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又很多,所以每次考试前,对自己的期望一定要实事求是。如果期望切合实际,经过努力,取得了进步,才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期望不切合实际,经过努力,虽然实际上进步了,但感受到的仍然是挫折。
宣泄也是一种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你可以向好朋友诉苦,向爸爸妈妈说说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写日记。有个童话,讲一个理发师给国王理发,发现国王长了驴耳朵,但怕丢掉性命不敢说出来,心里憋得难受极了,就自己想了个办法,到地里挖个洞,对着洞大喊:“国王长了驴耳朵!”心里话说了出来,理发师很轻松地回家了。可是那个洞也憋得慌,第二天洞里长出了一根芦苇,随风摇晃着大喊:“国王长了驴耳朵!”童话里的故事很夸张,但也说明了,把苦恼憋着有多难受!把苦恼宣泄出来,你的苦恼就减轻一半啦!
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让你不快乐,因为快乐与不快乐都只是你自己的心情,除非你自己想要不开心。否则,你就永远也走不出情绪的低谷了!
相信这一点,你才永远不会有“沉在河流的最底层”那种不开心的感觉。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选择快乐。学习也是如此,为了快乐的高考生活,你可以对自己更好一点,做一个心情“向日葵”!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们为了什么而学习?这个问题似乎是多余的。为了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被这样教育的。可是仔细想来,这样的目的有些空泛。其实,很少有学生自己真正独立思考过,每天上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学习是一种机会,是为了获得知识和开阔眼界必须利用的一种机会,不要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而应看成是一个奋斗的机会。
有的同学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总结;听课不记笔记,或根本不知如何听课;作业不规范,思路不清晰,做作业喜欢对答案,甚至抄袭;考试总想方设法作弊。整个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无措施,不懂装懂,不求甚解,没有学习责任,把学习当成休闲,久而久之,学习惰性就会越来越大。
究其原因,被动学习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只会循规蹈矩地机械学习。表现在上课时围绕老师转,迷信权威,安于现状;在课堂上,甘当观众,从不积极发言,是学习的奴隶;在家里,总是依靠家长督促学习,家长不催就不动,这样的学习态度会给学习带来许多危害。这样的同学习惯于在管理下学习,要学校管着,老师督促着,没有了考勤之类的硬性要求,就自己“放羊”了,不能做到自我约束、管理自己、自主学习;习惯于老师灌输式的教学,老师讲什么学什么,被动接受,不会自己查找资料,总结重点、难点,更不能做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认为只有到教室里坐着听老师讲课才是学习,课下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从来不会主动去学习。
被动学习,学习效率就不会得到提升,学习成绩也不会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只有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际上是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
没有一个人是天生爱学习的。学习态度的形成其实是由人的学习需要所决定的。
学习需要可以体现在学习动机上。学习动机是学习态度最直接的制约因素,学习动机的改变会引起学习态度的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一样,对学习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则会对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现在,大多数同学感觉学习很苦,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这样就不会有主动的和旺盛的学习动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以激发你的学习热情,提高你的学习成绩。
学习就是发展自己,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在于使自己得以发展。通过学习,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大幅度地增加了,我们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我们的精神得以高度升华……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啊!
实现这种发展有多种方式。你可以独自看书,你可以遍访名人奇士。然而,当你把目光投向高远之时,不要忘记先仔细搜寻自己的周围。你会发现,你的老师有着促使你不断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对中学生来说,在师生交往中学习、主动地发展自己是最直接、最简捷,也是最有益的方式。
学习不能靠别人的督促,而是靠主动的心态和求知欲。许多学生在学习时被人催促,可能会有逆反心理,不听家长的劝告和要求,不太想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这种情况下,学习通常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样一来,学习效果显然不够理想。
让父母不再为了催促你的学习而啰唆,也不需要靠别人强迫,才能自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以后做作业和复习功课,甚至连预习也都能自动自发地做好,这不但能培养独立自主的信心,同时也能提高学习的成就感。
阳光心情是通往高考的康庄大道
众所周知,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既然是选拔性的,就会有人考得上,有人考不上;或者有人考上好一点的大学,有人考上差一点的,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能考上好大学的不必沾沾自喜,而考不上好大学的,甚至考不上大学的考生也不必灰心丧气、悲痛欲绝,更不必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失败未必就是一件坏事。一位美国心理学专家曾经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孩子常常有不幸的成年。”这句话不一定科学,但的确有些道理。一个人在未成年时期成长太顺利,就缺少了很多磨砺心智的机会,而成年以后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可能会无力应对,甚至在打击之下一蹶不振。
正如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高考,不但是对一个人智力因素、学习能力的考核,也是对他心理素质的考验。如果一个人在经历了高考失败的打击以后,还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那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他还有什么失败不能战胜呢?
