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烦恼一定是由不快的事情带来的,而快乐并不全是因为愉快的事而来的。任何事情,你既可以从好的方面理解它,也可以从不好的方面理解它,快乐或烦恼也由此而生。所以说,快乐与事情本身并无必然关系,关键在于你的理解方式。
美国学者马尔登也说过:不安和多变,是形容现代生活的贴切词语。我们必须面对不安的生活,使我们的船驶过人生的险道——否则的话,就只有退回子宫里去,恢复妄想和苦闷。因为能为我们担保的东西很少,但我们却可以选择自己对待不顺心之事的态度,让生活的各种状况都变得更满意。所以,当我们遇到不愉快的事时,不妨选择快乐,往好处想,不要因那些纷纷扰扰而自乱阵脚,坏了自己的好心情,更不要心生烦躁、忧虑、焦灼,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要为那些你无法改变的琐事烦恼,多一些对快乐的选择,把你的精力用在更积极的地方。
让自己一直有工作
无论一个人多富有才干,都必须首先要获得一个施展才干的社会平台,也就是找到自己想要、适合自己的工作。否则的话,就只有被埋没的分儿了。
然而,要想成功求职,首先不是向别人诉说自己有多么优秀,也不是告诉别人自己值多少钱,而是必须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接受。这样,人家才会给你一个登台演出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十分重要的,很多人之所以得不到这个机会,就是因为对自己一开始就定位太高,不愿意降格以求,所以总是不得其门而入。
好多年前,有一个年轻人跑到美国西部,想当一名新闻记者,但因刚到西部人生地不熟,感到无从着手,只好写信去请教报界名人塞缪尔·克莱门斯先生(此人即是马克·吐温)。不久克莱门斯先生给他回信,信中说:“如果你能按照我的话去做,我可以在报界为你谋得一席之地。现在请告诉我:你想进哪一家报社?这家报社在什么地方?”
年轻人接到克莱门斯先生的回信后,当然异常兴奋,连忙再写一封信,说明他所向往的报社名称及其地址,同时一再向克莱门斯先生诚恳表态,愿意听从他的指示。不久之后,他就接到了克莱门斯先生的第二封回信,信中说:
“只要你肯暂时只做工作不拿薪水,无论你到哪一家报社,人家都不会拒绝你;至于薪水问题,你不必着急。无论报社现在是否迫切需要人员,总不好一口回绝。
“等你获得工作的机会后,就要主动做事,等到同事们慢慢感到确实需要你时,你再到各地方去采访新闻,把写成的稿件给编辑部;如果你所写的稿件的确符合他们的需要,编辑自然会陆续发表你的新闻稿。如此这番,长此以往,你就会慢慢晋升到正式外派记者或编辑的职位上,大家也会渐渐重视你。到了这一步,你就不必担心没有薪水了。而同事和朋友们也必定会把你的名字和工作业绩传出去,这样,你迟早会获得一份薪水颇丰的工作。
“不久,其他报社也会争相来聘用你,你可以拿了聘书给主编先生看,告诉主编先生,其他报社要给你多少月薪。如果这里也愿意出同样的月薪,你仍然会留在这里做下去。到了那时,也许其他报社还会给你提高薪水,但如果数目与这里相差不多,你最好还是继续在老地方做。”
读完信后,这位青年一开始对克莱门斯先生的方法有些怀疑,但他仍然照着去做。不久,他果然进了一家有名报社的编辑部;又不出一个月,他接到了另外一家报社的聘书,答应每月给他多少薪水;原先的报社知道了后,就答应照对方出的薪水数目加倍给他,于是他仍然在原来的报社里做事。这样,他在那里继续做了四年,在这四年当中,又两次收到其他报社的聘书,他也因此涨了两次薪水。现在,他已是那家报社的主编了。
除了这位青年外,另有五位青年去请教克莱门斯先生,也获得了同样的指示,因而都找到了他们所向往的工作。如今美国有家名望极大的日报主编就是当年那五位青年中的一位。那位主编先生在20年前不过是一个很平常的青年,用了克莱门斯的方法进了那家报社后,他的地位就日渐上升,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昌希·迪普先生这样说:“一个年轻人只要办事谨慎,对自己有信心,那么无论到哪里都不难找到工作。有了工作之后,就不难迅速晋升。”
昌希·迪普告诉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一位名叫詹姆斯·路特的年轻人,家住伊里铁路附近。最初,他在铁路局里找到一个管理货物的小职员的职位,不久,上司看出他有足够的工作能力,于是就把他晋升为一个车站运货部主管。上任之后,路特立刻对那个车站的货运事务大加整改,车站从此一改过去管理混乱的情形,一切工作都进行得有条不紊。铁路部门认识路特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于是,他又再次高升,被任命为伊里铁路货运管理处主任。当时伊里铁路的总负责人是凡德尔比特,他看出路特这位年轻人具有无限的才能,就特地邀请他去中央铁路局做货运部主任,年薪达1.5万美元,这在当时是极高的薪水。
