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也叫苟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在哲学思想方面,他认为自然发展有客观存在的规律;不相信人的命运是上天注定的,不迷信鬼神,认为人一定能够战胜自然;还主张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地点来做,充分发挥人的才能,促使万物发展。在教育方而,他写过一篇十分有名的文章——《劝学》,来阐明他的教育思想。
《劝学》中记述了他在教育、学习方面的很多理论,对后人的影响十分深远。比如他认为人应该接受教育,努力学习,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学习知识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不会到会、日积月累的过程,高深渊博的学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也就是他所说的,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无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把小流水汇集起来,就无法变成大海。
在《劝学》中,苟子还用镂刻金石来说明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的道理。他在文章中写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就是说雕刻东西的时候如果不能坚持刻下去,烂木头也不能立刻被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十分坚硬的石块也可以刻穿。所以人们学习时一定要坚持不懈,这样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