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首先批评了反对变革的“用夷变夏”之说。他指出,西方国家的富国强兵之道,被实践证明了十分有效。现在,国门既然已经被打开,再闭关自守已不可能,还不如主动变法,效法西方尤其是日本,改革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制度。因此,朝廷应该借用各国新法,择善学习。朝廷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一直沿用传统的旧制,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是大势所趋。
在这里,袁世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想法,就是不能仅仅学习西方列强的军事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们的各种军事制度。技术是很表面的,像制造枪炮军舰,这些学起来都不难。难的是管理军队的那套制度,这才真正体现了西方人的智慧。
不仅如此,袁世凯还认为,应该在用人、理财、经济和外交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才能适应新的国际局势。
事实上,袁世凯已经跟当时的很多中国人一样,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另眼相看了。因此,他这份“万言书”中所说和所想的,就是如何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从而达到改变清朝腐朽堕落状况,以期变法图强。
具体说来,这份“万言书”包含了以下一些改革思想:
1.在教育方面,设立馆院、开办学堂和改革八股考试。
所谓的馆院,其实就是兼具了学校和议事机构职能的一种组织。在这个馆院里,袁世凯认为可以专门聘请一些精通各种西学的学者,他们大多是外国人或者有海外经历的华人,由他们来讲解各种西学。除了这种讲学机构之外,袁世凯还认为应该开办学堂。这是一种专门学堂,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理财和建筑方面的人才。
另外,袁世凯一向认为八股考试束缚人才。不过,当时还没到完全废除的时机,因此他主张,应对其进行改革,从讲究文章向讲究实用转变,并开设新的科目,凡是通达洋务的,一样能通过考试。
2.在外交方面,袁世凯认为,外交人员的选择很重要, “必须能胜其任,素知彼国情形者,始可派以前往”。因此,各地的官员应该具有良好的外事交涉能力。对于一些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官员,袁世凯认为应该予以淘汰,从而精简官僚系统。
3.在经济方面,袁世凯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振兴主张。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广集商股和借外债,修筑铁路;注重发展铁路沿线的商务和矿务,开发矿藏,鼓励商办,保护矿主,实行官督商办:鼓励、开设工厂,资力不足者,国家通过一定方式给予贷款扶持;以海关管理方法清理厘卡;发展现代邮政,等等。
我们不得不说,这份上书确实着眼于提出一些实际的举措。袁世凯首先就放弃了当时还盛行的“以夷制夷”的思想。
在他看来,那只是一种小小的计谋。因为无论怎样去“以夷制夷”,所有的“夷”也就是列强,依旧还在中国领土上相互侵夺。受损失的,依旧是中国。因此,想要真正强国,与列强取得同等的权利,必须放弃这种想法。
事实的确如此,甲午战败后的中国哪里还有什么与列强一样的平等权利?真正现实的做法,必须依靠自己,掌握主动权,富国强兵才有真正的可能,也才能进一步的保持主权完整。
有人曾将袁世凯的上书,跟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的“公车上书”比较,认为袁世凯的上书无论是对国际局势的分析,还是具体的改革方案,都更加务实、更具可操作性。
当然,也有人说,袁世凯的改革方案更加注重地方改革,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则过于依靠中央的改革,尤其是过于依赖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因此,从一开始,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就比较难以获得实施。
举一个例子来说,改革中无疑是会触犯到一些守旧大臣的利益,在对待这样的问题上,袁世凯认为,应该对这些大臣采取一种怀柔政策,予以妥善安排,而不应像康有为那样,采取“杀二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之类简单粗暴的办法。在袁世凯看来,这种办法无益于改革,反而会激化矛盾。后来的历史也证明,袁世凯的看法是更具有切实可行性的。
另外,还有人评价说,袁世凯的改革更加具有公心,而康有为等人的私心更重,包含了太多的个人政治目的。这一点或许不是那么明显,但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两位晚清的改革者在气魄和胸怀上的差异!