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只要你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高考,其实你已经是一个胜利者了。
高考,考的是人的知识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心理素质更为重要。因为普通,你们可能面对更大的压力,因为压力,可能令你们更发挥不出水平。怎么办?去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习的乐趣让你变得大气起来,让你变得活跃起来,让你变得更加热爱生活。再多些对前途人生的思考。思考过,得出了自我的结论,使自己在高考面前冷静下来,收集心情的阳光去冷静、理智地面对人生中的一大坎——高考。
有位同学在一篇作文《快乐高考,高考快乐》中这样写道:
“那,你有快乐吗?有!人是矛盾的结合体,我始终痛并快乐着。生活中的痛太多了,现实作为现实,总有太多不幸的因素存在,然而当我们走过黑暗的天宇,跨过地平线时,会发现在痛苦之中,蕴含了太多的幸福。
“面对高考这样残忍的现实,我累、我恨,但是当我在这条道路上前进时,天冷了有父母胸怀的温暖,天黑了有同行者的陪伴,迷路了有老师耐心的指导。所以请放开心灵,撕下黑色的面纱,体会蕴藏在自己掌心中的幸福。那,是一点一滴的甘露,虽没有大海的宽大与气势,却甘甜了苦涩的心灵。
“最温暖的阳光在哪儿?在冬季。
“最解渴的清泉在哪儿?在沙漠。
“最明亮的星光在哪儿?在黑夜。
“最快乐的体会在哪儿?在通往高考的道路上。
“面对现实,细心体会黑暗中的一切,学会怀揣着快乐的心灵,享受相互帮助的快乐,享受奋力拼搏的快乐,享受劳有所获的快乐,原来高考真的有太多的快乐!
“以快乐的心情面对高考,高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
这位同学面对高考的心态值得我们学习。相信凭着这种阳光心态,他/她一定能够笑着走过6月的拼搏。
同样的境遇,不同的结果,心态的力量不容忽视。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若能够经常保持一种阳光的心态,成功迟早会降临到你身上。任何人,一生的成长道路都不会是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艰难险阻时,只要以一种阳光的心态去勇敢面对它,胜利的曙光定会照亮你前进的道路。
在高三生活中,同学们非常容易感染上消沉情绪,这时不必恐慌。采用以下方法定能够让你乐观振作。
1. 换个角度,自我鼓励
要坚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最优秀的,而且一定会有人欣赏。要告诉自己,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缺少了任何一种都不完美。
可以用正面鼓励的语言,积极地暗示、安慰自己。“我是聪明的,我一定能干出成绩”。
2. 宣泄情绪,释放苦闷
说出你的感受,宣泄你的情绪。
可以通过与亲人或朋友聊天,述说自己的积怨,求得他人的理解和同情。如果内心憋得难受,又无法与人倾诉,可以找一个适宜的场所,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平。到没人的地方大吼几声。可以用写日记或书信的方式,释放自己的苦恼。还可通过网络与网友交流思想,排遣烦恼。把心中的苦处和盘托出,心胸自然会像打开了一扇门。
3. 转移注意力,自我放松
可暂时放松一下,让自己做感兴趣的事,使整个身心进入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使精神立刻振奋起来,忧愁烦恼就会抛到九霄云外。
4. 运动运动,消除疲劳
体育锻炼可以给人一种轻松和自己做主的感觉,有益于克服消沉情绪。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散散步、打打球、做做体操。锻炼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5. 合理期望,减轻压力
每个同学在考前对自己的期望都是不同的,有人希望自己能上喜欢的大学;而有人可能只希望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哪怕是职高也依然高兴;也有人对自己没有期望,走到哪儿算哪儿。无论我们是怎样的状态,有一点可以肯定:过高或过低的期望都会影响我们这一阶段的复习,继而影响高考结果。
合理的期望将成为学习的动力,高期望将成为学习的压力。所以,我们要为自己确立适合自己的期望水平。那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适当地提高要求,将期望控制在“跳一跳,够得着”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便可达到设置的目标和期望。
6. 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就算自己学习基础较差,接连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自卑。应赶快找原因,改变方法,调整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