有一天,路特因自己工作过程中遇到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去向凡德尔比特请教。但是,凡德尔比特却对路特说:“你凭什么每年拿1.5万美元的薪水呢?”“因为我负责管理运货事宜。”路特答道。凡德尔比特又毫不客气地说:“这么说来,你是不是想把这笔薪水让给我呢?”
路特顿时感到羞愧难当,急忙回身就走,随后他终于用自己的力量把那些以前无法克服的难题一一加以解决。后来,由于路特的不断努力,被任命为中央铁路局副局长,不久凡德尔比特因年迈退休,路特就接过了中央铁路局局长的权柄。
昌希·迪普先生说:“如果路特当初不全力以赴地去解决自己碰到的各种难题,恐怕现在他的职位早已是别人的了。”
我们看过这篇文章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首先,自身要有过硬的知识和能力。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具备过人的才智,天下总有你的用武之地。
其次,用不要报酬作为手段,以自身的实力为后盾,这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求职窍门。
最后,不要怕自己的才智、工作得不到相应的报偿,要在不求之中求之。只要你展现了自己的才能,自然会受到赏识,那时该你得到的报酬自然归你。
不要忽视小爱好
一位作家这样描述过“机会女神”的样子:“机会女神”的前额上长着头发,但她的后脑没有头发。如果你能够抓住她前额上的头发,你就能够抓住她。然而,如果被她挣脱逃走的话,即使万神之王宙斯也无法将她捉住。所以,要想抓住“机会女神”,必须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特别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可能就是“机会女神”的藏身所在。
列宁曾经说过:“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小事情往往具有大价值,往往能让人成就一番事业,如果对小事情不屑一顾,没有一点自己的小爱好,那碰到大事情又怎能应付得了呢?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即使在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仍然坚持每周抽出一点时间来从事自己的小爱好——集邮。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让他忘记周围的一切烦心事,让心情彻底放松,让大脑重新清醒起来。
小爱好不但可以愉悦身心,放松心情,而且还有延年益寿之功。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他们试图找到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他们研究了食物、运动、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结果令人惊讶,长寿老人们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几乎没有完全共同的特点,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他们都有自己的小爱好,并且把这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为之奋斗,这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所以,无论你对生活多么不满,一定要有人生目标,要有点爱好,有点精神食粮,因为它能使你看清人生的使命,能让你找到心灵家园,从而使人生更有意义。
在美国长岛,有一位名叫莱伯曼的百岁老人,他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老人看上去最多不超过80岁。据老人讲,他根本没想到自己能活这么大年纪,因为在80岁的时候,他曾对生命失去了兴趣,以为自己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那时他的健康状况很差,看上去像是真的要不行了。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绘画结缘,从此,他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次青春。
莱伯曼是在一家老年人俱乐部里和绘画结下缘分的。那时,老人歇业已多年,他常到城里的俱乐部去下棋,以此消磨时间。一天,女办事员告诉他,他的那位棋友因身体不适,不能前来作陪。看到老人的失望神情,这位热情的办事员就建议他到画室去转一转,还可以画几笔。
“您说什么,让我作画?”老人好奇地问道,“我从来没摸过画笔。”
“那不要紧,试试看嘛!说不定你会觉得很有意思呢!”