然而,袁世凯的上书却没有“公车上书”的运气好。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康有为等人的上书,还是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采纳,至少光绪皇帝是看到了的。可是,袁世凯的上书却因为与军机大臣、光绪老师的翁同稣政见不同,而没有得到重视。
有人会问,袁世凯为何不直接上书光绪呢?原因在于,当时的袁世凯虽然得到了重用,但是在职位上只是一个直隶按察使,按规定还没有直接上书皇帝的权利。再加上,当时李鸿章明显大权旁落,袁世凯无法依靠他来上书。因此,只得请求翁同稣代为递交了。
今天,我们可以说袁世凯考虑得并不仔细,他没有想到翁同稣是一个保守的老夫子,怎么会接受他比较激进的改革方案呢?更不要说是让光绪看到上书了。因而,这次上书的无果而终,其实是早已注定的。
尽管如此,对于当时的袁世凯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向朝廷表明自己的立 场和想法,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尽快富强起来。至于其他的,比如个人的恩怨 和派系,他确实没考虑那么多。
袁世凯的上书不仅没得到翁同稣的支持,而且还让李鸿章不太高兴。在 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先生的《庚子西狩丛谈》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袁世凯去看望李鸿章,劝他还乡颐养天年。本来,袁世凯是一番 好意,可是李鸿章却很不开心地答道: “慰廷,尔乃来为翁叔平作说客耶? 他汲汲要想得协办,我开了缺,以次推升,腾出一个协办,他即可安然顶 补。你告诉他,教他休想!旁人要是开缺,他得了协办,那是不干我事。他 想补我的缺,万万不能!武侯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我还 配说。我一息尚存,决不无故告退,决不奏请开缺。臣子对君上,宁有何种 计较?何为合与不合?此等巧语,休在我前卖弄,我不受尔愚也。”
看来,李鸿章以为袁世凯是来为翁同稣当说客的,想要自己完全放弃权 力。精明的李鸿章自然接受不了这一点。
李鸿章发脾气,根源在于袁世凯为了上书,跟翁同稣走得十分近,因此 他才有了怀疑。看见老领导生气了,袁世凯只好无奈地告退。
后来,就算知道袁世凯上书没有成功,李鸿章依旧难以掩盖自己的怒 气。他对幕僚们说: “袁世凯,尔不知耶?这真是小人!他巴结翁叔平,来 为他作说客,说得天花乱坠,要我乞休开缺,为叔平作成一个协办大学士。 我偏不告退,教他想死!我老师的‘挺经’,正用得着,我是要传他衣钵 的。我决计与他挺着,看他们如何摆布?我当面训斥他,免得再唣。我混了 数十年,何事不曾经验,乃受彼等捉弄耶?”
现在看来,李鸿章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毕竟,那时的袁世凯 更多的还是一个以国家大事为重心的爱国将领,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谋取地位 和权力。
谜一般的“戊戌”
袁世凯的上书没有结果,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公车上书”则引起了清政府高层的注意。最终,1898年6月11日,年轻的光绪皇帝诏告天下,宣布变法,这就是著名的“戊戌变法”。由于这次变法仅仅持续了一百零三天 (直到9月20日),因此也称“百日维新”。
一般说来,这次变法的最后失败跟慈禧太后的反对有关。然而,在变法的一开始,慈禧太后却并不是那么反对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就在光绪发布诏书那天,他专门去颐和园见了慈禧,目的就是要让太后知道这件事。不仅如此,光绪还给慈禧太后看了康有为写给自己的变法奏折。
看到这些力图富国强兵、稳固大清江山的变法方案,慈禧太后自然没有什么好反对的。相反,她还夸奖这些奏折说得很透彻,可以试一下。见老佛爷挺上心,光绪就趁机建议,把这些奏折多印几份,分发给众大臣。对于这个建议,慈禧太后也答应了。
由此看来,在变法的最开始,慈禧太后并不是坚决抵制的,反而是比较赞同。那么,后来的事态为什么会发展到慈禧太后反对变法的地步呢?让我们先去看一下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戊戌变法涉及了清朝统治的很多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政治、经济、文 教、军事等。
在政治改革上,主要是大力精简机构,淘汰官员,宣布立即撤销通政 司、光禄司、太仆寺、大理寺等机构。
在经济改革上,内容可谓十分庞杂,大约有七十多个变革法令,包括了鼓励民间的商业投资,设立农工商总局,减免税收;大力发展铁路和矿业,设立矿务铁路总局;设立发展银行,变革财政制度;创办国家银行,编制预算;鼓励私人创办新式工业,奖励发明创造;设立邮政局,便利信息交通等。
在文教改革上,也有八十个变革法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改革过去按照四书五经选拔人才的办法,废除八股文。在考试制度上,安排了三场考试来选拔人才,其内容一为历史政治,二为时务策略,三才是四书五经。
