万不可一味地意气用事,同领导顶撞或匆匆辞职,以致使自己铸成大错。与朋友同事发生矛盾,也不妨先采取“屈”势退让,待矛盾化解之后就自然能够同当初一样和好,蔺相如以“屈”待廉颇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善待人生中的屈与伸,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要想办成大事,就要审时度势,深刻领会“大丈夫要能屈能伸”的道理。对于能屈能伸,魏国名将司马懿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司马懿生于179年,在208年(即赤壁之战那一年),出仕时正好30岁。那他这之前在干什么呢?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不同,由于司马懿是名门之后,他不可能做种田的事,他就在许昌城中,却一直对曹操避而不见,因为他从心底看不起出身低贱的曹操。最终曹操也是访问了他三次,司马懿才答应出山,这与诸葛亮三顾而出山多么相似呀!但他与诸葛亮有很大的不同,曹营的“智囊团”不是刘皇叔手下的一无所有,初来乍到的司马懿不可能在里面有什么大的作为,他一开始作的是文学掾,这个官职现在来看可能就是抄抄写写的一类官员,相当于文书之类。这对于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天才司马懿来讲,确实是“专业不对口”。但司马懿并不在乎这些,他在这时是一直“屈”着的。
总之一句话,在曹操的时期,司马懿一直都是“屈”着的,虽然他后来的官升到了丞相府主簿,但始终没有什么带兵作战的机会,他所有的重要工作,只是作为谋士提出过的两次重要计策,一是在取下汉中后劝曹操乘势进攻刘备立足未稳的西川,二是献计联合东吴共同对付汉中的刘备。这两个计策曹操只用了后者,就这一下就使得不可一世的西蜀大将关羽命丧建业,说关羽是间接死于司马懿之手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