在女办事员的坚持下,莱伯曼到了画室,平生第一次摆弄起画笔和颜料,他很快就入迷了,周围的人也都认为他简直就是一个天生的画家。81岁那年,老人开始去听绘画课,开始学习绘画知识。从此,老人感到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精神一天天好了起来。
1997年,洛杉矶一家颇有名望的艺术展览馆专门为莱伯曼举办了一次画展。此时,已年过百岁的莱伯曼笔直地站在入口处,笑容满面,迎接参加开幕仪式的来宾,许多有名的收藏家、评论家和新闻记者全都慕名而来。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活力赢得了许多观众的赞赏。
老人在展后接受采访时意趣盎然地说:“我不说我有101岁的年纪,而是说有101年的成熟。我要借此机会向那些自认为上了年纪的人表明,这不是生活暮年,不要总去想还能活到哪年,而要想还能做什么,着手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这才是生活。”
亨利·梭罗曾经说:“我从没找到过这样一个伙伴,他能像这一小时那样长期地陪伴着我。”生命的质量是以所做的而不是以人度过的光阴来衡量,生活中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使心灵更美,生活更有情趣,生命也更有意义。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小事情往往具有大价值,往往能让人成就一番事业,如果对小事情不屑一顾,没有一点自己的小爱好,那碰到大事情又怎能应付得了呢?
我们从身边诸多事例中能够发现,本能是天生的,而爱好基于后天的培养,爱好能丰富美丽的人生,给你带来快乐的同时,在机遇来临时还具有助事业起跳的神奇力量。正如比尔·盖茨所言“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们每个人在踏上人生的旅途后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升学就业一帆风顺,家境富裕兴旺,工作称心,屡逢良机,功成名就;有的考学却名落孙山,家境贫寒凄苦,工作索然无味,几经磨难,潦倒终生;有的人先苦后甜,历尽坎坷后结局美满;有的人先甜后苦,受过一次打击就一蹶不振,抱恨而终。各种不同的遭遇,被人们称之为命运,是上天给人们事先就安排好的路。于是,人们就对这如浮云般不可捉摸的命运迷惑不解,开始想念那种“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天命观,清静无为地听从命运的安排,让人生这一叶扁舟,无桨无舵地置于生活的海洋,任凭命运的风浪将它漂游、颠簸、淹没,甚至给自己贴上“不幸标签”,把自己没能获得快乐、幸福生活的原因归咎于境遇……
这样的人总是自怨自艾,殊不知,眼前的不幸还可以是新的起点。要知道,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应该跳出不幸的泥潭,重新开始。
有一位大公司的经理近来很不顺利,他很苦恼地对朋友说:“我现在的工作情况很不好,我有种很不好的预感,可能我很快就要离开这家公司了。年底马上就要到了,我打听了一下其他部门的销售情况,全公司的销售额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只有我的部门的销售业绩没有增加,现在,我的下属们都很懈怠。我已经无能为力,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快被淹死的人,我也做过一番努力,但都是徒劳,我想,这可能就是命吧,不过我还是不死心,我仍希望会有转机。”
朋友反问他:“只是希望能够吗?那你为什么不继续采取行动去支持你的希望?有两种行动似乎可行。第一,今天下午就想办法将那些销售数字提高。这是必须采取的措施。你的营业额下降一定有原因,把原因找出来。你可能需要一次廉价大清仓,好买进一些新颖的货物,或者重新布置柜台的陈列,你的销售员可能也需要更多的热忱。我并不能准确指出提高营业额的方法,但是总会有方法的。”朋友继续说,“更重要的是,还要让你的下属们都打起精神来。而且,你也不能再像一个快淹死的人,要让你周围的人都知道你还活得好好的,你正在积极地工作,你对工作充满了热情而不是倦怠。”
这时他的眼神流露出略带疑惑的神情,然后又问道:“那么第二项行动是什么呢?”
“为了保险起见,你最好也留意一下其他工作机会。虽然我相信,你在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提高销售额后,工作不会保不住。但是先下手为强,骑驴找马,总比失业了再找工作好一些。”