改革还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这就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不仅如此,还宣布把各省书院变为学校,选派品学兼优者出国留学。
在军事方面,废除老朽的绿营制度,编制陆军,增办兵工厂和武备学堂。同时,为了选拔精通近代军事的人才,还创立了近代的武科考试制度。
很显然,这些改革法令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要是真严格按照这些法令去改革,整个清朝就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实上,法令二下达,就引发了一些不小的震荡。尤其是那些守旧大臣们,更是由于利益即将受损,因而反对意见很大。这一点,缺乏政治经验的光绪皇帝,可以说是始料未及的。
很快,关于新政变法各种不好的消息传到了慈禧太后的耳朵里。这位真正的政治家意识到,自己当初对新法的首肯过于草率了。
因此,一方面为了安抚那些担心利益即将受损的守旧大臣们,另一方面也为了对变法加以阻拦,就在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之后的第三天,慈禧太后突然宣布,免去了支持光绪改革的翁同稣军机大臣、内阁大臣职务。
慈禧这一招,用意很明显,就是让光绪还未真正“出师”之前,就折去一只手臂,损失一员大将和护翼。因为慈禧知道,在政治上,光绪常常听取翁同稣的意见。
不仅如此,为了挟制光绪和维新派,慈禧接着下令,任命荣禄代理直隶总督,也就是把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防止变乱。同时,她还将二品以上大臣的任命权收到了自己手里。这样一来,即使光绪想改革,由于无法任命官员去执行,也等于是一场空。
对于慈禧太后的这些举措,软弱的光绪可以说是毫无还击之力。那段时间,他的压力大到了极点,整天怒气冲冲的。
当时,有一个外国记者曾如此描述他对光绪皇帝的印象:“他的嘴角流露出的是悲伤的、疲惫的和带有孩子气的笑容。当他咧开双唇时,嘴里露出的是参差不齐的长长的黄牙齿,两侧脸颊上都出现了深深的凹坑。他的表情并非缺乏同情心,不过更多表现出的是麻木不仁。从他的容貌上看,我们看不到一点生趣。事实上,光绪皇帝给我的印象是:克制、冷漠、无趣、缺乏精力、疲惫不堪,整个人就像是半死不活的样子……好像生活对他来说已成为一种负担,这样的人必定在走下坡路。”
事实也的确如此,此时的光绪就是在走下坡路。他的半死不活,其实就是无可奈何的一种自然反应。
由于慈禧太后的阻扰,变法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只有少数方案才得以实施。而这些方案大多是那些文教制度上的,比如开办了京师大学堂。新式学校的建立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在袁世凯看来,当时中国最急需的是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改革。
然而,一方面“太后党”必然反对,另一方面维新派的这些法令又过于繁杂,以至于难以付诸实施,因此,当改革法令下达到地方之后,各个省的督抚除了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外,基本上都是观望或者干脆不理。
用时住两江总督刘坤一的话来说,当时的各省官员对于“时事之变幻,议论之新奇,恍兮惚兮,是耶非耶,年老懵乱,不知其然,无暇究其所以然”。换句话说,这些官员都没弄清楚到底该怎么办,听谁的。这种情况下,又怎能指望他们去厉行改革呢?
就这样,戊戌变法就跟光绪的心情一样,半死不活了。
很快,时间到了九月份。三个月过去了,变法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 展。此时的光绪皇帝却早已乱了心思。那时候,这个年轻的皇帝行为有点莫 名其妙。据说,他常常神经质地前言不搭后语,甚至还一个人躲着哭泣。
尽管如此,光绪还保存着对政治局势的一点清醒意识。或许是由于他已 经意识到了失败的结局,因此才下旨,让康有为火速离开北京。随后,光绪 通过荣禄,通知袁世凯来京,同自己一起接待来京的伊藤博文。
当时的伊藤博文虽然已经不再是日本首相,可是跟袁世凯却近乎仇敌。 这一点,光绪是知道的。既然如此,光绪为什么要袁世凯跟伊藤博文见面 呢?
接到通知的时候,袁世凯也颇费了一番心思,他也不明白光绪的用意何 在。他不太相信外间的一个谣传,说是光绪准备聘请伊藤博文当清朝的改革 顾问。这怎么可能呢?伊藤博文可是大清国的死敌!
带着强烈的疑惑,9月14日,袁世凯从小站来到了北京。9月16日,光绪 皇帝在颐和园的毓兰堂,单独召见了袁世凯。
在询问了袁世凯在小站的练兵情况后,光绪突然问道: “苟付汝以统领 军队之任,能矢忠于朕否?”光绪的意思是,假如把军权交给袁世凯,袁世 凯能否对他效忠。对于这个问题,袁世凯的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也就在那天,光绪下旨,任命袁世凯为京卿候补侍郎,专办练兵事务, 并随时具奏。京卿候补侍郎是一个二品官衔,这就意味着袁世凯从一个三品 的京外臬司,成为了京内的高官。这无疑是一次高升!
’
在给袁世凯升官之后,9月17日,光绪又召见了袁世凯,并对他说: “人人都说你练的兵、办的学堂甚好,此后可与荣禄各办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